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與各國外貿額排名(世界各國經濟排名)

时间:2024-06-02 00:01:05 编辑: 来源:

2013年西歐各國和中國貿易額排名?

中國大陸的十大貿易伙伴排名

 

    據英文《中國日報》報道,去年中國大陸外貿總額再創新高,達到4.1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3.9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按2013年與中國大陸的雙邊貿易額排名,中國大陸的十大貿易伙伴依序是:1、美國,5210億美元;2、香港,4010億美元;3、日本,3125.5億美元;4、韓國,2742.4億美元;5、臺灣,1972.8億美元;6、德國,1615.6億美元;7、澳大利亞,1363.7億美元;8、馬來西亞,1060.7億美元;9、巴西,902.7億美元;10、俄羅斯,892.1億美元。 

與歐盟雙方貿易額超過5000億美金, 

西歐中也就德國占的比重大點,占全體歐盟的三分之一好要多,德國加俄羅斯就占歐盟全體的一半兩千五百多億美金,2013年中國與英國雙邊貿易額700億美金,2013年中法雙邊貨物貿易額為522.7億美元,13年意大利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為437.3億美金,2013年西班牙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為243.9億美元,其他的都很少。

西歐貿易比重德國第一,英國第二,法國第三,意大利第三,西班牙第五。

各國出口占gdp比例

2020年各國對外出口額占全球出口總額的比重排名:

第五名:日本(3.9%);

第四名:荷蘭(4.1%);

第三名:德國(8.4%);

第二名:美國(8.8%);

第一名:中國(15.8%)。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中國所占的比重可以說是遠高于其他國家,幾乎毫無懸念地蟬聯榜首,接近于第二、三名之和。根據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出口增長4%,達17.93萬億元;進口達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大增27.4%。

世界各國經濟排名

2018年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世界銀行2019年4月發布)

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銀行2013年4月發布)

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巴西、意大利、俄羅斯、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墨西哥、韓國、印度尼西亞、土耳其、荷蘭、沙特阿拉伯、瑞士、全世界剩下的國家的總和

1995年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

我國綜合國力在世界中排第幾?

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第一

美國 2008-2010年底美國仍將以世界第一的國民生產總值,黃金儲備,教育力量,科技力量,軍事力量(尤其是軍費開支),全球500強企業數量,綜合國力和世界第一大貨幣美元(與歐元影響力相當)等穩坐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寶座

美國受世界經濟大繁榮和本國各項促進經濟發展政策的帶動,必將逐步走出次貸危機,重新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

預測美國全年經濟增速約為2

6%

第二

日本 世界第二且仍占世界較大比重的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的外匯儲備量,世界第四的對外貿易額,處于世界最發達國家行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世界先進的教育實力,世界第七的軍事力量和世界前五的軍事潛能

日本幾乎所有的優勢都直接表現在經濟上和以經濟為支撐的科技上,所以一旦日本國民生產總值排名下降,綜合國力的排名就會大幅下滑

第三

德國 憑借著歐元對美元的微量升值和一定的經濟增長,多年的世界出口冠軍和保持巨額貿易出超,2016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超越日本,僅次于美國和中國)位居世界第三,對外貿易額也有望(超越美國,僅次于中國)位居世界第二;隨著法國影響力的略有下降,作為歐盟經濟實力最強國,德國的政治、經濟地位必定會在全世界日益突顯

教育一直領先于世界,哺育了康德、貝多芬、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愛因斯坦等世界級偉人

第四

中國 2009年起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引擎

2011年底軍事力量世界第二,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國內市場規模世界第三,科技力量世界第二(航空航天科技,軍工科技,核科技,電子信息科技等核心領域世界第二,船舶科技世界第一),占全球商業500強比重世界第二(緊次于美國),人口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在校生總數世界第一(3000萬人以上),世界第一金牌數(體育超級大國地位的象征)

吞吐量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國擁有五座以上:上海,香港,廣州,深圳,青島,天津等

經濟上與歐盟,美國形成世界經濟大三角;軍事上與美國,俄羅斯形成世界軍事大三角,超級大國地位顯現

但由于那時中國僅處于中等發展中國家高級階段且歐盟和美國優勢較大,所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甚至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實體,還有一段路要走

第五

俄羅斯 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高速攀升是俄羅斯經濟高速增漲的重要基礎

2008年第一季度外貿額為1633億美元,同比增長55

8%;外貿順差為53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0%

莫斯科已成為歐洲房地產商在歐洲的首選投資地

2012年底前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將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貿易出口額將上升到世界第五位

6

英國由于現在的世界計算機體系對英語有很大的依賴,未來五年內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英國也會成為世界亞超級大國之一,所以英語和漢語將更突顯世界最重要的兩大語種地位,英國具有語言優勢

第六,英國 由于現在的世界計算機體系對英語有很大的依賴,未來五年內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英國也會成為世界亞超級大國之一,所以英語和漢語將更突顯世界最重要的兩大語種地位,英國具有語言優勢;英國移民及其后裔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占有人口的絕對比重;世界金融地位日益突顯,也使世界金融中心倫敦影響力更大,再借力倫敦奧運會(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是英國綜合國力升級由量變增強到質變飛躍的最重要條件之一),英國的發展前景值得關注

第七

法國 法國是緊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核能大國,在旅游業、軍工科技和文化領域等方面較有優勢,如果能夠繼續保持與中國的較好關系,2013~2020年將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處于優勢地位,甚至有機會在國民生產總值和綜合國力上趕超德國,但現在中法關系出現了危機

第八

加拿大 七大發達國家中,唯一石油凈出口國;鈾儲量世界地二;與美國互為最大貿易伙伴;是公認的世界移民政策做得很好的國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使加拿大可開發空間大增,如果北冰洋航道開辟,加拿大有實現高速飛躍的可能

第九

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世界第二或三位的軟件大國,綜合國力增強速度,在大國中僅次于中國和俄羅斯;到2012年底印度將成長為世界六個亞超級大國之一;印度粗通英語的人超過兩億,這是印度在現代計算機領域,尤其是軟件業的優勢; (據說印度民間有1萬噸以上的黃金和15萬噸以上的白銀)2012年以后,印度政府有實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收購民間5000噸黃金,使印度盧比迅速成為高價值的,為全世界認可的世界性貨幣之一,進一步提升印度的亞超級大國地位

《福布斯》雜志2008年5月4日報道:身價430億美元的51歲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在印度經濟中心孟買市,耗資20億美元正在為自己打造一座高173米的世界上最昂貴的私人“摩天豪宅”

軍事: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件和軟件;據稱,印度自認為是亞洲第一軍事強國

第十

巴西 世界第五人口大國,第五土地面積大國,世界重要的鐵礦石和石油等重要資源和能源出口國,擁有世界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該公司保有鐵礦石約40億噸;咖啡產量世界第一;擁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2012年底巴西將會發展為南半球拉丁美洲,非洲,大洋州三大洲中的最強國

第十一

澳大利亞 亞太地區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和世界最大鐵礦石出口國之一;鈾儲量占世界的40%左右;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樓價平均每七年翻一番,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規律,具有極低的風險和極高的回報率;服務業幾乎占其經濟活動的8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銀行業服務質量排名世界第三;貨幣升值速度世界頂尖,人口也在高速增長中,是世界較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

第十二

韓國 如果韓元繼續走軟,那么2009年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就會被墨西哥超越,2011年將會再被澳大利亞和荷蘭超越,那樣對韓國國際地位將會是極大的沖擊

第十四

西班牙 在所有大國中,現在西班牙與其他大國的矛盾似乎是最不明顯的

如果西班牙能夠更好的處理好與世界大國之間的關系,借力以中國為經濟中心的強勢亞洲經濟和高速發展的非洲經濟,2020年底前西班牙的綜合國力將超越意大利,甚至會有更高的國際排名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區別 中國的香港地區是發達地區,以香港為例,可說明很多問題

1、收入水平

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是內地的十倍

在香港,建筑工人每天的工資500港幣

內地的建筑民工每天的工資50到100元人民幣不等,大部分在60元

大學的副教授月薪8萬港幣,一年約100萬港幣

內地大學普通教授平均很難掙到月薪1萬人民幣

北大的副教授阿憶倒苦水,說一個月只有三、四千工資,這也是實情

2、教育水平

彈丸之地的香港有香港科技大學等眾多高校

高校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高校多,民眾受教育的機率也高

不像內地,大家爭破頭想去那幾所好學校

而放眼世界,這些學校卻又名不副實

沒有一所像哈佛,甚至連新加坡的國立大學都比不上

試想,在中國內地,僅有一千多所高校

美國僅兩億多人口,卻有三千多所高校

所以,我們的大學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們的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世界銀行的兩分法

發達國家包括發達、中等發達、初等發達和欠發達四分類

目前發達國家也就20個左右,而發展中國家有100多個,籠統的講發展中國家,對發展中國家自身來說,在政策上參考意義比較小

我們把中等發達、初等發達、欠發達國家統稱為發展中國家

對于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

按1995年前后的標準,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

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準已經落后了,2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