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亞朝貢貿易體系解體時間(韓國近代以來的悲情民族主義形成,經歷了怎樣的歷史進程?)

时间:2024-05-05 07:40:20 编辑: 来源:

古代世界的區域貿易圈主要有哪些?各自的情況怎么樣

(1)地中海貿易圈。中世紀的世界貿易中,地中海仍占據重要地位。 一方面,地中海沿岸國家的相互貿易始終很繁榮;另一方面,地中海是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它把西歐各國和東方各地區聯系起來。 君士坦丁堡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中心,后來被威尼斯和熱那亞替代。

(2)東亞貿易圈。

東亞貿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個貿易圈,它始終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個貿易圈包括中國、日本、朝鮮、南洋地區和印度支那地區。

a.中日貿易:

始于秦漢,隋唐達到鼎盛,當時,中日之間建立了遣唐使、遣唐使制度,不僅進行政治文化交流,貿易也是重要的內容。這個時候,日本從中國進口大量貨物。

宋代:中日貿易進一步擴大。由于日本由于經濟發展,像中國出口大量的商品,另外,日本從中國進口大量銅錢。

明代:明政府實行“貢舶制度”,日商獲利極大,但是當時日本政局混亂,海盜很多,日本實行了“鎖國政策”,但是民間的貿易一直沒有中斷。 b.中朝貿易:唐代發展到一個高峰,因為實行了“遣唐使制度”,至明代,中朝貿易結構比較完善。

c.中國與南洋地區的貿易:馬來半島、印尼、菲律賓等國家。是中國與西方貿易的中間段。

d.中國與印度支那地區的貿易:越南李氏王朝、占城等,宋代中國與越南李氏王朝的貿易主要限于邊境貿易,。另外,占城發展為印度支那國際貿易中心,并且是中國與南洋、印度洋貿易的中間環節,具有重要地位。

(3)波羅的海和北海貿易圈

波羅的海和北海貿易圈也就是北歐貿易圈,是中世紀才開始形成的。和地中海貿易比較起來,北歐貿易到14世紀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由于這些國家農業發達,已經能把亞麻、大麻、油類、動物油脂等大量有價值并便于運輸的商品拿到市場上來;另一方面,也與德國東北部與波羅的海的城市發展有關,如佛蘭德斯是北歐貿易區的經濟中心,漢堡、不來梅等城市在中介貿易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

北歐貿易圈還與羅斯地區的貿易關系密切。這個地區以基輔為中心。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中國發生了什么大事

清朝是1636年建立的

而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指的是1760年到1850年之間的事

乾隆1736年登位,在位60年

1792年英國人訪華,要求開放港口,商貿,被拒絕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

怎么分中亞,東亞,西歐,中歐等等?

①“中亞”一詞所指的范圍,學者們歷來都有不同的看法。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初的規定,中亞的范圍西起里海,東到大興安嶺;北自阿爾泰山、薩彥嶺,南至喜馬拉雅山。全部或部分屬于中亞地區的國家有7個,即:阿富汗(北部)、中國(新疆、西藏、青海、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內蒙古)、印度(西北部)、伊朗(北部)、蒙古國、巴基斯坦(北部)和原蘇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蘇聯解體后,關于“中亞”所指的范圍仍引起廣泛爭論。一些學者提出將中亞地區分為廣義的中亞和狹義的中亞。

廣義的中亞是“東到蒙古國東境和內蒙古東部;南始伊朗和阿富汗的北部,印度、巴基斯坦西北,包括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等中國西北地區;西起里海,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北達西伯利亞南部米努辛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帶。”

狹義的中亞以阿姆河和錫爾河西河流域為中心,蘇聯解體后,這一區域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政權已形成一個比較共同的政治文化區域,因而,狹義中亞一般來說是指中亞五國。

②東亞 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聯系兩大洲、溝通兩大洋的“十字路口”,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也是有狹義和廣義的分法.狹義的東亞指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等地;廣義的東亞除上述地區外還指東南亞、馬來群島諸國以及新加坡等受漢字文化影響的國家與地區。從歷史上看,所謂“東亞”是指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華夏文明所覆蓋的中心地帶以及這一文明所能夠輻射到的周邊地帶。它是由以儒學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結構、以朝貢貿易為特征的經濟結構、以冊封體制為前提的政治結構所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東亞世界體系,這個體系在2000余年的時間里,決定了東亞國際關系的主要格局(唐朝與明朝是這一體系的鼎盛時期)。

③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法國、摩納哥。二戰后,在國際政治概念上,指除蘇聯和東歐國家之外的24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

狹義的西歐指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面積93萬平方千米。是近代科學技術發展最早的地區,也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發達的工業、農業和對外貿易。

廣義的西歐指歐洲所有資本主義國家。位于歐洲西部、中部和北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

④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韓國近代以來的悲情民族主義形成,經歷了怎樣的歷史進程?

韓國的歷史悲情主義來自韓國與中國的特殊的歷史關系、地緣政治上的夾心地位以及近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在現代轉型時期,歷史悲情就有可能以非理性的面目展現出它的力量,尤其在身份認同上體現出非理性的特征,其政治層面的體現是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結。

弱化與中國歷史的聯系

一個民族形成國家的過程,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挖掘獨立于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征,以此辨明身份,加強民族心理認同。而民族心理認同是本民族形成的情感基石,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其來源問題。神話通常構成民族心理的源頭。民族心理的內核一經形成,就自然地支配了本民族的情感和認知。

在當今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時代,包括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顯然認識到民族心理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對國際關系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由于大多數人(無論中國人或韓國人)對“檀君”朝鮮、萁子朝鮮、衛滿朝鮮、三韓、高句麗、新羅、百濟、高麗和李氏朝鮮之間的關系不清楚,由此導致韓國官方和學者在敘述歷史上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和導向性。

韓國官方和學者普遍采信關于“檀君”的神話傳說,作為自己民族的來源。這和中國有歷史明確記載的“箕子朝鮮”的故事不符。韓國的這種選擇性敘述,旨在剔除其民族國家形成上的他國因素,凸顯本民族的主體性。

關于民族形成的神話可以通過拉大和臨近民族的心理距離而加強本民族的獨立性,增強民族內部的認同。“一個民族的共同心理,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可以有深淺強弱的不同。為了要加強團結,一個民族總是要設法鞏固其共同心理??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上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這民族的標志。還常常把長期共同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喜聞樂見的風格,加以渲染宣揚,提高成民族形式,并且進行藝術加工,使人一望而知這是某某民族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民族風格。”

關于“檀君”的傳說,韓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網站,直接將其定位韓國民族的來源。其中說道:“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韓國的這段早期歷史階段稱為‘古朝鮮’時代”。

2007年2月23日,韓國教育人力資源部宣布,從當年新學期開始將采用新編初中、高中歷史教科書。原教科書的敘述說“《三國遺事》和《東國通鑒》中記載,據稱是檀君王儉建立了古朝鮮(公元前2333年)”,如今將“據稱”二字去掉,成為“檀君王儉建立了古朝鮮”,從而將以神話形式記錄的古朝鮮建國變成了正式的歷史。

最早記述檀君神話的是高麗時代學者李承休(1224?1330年)和僧人一然的《三國遺事》。但用古漢語撰寫的有關朝鮮半島的記載傳聞稗說著作并無史料依據。而比《三國遺事》成書早150年的官修正史《三國史記》并沒有記述檀君。

尊檀君是出于彰顯民族精神以團結整合民族的需要。1910年至1945朝鮮反日獨立運動期間開始尊檀君,并以“檀紀某年”紀年。此間,朝鮮民族還把檀君建立國家的10月3日定為開天節,舉行盛大活動祭祀檀君。1961年樸正熙發動政變上臺后,檀君紀年自1962年1月1日起被廢除。1990年以前,朝鮮一直主張“檀君神話說”。

但七十年代以后韓國經濟騰飛,滋長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導致韓國史學界爆發了空前規模的“國史論爭”。新興民族主義者主張檀君為史實,應寫入正史和教科書,如韓國1990年編寫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國史》,其中就有“檀君和古朝鮮”一節,明確斷定“古朝鮮為檀君王儉建立”。

直至21世紀初,檀君逐漸被直接以韓民族的創始人的身份被寫進教科書。此段歷史說明,韓國塑造民族身份的過程是伴隨著國家獨立、經濟騰飛和歷史的重新書寫的。此間,必然淡化他國影響,以加強民族源頭上的純凈性和獨立性。

而真正的有記載的歷史則是來自“箕子朝鮮”。韓國學者雖然承認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箕子,但對于是否存在箕子朝鮮,是存疑的。在2001年10月復旦大學召開的“第四屆韓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會議”上,韓國西江大學校史學部教授金翰奎先生,發表論文題目為“箕子與韓國”,提出,“在傳統時代韓國的歷史敘述中,無論何時箕子朝鮮都被置于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史料的零碎性和不確定性”,“箕子朝鮮的存在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解釋”;韓國“對箕子的尊重是在韓中間政治文化關系達到高潮的情況下展開的”,他本人并不認為箕子朝鮮具有可信的歷史根據。

箕子其人,自先秦至漢代的儒家經典中有廣泛記載,是孔子所稱的“殷末三仁”之一。箕子名胥余(約公元前1173——公元前1080年),因封國于箕(今山西太谷縣東北),爵為子,故稱箕子。武王滅商建周后,命召公釋放箕子,向箕子詢治國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順民,帶領遺老故舊一大批人從今膠州灣東渡到朝鮮,創立了箕子王朝。同去的有殷商貴族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侯、魯啟等。

關于箕子的中文記載包括《十三經》中的《尚書》《周易》《論語》《孟子》《左傳》,以及《十三經》以外的《逸周書》《荀子》《尚書大傳》《大戴禮記》《韓詩外傳》和《孔子家語》等。在其他一些典籍中,如《墨子》《尸子》《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賈誼《新語》、劉向《新序》、王充《論衡》、桓譚《新論》、揚雄《法言》,也有記載。以后歷朝史書均有記載。其中,“箕子封朝鮮”的記載,始于《逸周書》。同時,在韓國最古的史書《三國史記》以及其后的《三國遺事》《帝王韻記》《朝鮮史略》《海東繹史》中,都有“箕子朝鮮”的記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