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和法國之間的貿易(法國外貿關系?具體)

时间:2024-06-02 03:41:38 编辑: 来源:

中國和法國的貿易產品有哪些

中國和法國的貿易產品有:機械設備、農產品。

1、機械設備:中國向法國出口的機械設備主要包括電器、電子產品、汽車及零配件、機械設備等。法國向中國出口的機械設備主要包括飛機、機器、電子設備、車輛及其配件等。

2、農產品:中國向法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茶葉、豬肉、水產品等。法國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包括紅酒、香檳、奶制品、肉類等。

中國是法國第幾大貿易國

中國是法國第七大貿易伙伴國、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

法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第四大實際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技術引進國。中國對法國出口主要商品有通訊設備、電腦及外設、外衣、家電、大眾電子產品、鞋類、其他服飾和配件等。中國自法國進口主要商品有航空航天設備、制藥產品、葡萄酒、香水化妝品、測量及導航設備、蒸餾酒精飲料、汽車制造設備等。

中國十分重視推動國內企業對法國投資。近年來,中國對法國的投資得到了較大發展,投資形式多樣化,包括企業并購、設廠生產、建立地區性總部、研發中心、合作區項目等。投資領域涵蓋電子信息、電氣設備、交通倉儲、環保、航空航天、核能、食品、醫藥、化工、建材、物流等多個領域,向新興產業和高附加值產業發展的態勢日益明顯。此外,中國企業對法國投資地域向縱深拓展。

巴黎大區是中國企業對法國投資的重點區域,55%的中國企業選擇在巴黎大區開展投資合作。此外,羅納-阿爾卑斯大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諾曼底大區也日益成為中國企業的投資熱土。

中法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雙邊交往與合作:

1、科技

兩國簽有科技交流合作協定、環境保護合作協定、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衛生和醫學科學合作協定等。

2、文化

兩國設有政府文化混合委員會,2002年11月,雙方簽署了兩國政府關于互設文化中心及其地位的協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同月在法揭牌,2004年10月法國文化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中法兩國文化交流活躍,2003年至2005年中法互辦文化年活動。2014年,為紀念兩國建交50周年,雙方全年共舉辦800多項活動。

3、教育

中法雙方簽有教育交流與合作協議,定期舉行磋商會議。我國是法國主要留學生來源國之一。2020~2021學年,在華學習的法國學生超過3000人。兩國均有一批大學和中學設置教授對方語言的課程。我電視臺、電臺開辦法語教學節目。

4、旅游

2019年,我國是法國在亞洲的最大游客來源國,法國是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歐盟國家。2019年,我國公民出境游首站赴法73.56萬人次,法國公民訪華49.10萬人次。2023年3月15日起,我國試點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第二批)出境團隊旅游業務,其中包括法國。中法雙方將于2024年共同舉辦中法文化旅游年。

5、地方交往

截至目前,兩國間已有友好城市和省區111對。

法國外貿關系?具體

目前,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法國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第五大貿易國、第四大對外援助國、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2006年法國有38家企業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是中國在歐洲第四大貿易伙伴、第三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技術引進國。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推動世界和平與穩定起著重大作用,在歐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話語權。因此,加強中國與法國的經貿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法國對外經濟形勢

(一)法國對外貿易形勢

1.對外貿易總體情況

從表1來看,在1996-2005年期間,法國對外貿易整體表現為日益增加的態勢。貿易總額從1996年的7482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11778億美元,其中,商品貿易額從1996年的6000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9580億美元,服務貿易從1996年的1482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2198億美元。從結構來看,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1,其中,商品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從1996年的80.19%增加到2005年的81.33%,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從1996年的19.81%下降到2005年的18.67%。

2.對外貿易差額情況

目前,法國對外貿易總體上表現為逆差。進一步分析來看,2000年法國貨物貿易首次出現巨大逆差,其后表現為日益加劇的態勢,法國服務貿易持續保持順差,并在2000年達到最大值,其后表現為日益下降的態勢。

如表2所示,1999年,法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額為3255.20億美元,進口總額為3157.43億美元,順差為97.77億美元。2000年,法國貨物貿易出口為3276.16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0.96億美元,增幅只有0.64%,而同年進口達到了3389.4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32.01億美元,增幅為7.35%,是出口增長的約12倍。這一年,法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首次出現了逆差,逆差額為113.28億美元。此后兩年,法國對外商品貿易大體處于平衡狀態,2001年仍舊有52.29億美元的逆差,但到了2002年卻出現了24.57億美元的順差。然而,從2003年開始,法國貨物貿易又一次出現了逆差,且逆差逐年擴大,2003年僅有68.01億美元,2004年,這一數字擴大到了188.39億美元,逆差增幅高達177%。2005年逆差進一步擴大到了367.96億美元,仍舊保持著95.32%的高速增長。

與貨物貿易出現持續逆差不同,法國的服務貿易則是另一派景象。長久以來,法國的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且一直保持著高額順差。如表3所示,2004年法國對外服務貿易總額達到2059.87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14.6%,其中出口1086.59億美元,進口973.28億美元,順差113.31億美元。2005年法國對外服務貿易總額為2198.52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6.73%,其中出口1149.55億美元,進口1048.97億美元,順差100.58億美元。

服務貿易進出口上的連年順差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法國在貨物貿易上的巨大逆差,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法國近幾年的對外貿易仍存在較大逆差。2006年,法國對外貿易總額達10236億美元,出口4901億美元,進口5334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433億美元。據歐盟統計局統計,2007年1—6月,法國貨物貿易總額為5678.0億美元,其中,出口2710.6億美元,進口2967.4億美元,貿易逆差升至256.8億美元。

有關研究認為,法國長期外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研發投入減少,產品競爭力衰退,國際市場流失;新興國家的對外貿易大幅增長,迫使包括法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國際市場份額下降;法國傳統的出口市場,如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經濟不振,進口能力下降;法國近年來未能及時調整外貿對象,仍以歐盟擴大以前的15個國家為主要貿易伙伴,從而忽略了經濟最具活力的亞洲新興國家、中東和非洲產油國以及新入盟的東歐國家,未能抓住新興經濟體提供的貿易機會,及時擴大與中國、俄羅斯、東歐和其他亞洲國家的貿易。除此之外,法國勞動成本增加、大量能源產品的進口也是外貿赤字不斷增加的原因。

3.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從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來看,法國進出口商品結構具有兩個特點(見表4):一是產業內貿易特征明顯。2006年,載人機動車輛是法國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額為306億美元,占法國當年出口總額的6.3%,與此同時,此類商品也是法國第二大進口商品,進口額為283億美元,占全部進口總額的5.3%。機動車輛的零件、附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機器部件等產品也既是十大出口商品,也是十大進口商品。二是石油等能源進口較多。法國是一個能源缺乏的國家,石油及從瀝青礦物提取的油類、原油、石油氣等商品在法國的進口中占據很大的份額,2006年,這三類產品占進口總額的比例達到13.5%,能源進口大幅增加是法國外貿赤字高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4.對外貿易地區結構

法國對外貿易的地區主要集中于歐盟內部和亞太經合組織。德國一直是法國的最大貿易伙伴國。隨著2006年歐盟整體經濟形勢的好轉,法國對盟內貿易趨于活躍,不僅扭轉了2005年的出口下降趨勢,而且對其他14國的出口和進口都實現了7%以上的增長,分別達2945.1億美元和3459.9億美元。盟內貿易比重呈上升趨勢,其中,出口額較2005年上升1個百分點,達60.1%;進口額較2005年上升1.1個百分點,達64.9%。對歐盟的出口,占法國出口總額的60%,對亞太經合組織的出口,大約占法國出口總額的17%。2007年1—9月,法國對歐盟原15國出口占比達60.5%,出口規模達2442.9億美元,增長10.8%,自該地區進口所占的比重為65.3%,進口額2907.7億美元,增長12.1%,法方逆差464.8億美元;對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占法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6.4%,法國對該組織成員的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0.3%和11.7%,達670.3億美元和722.4億美元,法方逆差52.1億美元。

2006年,法國前五大貿易伙伴國都是歐盟國家(如表5所示)。在主要貿易伙伴中,2006年法國與波蘭的貿易表現突出,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高達46.9%和31.3%,增長率位于法國主要貿易伙伴的首位。其次是法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28.8%和19.2%,出口市場迅猛增長的還有中國,達29.7%,進口來源增速較快的是英國,增幅為16.8%。與2005年不同,2006年法國對美國和瑞士的出口分別下降1.0%和4.9%,同時自美國和愛爾蘭的進口分別出現3.3%和3.7%的下降,自日本的進口則已連續兩年呈下降趨勢。2007年1-9月,法國自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這五大市場的進口增幅在12.9—15.9%之間,進口額總計2367.5億美元;盟外市場以俄羅斯最為突出,對其出口增長高達37.3%,出口額55.4億美元;對波蘭出口呈現下降,降幅為9.0%,出口額為62.3億美元。

(二)法國對外投資形勢

法國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對來自外國的直接投資基本實行國民待遇,每年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是世界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從表6可以看出,在21世紀的前4年,由于經濟不景氣,法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下降,2001年吸引的外資總額為504億美元,2002年和2003年分別下降為495億美元和430億美元,2004年法國吸引的外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只有387億美元。2005年法國利用外的額度開始大幅度回升,達到707億美元,2006年進一步增加到869億美元。法國吸引國際投資的首要因素在于其處于歐洲中心地帶的地理位置,此外,法國還具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如基礎設施質量高、勞動力受到良好的培訓等。

與此同時,法國也是世界投資大國,其每年對外投資總額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如表6所示,2000年,法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了1743億美元,比上一年劇增65.3%,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3%。這一年法國對外直接投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國企業的跨國兼并活動,尤其是大型兼并活動活躍。2001年,由于國際經濟形勢惡化,法國對外直接投資出現放慢跡象,對外投資額下降為869億美元,比上一年減少了874億美元,減幅超過50%。2002年下降到506億美元的歷史最低值。其后對外投資開始逐步增加,2005年,法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