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臺灣對外貿易順差(臺灣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时间:2024-06-02 00:31:43 编辑: 来源:

臺灣順差,為啥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這大

為啥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這大

兩岸間大多數已經生效的協議都給兩岸帶來了看得見的利益。自2008年6月以來,兩岸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先后舉行了11次會談,簽署了23項協議,內容覆蓋兩岸經貿、通航、共同打擊犯罪、食品安全、醫藥衛生等多個領域。去年8月,海協會會長 *** 曾舉例說,兩岸空運客運航班數每周已經達到890班,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總人數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有力地拉動了臺灣的內需市場,給島內眾多行業帶來發展機會和經濟效益。兩岸警方合作打擊電信詐騙案件累計1萬余起。截至2015年6月底,大陸累計從臺灣進口、享受ECFA關稅優惠的貨物達到411.7億美元,減免關稅153.7億元人民幣。其中不乏臺灣中小企業和民眾直接受益的產品,比如生鮮農產品、農副產品加工品、汽車零部件、家用電器、內衣、箱包等。

臺灣2014,2015年對大陸出口順差是多少

順差1160億美元全部是進口,而且不要聽那個彎彎混淆視聽,臺灣詐騙犯的話笑笑就好了,如果是在國內生產外銷一律視為代加工商品,只有在國內銷售的視為進口。臺灣詐騙犯邏輯就是賺你的錢還有你感恩,再說一句臺灣和日本逆差973億

中國大陸對臺灣為什么每年貿易逆差那么多?

這是你對兩岸經濟的分工不了解

所以才有這樣的誤解 過去臺灣的貿易,與美國有大量順差,與日本有大量逆差; 與美國的順差愈大,與日本的逆差也就愈大,而且無法改善. 原因何在? 因為臺灣從日本進口機械,以及半成品原料, 在臺灣加工後賣給美國, 所以沒有對日本的逆差,就無法產生對美國的順差. 大陸對臺灣的情形也有點類似這樣 很多臺商在大陸設廠,機械與上游原料由臺灣過去, 所以這個階段臺灣會對大陸有順差. 等到原料運到大陸,由大陸的工人與工廠做好之後, 銷售的全世界,所以中國大陸對全世界會有順差 中國大陸對臺灣為什么每年貿易逆差那么多

這是你對兩岸經濟的分工不了解

所以才有這樣的誤解 過去臺灣的貿易,與美國有大量順差,與日本有大量逆差; 與美國的順差愈大,與日本的逆差也就愈大,而且無法改善. 原因何在? 因為臺灣從日本進口機械,以及半成品原料, 在臺灣加工後賣給美國, 所以沒有對日本的逆差,就無法產生對美國的順差. 大陸對臺灣的情形也有點類似這樣 很多臺商在大陸設廠,機械與上游原料由臺灣過去, 所以這個階段臺灣會對大陸有順差. 等到原料運到大陸,由大陸的工人與工廠做好之後, 銷售的全世界,所以中國大陸對全世界會有順差 臺灣有沒有外匯管制

臺灣沒有外匯管制。

1987年七月,臺灣“ *** ”正式宣布取消自1949年以來長期實行的外匯管制并披露了有關細節,即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

允許公眾持有全部外匯收入,并可以使用這些外匯直接、自由地在海外房地產、證券和其它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取消外匯管制將使臺灣有可能成為亞洲新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東京金融中心潛在的競爭力量。臺灣已連續十一年對外貿易順差,1986年貿易順差155億美元。

臺灣的經貿自由化始于一九八O年代中期,除降低關稅管制、積極開放內部市場之外,更表現在解除外匯管制與開放對外投資等重大經貿決策之上。

擴展資料

外匯管制基本方式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并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準,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準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于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

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 *** 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并免征利息所得稅。

1979年臺灣對外進出口貿易數據

2019年全年中國臺灣省貨物貿易報告

據臺灣關稅總局統計,2019年臺灣貨物進出口額為5914.7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出口3050.7億美元,下降0.9%;進口2864.0億美元,增長0.9%。貿易順差186.6億美元,下降21.7%。

分國別(地區)看,2019年臺灣對中國大陸、美國、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別出口835.9億美元、444.9億美元、364.7億美元和197.4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5.0%、18.8%、-0.5%和1.5%,占臺灣出口總額的27.4%、14.6%、12.0%和6.5%;自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和韓國進口574.7億美元、440.9億美元、358.0億美元和177.5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6.9%、-0.1%、8.2%和-9.1%,占臺灣進口總額的20.1%、15.4%、12.5%和6.2%。臺灣貿易順差主要來源地是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2019年順差額為354.0億美元和261.2億美元,前者增長0.5%,后者下降23.7%。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日本,2019年逆差額243.6億美元,下降1.4%。

分商品看,臺灣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2019年出口1738.2億美元,增長4.5%,占臺灣出口總額的57.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出口1354.3億美元,增長2.7%;機械設備出口383.9億美元,增長11.4%。賤金屬及制品、塑料橡膠和化工產品是臺灣出口的第二至第四大類產品,2019年出口266.9億美元、222.0億美元和174.1億美元,下降10.5%、10.6%和16.0%,占臺灣出口總額的8.8%、7.3%和5.7%。

臺灣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礦產品、化工產品和賤金屬及制品為主,2019年進口1224.0億美元、489.0億美元、274.2億美元和199.7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13.0%、-10.9%、-9.6%和-10.9%,占臺灣進口總額的42.7%、17.1%、9.6%和7.0%。在機電產品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792.9億美元,增長5.9%;機械設備進口431.0億美元,增長29.0%。

2019年臺灣主要出口商品構成

如何解釋明朝中后期持續巨額貿易順差現象?

【轉自中國經濟史論壇】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銀為何大量流入中國

作者:陳昆

【提要】明代中后期的1550年代至1800年代,中國保持巨額貿易順差達兩個半世紀之久,這在世界貿易史上實屬罕見。巨量白銀流入有兩個原因:貿易順差和套匯。文章考察了這兩個因素形成的機制。與晚明時期類似,當前我國也出現了持續的巨量貿易順差。究其原因是政府對貿易的干預政策所致。本文認為,不能簡單地評判貿易順差的優劣,關鍵是貿易順差與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等因素是否相適應。

【關鍵詞】國際競爭力;海上貿易;套匯;白銀流入

引言

自1550年代中歐海路開通至1800年代,中國保持巨額貿易順差達兩個半世紀之久,這在世界貿易史上實屬罕見。大衛.休謨[1] 著名的“價格—鑄幣流動機制”理論也無法解釋這一現象。根據這一理論,在以貴金屬為本位貨幣的時代,理論上并無一國能長期保持貿易順差。[1]葡萄牙學者馬加良斯·戈迪尼奧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銀產量的絕大部分和占美洲產量一半的世界白銀流入了中國,數量十分龐大,因此他將中國形容為一個“吸泵”,形象地說明了明清中國吸納了當時全球巨量白銀。[2]

弗蘭克[3]在他的著作《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中認為,1400—1800年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單一世界體系格局,他用貿易和套匯來說明他的這一理論。

關于國際貿易,他認為,有四個地區長期保持著商品貿易逆差,它們是美洲、日本、非洲和歐洲。美洲和日本靠出口白銀來彌補它們的貿易逆差,而非洲則靠出口黃金和奴隸彌補逆差。因此,這三個地區都能夠生產世界經濟中的其他地方所需要的“商品”。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歐洲幾乎不能生產任何可供出口的商品來彌補其長期貿易赤字。于是,歐洲只能靠“經營”其他三個貿易逆差地區的出口來過日子,從非洲出口到美洲,從美洲出口到亞洲,從亞洲出口到非洲和美洲,歐洲成為全球貿易網絡中的中介。為了平衡中國似乎永久保持著的順差,世界白銀流向中國。[3]

貨幣不僅可以用來對貿易赤字進行“結算”,而且是一種能夠產生利潤的商品,是由供求法則支配的,由此產生套匯機會。供大于求的地方的白銀價格會低一些,求大于供的地方的價格會高一些,這就吸引著白銀從一地流向另一地。在16世紀和17世紀早期,歐洲人所做的就是在亞洲各國的黃金和白銀的兌換差價之間套利,以及在某些貿易往來中,尤其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往來中充當中間人的角色。任何一種貨幣都既是價值儲存器,又是各種貨幣和商品之間的交換媒介。各種面值和純度的貨幣都可以相互兌換或套利,也可以換取其他商品。因此,正是在全球范圍內的這種貨幣之間的套利兌換性以及它們與商品之間的交換性,使得實際上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世界市場真正地運轉起來![3]

本文循著弗蘭克的思路,從海上貿易和套匯兩個方面對明朝中后期白銀流入作一考察。

一、明代中國商品國際競爭力

據史料記載,15世紀中葉至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期間,中國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據統計,1522—1566年(嘉靖年間),中國的生鐵產量達到45,000噸,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國到1740年才達到2,000噸。1750年(乾隆十五年),中國工業總產量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2%,而全歐洲僅占23%;中國的國內貿易總值為4億銀兩。直到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中國的GDP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2.4%,居世界各國的第一位。[4]

中國自明代中期以來開始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這依賴于中國強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產出來的豐富商品。中國商品擁有千百年間發展起來的精湛工藝,質量優良。而且當時許多日用品生產技術為中國所專有,占據了有利的市場壟斷地位。就紡織品生產而言,中國是麻類纖維原產地,千余年間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對麻縷“半浸半曬”、硫磺熏蒸等漂白技術均居當時世界領先水平。中國生絲制作的產品經得起海風吹拂而不變色,歐洲絲綢產品的款式、織法、圖案設計、印染工藝無不受到中國的影響和啟迪,更有甚者,英國直到1690年以后才織出質量較好的亞麻布。

明代中期,中國商品如生絲、絲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砂糖、糧食、藥材等,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1629年(崇禎二年),荷蘭駐第三任長官訥茨(Nuyts)在給其國王的一份報告書中說:“中國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它能夠把某些商品大量供應全世界”。 [5]當時一個西方作家也報道說:“中國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絲織品及皮貨。擁有這些主要物品和數不盡的其他次要的物產”。 [6]特別是中國絲貨,外國商人更是贊嘆不絕,“從中國運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