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古代朝貢貿易體系的弊端(朝貢貿易的利弊如何?)

时间:2024-05-18 10:33:47 编辑: 来源:

朝貢貿易的利弊如何?

這個吧,可以辯證地看:

1·朝貢貿易有利于發展明朝和周邊各國的友好關系。一來雖然名義上是其他國家在朝貢,但是實際上為了宣揚國威、顯示大國的氣度,一般來說明朝賞賜給那些朝貢國家的物品價值都要高于他們進貢的物品,能夠占便宜他們自然是高興的。二來朝貢貿易也的確宣揚了國威,讓周邊小國對明朝心存敬畏,這個也是有利于國家和平的。說起朝貢貿易,自然不能不說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好處也基本可以用來安在朝貢貿易上。

2·同理,鄭和下西洋的弊端也可以基本用來安在朝貢貿易上。和鄭和下西洋一樣,朝貢貿易 并不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明朝并沒有真正把朝貢貿易當做一種貿易的手段,而只是當做一種政治活動,朝貢貿易對于明朝來說只是單純地在耗費資源,而這些耗費的資源也是整個社會的一種負擔,不利于經濟的長遠發展。

說到這里,多句嘴,中國的朝貢貿易、鄭和下西洋對比幾乎同一時期的西方大航海來說,兩者的利弊基本是完全相反的,一個在文明地、和平地宣揚國威,一個懷著野蠻的、掠奪的野心,一個在不斷地往外送錢,一個在盡力地攫取利益。總的說來,都是有好有壞,就看個人價值取向的判斷了吧。

“朝貢貿易”對中國有何影響?

朝貢貿易的定義

定義1:

一、安南并沒有將朝貢貿易作為官方的正式貿易所謂朝貢貿易,是指藩國在朝貢過程中,由于官方參與或授權下組織的對入貢國的商品貿易,它以獲利為目的

源自: 明朝與安南朝貢及民間貿易問題探析 《江蘇商論》 2005年 陳文源,吳青

來源文章摘要:朝貢貿易作為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貿易形式,在當時的政治、經濟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安南即今越南,與我國的交往源遠流長,在政治和經濟上受到我國的深遠影響,之間發生的外貿行為很值得探討。

定義2:雖然朝貢貿易和海禁所涉及的同是明朝外交和外貿的領域,但是朝貢貿易是指明朝對外采取的與海外各國在朝貢形式下友好交往和通商貿易往來的政策,它涵蓋的是海外政策對外態度的一面

朝貢體制與朝貢貿易體系的區別

朝貢體制和朝貢貿易體系在本質上存在一些差異。

朝貢體制是一種基于等級關系的政治秩序,通常存在于東亞地區的古代國家關系中。在這種體制中,小國向大國的皇帝進貢,以表達對后者的尊敬和服從,而大國則會保護并向小國提供必要的政治和經濟支持。朝貢體制的基礎在于表達尊卑、順逆、臣屬等關系,并且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交往的一種外交手段。

朝貢貿易體系則是以朝貢體制為基礎,結合經濟活動的具體實踐而形成的一種貿易體系。在這種體系中,小國向中國進貢,這些貢品包括特產、工藝品、珍寶等,而中國則以經濟、政治或者軍事支持作為回報。朝貢貿易體系在古代中國的對外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方式。

總的來說,朝貢體制更注重政治秩序和尊卑關系,而朝貢貿易體系則更強調經濟交流和互惠互利。

朝貢貿易的目的和影響

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影響:

一是由于“朝貢貿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補貼上,導致了明廷財政的縮減。

二是由于“朝貢貿易”主要是宣揚“國威”,影響了正常的海外貿易的發展,導致了中國逐漸失去唐宋以來海外貿易的優勢地位。

三是由于“朝貢貿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貿易途徑,導致了民間的走私的頻繁,影響了社會的安定。

擴展資料

屬國的設置始于戰國,如秦兵器銘文中已有屬邦一詞。漢避漢高祖劉邦諱而改稱屬國。據《漢書》卷6《武帝本紀》記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并將其眾合四萬余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漢書》卷6《武帝本紀》顏師古注曰:“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后漢書》卷118《職官志・百官五》又云:“屬國,分郡離遠縣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見“屬國”是中央王朝為安置歸附的邊疆民族而依緣邊諸郡設置的一種行政建制,“主蠻夷降者”,與郡同級。

從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到漢末為止,北、西、東三邊諸郡:定安、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北地、犍為、廣漢、蜀郡、張掖、居延、遼東都有屬國的設置,大者領有五六城,小者一二城。大郡割邊遠縣置屬國,如割廣漢北部都尉所治為廣漢屬國,割蜀郡西部都尉所治為蜀郡屬國,割犍為南部都尉所治為犍為屬國,割遼東西部都尉所治為遼東屬國。小郡則屬國置于本郡之內,不另標名稱,如龜茲屬國只作為上郡的一個縣而存在。

屬國設有都尉、丞、侯、千人等官,下有九譯令,又有屬國長史、屬國且渠、屬國當戶等官。各官由漢人或內屬胡、羌的首領充任。屬國都尉秩比二千石,與西域都護同一級,直屬中央,其治民領兵權如郡太守。

屬國官掌屬國兵,稱屬國騎或屬國胡騎,又稱屬國玄軍(玄軍即鐵軍)。張掖屬國有精兵萬騎。

歷史延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