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臺灣出口貿易結構的變化(讀“臺灣省出口貿易結構的變化圖”,分析回答問題.(1)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臺灣以出口______和______)

时间:2024-05-21 14:46:52 编辑: 来源:

自1960年以來臺灣省的出口貿易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

臺灣在不同的年代階段因國濟經濟環境變動有不同的經濟戰略,過往是出口導向經濟現在也不是你所謂的"進口-加工-出口"的經濟導向,來料加工的經濟導向屬于勞力密集產業!! 目前的中國大陸經濟屬性就屬這類的典型。下列是針對臺灣不同時期臺灣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導向所作的分析說明;

1. 五○年代 : 面向內銷的工業化進展階段

―在經濟建設計劃的引導下,展開工業建設

―以勞力密集型之輕工業為主的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

―發展以最終消費品為主的面向內銷型工業

―采取關稅、貿易匯兌政策與措施以抑制進口

2. 六○年代 : 向出口型工業化轉換階段

―大力發展面向出口型工業

―實施投資租稅優惠與獎勵出口措

3. 七○年代 : 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發展階段

―推動十大建設,扶持、擴大重化工業的發展

―在臺灣島內重化工業的發展下,推動重化工業之中間財的進口替代

4. 八○年代〜 : 追求工業升級階段

―選定機械、電機、信息等具有技術密集度高與附加價值高之特點的產業為策略性發展部門

―提供低利貸款、租稅減免以及解除投資限制與障礙,以利產業之升級

5. 九○年代〜 : 經濟自由化階、產業國際化階段

—金融自由化 : 開放民間設立銀行 (1990/91年共有16家新商業銀行成立),打破公營銀行獨霸金融市場的局面

— 開放新設信用合作社,并得以改制為商業銀行 (1994);外國銀行來臺設立分行或辦事處的限制也解除

—開放設立票券金融公司 (1994); 同時開放民間設立保險公司

—公營事業的陸續民營化

—電信自由化 : 開放民間電信公司的成立

以上供您參考之!! 臺灣喜越運通公司祝福您!!

讀“臺灣省出口貿易結構的變化圖”,分析回答問題.(1)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臺灣以出口______和______

(1)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臺灣以出口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為主;

(2)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臺灣的出口商品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到1996年達到近97%.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3)臺灣發展“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的優勢和條件是有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大量吸收外國資本,海島多優良港口,海運便利,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4)該經濟發展模式適用于面積狹小的島國或地區.

故答案為:

(1)農產品;農產加工品;

(2)工業產品;97;進口-加工-出口;

(3)有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大量吸收外國資本,海島多優良港口,海運便利,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4)面積狹小的島國或地區.

讀圖1臺灣出口貿易結構變化示意圖與圖2臺灣的位置與范圍圖,回答問題:(1)在20世紀60年代后,臺灣的出

(1)在20世紀60年代后,臺灣的出口貿易中,一直呈上升趨勢的是工業產品;

(2)臺灣一直是地震多發的地帶,這是因為臺灣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臺灣省主要由臺灣島、澎湖列島及位于臺灣島東北的釣魚島,該島嶼近來一直是中日爭端的熱點;

(4)臺灣省物產豐富,產量居世界首位的產品是樟腦;因盛產水稻,還有“海上米倉”之稱.

故答案為:(1)工業;(2)環太平洋;(3)釣魚;(4)樟腦;海上米倉.

臺灣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

80年代以來,臺灣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發展總方針

推行“以科技為導向”,帶動“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的發展策略,并相繼采取了解除外匯管制、 降低關稅、開放大宗物資進口、鼓勵企業對外投資等政策

與此同時, 針對其外貿發展中存在的貿易地區結構和貿易金額高度集中化的狀況,在世界范圍內推行“分散貿易市場”的政策和策略

上述政策與措施的推行,對降低外貿中不利因素的影響程度、改善外貿發展環境,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臺灣對外貿易要維持增長,不僅僅取決于世界經濟貿易的形勢, 更重要的是提高其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要達此目的, 不僅需要有相關的產業政策和外貿政策的有效配合,而且有賴于其產業升級及提高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

臺灣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1949年以來,臺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臺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臺灣當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臺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臺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臺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臺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于臺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后勁乏力。臺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并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

這個時期外資對臺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臺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臺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臺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于臺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愿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臺灣當局于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并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藥、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臺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制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臺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占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臺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擴展資料:

(一)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臺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臺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并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臺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臺灣。

(二)臺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臺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臺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三)臺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后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臺灣的實際情況,并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四)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臺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腹地。臺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臺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并且有利于臺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