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城市外貿依存度(分析我國經濟重心向中西部轉移各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所體現的經濟學道理?)

时间:2024-05-20 13:25:15 编辑: 来源:

關于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公式 如下:                

對外貿易依存度=一國進口+出口總額/國內生產總值

出口(進口)依存度:即一國出口總額進口/其國內生產總值

拓展資料(關于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相關知識的介紹):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國進出口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又叫對外貿易系數。或(進口)出口依存度。

一國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可用對外貿易依存度來表示,體現該國經濟增長對進出口貿易的依附程度,也是衡量一國貿易一體化的主要指標。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國國民經濟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的重要指標,它以該國對外貿易總額在該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為了準確地表示一國經濟增長對外貿依賴程度,人們又將對外貿易依存度分為進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進口依存度反映一國市場對外的開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則反映一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度。一般來說,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該國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越大,同時也表明對外貿易在該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

伴隨經濟的全球化,對外貿易在各國經濟中的比重都在增加。1980~2000年間,世界貨物貿易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1%,而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為 5.4%。

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70年為27.9%,1990年升至38.7%,2000年升至 41.7%,2003年已接近45%。中國作為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對外貿易依存度

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的關系?中國入世后應如何利用這兩種理論發展對外貿易?

比較優勢是靜態的競爭力,是一國絕對競爭力的基礎。而競爭優勢是一種動態的、綜合的競爭力,所以擁有比較優勢并不等于擁有現實的競爭力,而擁有競爭優勢才稱得上真正擁有現實的競爭力。因此應對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人力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提高其技術密集度,使其由簡單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智力勞動密集型,實現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化.

由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

中國在初級生產要素上優勢明顯,其中對于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來說,最大的比較優勢,即勞動力優勢。

中國是世界上最具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地區,短期這種優勢仍將持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報告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低工資”新興經濟體仍是世界上最具成本競爭優勢的地區,我國制造業雇員工資水平處于較低位置,僅高于印度。

此外,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在很長時間內占總人口的比重將處于很高的水平,并且仍然將保持一定的增長。與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仍將是低廉的。但伴隨城市化進程,農村剩余勞動力正在迅速縮小,“民工荒”和民工勞動力成本正快速上升,國內的勞動力價格面臨重估。因此我國初級勞動力成本在世界上仍然具備優勢,但是優勢在逐漸縮小。

競爭優勢理論的特點

1.前提不同

比較優勢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作為理論前提,競爭優勢理論則以不完全競爭市場作為理論前提。后者比前者更符合當前的現實。

2.角度不同

3.范圍不同

比較優勢理論只考慮某些產品或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而且主要是對其成本即價格的競爭能力進行比較。競爭優勢理論則是將一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即其生產力發展水平與它國進行比較。此外,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只討論現實存在的利益對比。競爭優勢理論除了考慮現實情況之外,還要考慮潛在的利益對比,考慮怎樣才能使一國取得或保持競爭優勢,以便從對外貿易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4.性質不同

比較優勢是相對性的概念,一國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另一些方面必具比較劣勢。這種理論的邏輯結果是,任何國家都應安于現狀、保持現狀。因為這樣可以在付出最小代價的情況下使本國獲利。競爭優勢是絕對性的概念,一個國家或者處于競爭優勢,或者處于競爭劣勢,界限相當清楚,沒有半點含糊。任何國家都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取得或保持競爭優勢。

5.原因不同

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比較優勢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初始條件。這些初始條件或來自自然原因,或來自歷史原因。假如一個國家由于歷史原因而經濟落后、開發不足、技術低下,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分工,只能生產和出口礦產品、農產品,在國際分工中處于較低層次。

競爭優勢理論認為,競爭優勢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創新機制,取決于企業的后天努力和進取精神。如此看來,只要企業敢于創新,積極競爭,一個后進的國家也有可能成為有著競爭優勢的國家。同樣,如果一個國家的企業失去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這個國家的市場失去了競爭刺激。那么,先進國家也有可能失去競爭優勢。

6.關系密切

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雖然存在著根本性的區別,但同時它們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國是否有競爭優勢,可以由它擁有的比較優勢的特點表現出來。如果兩國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處于同一技術層次,那么,兩國具有相同的競爭力水平。如果兩國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處于不同技術層次,居較高層次的國家具有競爭優勢。例如,發達國家在技術密集型產業上有比較優勢,所以具有競爭優勢。發展中國家在較低技術層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有比較優勢,所以具有競爭劣勢。因此,當亞洲“四小龍”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結構,逐步轉變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結構時,就使自己從競爭劣勢地位轉變到競爭優勢地位。近幾年公布的國際競爭力分析報告表明,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競爭力水平上升很快。新加坡和香港已居國際競爭力排行榜的第1位和第2位,把所有發達工業國拋在了后面。

自2002年加入WTO,中國的對外開放步入一個新階段,5年來的發展更充分顯示出中國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優勢。

一是2002年中國進出口同比增幅僅7.5%,從2002年起中國外貿猛然提速。200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21.8%,2003年增長37.1%,2004年1~10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1.8%,全年外貿總額突破1.1萬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德兩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3年全球進出口商品貿易總額為15.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為13%,德國為9%,中國不到6%,2004年中國將達7%左右。在今后幾年中,中國將在貿易總額上超過德國,在出口總額上超過美國,2010年后不久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這一預測是建立在中國經濟又很高的外貿依存度至上的,遠遠高出美國、日本、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大國.

二是直接利用外資迅速增長。自2002年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突破500億大關以來,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世界上世紀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第一大國。由于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建立在勞動成本低廉和潛在市場的巨大比較優勢基礎至上,只要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在短期內將沒有國家能夠取代中國的地位。

(一) 人口眾多的大國優勢

人口眾多曾是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最大障礙。在全球背景下,這一劣勢正在向比較優勢方向轉化,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一方面,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可以長期維持低工資成本的優勢。另一方面,人口眾多,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二) 勞動力的長期比較優勢

一是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低成本優勢將長期維持。

二是中國在中高技能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優勢開始顯露, 人才教育方面卓有成效,勞動力素質提高.

對于中國來說,勞動資源豐富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有利于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的行本;但要維持這一優勢又需要不斷將潛在的勞動供給轉變為現實供給,通過增加各層次勞動力供給來降低工資水平,以維持競爭力,這又會使就業壓力長期化。

總之,中國相對劣勢的產業是:高技術,部分資本密集產品,如化工,航空航天產品,先進技術裝備,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略產業,必須作為長期動態比較利益培養,盲目迷信市場自由競爭,將永遠是劣勢。中國作為政治獨立的世界大國,必須同時走兩條道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將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利用國家力量支持大企業,長期扶植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戰略產業,這是發展和創造動態比較優勢的兩條并行不悖的道路。

新加坡外貿依存度為什么這么高?

新加坡人口518萬,比中國一個省的人口總數都要少,華人占了71%。

人口少,消費的資源少,因此國內需求很少。加之新加坡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以國有經濟占主導的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開始逐步擺脫了僅僅依靠轉口貿易維持生計的局面,逐步過渡到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和高科技產業,進而發展到目前的信息產業等知識密集型經濟。 主要國家經濟部門有商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主要產品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這些高附加值的產品讓外貿成為了內需甚少的新加坡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分析我國經濟重心向中西部轉移各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所體現的經濟學道理?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重心轉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政府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適應各發展階段的具體社會經濟形勢,進行了三次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調整。根據區域政策重心的不同,可以將我國的經濟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

(一)以經濟效率為重心的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后,中央政府為了促進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在總結建國以來區域發展經驗教訓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區域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突破了原有經濟體制下生產力均衡布局思想的束縛,充分認識到由于區位條件、產業基礎、投資效率等因素的差異,及資源因素的約束,認為全面均衡發展的狀況不可能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實現,以及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區域發展不平衡存在的客觀必然性;認為按照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觀點,區域的發展也應該是有層次、分階段逐步進行的;認為在現有資源前提下,就應該先行發展具有絕對優勢、具有相對優勢且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地區和重點部門,優先發展那些具有較強增長優勢的地區,以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增長速度,通過這些地區的發展及其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區域共同發展。

基于上述認識,我國在1978-1990年實施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重點的非均衡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從“六五”計劃開始,我國的區域政策重心開始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并以提高國家經濟綜合實力、追求經濟整體增長效率為目標,全國形成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的對外開放格局,以及沿海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地的梯度開放布局,對東部開放地區形成了與區域布局相對應的投資傾斜政策,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政策和優惠扶持政策。

(二)注重效率兼顧公平的發展階段

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促使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經濟差距逐步擴大,梯度轉移的區域發展戰略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戰。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內陸地區與周邊國家發展的貿易關系而產生的新的機遇,能源與原材料供應的不足迫切要求我國加快中西部的資源開發,各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現象日益嚴重等問題,使得中央政府在考慮經濟增長、提高效率的同時,不得不考慮到經濟發展的公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