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濟大學海外人才招聘待遇(大家認為,四川大學、天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總體上看哪個名氣大,請排一下順序(從大...)

时间:2024-06-01 10:38:05 编辑: 来源:

同濟大學雙軌制招聘好不好?

事業單位雙軌制指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具體是指在同一單位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雙軌制人員無編制,屬于事業單位編外人員,薪資待遇、福利等與在編職工相同;而社保繳納基數、單位賬戶補貼以及未來的養老保險收入與在編人員存在差異。

就是無編制,看病報銷比例低,退休工資少。

好處是穩定,不犯大錯都會續聘。

可以先試著做起來,高校不定期有編制空出來,說不定哪天就進編啦!

985大學老師條件

舉個類似的例子給你參考:某師兄是院士的學生,數年前985博士畢業,4篇10分左右的文章。院士親自出馬,費了好大勁,入職北京211學校。土博、數年前、4篇10分文章、院士出馬。這些關鍵詞中,你只有文章質量好一些,如果沒有大牛助力,結果可能不太樂觀。

2019年國內高校教職,求職過程結果如何?

根據我的求職經歷,大概說一下各個層次的高校的最低招聘要求。一年前的經驗,應該還有些參考價值。達到這些最低要求的就可以試試,一家不行再換一家,但是要考慮時間成本。至于是否有編制以及是否非升即走,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現在學校的招聘花樣太多,眼花繚亂,難以分辨;可以直接問已入職的同事或人事處。防杠說明:這是小樣本量的總結,任何結論都可能有很多例外情況。那些根本沒找過教職卻販賣焦慮的,說什么“海外博士都找不到教職”的,拉黑刪評論一條龍。

沿海211: 海外經歷,2篇一區論文。他們也是通過青年論壇招聘,承擔路費食宿。要求比沿海985差一截,待遇差一大截。年薪十幾萬,安家費30萬左右。實力強的可以做獨立PI,弱一點要加入別的課題組。沒有海外經歷也可能要,但是先從師資博后做起,兩年要發2-3篇一區論文或拿到國家基金才有可能留下來。且不說這個要求本身就很難達到;即使達到要求,留下來的可能性嘛,呵呵。不過還真有能留下的。某師兄去了沿海211做師資博后,社交能力極強。來我們學校蹭TEM;寫文章掛另一師兄的名字,那師兄前老板是某個一區雜志副主編,投稿到那個雜志然后中了。兩年累死累活發2篇一區,還有一篇在修,然后留下來了。

西部985: 類似于沿海211。這是聽兩位在西部985入職的同學說的。海外經歷加兩篇一區論文,可以給副教授待遇,但是想站穩腳跟不容易。三年要有一個國家基金,拿到兩個國家基金才能得到長聘合同。

沿海雙非:海外經歷,3篇SCI論文。有的學校還能開得起青年論壇,有的學校開不起,就在網上放個招聘公告。有的學校號稱直接給編制,但是也要有考核,三年一個周期,兩個周期達不到要求可能解聘。我的理解 編制=鐵飯碗,給編制又有可能解聘就看不懂了。上海、杭州的高校工資比較低,杭州某些學校月薪不到4000你敢信?廣東的高一些,月薪一萬左右。

中西部211: 3篇SCI論文。大多是開不起青年論壇的,有的報銷求職者往返路費或食宿,有的不報銷。雖然不會硬性規定海外經歷,但是土博大多也是從師資博后做起;有海外經歷可以不用做師資博,論文要求也會降低。說一下某傾盡全力評上雙一流B的學校,要求高,待遇低。高要求主要體現在嚴卡第一學歷,必須211以上!連招聘輔導員都要求博士。論文要求倒是不高,博士畢業應該都能達到: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刊》(上海)招聘外聯秘書啟事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刊》(上海)招聘外聯秘書啟事

《城市規劃學刊》創刊于1957年,是中國最早的城市規劃學術期刊之一。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隸屬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學刊》是中國城市規劃界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學術期刊之一,是國家建筑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城市規劃學刊》致力于促進城市規劃學術交流,每年主辦學術論壇,組織論文評選活動,以及與國外規劃院校和專業期刊進行交流。現因以上工作需要,特招聘外聯秘書一名。

招聘職位:外聯秘書

年齡:30歲以下

學歷要求: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能力要求:

1、熟練運用各類辦公軟件;

2、英語CET6以上,能熟練的進行書面和口語交流(英語專業優先);

3、溝通能力強,表達得體,具有團隊精神。

崗位職責:

1、我部對外聯絡(國際和國內);

2、期刊宣傳推廣;

3、活動策劃安排。

工作待遇:面談

聯系方式:簡歷(簡歷請附近照)請電郵至upforum_recruit@126.買粉絲,朱老師收。

謝絕來訪。

《城市規劃學刊》我部

2011/8/19

買粉絲://買粉絲.upforum.org/news.php?id=64

如果畢業想進入華為工作,哪些學校是最好的選擇?

上海交大。上交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幾乎一半學生畢業時都會拿華為offer保底。我不是電院的,我碩士讀的上交航空航天,但是基本都是在干軟件方面的活,并且發了sci。18年畢業時華為開的18k/月應屆碩士生非技術崗最高檔的薪酬offer,條件是去深圳工作。后來因為選調生成績出來后我尊崇內心去了體制內,現在安徽一地級市紀委工作,雖然很忙,工資考核獎什么一年到手也只有8w多,但是很充實,也很受人尊敬。回想起來,很感謝華為的認可,讓我在畢業時心里很安定地可以等待其他可能性~祝愿華為越來越強大,早日成為中華有為的標桿企業!

我們村一個孩子現在 在HUAWEI華為北京什么 科技 研究所工作,那個孩子家和我們是一個村一個隊的,今天早上碰見他爹討論他孩子上班了沒,捏爹說 畢業了 剛畢業 碩士研究生學歷,在山西 也biao是 西安 的一座 電子 科技 大學上嘞,我一聽這個學校不是211 就是 985理工類 一流理工的學校吧。捏孩子學的軟件工程類的 捏孩子爹說 做什么云數據 大數據。 捏爹說 之前在深圳騰訊實習,騰訊想留住捏孩子,聶孩子不答應,給的錢不多。后來畢業了 捏爹說愛奇藝讓捏孩子去嘞,捏孩子說 不想去沒意思。最后捏孩子選擇了 華為北京公司。 我給捏爹說你家孩子有出息了 華為是個跨過大公司 有錢途,讓A家孩子好好干吧。華為不差錢,牛逼得嘞,最近風頭正勁! 我問捏爹 A家孩子現在一個月多少錢來? 捏說一個月50萬吧。 我說還有 A家孩子真是有出息了。 捏孩子現在 在北京個租的房子 兩室一廳 一個人出3000多房租。 捏爹說孩子每天去上班二三十里地。我說正常 在北京的都這樣兒。一會兒捏爹工廠的班車來了 干活兒走了。

我坐上公交后 我心想 當初俺也想進華為 都進不去。還是學歷很重要。捏華為招聘都要那種 211 985 研究生那種,像俺這種大專只能想想。 還是得好好校習。 你看捏剛出來年薪50萬 在村里蓋啥樣的房子不行 開啥樣的車不行,啥都有了。 還是得好好學習 上名牌大學![捂臉][祈禱]

華為是通信行業的翹楚,如果想進華為,就應該學習跟通信方面相關的專業知識,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是有很多相關專業院校的。

電子 科技 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光學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

博士后流動站:數學、物理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王牌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是全國頂尖名校,計算機科學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等王牌專業。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技術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力學專業、機械工程專業、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軟件工程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北京郵電大學、杭州電子 科技 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華中 科技 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 武漢大學 湖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河北 科技 大學 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

天津大學鄭州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科技 大學

江南大學廣西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暨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浙江大學 河海大學

重慶大學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山東大學 華中 科技 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北京 科技 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江蘇 科技 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西南 科技 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西南石油大學

太原 科技 大學 廣州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青島 科技 大學青島理工大學 桂林電子 科技 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成都大學武漢 科技 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提到我國的華為公司,相信很多人一定不會陌生,它是一家全球500強企業,并且在美國權威雜志《財富》當中的排在了第72位。是我國實力最為強勁的民營企業。其在世界通信行業的占有率排名第一,遠超愛立信和中興等通信設備制造上。但是人們真正讓人們了解華為的并不是其在通信行業的影響力,而是手機業務和華為員工非常豐厚的薪水。

華為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非常重視核心技術和人才,從華為2018年的財報預估來看,華為全球的員工一共有18萬,這18萬人平均年薪達到了110萬,甚至有些員工在年終的時候還一次性拿到了超過100萬的年終獎。這樣的薪資待遇,在同行業當中幾乎找不到第二家。

當然拿到如此高的薪水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很多員工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三天兩夜不合眼。因此網上有很多華為員工吐槽“來到華為工作才知道自己可以連續幾天不睡覺”!但是因其極高的年薪,依然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希望來到華為工作。

排在第一位的是武漢的一所非常有實力的“211工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員工占比達到了2.3%,那么為什么武漢理工這所211高校會超過了985大學電子 科技 大學和華中 科技 大學呢?

其實武理工在全國范圍內是一所實力很強勁的工科院校,其計算機專業和通信專業的也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和“兩電一郵”和華中 科技 大學這樣的大學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武理工的畢業生憑借其踏實穩定的工作態度,在業內贏得了廣泛的好評,因此很多企業也非常喜歡來自武理工的畢業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