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防經濟與貿易是什么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什么專業類別)

时间:2024-04-29 09:36:37 编辑: 来源:

經濟管理(國防經濟)是個什么專業?

經濟管理(國防經濟)【培養目標】經過系統的管理理論、經濟理論和國防理論的學習及嚴格的軍事訓練與社會實踐,培養具有良好的理論素質和較強的軍事和國防經濟管理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勝任國家機關、人民武裝工作部門、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國防經濟管理及社會管理工作的各類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語文、大學英語、人文社會科學概論、自然科學概論、中國傳統文化、計算機文化基礎、管理科學概論、形式邏輯、軍事運籌學、軍事思想、寫作、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理論、領導科學、經濟數學、政治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國防經濟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國防經濟管理學、財政與金融、經濟法學、公共管理學、公共關系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貿易、現代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

【就業方向】各級行政部門、國防工業系統和國防后備力量經濟部門以及企、事業的經濟管理部門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什么專業類別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屬于經濟學學科門類。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具有國際貿易業務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

擴展資料

畢業生應掌握以下知識和能力:

國防經濟學是干什么的?

服了~~~~~~~~~~~~~~~

摘要]從文獻計量角度研究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可將其分成三個階段,即1985年之前的學科草創、1986年到20世紀末的學科建設、21世紀以來的學科轉型。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演進與國際戰略態勢的演變、與我國國家發展戰略變化、與國防戰略和軍事戰略發展、與國家實力增強,以及與經濟學術進步息息相關,戰爭形態的發展也推動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進步。從整體上看,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呈階段性、動態性和不均衡性,滯后于主流經濟學發展。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改革開放后的國防經濟學發展表現出跳躍性、平穩性和連續性的特征,未來則有與主流經濟學相融合的趨勢。

[關鍵詞]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演變特征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952(2010)01—0080—08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經濟學取得了長足進步,有大量經驗教訓,對此加以總結研究,無疑可以洞觀長期以來在國際戰略形勢變化與國力對比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國防經濟學圍繞國家利益指導下的軍事戰略變化,研究軍費投入、軍工生產和管理、軍事人力資源、戰爭沖突以及裁軍等國防經濟問題的思想變化過程。而對于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研究,根本的任務是全面回顧國防經濟學演進過程,在全面搜集、整理、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按照當代國防經濟學學科體系,分階段、分專題整理出不同線索,如不同階段的軍費研究、軍工經濟研究等,確立學術發展本身的基本事實,揭示其發展脈絡,并在有限范圍內進行簡單評價,評價標準將采用還原歷史、解釋歷史的方法,這種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在經濟史學領域的具體體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科學的方***,揭示出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歷史科學。本文將在回顧新中國國防經濟學基本發展脈絡的基礎上,剖析學科發展的各種影響因素和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基本特征,并為學科建設提供豐富材料,為國防戰略決策提供學術依據。

一、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發展脈絡

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正在成為當代經濟學領域一門兼具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學科。從整理文獻中發現,我國國防經濟學的研究伴隨著新中國成立就開始了,經過前17年觀念形成與視野開拓、“***”十年戰備動員研究,真正系統的學科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此后經過20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建立起一個包括國防經濟學基礎理論和多門內容充實、現實性強的分支學科在內的、比較完善的、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經濟理論體系。從國防經濟學演進歷程看,似可分為三個時期,即1985年以前的學科草創、1986年到20世紀末的學科建設以及21世紀以來的學科轉型時期。

(一)1985年以前的學科草創

這一時期可分為1949~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5年三個階段。

1.1949~1966年的國防經濟學研究

新中國成立后,國防經濟學在戰爭經濟研究基礎上,針對新現實,運用新手段,全面研究新中國國防建設問題。在此階段,國防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國外國防經濟發展的經驗,從文獻聚集度看,主要是研究美國國防經濟政策與問題的深刻影響,大量文獻被翻譯引進,學界針對美國國防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問題、軍費變化、軍工經濟以及軍事采辦和軍火貿易問題、軍事人力經濟學與裁軍問題等,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美國依靠軍事實力,通過不斷增加軍費撥款,廣泛建立軍事同盟和軍事基地,其目的是獨霸世界,主要思想支撐就是“實力論”。該階段國防經濟學盡管并無國防經濟學科正式建立,但無論是研究方法、對象和內容以及力圖解決的基本問題,已經與當代經濟學范圍出入甚小。

2.1966~1976年的國防經濟學研究

這一階段理論研究由于“***”的爆發而趨于停滯,國防經濟研究主題主要集中在戰備經濟領域。通過整理文獻發現,十年中研究論題基本上針對蘇聯的戰爭威脅,圍繞“深挖洞、廣積糧”式戰備動員和“勞武結合”式軍備建設展開。在“***”后期,國防現代化建設提出了重視國防科學技術、減少軍隊員額、提高軍隊戰斗力的要求,故對此問題的論述較多。但是該階段很少有產生長期影響的學術成果。主要論(譯)著散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和其他地方報刊,如社論、特約評論員文章、新華社的通訊和綜述文稿等,黨的文獻也占一定分量,這些資料都代表了當時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聲音,受到高度重視,也反映了當時國防戰備經濟學術思想的演變。該階段蘇聯海權的崛起初步受到關注;臺灣學界對于中***事思想及海權的研究有所進展,代表性論著如:《國家建設論文集》(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楊珍《海權論文集》(臺北國防研究院1968年)、魏汝霖、劉仲平《中***事思想史》(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年)、包遵彭《清季海軍教育史》(臺北國防研究院1969年)等。

3.1976~1985年國防經濟學的發展,促進了國防經濟學科的建立和一批國防經濟研究機構的涌現1975年,***提出了“軍隊要整頓”的思想。進入新時期后,確立了以現代化為中心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總目標。圍繞著這些重要思想,學界更加注重國防建設中的科技與經濟問題研究。該階段發生的幾場現代化局部戰爭直接推動了國防現代化學術研究。瞄準戰爭準備的需要,認真研究現代局部戰爭的主要經濟和技術特征,提出應對措施的應用性研究,成為該階段的一個亮點。

此階段,國防經濟研究方法仍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根本基礎,但是在思想解放運動的帶動下,一些運用現代觀點和方法,如“系統論”等三論的學術成果已經嶄露頭角,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觀點,較大程度上推動了當代國防經濟學創新;同時學科的成立為各種研究機構科學運用學術資源、展開現代戰爭中亟待解決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平臺,并促使下一階段國防經濟學繁榮時期的到來。

(二)1986年到20世紀末的學科建設

該時期國防經濟正式列入學科目錄,成為應用經濟學的有機組成,學術研究空前繁榮,錢學森、宦鄉等貢獻很大。先后涌現了一批專家學者,一批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始通過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和招收研究生進行國防經濟學研究,一批專業性期刊開始出版,大批學術專著涌現,學術年會也逐漸成為學術交流、學科建設的常規活動。該時期的學術研究是繼20世紀80年代前后幾場現代局部戰爭、高技術戰爭深入發展、新軍事革命思想提出后,在國防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基礎上全方位推進的,在軍事戰略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國防經濟資源的配置、軍品屬性等理論方面,以及在軍費理論、軍工經濟與軍品采辦和軍品貿易理論與實踐、海權論、國防動員理論、軍事人力經濟學問題等方面有很多論著。該階段,國防經濟學研究手段出現較大差異,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本手段的理論型國防經濟學和以數量方法為基礎、重視實證研究的當代國防經濟學都有所發展,而且兩種理論體系進行了多方面學科對話,對于研究方法、對象和內容以及學術體系的諸多建設問題提出了種種方案。這一時期又可分成1986~1993年的穩步發展期和1993年到20世紀末的學術活躍期兩個階段,其標志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之前的國防經濟學在方法、對象和內容諸方面,沿襲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框架,其后隨著當代經濟學方法的引進,出現了向當代國防經濟學發展的趨勢。

(三)21世紀以來國防經濟學轉型

嚴格意義上的國防經濟學轉型,發生在1985年學科建設正式開始后,只是其被明確提出是在21世紀之初。學界一般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框架的國防經濟理論,為我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國防經濟建設的現實問題越來越多,要求運用數量分析等工具進行研究直接推動著當代國防經濟學發展,在研究方法上需要運用較為規范的研究假設、模型構建、科學計算、實證驗證等研究程序,并推廣到一般,即從以往既重視歸納式研究又重視演繹式研究向重視演繹研究模式轉變。而在研究對象選擇上,當代國防經濟學更加重視基礎理論研究,提出了學科新體系,如研究軍費及其效率等資源配置問題等。在研究內容上,更加重視建設現代國防經濟學科體系,把威懾、規避戰爭以及戰爭的爆發與終止,戰略影響、軍備競賽和軍備控制等內容列為主要研究內容,這樣,曾經普遍采用的軍品生產一消費的研究范式,開始向研究戰略、戰爭、軍費、軍品和軍人等問題的范式轉變。在此過程中,一批中青年國防經濟學家群體正在崛起,如姜魯鳴、羅敏、武希志、陳炳福、郝萬祿等。當然,國防經濟學科的轉型問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可能還要經歷相當長時間。

二、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演變的因素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經濟學的發展演變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在發展的階段性上,包括研究方法選擇、對象和基本內容等方面,研究范式(即研究國防經濟學的一種科學習慣和學術傳統)變化是主要線索。由于國防經濟學科的應用性質,學科發展與國防經濟現實密切相關,包括國際戰略態勢變化、本國國防戰略演變、軍費經濟發展、軍工經濟改革等,都對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產生深刻影響,是決定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演變的主要因素。

新中國成立以后,維護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擺在國人面前的重大任務,同時醫治戰爭創傷,建設家園,也成為全民族的主要任務。1949~1966年的17年,中國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較為***,軍費投入保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步增加,也初步建立了與國防戰略要求相適應、與國力基本相適應的國防工業體系。積極防御戰略有效抵御了外敵戰爭威脅和入侵,取得了國防建設勝利。這個階段由于中美互為現實中的敵人和戰略敵人,學界把美國戰略的變化、軍費增長、軍事經濟相關問題以及斷續發生的所謂“裁軍”和軍事人力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等方法深入研究。從20世紀60年代起,由于中蘇關系交惡,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并威脅進行核戰爭,我國不得不暫時放緩經濟建設速度,積極備戰,在“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戰略指導下,采取“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把較多經濟資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