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在哪建立了首個海外基地(中國在海外的油田有哪些?日產量10萬桶以上的是哪幾個?)

时间:2024-06-09 08:57:29 编辑: 来源:

中國在海外的油田有哪些?日產量10萬桶以上的是哪幾個?

中國在海外貌似只是進行鉆井等技術、勞務輸出,也就是有被甲方授予的勘探開發的權利,沒有所有權,開采的石油不是自己的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在哪里?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分別為:浙江省溫嶺、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陽 。

1、福建省惠安

惠安石雕分為圓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幾大類。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墻面的裝飾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額、宅居楹聯等,以線的造型為主要特色,要求線條勁挺有力,柔順暢達。代表作有南京雨花臺紀念館《日月同輝》的大型石雕。

浮雕指圖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紀念性建筑物、高檔府第、民宅的石質裝飾,代表作有民國初年南京中山陵的華表、光華亭的金魚池等。現在惠安縣擁有一座“中國雕藝城”,匯集上百家以石雕為主的雕藝企業。

2、浙江省青田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氣,細膩精巧,形神兼備。基調為寫實而尚意;手法有圓雕、鏤雕、浮雕及線刻;工序分相石,開坯,粗雕、細雕、封蠟、潤色等。石雕藝人們根據石材的特點展開構思,因材施藝,依色取俏,化“腐朽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3、河北省曲陽

在西漢時期曲陽石雕已初具規模;唐代,曲陽成為北方漢白玉雕像發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陽石雕達到鼎盛。

從云岡石窟、樂山大佛、敦煌石窟、五臺山佛像、阿房宮、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到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筑,處處都留下了曲陽人的雕刻藝術。

4、浙江省溫嶺

溫嶺石雕時。臺州民間曾流傳“黃巖蜜橘雁蕩松,太平石工天臺鐘”的民謠。目前,溫嶺市有40余家石雕企業,從業的石雕藝人近2000人,其中高龍石雕藝人占80%。石雕行業的興起,已成為溫嶺市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溫嶺人已在因特網上做起了石雕生意。石獅子、石屏風、石碑、石腰鼓等石工藝品圖案、照片進入因特網后,業務聯系十分繁忙。今年前7個月,溫嶺市石雕行業實現產值近億元。神州大地到處留下溫嶺石雕藝人的足跡和作品。

擴展資料

傳承意義

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藝人和欣賞者們共同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藝術。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藝術不可替代的,豐富的文化積淀使青田這座濱江古城更具神采。干百年來,它讓人向往,令人喜愛,給人啟迪,把美麗和幸福賜給熱愛它的知音。

優質葉臘石歷經千余年的開采,資源已近枯竭,同時青田石雕手工作坊規模逐漸縮小,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按用途分

1、 觀賞、掛戴和收藏石制工藝飾品石雕。如種玉器飾物,各種觀賞石及擺設件。這類石雕制品體積比較小。

2、 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云崗石窟、龍門石窟等。

3、 陵園石雕。如各種陵墓石像、石棺槨、墓葬祭品等。

4、 宮殿、宅第和園林石雕。如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內都裝有非常精典的石雕制品。

5、 寺廟神殿、經幢祭壇石雕。如北京雍各宮、山東孔廟中的石柱、石欄和神龕都是石雕制品。

6、 石橋石雕。如河北趙州橋的人物石雕、北京蘆溝橋上的石獅等。

7、 石闕和牌坊石雕。如孔廟石碑坊石雕。

8、 塔建筑石雕。如各種石塔。

9、 碑書石雕。如各種紀念碑、陵墓碑等。

10、 人物與動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獅等。

11、 生活工藝用品石雕。如桌、椅、凳、茶幾、燈具、墨硯等。

12、 現代城市園林與紀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和紀念雕塑等。

按形體分

1、 立體石雕。包括立體人像、動物雕像、壁爐、雕刻柱頭等。

2、 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鏡框、畫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畫、影雕和線雕等。

按工具分

中國佛教發源地在哪?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紀的印度,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傳入中國,東晉時傳入黃梅。東晉咸和年間(326—334),高僧支遁(204—366),陳留在今河南開開封市南)游歷江南后,來黃梅蔡山首建江心寺和摘星樓,并在寺前栽種白梅一棵(世稱“晉梅”,又稱“二度梅” )。東晉著名高僧慧遠(334—416),佛 教凈土宗創始人)在主持廬山東林寺時,曾與大詩人陶淵明結友渡江北上,到黃梅創建張家湖柘林寺。梁武帝時,印度高僧菩提流支來黃梅廣福山董家城創建“菩提寺”,后卓錫于多云山廣福寺。不久印度高僧千見報寶掌和尚來黃梅紫云山創建道場,后人稱為“老祖寺”。佛教禪宗四祖道信繼承三祖僧粲衣缽,于唐武德七年(624)春,來黃梅雙峰山(亦稱西山)創建“幽居寺”,現稱“四祖寺”。在道信住持下,修建殿堂閣樓達800多間,名勝古跡80多 處,僧眾一千多人,是當時中國佛教寺觀規模最大、僧徒最多、香火最旺、聲譽最高的名剎之一,也是全國首聚僧眾集體定居傳法,過團體生活,實行農禪雙修的典范寺院。歷代有許多大德高僧、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中外游客,慕名前來瀏覽朝拜,并留下無數題額和詩篇。禪宗五祖弘忍,承四祖道信衣缽于唐永徽五年(654),從西山來到東山,創建“禪定寺”,后名“東山寺”(亦稱東山禪寺,現稱五祖寺)。在其極盛時期,修建殿堂樓閣達1000多間,僧徒1300多人,轟動華夏,“四方清益,日逾千計”,香火十分旺盛。

黃梅佛教最盛時期是唐、宋。唐代全縣各地大興土木,立宇造像,出現“十里三座廟,無路不逢僧”的盛況。全縣有寺、廟、庵、堂、閣等約400座,(其中黃梅縣城周圍就有30多座),僧尼2000多人。全縣2.9萬多人,約有2萬人信奉佛教。宋代,黃梅佛教又得到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南宋高宗趙構稱帝,大力弘揚佛教,大光寶剎,黃梅廟宇亭閣,星羅棋布。據統計,全縣有大小寺廟500多座,僧尼3000多人,廟田、山林8萬多畝,收藏佛經典籍3000多卷。宋末因遭兵災,寺廟毀壞嚴重,香火蕭條。元朝崇尚佛教,黃梅佛教又獲生機,各地被毀的廟宇重新修復,法席再振。元末遭兵災,大部分殿堂被毀,僧尼被迫還俗或流落他鄉。明朝,太祖常稱釋迦之道,佛教再度興起。全縣被毀的廟宇大部分又修復一新,計400多座,僧尼2000多人。正德年間(1506—1521),部分寺廟又遭兵災被毀;嘉靖年間(1522—1566),又整修一新。特別是萬歷年間(1573—1619),佛教出現興旺景象,各地寺廟不僅得到修復,不少進行了擴建,后又被毀。崇禎初年,各地寺廟,再次修復。明末戰爭頻繁,幾經劫火,香火蕭條,僧尼逃散。清朝既崇儒重道,又尊崇佛教,全縣各地廟宇又得到修復。其中康熙年間比較興盛,計有大小寺廟460多座,常住僧尼3000多人。咸豐四年(1854),各地寺廟又遭兵災。同治年間又陸續重建,到清末香火還比較旺盛。民國年間,全縣廟宇幾經劫難,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屢遭國民黨軍隊的破壞,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全縣僅存破舊不堪的寺廟的寺廟100多座,常住僧尼約500人。

LG手機中國生產基地在哪?

1、LG手機在中國的研發基地在山東煙臺, 生產基地有青島和煙臺兩地,但是以煙臺為主。

2、韓國LG集團于1947年成立于韓國首爾,位于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洞20號。是領導世界產業發展的國際性企業集團。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

3、LG是樂喜金星的翻譯Lucky Goldstars的首字母合稱,同時亦涵蓋了企業領域的各種不同品牌形象。

中國三大瓷都是哪幾個地方?

中國三大瓷都: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湖南醴陵。

一、景德鎮陶瓷

中華向號“瓷之國”,景德鎮歷稱“瓷之都”。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鎮又是這個瓷器之國的代表。外國人的瓷器稱中國之名,又是瓷器之稱。

瑩瑩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為被人武稱為“瓷都”的景德鎮,制瓷歷史悠久。 史書記載:“新平冶陶,始于漢世(景德鎮古代叫新平鎮)。早在漢代,當時的這個地區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礎上,燒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這樣,景德鎮地區的制瓷歷史已有兩千年。

二、蜚聲中外的德化瓷器

福建德化縣是我國著名的陶瓷產區,也是外銷瓷器的重要基地。 德化瓷業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瓷器質地潔白堅硬,工藝精良、造型雅致,色澤瑩潤。 遠在宋、元時代就進入國際瓷壇,蜚聲海內外。曾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為中國“三 大瓷都”。

馳名中外的德化傳統瓷雕,繼承明代何朝宗的風格重放異彩。動用捏、雕、鏤、刻相 結合的技法,把優質原料和精湛技藝融為一體,具有獨特的風格,現在德化生產的在歷史傳統題材的產品達390多種,各類姿式和規格的瓷觀音有100多種,大型瓷雕《滴水觀音》高達1.90米,氣勢端莊高雅;最小的《披坐觀音》,高僅5厘米,清逸雋秀。這些神態各異的造象,繼承和發展了“傳神寫意”的傳統技法,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備,色彩明凈,蘊含著美好、健康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藝人們善于利用不同質料的泥釉,使瓷雕色澤極富變化。現代題材和各種動物、花鳥、盆景、花籃的瓷雕取材廣泛,品種多種。這些瓷雕藝術品多次被選出國展出,深受國際友人的贊賞。明代被譽為“國際瓷壇的明珠”的象牙白瓷,建國后得到恢復發展,易名為“建白瓷”。復產成功的建白瓷。瓷質細膩滋潤,色澤柔和潔白,微呈乳黃色,宛若象牙。在歷次出口商品交易會和出國展出中,都受到好評,榮獲國有優質產品證書。德化高白度瓷,是建國后德化瓷科研的新成果之一,它以88.1度的高白度被全國陶瓷界評為白瓷之冠。高白度制作的茶具、酒具、餐具、花瓶、臺燈等各種工藝品,色如凝霜,釉面晶潔,胎質堅薄,為人喜愛。高白度梅花酒具、水仙花插、蓓蕾酒具曾分別榮獲1982年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二、三等獎。龍鳳花瓶、孔雀雙耳花瓶等產品在國外展覽中被贊為瓷中珍品。目前,即將開工的德化瓷廠“建白”高級成套瓷生產線和德化第二瓷廠的白度高檔成套瓷生產線投產后,將使德化瓷器這兩雜金花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三、醴陵陶瓷

醴陵市位于湖南東部,羅宵山脈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淥水流域,緊鄰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經濟區,總面積215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千公頃。總人口近百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7萬,城區人口16.9萬。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7年增長66.2%,年均遞增10.7%;三次產業結構比由1997年的29.4∶47.2∶23.4調整為20∶51.7∶28.3;完成財政總收入35930萬元(老口徑為38500萬元),年均遞增10.7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8891萬元(老口徑為21904萬元),年均遞增9.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53元,比1997年增加724元,年均遞增5.2%。 1985年撤縣設市,因盛產陶瓷和煙花鞭炮,而享有“瓷城”和“花炮之鄉”的美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