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只適用于海運和內河運輸的貿易術語是()AFOB(基本的貿易術語有哪些)

时间:2024-06-02 23:17:55 编辑: 来源:

有那幾種貿易術語?要詳細點的,包括運費,保險費是由哪方承擔等等!

1、FOB: 是Free on Board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為“裝運港船上交貨”。使用該術語,賣方應負責辦理出口清關手續,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交到買方指派的船上,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之前的一切風險,并及時通知買方。

2、C&F: 即“Cost and Freight”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為“成本加運費”使用該術語,賣方負責按通常的條件租船訂艙并支付到目的港的運費,按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裝運期限將貨物裝上船并及時通知買家。

3、CIF: 即“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為“成本加保險費、運費”。使用該術語,賣方負責按通常條件租船訂艙并支付到目的港的運費,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裝運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船并負責辦理貨物運輸保險,支付保險費。

4、FCA: 即“Free Carrier“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是“貨交承運人”。使用該術語,賣方負責辦理貨物出口結關手續,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和地點將貨物交由買方指定的承運人處置,及時通知買方。

5、CPT: 即 “Carriage Paid to” 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為“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使用該術語,賣方應自費訂立運輸契約并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在辦理貨物出口結關手續后,在約定的時間和指定的裝運地點將貨物交由承運人處理,并及時通知買方。

6、CIP: 即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的英文縮寫,中文含義為“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使用該術語,賣方應自費訂立運輸契約并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負責辦理保險手續并支付保險費。

新形勢下內陸地區企業產品出口如何選用貿易術語

【關鍵詞】貿易術語 FCA CPT CIP在貿易實踐中,選用FOB、CFR和CIF術語的最多,據國際商會20世紀90年代末對40多個國家使用貿易術語的頻率的調查統計

,FOB術語排在第一位,其次是CIF。這是因為這三個貿易術語 歷史 最為悠久,內容也比較成熟,人們也最熟悉;其次海運價廉、運量大,國際貿易的貨物主要是通過海運運輸的,而這三個貿易術語主要適用于海運和內河運輸;另外,這三個貿易術語可以比較全面地表示買賣雙方在費用、保險等方面的義務,可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因此,在實務中一般企業都比較傾向使用這三種傳統的貿易術語。

然而,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運輸技術的提高,選用FCA、CPT和CIP等貿易術語的外貿合同也在逐漸增多。尤其是在 中國 加入WTO后,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西部內陸地區商機無限,使得受地理環境制約而出口受限的內陸地區企業出口時選用FCA、CPT和CIP勢在必行。目前國內外集裝箱運輸越來越發達,貨運量越來越大,中遠公司(COSCO)和中外運(SINOTRANS)等都在一些內陸省份的 交通 干線上設立有集裝箱中轉站,既可接受整箱托運,也可接受拼箱托運。許多沿海港口如廣州、上海、青島和連云港都在爭取“把口岸辦到內地”,發展內地到沿海口岸的集裝箱直通式運輸,這也為內陸地區企業出口使用FCA、CPT和CIP等貿易術語提供了便利。

一、從一則案例看貿易術語選擇不當給出口企業帶來的損失案例:我國西南地區某公司與美國商人簽訂一項合同,以FOB上海條件出口一批藥材。為盡快將貨物運到上海港裝船,該公司委托國內某運輸公司采用汽車進行運輸。但是,不幸的是,運輸途中出現了車禍,無法趕上原定的裝船日期。該公司與美方聯系

,要求展延裝運期,美方同意,但同時要求貨物價格下調10%,我方不同意并據理力爭,但對方堅持不讓步,最后我方只好接受對方的要求,其損失達到數萬美元。

在本案的交易過程中,我出口公司沒有任何過失,卻承擔了全部損失。表面上看,是意外事故造成了我出口公司的損失。但從本質上看,我出口公司承擔損失的原因是貿易術語選擇不當,運輸合同和貿易合同項下交貨義務的分離,造成風險轉移嚴重滯后于貨物實際控制權的轉移。也就是說,在本案中我出口公司選擇FOB的價格條款,主動承擔了其無法控制的風險和責任。

根據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規定,在采用FOB術語進行交易時,賣方必須在裝運港于約定的日期或期限內將貨物交至船上,同時必須承擔貨物越過裝運港船舷之前的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所以我出口公司向運輸公司交付貨物,完成運輸合同項下的交貨義務,并不意味著他完成了貿易合同項下的交貨義務,該出口公司仍要承擔貨物越過船舷前的一切風險。但在貨物交由運輸公司掌管后,A公司實際上已經喪失了貨物的控制權。出口方在其已經喪失了對貨物的實際控制權的情況下繼續承擔責任和風險,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從內陸地區通過公路運輸到裝運港口,中間要經過較長時間,誰都無法預料會發生何種風險。此案例中如果選用CFR或CIF術語,結果是一樣的,這說明FOB、CFR、CIF貿易術語在內陸地區企業產品出口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比較FOB、CFR、CIF與FCA、CPT、CIP為了分析方便,在這里將FOB、CFR、CIF稱為A組貿易術語,FCA、CPT、CIP稱為B組貿易術語。從A組術語與B組術語的比較來看,內陸出口(包括采用集裝箱運輸、多式聯運)采用B組術語,有如下特點:

1.適用范圍廣

選用B組術語,出口方可任意選用適合或組合的運輸方式,而不一定采用海運。如自蘭州出口貨物,可采用陸海聯運將貨物運到美國、東南亞地區,采用陸運(新亞歐大陸橋)運到歐洲。而A組術語則只適用于海運和內河運輸。

2.風險轉移時間提前

采用B組術語,當出口方將貨物交給承運人接管時,有關貨物的風險就轉移給買方承擔。這使出口方對裝船前可能發生的內陸運輸的貨損、延遲裝船、倉儲費用等不負責任,從而減小了賣方的風險。如采用A組貿易術語,內陸地區企業在出口產品時承擔貨物滅失和損壞的風險就延伸到裝運港船舷。

3.承擔的費用降低

采用傳統的裝運港交貨術語時,內陸至港口的運費往往占貨價較大的比例,如新疆、甘肅、青海等地出口貨物時,在裝運港前發生的內陸運費一般占貨價的20%,高的甚至占到100%。而采用貨交承運人的三種術語,出口方只負責將貨交至承運人處,不承擔貨物運到裝運港的費用。

4.收匯時間提前

根據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規定,B組術語涉及的通常運輸單據范圍要大于A組術語,A組術語使用可轉讓提單、不可轉讓海運單或內河運輸單據,而B組術語根據具體運輸方式的不同,可以是上述單據,也可以使用陸運單、空運單和多式聯運單據。在B組術語下,出口方將貨物交給承運人后,即可憑其簽發的運輸單據(陸運運單、空運單、內河運單、多式聯運單據等)在當地交單結匯,而不必等到貨物裝船后取得海運提單。這樣縮短了結匯時間,有利于出口方的資金周轉。在上述案例中,若內陸出口公司采用B組術語如FCA與買方達成交易,就可以在當地將貨物交給運輸公司,在轉移貨物控制權的同時也轉移了貨物風險,并憑借承運人簽發的貨運單據盡早在當地銀行辦理結匯手續。

從上述比較中可以看出,B組術語實際上是A組術語的擴展,它比A組術語具有更為廣闊的適用范圍。B組術語可以更好地滿足內陸出口貿易的需要,因此,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行和內陸地區出口貿易的增長,我國的外貿企業不能拘泥于FOB或CIF的定式,而應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價格條款,以保障合同的履行,保護自身的利益。

三、內陸地區出口企業選用B組貿易術語的優勢分析1.選用B組貿易術語是內陸地區企業外貿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基本的貿易術語有哪些

1、船上交貨(FOB)

本術語英文為“ 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把貨物送過船舷后交付,貨過船舷后買方須承擔貨物的全部費用、風險、滅失或損壞,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于海運或內河運輸。

2、成本、保險費加運費(CIF)

本術語英文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它指賣方除負有與“成本加運費”術語相同的義務外,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海運保險并支付保險費。本術語適用于海運或內河運輸。

3、完稅后交貨(DDP)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destination)”,即“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它是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地點交付,而且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并辦理進口結關。本術語可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

擴展資料

FOB、CIF、DDU、FCA、EXW等貿易術語有什么區別,具體是哪些?

現在 隨著我國的國際地位 越來越高 我國的對外貿易也越來越頻繁 學習貿易專業的同學們 要努力掌握包括貿易術語 在內的所有基本知識 為我國經濟發展再立新功

貿易術語FOB CIF CFR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貿易術語FOB、CIF和CFR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CIF名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按此術語成交,貨價的構成因素中包括從裝運港至約定目的地港的通常運費和約定的保險費,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要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按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賣方投保的保險金額應按CIF價加成10%。

CFR意思是成本加運費,指在裝運港船上交貨,賣方需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費用。但貨物的風險是在裝運港船上交貨時轉移。

FOB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貿易術語之一。按離岸價進行的交易,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2、費用構成和報價不同

FOB價格=進貨成本價+國內費用+凈利潤

CFR價格=進貨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凈利潤

CIF價格=進貨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凈利潤

3、保險費的支付和辦理不同

FOB、CFR術語中的保險費由買方負責辦理,賣方應于貨物裝船前通知買方。CIF術語中保險費由賣方負責辦理并支付保險費,賣方按合同規定辦理保險并將保險單交給買方。

4、裝船通知告知買方的時間不同

FOB和CFR術語賣方在裝船前需要告知買方裝船內容、裝船細節以使買方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辦理貨物的海上保險,而CIF是由賣方負責投保,在貨物裝船后的幾天內告知買方裝船通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