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盟國際貿易投資商會2022(梧州市為何稱為“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时间:2024-06-01 21:19:28 编辑: 来源:

梧州市為何稱為“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正確的稱謂為“世界人造寶石之都”。

“世界人造寶石之都”——梧州,由人造寶石聞名于世界。1982年,香港人慧眼識珠,第一個在梧州開發寶石加工。1982年,香港人慧眼識珠,第一個吃“螃蟹”,在梧州開發寶石加工。接著,臺灣人到梧州建廠立業,連墨西哥等國的商人也到梧州申辦寶石加工企業。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人造寶石加工業已遍布梧州市區及郊縣,云集了韓國、泰國、印度、意大利、美國等國際寶石客商。寶石加工業已列入梧州市的支柱產業規劃。梧州正在精心打造國際一的“人造寶石之都”。

2004年11月,梧州市依托人造寶石的加工貿易優勢,成功舉辦了首屆梧州國際寶石節。到2005年,梧州的人造寶石加工業已經與國際全面接軌,全市經營人造寶石加工貿易的企業達550家,寶石加工從業人員(含3縣1市)10萬人。

加工設備由依賴進口轉變為全部國產化,寶石原料90%國產化,產品款式達1萬余種,實現了多樣化、國際化;每年加工人造寶石總數在60億粒以上,年交易量達80億粒;加工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0%以上。梧州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人造寶石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市場。

擴展資料

捷普會搬越南嗎現在

RCEP國別投資系列之越南篇(一)

來源:走出去服務港 發布時間:2022-08-15 16:50 瀏覽量:1423

01 越南的經濟概況

自越南施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國際營商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且中國屬于越南較為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2021年中國(不含港、澳、臺)對越南出口商品總值約為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21.2%;自越南進口商品總值約為923億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17.6%。在中美貿易戰及國內新冠防控的大背景下,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包括英特爾、三星、LG、佳能、松下、富士康、仁寶、捷普集團將其制造中心轉移至越南。此外,越南的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技術也發展迅猛。

(一)越南吸引外商投資的要素

①地理位置:毗鄰中國,能充分與中國內地供應鏈融合。

②政治體制穩定:越南共產黨和政府執政能力較強,政策具有連續性,注重經濟建設。

③雙邊及多邊貿易關系:越南加入東盟,參與RCEP、CPTPP,與歐盟、英國能簽訂貿易協定等,商品、服務清單進一步開放并追求與國際接軌。

④經濟平穩與高增長:越南是東盟國家中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之一,且越南的GDP增長率長居高位。

⑤新興經濟體市場與產業:越南不斷躋身經濟發展前列,在商業投資、消費市場等方面潛力巨大;同時,越南亦在不斷放寬外國投資的行業限制,促進本國的投資吸引力。

⑥勞動力與勞動成本:越南幾乎52%人口處于工作年齡且受教育人數程度高達97%;且越南勞動成本相對低廉,其在生產附加值產品的勞動生產率較高。

⑦基礎設施建設:越南對公路、鐵路、空運、水運等建設較為重視,且越南公路、鐵路均能與中國聯通。

(二)越南的經濟數據

①新冠肺炎疫情前后越南GDP增長率圖示:

②2021年越南主要貿易伙伴及貿易額:

③2021年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注冊資本數據:

④2021越南外商直接投資行業:

【以上圖表數據均來源越南計劃投資部網站】

(三)越南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變化

2021年春季之前,越南實行較嚴苛的疫情隔離、封控政策。但因新冠疫情的不斷變化,特別是受到德爾塔毒株的侵襲,越南工業園及多個經濟重地等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國內與國際的產業鏈均受到致命沖擊,大量訂單從越南流失(這也正是前述圖表中2021年第三季度越南的GDP增長率爆低的主要原因,創造越南季度GDP統計的最大跌幅記錄)。

基于此,越南政府調整其疫情防控方式,出臺了鼓勵復工復產且逐步對外放開的政策,僅至10月份,越南經濟即復蘇并迅速反彈。特別是2022年5月13日,越南政府已進一步發布《關于暫停對進入越南的人員進行 SARS-CoV-2 檢測要求》(416/CD-TTg),已決定于2022年5月15日00:00起對進入越南暫停進行SARS-CoV-2病毒檢測的要求。

商務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官網 福建省機電科技產品進出口商會 福建省對外經濟貿易教育協會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聯系我們|站點地圖

網站標識碼:3500000008閩ICP備14009608號-7國徽閩公網安備 35010202000125號

版權所有:福建省商務廳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銅盤路118號郵編:350003

電話:(0591)87853616傳真:(0591)87856133

主辦:福建省商務廳

會展業的發展變遷(1851至今)

中國會展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舊中國展覽活動(1581~1936)、抗日戰爭時期的展覽(1939~1949)、新中國展覽(1950年至今)。

中國會展業真正逐步進入發展軌道是在新中國成立后。1950~1977年是中國會展業起步期,當時會展業計劃經濟特征明顯,還不能稱作現代會展業;1978~1999年是發展期,會展業走向市場化,并基本具備了現代會展業的特征;2000~2005年是飛躍期,現代會展業體現出程度較高的專業化;2005年以來為現代會展業突破期。

一舊中國展覽活動(1951~1949年9月)

(一)1851~1936年的展覽

主要形式:集市。

特征:展出農副產品和土特產。

會展業的形成發展與經濟活動是否活躍息息相關,近現代的中國,經濟十分落后,特別是工業非常不發達,占主流的是農耕經濟和農耕文明。小農經濟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是自給自足、小富即安,作為承擔流通領域服務的會展業,在當時幾無用武之地。

舊中國展覽活動主要表現為集市形式,在固定地點、定期舉辦的集市已基本具備了展覽的性質和形式,歐美展覽界普遍認為展覽會起源于集市。集市在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古代的集市是市、集、廟會等多種形式的統稱,集市上買賣的主要是農副產品和土特產。

集市有多樣的稱呼形式,中國北方一般稱為“集”,廣東、福建等地稱為“墟”,四川、貴州等地則稱為“場”。不管如何稱呼,它們的實質都是一樣,參與者主要是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是生產者向消費者的直接出售,是生產者之間的產品流通。

不過,舊中國在參加一些國際大型展覽活動之外,也嘗試舉辦了中國的商業博覽會,掀開了中國展覽會史的第一頁。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水晶宮”舉辦。中國商人徐榮村和一些在中國經商的外國商人,將絲綢、茶葉、中藥材等中國傳統出口商品運往世博會,并一舉榮獲金、銀大獎。

此后的每一屆世博會,中國官方和民間商人都組團參展。1904年的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清政府派出以貝子溥倫為首的代表團,并在圣路易斯修建了中國館和中國村,此舉被外媒稱為“中國政府正式登上世博會舞臺的開端”。

此后,中國本土對展覽活動的探索和嘗試開始慢慢增多。1905年清政府正式頒布《出洋賽會通行簡章》20條,鼓勵各省商家“精擇物品”,踴躍參賽,同時在北京設立“京師勸工陳列所”;1909年武昌設立“武漢勸業獎進會”;1910年南京設立“南洋勸業會”;1921年南京設立“商品陳列所”(又稱物品展覽會).

1926年上海開設“中華國貨展覽會”;1929年杭州開設“西湖博覽會”,據稱此次博覽會的展品約15萬件。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中國第一次出國辦展。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辦,展出3000余件商品,參觀人數42萬人次。當時中國的瓷器、綢緞、茶葉暢銷一時,中餐館食客絡繹不絕,在英國乃至歐洲都引起了巨大轟動。這些展覽活動都是中國展覽會的先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南京的“南洋勸業會”,這是中國歷史上具有現代展覽概念的第一個商業博覽會,它的組織、規模、水平都能與同期世界大型博覽會相媲美。全國各地除內蒙古、西藏、新疆外提供了100多萬件展品,共分24部420類。東南亞國家、英國、日本、美國和德國都有展品參展。

展館總數共32個,博覽會歷時近半年,參觀人次達30多萬,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全國性博覽會,起到了“開一時之風氣,策異日之富強”的作用。

舊中國展覽活動前后80多年時間內,包括中國參展的歷屆世博會以及國內的展覽活動,展出的基本上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產品和土特產,如絲、茶、綢緞、器皿和美觀卻不實用的工藝品,沒有任何近代的工業產品參展。

與同期世界強國展覽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各類發明和工業品相比,不得不承認中國在近代工業革命的歷史潮流中已遠遠落后于他國,這是不爭的事實。與此相同的是,舊中國的會展業也十分落后。

(二)1937~1949年9月的展覽

主要形式:展覽會。

特征:“官辦”,政治宣傳為主。

抗日戰爭時期,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剛發展起來的民族工業受到巨大破壞,各業經濟凋敝。政局動蕩、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十分困苦。當時全社會的主基調是抗日,分別舉辦了許多展覽會。

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政府把“抗戰必勝”寄希望于外援,“攘外必先安內”,對人民軍隊進行圍剿。國民黨政府辦事效率低下,貪污腐敗成風。此時的漫畫工作者們以突擊方式,舉行了“漫畫聯展”,許多作品暴露了統治者的罪惡,傳達出人民的呼聲,因而博得廣大群眾的歡迎。

這一類形式的展覽會,先后在重慶、成都、昆明一連串地舉行,一直繼續到抗戰勝利之后,其中特別以“貓國春秋”漫畫展的表現最為突出。與此同時,大后方木刻工作者聯合了延安的作品,舉行了國際展覽。中國人民的英勇戰斗生活,通過木刻藝術,傳遞到美國、英國和印度,獲得了這些國家廣大人民的同情。

1943年和1946年分別舉辦了“第二屆雙十節全國木刻展覽會”和“抗戰八年木刻展覽會”。

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民不聊生,經濟類型的展覽基本沒有,只舉辦過少數的文化性質展覽,如攝影展覽會。1945年9月,北平攝影學會為慶祝學會成立舉辦了影展,張印泉、蔣漢澄、張卓人、劉光華等均有作品參展,本次攝影展在全國起了帶頭作用。

上海攝影學會于1947年舉行影展,參展的作品有300多件,北平攝影家張印泉、香港攝影家吳章建也有作品參加展出。1948年11月22日,上海中國攝影學會舉行攝影作品展覽,有382幅作品展出,參觀者達數萬人。1949年2月,昆明攝影家楊春洲在香港舉行《楊春洲教授攝影展覽會》,展出作品80余幅據統計,1937年至1949年,陜甘寧解放區共舉辦了74個展覽會。

鄧小平在參觀“戰績、生產展覽會(1944年)”后評價:這次戰績和生產兩個展覽館宣傳了我們太行軍區幾年來的奮斗成果,的確是驚人的。我們同華北、華中、華南及其他抗日民主根據地一樣,干出了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英雄事業。

當然,這些展覽會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一些促進作用,但在流通領域所起的作用不大,會展活動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仍然十分有限。但這一時期政府的努力,對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振奮民族精神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二新中國展覽活動(194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