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石油貿易的特點(油氣工業的特點)

时间:2024-05-19 02:20:16 编辑: 来源:

國際石油貿易的特點

國際石油貿易的特點:

1.國際石油貿易受不同國家利益關系的制約。2.國際石油貿易中的定價機制復雜。3.國際石油貿易涉及不同國家的不同法律、海關制度、金融制度、商業習慣及其他法規等4.國際石油貿易涉及不同的度量衡制度。5.國際石油貿易交易環節多、涉及的業務機構也多。6.國際石油貿易涉及不同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等。7.國際石油貿易經營風險大。

當代國際石油合作特點是什么?

目前國際石油市場格局發生了新變化,油價持續走高之下全球性風險越來越大,能源安全問題已經跨越國界,成為各國不得不共同面臨的挑戰。

主權國家紛紛以積極姿態促進國際石油合作進程,國際石油合作成為保障石油安全的戰略選擇。近年來,出于對石油安全的擔憂,一些石油消費增長較快的國家進行了大量的海外石油基礎設施的投資,特別是在非洲和原蘇聯地區,來確保自己的石油供應。2006年6月,在圣彼得堡舉行的為期兩天的八國集團(G8)財長會議首次將能源安全問題列為中心議程,并引發與會財長的強烈共鳴。

跨國公司作為推進國際石油合作進程的主體,發揮著日益積極的作用。

世界主要跨國石油公司控制著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業產值,其貿易量和直接投資金額超過全世界的2/3,并擁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石化先進技術。經過新一輪的兼并重組,世界前四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英荷殼牌、BP和道達爾埃爾夫菲納的石油產品銷售占到世界的32%,煉油能力占世界的19%。自20世紀 9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油氣公司石油天然氣部門的資本支出居公司各部門之首,其比例高達80%以上,有的公司甚至達90%以上。而在油氣部門中,勘探開發支出占整個油氣部門支出的絕大部分。從投資方向來看,其跨國投資主要在發達國家間進行。但是,跨國石油公司為了進一步優化配置世界資源,爭奪全球市場,尋求新世紀的利潤增長點,在鞏固已基本飽和的歐美市場的同時,把發展的重點轉向石油工業正蓬勃發展且市場需求旺盛的以亞太地區為主的新興市場,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越南、中國和澳大利亞,歐洲的獨聯體和北海地區,非洲的尼日利亞、安哥拉和埃及,拉美的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巴西等。就投資而言,雖然中東國家和其他地區的產油國的外資也在不斷增加,遠東/太平洋地區和原蘇聯地區是世界潛力最大的地區,其次是拉美地區。

新興國家成為國際石油合作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能源的巨大需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能源領域的均衡態勢。以中國為例,中國經濟多年來持續發展,促使石油消費量強勁增長,已由石油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雖然目前中國進口石油所占的比重還未過半,但按有關機構預測,如何確保穩定、多元的國際石油供應,對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不僅需要與OPEC這樣控制全球40%原油產出的超級大戶協調關系,爭取進口總量和價格趨于穩定,更需要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近鄰產油大國進行更具建設性的能源合作。由于新興國家的廣闊市場,能源出口國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的依賴程度下降,他們在國際能源領域中的談判能力也將逐漸增加。

從全球經驗來看,因涉及經濟、安全、地緣政治等復雜因素,國際能源合作有其特殊敏感性,國際石油合作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摩擦,也更加復雜。2006年伊始,因為價格問題重新談判差距較大,俄羅斯決定暫停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由于俄出口歐盟的天然氣也從烏克蘭過境,此事一時成為全球關注的國際能源爭端。中俄間石油管線從最初的安大線方案,到如今的泰納線計劃,這條長達數千千米的重要輸油管道之所以牽涉面極廣,不僅因其投資額和供油量都很大,更因其直接影響中、日等石油消費大國的國際能源供應格局,相關各方為爭取各自利益最大化展開過反復多次磋商。

用國際貿易回答國際卡特爾的特點?

國際卡特爾的組織形式是多樣化的 卡特爾根據自己的人格特征理論使用因素分析方法編制的

國際卡特爾(international cartel),是指各帝國主義國家壟斷組織從經濟上分割世界的一種重要形式

其主要內容是各個最大壟斷組織在世界范圍內通過協定劃分銷售區域,規定市場價格和銷售限額,交換技術發明和共同享有專利權等

國際卡特爾的出現標志著帝國主義壟斷組織在世界范圍內斗爭的激化及其發展為早期國際壟斷

國際卡特爾是生產集中和資本國際化的必然結果

19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是國際卡特爾的萌芽時期,最早出現的是1867年組成的鹽業卡特爾

1872年出現了國際蘇打卡特爾和國際制堿卡特爾

日本對外貿易的特點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太平洋沿岸的東京、橫濱、大阪 、名古屋等,都是優良海港,海上交通便利,利于發展對外貿易。日本進口原材料多,出口工業產品多。

擴展資料

戰后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夠高速發展,是其固有基礎、特殊條件和機遇等多種主客觀原因、國內外各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日本充分利用被美國獨占和美國將大量加工制造業搬進日本之機,大力吸收美國的資金,學習、借鑒美國的先進工藝、科技和管理經驗,并加強仿制、模仿和創新工作,使日本成為世界上對外國技術、工藝消化、吸收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日本從1950-1975年共引進了25000多項技術,并用不到30年時間、花了僅60億美元左右,就把美國等西方國家用了半個多世紀、花了2000多億美元的研究成果學到手。

美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美國的對外貿易

美國是當代最大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積937萬平方公里,名列原蘇聯、加拿大和中國之后。人口1991年為25252萬,名列中國、印度和原蘇聯之后。國內生產總值1994年為53440億美元,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首位。

美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投資資源和發達的科學技術。

高度發展的工業、農業和龐大的政府采購以及巨額的高消費,使美國具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所不能比擬的廣闊的國內市場。

一、戰后美國對外貿易發展趨勢

(一)對外貿易地位起伏不定

1985年以前,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雖不斷下降,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1986年,美國的貿易降到世界第二位,在原聯邦德國之后。1989年,美國又超過原聯邦德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1990年德國又超過美國再次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從1991年起,美國又重新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1995年,美國出口貿易額為5839億美元,占世界出口總額的11.6%,繼續保持世界最大出口國地位。

(二)出口商品競爭能力日益削弱

美國出口商品主要是工業制成品,每年約占其出口總值的75%左右。1991年占其出口總額的75.9%,在60年代末,居世界首位。自1969年起,原聯邦德國的制成品出口超過了美國。日本的制成品出口增長也很快,1984年超過原聯邦德國。1985年美國工業制成品的出口額位于日本、原聯邦德國之后,名列世界第三。美國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相繼退出世界市場。曾經在海外市場上居競爭優勢的高技術產品,如飛機、汽車、電訊器材、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等也面臨著日本和西歐產品的激烈競爭。從1970-1987年,美國在世界電話設備市場上所占比重,從99%縮減到25%,彩色電視機所占比重從90%下降到10%。計算機在世界市場上的占有率從70年代初的90%下降到80年代末的50%左右。

自60年代以來,除農產品、軍火和技術貿易,美國其他民用工業品在國外市場競爭中處于守勢。

(三)進口商品結構發生很大變化

在1950年,美國初級產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70.2%,工業制成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28.5%。1991年,前者所占比重下降為21.7%,后者則上升為75.2%。

各類商品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變化很大。機器及運輸設備的進口在1950年占第8位,到1967年已上升到占第1位,1991年占進口總額的41.2%。一些重要的制成品,如鋼鐵從1963年,汽車從1968年起,相繼由出超變為入超。外國小汽車進口占美國市場的比重由1960年的4%,增加到1980年的26.4%;石油的進口,1970年占進口總額的3.62%,1980年進一步上升為25.82%,此后,不斷下降,1985年降為占進口總額的9.51%。

(四)服務貿易增長迅速

美國服務貿易發展很快,進入90年代以來,尤為突出。1990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為1025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15.7%,居世界第1位。1994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增至1782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60%以上,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也增至16.5%,繼續保持世界首位。美國服務貿易進口額也增長很快,從1990年的780億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50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990年的11.7%升至1994年的12%,在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中的位次,從第2位升至第1位。美國服務貿易經常保持順差,1994年順差達532億美元,對彌補美國商品貿易逆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國服務貿易內容廣泛,包括旅游、運輸、保險、銀行、廣告、工程設計、知識產權、數據處理及信息傳遞等項目。美國服務產業比較發達,具有良好的基礎,并在高科技等新領域中占有優勢。所以,美國服務貿易居世界領先地位。

(五)貿易方向上的不平衡發展

美國過去主要的貿易對象是西歐和北美。但自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貿易方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海外市場的重心從西歐向亞太地區轉移。90年代初,美國同亞洲的貿易超過同歐洲的貿易。美國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增長迅速。

1988年1月2日,美國和加拿大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規定,兩國從1989年起的10年里,取消所有關稅壁壘與投資限制,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市場。自1994年1月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以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之間的貿易迅速發展。美國與墨西哥的雙邊貿易額,從1993年的896億美元增至1996年的1460億美元,增長63%。

戰后初期,美國對西歐、日本和加拿大均有貿易順差。西歐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美國獲取貿易順差的重要地區,與此同時,西歐還是美國出售“剩余”農產品換取外匯收入的重要市場。但進入60年代以后,美國對日本、原聯邦德國和加拿大等國的貿易已相繼變為逆差。1990年美國對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以及加拿大的貿易逆差下降,而對西歐則出現2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是美國工業制成品和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又是戰略物資、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通常約占美國進出口總額的1/3。1993-1995年,美國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已占美國總出口的1/3。美國商務部1994年將10個發展中國家確定為今后美國出口的重點。它們是:中國、印度尼西亞、韓國、印度、土耳其、南非、波蘭、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70年代兩次石油調價后,發展中國家在美國進口貿易中的比重急劇上升。從1975年至1980年美國從發展中國家進口曾占其進口總額的40%以上,1989年降為35.9%。

美國與原蘇聯、東歐國家的貿易,在70年代初以前,貿易額一直是很小的。70年代初以后,美國與原蘇聯、東歐國家的貿易,特別是美蘇貿易有了顯著的增長。

(六)外貿逆差急劇擴大

在戰后1946-1970年這25年間,美國的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