01 東北制藥國際貿易都干什么(康緣藥業這個品牌怎么樣?)

时间:2024-05-29 14:13:27 编辑: 来源:

都是東北的,為什么遼寧那么富裕,黑龍江吉林那么窮。

首先同為省,沒有義務帶動另外兩個省份。

其次,這是三個省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遼寧省屬于沿海省份,有自己的大連港,運輸容易,與國外通航容易,這就帶動了省內的制造業,很多汽車廠商的制造廠就設在遼寧省,因為進出口容易。

相反的,黑龍江和吉林屬于內陸省,而且是農牧業大省,這樣就導致了經濟發展的緩慢,因為糧食是國家的根本,不可能有太高的價格,否則全國人都吃不起糧食,所以量價不高,自然這兩個省份收入就不會太高。

而且,我國南方工業發達,帶來的就是重污染,東北地區是國家的糧食安全區,不會犧牲環境來換取爆發性發展,所以從長遠的角度看,黑龍江和吉林兩個省份屬于緩慢發展。

擴展資料

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

1、東北的寒冷確實是世界級的,比全世界所有主要發達地區都冷,且人口密度還這么高,而二戰以后人口和經濟活動從寒冷地帶向“陽光地帶”遷移是頗為普遍的現象。國家信息中心原總經濟師范劍平就贊同這一說法,理由是氣候一直是影響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極寒本來就在客觀上制約著東北經濟轉型。

2、從宏觀形勢來講,國內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東北自然受到影響。

3、裝備制造業發展形勢不好,而東北又是裝備制造業和能源原材料產業基地。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都有什么專業

設置五十個專業,分為機械、電子、汽車、電子信息、旅游、現代商貿、管理、藝術等幾大類,學院有3個職業技能鑒定所,可對11個工種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其中有數控機床應用與維護、數控技術應用等省級重點專業,還設有計算機技術應用、電算化會計、旅游管理等三個與國外合作辦學的重點專業

關于維生素C B E的參考文獻 要具體的文獻內容 謝謝 急用~~~~

你在百度文庫找過嗎?我試著搜了一下,不知對你是否有用。買粉絲://wenku..買粉絲/view/7bc8fc24ccbff121dd36836b.買粉絲

買粉絲://wenku..買粉絲/search?word=%CE%AC%C9%FA%CB%D8C&lm=0&od=0

6章 參考文獻(略)--《黑龍江畜牧科技》1978年02期

陳仁惇,王成發等:我國步兵維生素A需要量的研究軍隊營養專輯之二31,軍事醫學科學院軍隊衛生研究所天津,1980

維生素C發展史

壞血病,是幾百年前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于以前人類對它發 維生素C

生的原因不了解,當時被稱作不治之癥,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類才確定它是因為缺乏維生素C而產生的。在18世紀,壞血病在遠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他們遠離陸地,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長期困戰的陸軍士兵中、長期缺乏食物的社區、被圍困的城市、監獄犯人和勞工營中。例如140年前加州的淘金工人和90年前阿拉斯加的淘金工人都有大批的壞血病病例。 壞血病開始的時候癥狀是四肢無力,精神消退,煩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憊,皮膚易紅腫。病人會覺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然后他的臉部腫脹,牙齦出血,牙齒脫落,口臭。皮膚下大片出血(看來像是嚴重的打傷)。最后是嚴重疲憊﹑腹瀉呼吸困難,骨折,肝腎衰竭而致死亡。早年航海人員因壞血病死亡的災難不可枚舉,因為他們在航行時的食物是面餅、魚和咸肉,含有很少的維生素C。 1497年7月9日到1498年5月30日,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Vas買粉絲 da Gama)發現繞過非洲到達印度的航線,他的160個船員中,有100多人死于壞血病。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遠洋船隊從南美洲東岸向太平洋進發。三個月后,有的船員牙床破裂了,有的船員流鼻血,有的船員渾身無力,待船到達目的地時,原來的200多人,活下來的只有35人,人們對此找不出原因。 1536年法國探險家Jacques Cartier在發現圣勞倫斯河之后,溯流而上抵達魁北克過冬。探險隊中24人死于壞血病,其它多人也都病重。有一位印第安人教他們飲用一種arbor vitae(Thuja occidentalis)樹葉泡的茶,就治好了這些人。后來發現這種樹的葉子里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維生素C。 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荷南·科爾蒂斯將軍,在1536年占領下加州Baja California后,因為水手多數患壞血病而回師,以致沒有繼續侵占加州本部。 1577年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漂流在馬尾藻海海面上,發現時所有的船員都死于壞血病。 相對于在15世紀中國明朝的鄭和多次率領下西洋的事跡記載,并無發現有大量船員因長期航行而染上壞血病而死,這與當時鄭和船隊帶備蔬菜和水果有關,亦可見蔬菜和水果內的物質(后來發現是維生素C)對防治壞血病有很大的幫助。 1734年,在開往格陵蘭的海船上,有一個船員得了嚴重的壞血病,當時這種病無法醫治,其它船員只好把他拋棄在一個荒島上。待他蘇醒過來,用野草充饑,幾天后他的壞血病竟不治而愈了。諸如此類的壞血病,曾奪去了幾十萬水手的生命。 1740年冬,英國海軍上將George Anson率領961水手乘6艘船遠征。1741年6月抵達JuanFernandez島時只剩下335人,半數以上的船員死于壞血病。當時海軍上將JohnHawkins發現長期航海時海員發生壞血病的機會和只吃干糧的時間成正比例。如果他們能夠吃到新鮮食物,包柑橘類水果,就會迅速復原。因為新鮮的蔬菜水果是在船上最難保存的食物,所以英國海軍致力研究發展其代用品。 1747年英國海軍醫官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這個現在很著名的實驗,12個嚴重的壞血病海員,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藥物是當時傳說可以治療壞血病的藥方。兩個病人每天吃兩個橘子和一個檸檬,另兩人喝蘋果汁,其它人是喝稀硫酸,酸醋,海水,或是一些其它當時人認為可治壞血病的藥物。6天之后,只有吃新鮮柑橘水果的兩人好轉,其它人病情依然。Lind繼續研究,1753年出版了《壞血病大全》(A Treatise on Scurvy)一書。 英國的著名探險家庫克船長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控制了可怕的壞血病。他在1768年到1780年間三次遠航太平洋,他的船員有些生病,但是沒有一人喪生于壞血病。而他同時許多其它探險船隊中,壞血病依然猖獗。庫克防治壞血病的貢獻,使得倫敦皇家學會選他為會員,并授予他Coply獎章。每次航行靠岸時,庫克都命令船員上岸購買水果蔬菜及綠色植物來補充營養。有一次他在旗艦Endeavour上帶了7860磅的德國酸白菜Saukerkraut,船上70人一年航程中每人每周有兩磅的供給。酸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維生素C。 雖然在Hawkins上將之后有經驗的航海家都知道用檸檬汁代替柑橘類水果,可以防治壞血病,但是檸檬汁價格貴,貯藏不易,船長和船公司都覺得寧信其無,可以不用就不用。對檸檬汁的效果,公眾也是存疑,在醫學界也是爭議不斷。 1795年Lind去世,Lind人微言輕,他的實驗結果也湮沒無聞。但是另一位英國醫生GilbertBlane相信Lind的結果,1795年Blane因為是英王御醫而被任命為英國海軍醫療委員會委員,由于他的努力,英國海軍部才通令每個海軍官兵每天都必須飲用3/4盎斯檸檬汁。1796年英國海軍中壞血病病例大幅降低。英國海軍戰力倍增,在1797年擊敗西班牙艦隊,締造了大英日不落帝國。 雖然英國海軍部采用了檸檬汁,商業部卻自行其是,因而壞血病在英國商船上仍然猖獗不止。70年之后,英國商業部在1865年才規定商船上的海員也必須每天服用檸檬汁。但那時還不知檸檬中的什么物質對壞血病有抵抗作用。 1907年Axel Holst 和TheodorFrolich發表使用天竺鼠做壞血病實驗的論文。他們觀察到老鼠和其它的動物都不會生壞血病,只有天竺鼠和人類相似,在禁絕新鮮蔬果后會產生壞血病。這是為什么現代的醫藥研究一定要用天竺鼠做實驗,所得的結果才能推引到人類的疾病上。我們現在知道天竺鼠和靈長類(包括人類)都不能自己制造維他命C,其它的動物都能在肝臟或腎臟中制造維他命C。人類大多數的疾病,都很少見于其它動物。動物受傷和疾病之后都可以很快地自行復原,只有人類因為不能自行生產維他命C而需要醫生的專業服務。 1912年,波蘭裔美國科學家卡西米爾·馮克,綜合了以往的試驗結果,發表了維生素的理論。他認定自然食物中有四種物質可以防治夜盲癥,腳氣病,壞血病,和佝僂病。這些物質被豐克稱為 “維持生命的胺素(Vitamine)”,因為拉丁文中的vita意思是生命。馮克以為這些物質都含有氮或胺基,所以加上胺素Amine的結尾。后來發現有些物質并不含氮,所以改稱為Vitamin,中文稱為維生素或維他命,四種物質分別被稱為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D。中文分別稱為維生素甲,維生素乙,維生素丙,和維生素丁。后來發現的就依英文字母順序一直排到維生素K。維生素B里面又發現有許多不同成份,就有了維生素B1、B2、B3、B6及B12等名稱。 1920-1930年代,有機化學家群起研究維他命,試探在食物中分析維他命并確定它們的化學成份。 1928年匈牙利生化學家Albert Szent-Gyorgyi在英國化學家Frederick GowlandHopkins的實驗室中成功地從牛的副腎腺中分離出1克純粹的維他命C。他也因為維生素C和人體內氧化反應的研究獲得193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1928年他發表論文,確定維生素C的化學分子式是C6H8O6,所以稱之為Hexuronic acid。1929年他到美國Rochester,Minnesota的Mayo醫院做研究,附近的屠宰場免費供給他大量的牛副腎,他從中分離出25克的維他命C。他將一半提煉出純粹的維他命C送給英國的醣類化學家Walter H. Haworth進行分析工作。可是那時技術尚不成熟,Haworth沒有能確定維他命C的結構。 1930年Szent-Gyorgyi回到匈牙利,發現匈牙利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維他命C。他成功地從中分離出1公斤純粹的Hexuronicacid,并再送一批給Haworth繼續分析。1932年美國匹茲堡的化學家Charles King從Szent-Gyorgyi的學生JoeSvirbely知道他鑒定Hexuronicacid就是維他命C,就搶先在Nature雜志上發表這個結果。但是1937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還是頒給Szent-Gyorgyi,因為他對維他命C和人體內氧化反應的研究。Haworth決定了維他命C的正確化學構造。并且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維他命C,而獲得了193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Szent-Gyorgyi和Haworth最后決定將維他命C命名為抗壞血酸as買粉絲rbic acid。 1933年瑞士化學家Tadeus Reichstein發明了維生素C的工業生產法。此法是先將葡萄糖還原成為山梨醇,經過細菌發酵成為山梨糖,山梨糖加丙酮制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 sorbose),然后再用氯及氫氧化鈉氧化成為二丙酮古洛酸DAKS(Di-acetone-ketogulonic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機溶液中,經過酸的催化劑重組成為維生素C。這個方法的專利權在1934年被羅氏公司購得,成為50余年來工業生產維生素C的主要方法。羅氏公司也因此獨占了維生素C的市場。 1948年美國東部流行SARS(舊稱非典型性肺炎),1949年全世界流行小兒麻痹癥,各國各地醫師束手無策,只能隔離病人,防止傳染。美國南卡洛林納州的Fred R. Klenner醫師用靜脈注射維生素C治愈了許多這兩種病人。Klenner發現靜脈注射維生素C可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