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發展的階段和特點(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目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时间:2024-05-23 10:15:17 编辑: 来源: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發展的狀況及其特點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發展狀況

1:西漢時由于開通路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中外貿易逐漸發展起來

2:唐朝時,廣州成為重要外貿關口,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

3:兩宋是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的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海外貿易稅收甚至成為南宋國庫的重要財源

4:元朝史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廣告,被譽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對外貿易漸趨萎縮,那時候只開廣州一處對外通商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廣州13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四大特點:

一:前期以陸路為主,后期以海陸為主

二:官方貿易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是加強友好往來

三: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

四:對外貿易促進了民族融合

中國古代 對外貿易的開端 是什么時候?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

中國早在漢朝,就有了對外貿易!漢代的“絲綢之路”和“水上絲綢之路”:

1、漢朝:①張騫通西域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②通過絲綢之路與中亞、西亞、

南亞諸國進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③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南海諸國即印度半島等地進行經常的貿易往來。

2、唐朝:①對外貿易繁榮;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在長安、洛陽、廣州、揚州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稱中國人為“唐人”

3、宋朝:①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加以管理;②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有廣州、泉州。

4、明朝:鄭和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貿易,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

5、清朝:政府實行閉關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目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①秦漢時期,對外貿易主要以陸路為主。 ②隋唐時期,水、陸并進。 ③兩宋時期,陸地商路中斷,海外貿易發達。遼、夏、金政權將歲幣西運。 ④元朝時期,水、陸兩條商路并進。 ⑤明朝,海運發達,遠達東非和紅海。 ⑥清初,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

目的:①貿易不以營利為主,而以加強友好往來或者宣揚國威為主。例如鄭和下西洋。 ②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例如絲綢之路。③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

特點: ①先陸路貿易,后海路貿易。②外貿政策由開放到閉關。

我國古代外交的特點

中國古代的外交既包括國家間的政治交往和人員往來,還包括文化、經濟、思想、科技等方面的交流。由于國家經濟、軍事、文化及統治者施政方針的影響,歷朝歷代所奉行的對外政策都別具特色。其特點大致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最大的特點是官方貿易不以營利為主,而以重禮儀和友誼,進行平等友好交往為主。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國人民同外國交往地主流,說明我國古代人民是愛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這些規律對當代中國的發展及外交啟示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兩漢同朝鮮、日本有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唐代對外關系發達,同亞洲國家交往頻繁,對彼此經濟文化產生了影響。南宋的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到非洲一些國家。元朝時亞非歐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有使團、商隊來大都,泉州港異常地繁忙。明朝鄭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亞非各國的聯系。

2、先陸路貿易,后海路貿易。

我國古代的對外交通,可以唐朝為界分為兩個階段。漢朝至唐朝,主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同西亞、歐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與交流;唐朝至明朝,海路對外交往日益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是因為北方戰亂不止、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術的長足進步所致。

3、由對外開放走向閉關鎖國。

漢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統治者實行對外通好政策,促進了我國和亞、非、歐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加強了我國同世界各國的聯系,提高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

清前期統治者為了鞏固封建專制統治,對外實行“閉關”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我國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