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商品貿易總額(中國今年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中國外貿對世界經濟有哪些貢獻?)

时间:2024-06-02 03:41:27 编辑: 来源:

我國貿易貨物總額居全國第幾

我國貿易貨物總額居全球第一。

2021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5年全球第一,吸收外資保持全球第二,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列,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簽署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對外貿易量/價格指數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對外貿易額:

(對外貿易值)它是由一國或地區一定時期的進口總額(貨物與/或服務)與出口總額(貨物與

/或服務)構成,是反映一國對外貿易規模的重要指標之一。

對外貿易量=對外貿易額 / 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

價格指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 x 100%

既然是計算對外貿易量,那么價格指數就是指對外貿易的價格指數,包括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和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進出口商品價格水平變動方向、幅度、趨勢和規律性的相對數。

例1:2009年是報告期,2000年是基期,2009年的中國對日貨物出口量是20噸,出口價格是3億美元/噸。2000年的中國對日貨物出口里是5噸,出口價格是5億美元/噸。請問,2009年的對外貿易量是多少?

價格指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100%=3/5*100%=60%

2009年對外貿易量=對外貿易額/價格指數=20*3/60%=100億美元

-------------------------------

★傾心解答★愿您滿意★

★歡迎追問★敬請采納★

-------------------------------

中國貿易一年增長多少量?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今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綜合分析,2007中國貿易增長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這位官員認為,若以全球貿易(年均)增長百分之六、中國出口(年均)增長百分之十左右計算,到二0二0年,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貿易大國。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剛剛公布的數據,去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已超過一點四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二成三。值得注意的是,全年貿易順差超過一千億美元,較歷史最高的一九九八年還要高出一倍多。

魏建國認為宏觀調控取得成效、人民幣升值預期等三大原因引致了去年貿易順差的大幅出現。他今日表示,應用發展眼光看待貿易順差問題,既不可以追求順差,亦不可簡單用壓縮出口的方法來減少順差。據知,去年中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于歐美和香港地區。

據這位官員介紹,中國將在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注意推動進口,其中包括增加對糧棉及資源等產品的進口。

魏建國同時透露,將參照鐵礦石談判經驗,盡快啟動原油、氧化鋁、銅精礦等商品聯合對外貿易談判機制。

中國官方認為,2007年國際市場環境總體平穩,但與去年相比略顯偏緊,油價上漲、房地產泡沫、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等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為什么中國是貿易大國,而不是貿易強國?

貿易大國:生產的東西很多量很大,但產品不一定具有競爭力。

貿易強國:生產的東西質好,有市場競爭力。

現在中國生產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同類產品中高質量的卻不多。拿鋼鐵行業來說吧。中國的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但高質量的鋼材卻還要從日本進口。所以我國是鋼鐵大國卻不是鋼鐵強國。

貿易大國不等于貿易強國

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還不能說是貿易強國,要成為世界貿易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其他貿易強國相比,在四個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

一、貿易增長方式相對粗放,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中國的進出口總額中,超過一半是加工貿易。

二、核心競爭力不強,缺乏自有品牌和營銷網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還比較少。

三、出口產品層次偏低,不少產品仍處于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綜合實力強、能夠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企業。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比例只有4%,今年雖然可以達到28%左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甚至與部分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例為44%,荷蘭是44%,日本是39%,新加坡是72%。

2020年成為貿易強國

作為一個崛起的世界貿易大國,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面臨的困難。中國的外貿出口正在步入競爭擴張階段,貿易摩擦進入高發期,出口環境日益嚴峻。

要保持中國外貿的健康發展,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實施“科技興貿”和“以質取勝”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盡量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按照國民經濟翻兩番的要求,到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要達到兩萬億美元,相當于當今世界最大貿易國美國現在的貿易規模。這一目標十分艱巨,因為對外貿易不僅受國內經濟的制約,還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制約,可變因素很多。

但是,這一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將帶來新的發展空間,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仍將保持相當的國際競爭力。只要我們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到2020年,我們就能夠實現由“大”向“強”的轉變,成為真正的世界貿易強國。

造成貿易順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市場集中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而制造業的供給出現了向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加快轉移的趨勢,亞洲國家國內需求難以消化快速增長的生產能力,必然擴大出口,造成順差增加較多;二是中國處于加工貿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鄰國的出口要經過中國的組裝得以實現;三是在中國的貿易順差中,外商投資企業所占的比重較高;四是在中國出口快速增長過程中,擴大進口受到了限制。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歷史階段,除了初級產品進口以外,國內市場需要進口越來越多的高技術產品,但這方面受到了明顯的限制。

我國貿易順差呈現“三個集中”特點,第一個“集中”主要是指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對歐盟貿易順差將超過630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東盟地區;第二個“集中”是指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領域。截至目前,我國加工貿易順差超過1250億美元;第三個“集中”是指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今年前11個月,來自我國集體和民營企業的貿易順差超過600億美元,來自外資企業的貿易順差接近500億美元。

削減貿易順差,降低外貿依存度,不能盲目追求立竿見影地降低外貿依存度和貿易順差指標而遏制出口增長,這樣除了會讓我們喪失本來可以贏得的市場之外并無好處。削減貿易順差,降低外貿依存度的關鍵是要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我國出口中的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在: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少,低端產品多,缺乏核心競爭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產品;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場過于單一;出口廠商存在惡性競爭現象等。

對貿易順差貢獻最大的是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在中國龐大的對外貿易額中占到了半壁江山。無論是初級產品、一般工業制成品還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商品均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在外資企業的大規模出口中,中國獲得的真實收益并不算高。由于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設計、研發、品牌等環節,中方得到的只是份額很少的加工費。

在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中,還沒有全部覆蓋成本,特別是有些外部成本還沒有內部化,這主要包括社保體系的改革還不到位,最低工資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支出嚴重低于應該達到的水平,企業研發投入比較低,如果實現外部成本內部化,將使中國的出口產品成本相應增加。

出現的巨額貿易順差必須辯證地看待,必須把中國放在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中國作為勞動力和資源相對便宜的國家,吸引了跨國公司持續的投資,外商直接投資(FDI)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源動力。而與此同時,今年貿易順差出現空前的增長,折射出我國內需不足。內需不足并不是由于投資太弱,而是儲蓄太高,消費需求嚴重不足。消費需求不足是我國醫療、教育等多項改革不到位,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加上證券市場長期低迷,使老百姓不敢消費。因此,巨額貿易順差的出現應該是多方面的綜合反映。而就對外貿易領域來說,當務之急是加快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步伐,而實現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應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業績考核體系,對外貿和內貿的待遇要統一。毫無疑問,簡單的數量增長已經不再是中國各行業出口追求的目標,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實現出口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今年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中國外貿對世界經濟有哪些貢獻?

中國今年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中國外貿對世界經濟有哪些貢獻首先就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對于世界范圍內輸出量還是很大的,其次就是中國不斷的輸出對應的一些煤炭資源來更好的維護好世界范圍內的一個電力穩定,再者就是中國輸出很多性價比很高的商品提升了世界人民的幸福感,另外就是中國的外貿使得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了更強勁的發展動力。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中國今年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中國外貿對世界經濟有哪些貢獻。

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對于世界范圍內輸出量還是很大的 

首先就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對于世界范圍內輸出量還是很大的 ,對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而言對于世界范圍內的輸出量很大所以對于世界范圍內的低碳環保的事業貢獻程度還是很大的。

二、中國不斷的輸出對應的一些煤炭資源來更好的維護好世界范圍內的一個電力穩定 

其次就是中國不斷的輸出對應的一些煤炭資源來更好的維護好世界范圍內的一個電力穩定 ,對于中國而言是一個多煤炭的國家所以每年都會輸出很多的煤炭資源。

三、中國輸出很多性價比很高的商品提升了世界人民的幸福感 

再者就是中國輸出很多性價比很高的商品提升了世界人民的幸福感 ,對于中國輸出很多性價比很高的商品對于提升世界人民的幸福感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

四、中國的外貿使得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了更強勁的發展動力 

中國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外貿的合作。

2021年進出口貿易數據是多少?

2021年進出口貿易數據是占總值的47.8%。2021年12月,240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貿易往來,其主要分布在全球6個大洲,亞洲商品出口總額最多,占總值的47.8%,就中國與各大洲貿易差額來看,除大洋洲處于逆差,其他均為順差。現選取我國商品出口目的國(地)中出口總額排名前100的國家或地區進行解讀。

2021年進出口增長率

2021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56.7萬家,增加3.6萬家。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6.7%,占比提升2個百分點,達到48.6%;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較快增長。對東盟、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9.7%、19.1%和20.2%;商品結構更加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