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外貿依存度下降的原因(如何看待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时间:2024-05-16 03:22:24 编辑: 来源:

簡述中國外貿依存度高的原因。

【答案】:中國外貿依存度高的原因主要有:(1)中國國大人多,資源有限;(2)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國際原材料保持旺盛需求;(3)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帶動加工貿易高速增長;(4)入世后的貿易擴張效應;(5)人民幣匯率的影響;(6)出口導向戰略的實施等

中國外貿依存度下降說明了什么?

外貿依存度并非嚴謹的科學概念,它量度的只是一個經濟體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比例越高,一般的解讀是該經濟體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越大或對外開放的程度越高

世界貿易組織就全球各經濟體貿易形態的概述(trade profile)當中所使用的Trade to GDP ratio正是外貿依存度的概念

根據海關總署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統計的最新報告,2012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較2011年回落3

1個百分點至47%,較2006年67%的歷史高位顯著降低

如何看待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只能依賴外貿出口,將國內產能轉化成創匯產品,帶動就業及經濟的發展,另外還有一筆稅收通過外匯轉化,銀行積累財富,然后商業貸款給企業,帶動企業運轉外貿依存度是一國的經濟依賴于對外貿易的程度。其定量表現是一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外貿依存度不僅表明一國經濟依賴于對外貿易的程度,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參與國際經濟的程度。外貿依存度,也叫對外貿易系數或貿易密度,最普遍的計算方法是進出口總額/GDP,它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對外開放程度大小的指標之一。當一國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時,外貿依存度則會提高。一般說來,外貿依存度越高,意味著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的能力越強,反之亦然。

外貿進出口與經濟發展的相對速度決定了外貿依存度變動的基本趨勢。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迅速增長,高于同期GDP增速。1978—2008年,我國外貿年平均增速比GDP年平均增速高8.15個百分點,分子比分母增長快,外貿依存度不斷上升是一個正常的變化過程。我國外貿依存度的上升,與我國比較優勢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基本一致,本質上反映了我國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貿發展為我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是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之一。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工業化進程加快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積極深化改革,通過市場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引進、消化和吸收先進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外開放,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積極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制造業。目前,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外貿持續發展,外貿依存度也相應不斷上升。

(二)經濟全球化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加速帶來的貿易轉移,使得外貿依存度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迅速提高階段,1980—2008年,世界平均外貿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同期,我國外貿依存度也從12.5%提高到59.2%,與國際發展趨勢基本一致。特別是加入WTO后,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2001—2008年,我國外貿年均增速比世界貿易年均增速高11.1個百分點,外貿依存度相應上升了20.7個百分點。

(三)貿易方式因素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直接原因。1991年以來,加工貿易占我外貿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2008年占41.1%。由于加工貿易一進一出重復計算,加之相對于一般貿易,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只體現在國內增值部分,這在相當程度上推高了我國外貿依存度。若剔除加工貿易因素,我國外貿依存度則會大幅下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四)服務業發展水平低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結構性原因。GDP包括服務業,進出口只是貨物貿易,服務業不發達國家的外貿依存度相對被高估。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服務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超過75%,而我國第三產業比重僅為40%左右,這是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結構性原因。

此外,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還與統計口徑、計算方法和匯率有一定關系,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結構性、階段性的特點,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必然變化過程。三、如何理性認識我國外貿依存度。從理論上看,外貿依存度計算公式本身存在爭議,其分母GDP是增加值,分子進出口額則是全部價值,經濟內涵不一致。作為一個統計概念,外貿依存度數值大小更易受經濟變量和統計口徑的影響,并沒有一個絕對的、理想的數值。從國際比較看,經濟規模、發展階段和經濟政策等不同經濟背景決定了世界各國外貿依存度水平。2008年,德、韓外貿依存度分別高達73%和92%,新加坡等貿易立國的國家則超過了300%。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外貿依存度升高有其特殊性和階段性,從中長期看,由于我國經濟規模及市場潛力大的雙重優勢,我國外貿依存度也會動態發生變化,如2009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大幅下降。從現實情況看,外貿依存度不等于經濟風險度。首先,國際組織從來沒有把外貿依存度與經濟風險掛鉤,德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外貿依存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能就斷言這些國家存在經濟風險。其次,從國內情況看,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上升,但累積形成的綜合實力也逐漸提升,經濟抗風險能力相應增強。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而一些外貿依存度低的國家卻深陷危機當中。事實證明,外貿依存度與經濟風險并無必然聯系。當前,應客觀理性地看待我國外貿依存度問題,簡單下一個過高或過低的結論,都是不合適的,關鍵是看能否從外貿發展中獲得最大的比較利益。因此,正確認識外貿依存度上升的深刻內涵,并做出科學的判斷和抉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原因分析

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偏高,包括出口依存度增長過快,與中國的加工貿易增長密不可分。近10年來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極大調動了三資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這給大量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創造了條件,造成了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的過度發展和盲目出口。很多外商看準了中國,作為其加工基地,大量開展加工貿易。因此從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看,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對中國外貿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初,加工貿易從零起步,比重上升迅猛,1995年加工貿易額超過一般貿易,到2004年加工貿易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55.28%。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已達6 905.1億美元,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重的48.55%,加工貿易出口與進口的年均增長速度高28.8%和24.2%,遠高于出口和進口的年均增長速度 15.3%和14.9%。加工貿易已占中國出口貿易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方式。

加工貿易是“兩頭在外,一頭在內”的一種貿易方式,通常從事低層次加工貿易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高于從事高層次加工貿易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目前中國的加工貿易從事的是低層次的加工貿易,即使屬于高新技術產業中的加工貿易也是從事勞動密集型加工組裝環節,附加價值不高,國內采購率較低,利用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產后出口,它與國內經濟的聯系不緊密,因此運用包含加工貿易在內的外貿依存度指標,無法真實反映對外貿易對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如果扣除加工貿易,出口依存度顯著降低。 GDP是對外貿易依存度計算公式中的分母,GDP統計結果對一國對外貿易依存對有著直接的影響。由于中國是世界上唯一采用產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國家,所以統計遺漏很多。2005年和2006年國家統計局兩次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從兩次公布的結果看,1993~2004年中國的GDP總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經濟普查年度GDP上調了23 002億元,GDP年均上調7 418億元。與GDP數據修訂前相比,GDP數據修訂之后中國歷年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都降低了。2004年對外貿易依存度修訂之前是70.01%,修訂之后下降了10.2個百分點,1993~2004年年平均下降了4.2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對GDP進行修訂之前,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普遍被高估。

此外,GDP包括第一、二、三產業的產值,其中第三產業可貿易程度較低,所以在計算對外貿易依存度時,第三產業在GDP中比重越大,計算得到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越小。因為第三產業在對外貿易中獲取利益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資本、技術輸出、服務貿易等方式。在計算對外貿易依存度時一般用商品貿易額/GDP,所以作為分子的進出口貿易額就較小。因此,第三產業發達的國家外貿依存度就較低。從全世界范圍看,21世紀初,世界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為62%,其中低收人國家平均為38.8%,48個中等收入國家為54%,高收人國家(即發達國家)平均為67%左右,第三產業成為主要發達國家產值最大的部門。如美國,其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75%,2005年其對外貿易依存度僅為 25%,因而列入較低外貿依存度國家。而中國第三產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以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貿易依存度就會偏高。

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什么如此之高(04年約70%)?是好是壞?

自從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遠遠高于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經濟大國。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我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另一方面過高的貿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國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諸多弊端。

按照通行的計算方法,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國際經驗表明,僅從數字上、從貿易總量上考察外貿依存度的高低并不能真正衡量我國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 因為有許多因素影響和夸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具體來說,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6905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幾乎占到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由于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后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加以匯總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

國內產業結構以制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說來,由于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較低,GDP 構成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可能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 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 左右。

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母——GDP的增長率近年平均不過9%左右,但分子——外貿進出口的平均增長率卻達到30%以上。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則其相對增長速度越快,外貿依存度則越高。

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按照現行匯率計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確實偏高。但若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估算,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比價為4:1,按此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將減少一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