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軒海外項目(國軒高科會漲到100元嗎)

时间:2024-06-08 23:52:26 编辑: 来源:

國軒的滁州項目怎么樣了

已完工

滁州市招標網官方公布,截止到2022年11月,國軒的滁州項目已完工,準備交付

滁州項目由在海外一流生物科研機構的留美博士及國內業界資深項目帶頭人共同創建而成

國軒高科會漲到100元嗎

國軒高科(SZ002074)$

從去年大眾控股后,國軒高科動作頻頻。經營商向上游原材料(鋰礦鋰鹽)延伸,下游向儲能拓展。公司還在5月份推出股份回購計劃和員工持股計劃。

國軒高科于5月6日公告,以2億元至4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不超過45元/股(后因分紅調整為44.9元/股),7月7日,國軒高科分別召開董事會及監事會會議,將回購價格上限由44.9元/股調整為60元/股。而92日公布的回購情況顯示,隨著近期股價快速回調,公司已實施回購2.58億元,均價達到38.11元,成本已遠高于9.2收盤價33.7元,目前股價安全邊際日益提高。

國軒高科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授予激勵對象的股票期權數量為5968.75 萬份,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權4775萬份,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1723人,行權價為每股18.67元。以今年7月9日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的國軒高科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為例,該激勵計劃的公司層面業績考核目標是,以國軒高科2021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2至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于100%、200%、300%。公司以營業收入為業績考核目標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產能和上下游產業鏈布局還在布局階段,盈利體現時間具有不確定性。

國軒高科已布局正極、負極、隔膜、銅箔等上游資源,尤其是前端鋰礦資源。根據公司披露,碳酸鋰今年產出將達8000噸,明年達到3萬噸,2025年實現12萬噸滿產產能,屆時碳酸鋰基本達到自供。5月國軒高科與JEMSE簽署了在阿根廷開展鋰礦業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主要內容是提供勘查面積約17000公頃的潛在鋰礦產資源探礦及采礦權。阿根廷鋰礦項目,先期是規劃1萬噸碳酸鋰產能,二期是5萬噸碳酸鋰,主要為公司的海外基地提供原材料。

對于高高在上的鋰鹽原料價格,目前國軒高科多年來一直是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但這種局面到明年將會得到徹底改變,自己預判到明年公司布局的碳酸鋰項目會有幾萬噸的產量,所以從明年開始公司將進入盈利逐步體現階段。

總體看自己判斷,明年公司的盈利和市值水平會上一個臺階,明年的市值有望向2000億元挺進。繼續看好國軒高科在國內外電池產能和鋰礦原材料的布局,一旦形成產業協同,盈利就會集中體現,有望成為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頭部廠商,市值自然會水漲船高。

大眾汽車入股是否屬實?國軒高科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大眾汽車集團收購動力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的傳聞再現。

坊間傳聞接近這一收購事件內幕的消息人士透露:大眾就收購國軒高科(002074)股權一事日前已獲董事會批準,將通過定向增發及股權轉讓方式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

此前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收購計劃一度延緩,同時由于監管層再融資新規的條件放寬導致收購方案產生積極影響,大眾將通過定向增發不超過30%的股份及協議轉讓部分股權的方式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并將在未來三年內進一步成為其控股股東。

國軒高科目前市值28億美元,20%股份價值約5.6億美元。如果根據最新進展將收購股份提升至30%,那么價值將增至7.4億美元。

針對這一傳聞,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方面表示,目前尚無官方信息。國軒高科尚未對此作出回應。4月21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發出關于對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要求國軒高科核查并在23日前做出說明上述媒體報道內容是否屬實,如否,要求予以澄清說明。

今年1月,據路透社報道,大眾計劃通過折扣私募股權配售方式收購國軒高科20%的股份。國軒高科當時回應《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稱,正在和大眾汽車就未來可能開展的技術、產品、資本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進行探討。

1月20日,國軒高科披露《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稱公司正在和大眾汽車就未來可能開展的技術、產品、資本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進行探討。請補充披露戰略合作的最新進展,包括但不限于具體合作方式、內容、價格等,說明是否已就相關合作事項簽署或達成任何實質性的有約束力的協議、承諾或其他安排。 

4月20日,國軒高科在互動平臺針對網傳奧迪Q7電動版將搭載國軒電池的消息證實為誤傳。

國軒高科2006年成立,是國內最早從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之一。2007年,國軒磷酸鐵鋰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2010年與安凱客車合作,搭載國軒電池的全球首條純電動公交上線運營。2011年開始配套江淮純電動汽車。2015年上市,同年完成863計劃項目驗收。2017年開始與上海電氣合作發力儲能領域,2019年與博世簽訂采購協議,打開海外市場。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49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國軒高科的裝車量排名第5,達到0.25GWh。隨著主要整車客戶江淮、奇瑞、吉利商用車、北汽新能源、長安等新能源的車型不斷投放,國軒高科的乘用車配套占比不斷提升。

國軒高科的生產基地主要位于在華東和華北,分布于合肥、南京、青島、唐山和廬江,已經建設完成16GWh產能,規劃產能達35Gwh。

其中,唐山基地一期、二期磷酸鐵鋰方形電池項目已經完成,產能共計3GWh,三期項目規劃產能為7GWh,今年一季度開工,主要供貨給大巴車和5G基站。

青島的一期和二期磷酸鐵鋰方形電池項目已經完成,產能3GWh供貨給乘用車。

南京一期和二期磷酸鐵鋰方形電池項目已經完成2GWh的產能建設,供貨給專用車和5G基站。三期項目在建中,規劃產能6GWh。

合肥生產基地的磷酸鐵鋰電池產能為2GWh,三元方形電池4GWh項目已經完成,1GWh三元軟包項目將于今年投產,主要供貨給乘用車。

廬江一期1GWh磷酸鐵鋰圓柱形電池項目已經建設完成,6GWh項目在建中。

此外,國軒高科還收購了巴斯夫美國實驗室,并在日本研究院開展固態電池技術研發。布局上海、合肥、日本筑波、新加坡、美國硅谷、克利夫蘭與德國波鴻7個研發中心,分別負責產業鏈不同核心環節的研發。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度媒體發布會上,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Herbert Diess)強調,歐盟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新規實施,2020年將是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憑借強大的產品陣容,我們已為迎接 2020 年和 2021 年做好準備,將推出15款電動汽車及18款全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與韓國SKI、三星SDI、LG化學、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將采購總額超過500億歐元的電池,加速電動汽車業務發展。

2020年10月,基于大眾汽車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將在佛山和安亭的兩座新工廠正式投產,綜合年產能將達到60萬輛。此外,江淮大眾和西雅特正在開發小型電動汽車生產平臺。到2025年,大眾集團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年銷量要達到150萬輛,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會達到75GWh。

有分析人士認為,國軒高科作為國內動力電池供應商頭部企業,又與江淮大眾比鄰,大眾汽車可以就地取材,地方政府也會給予支持。另一方面,補貼大幅退坡,整車企業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磷酸鐵鋰出現回潮現象。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是磷酸鐵鋰電池的三大核心優勢。隨著技術瓶頸的不斷突破,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在不斷提升。今年2月,國軒高科宣布量產的磷酸鐵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00wh/kg。

國軒高科在高鎳三元電池方面也有所突破,1G軟包示范產線預計2020年投產。在國軒承接的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專項進展方面,NCM811余與碳負極軟包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2Wh/kg,循環次數超過1500周,通過科技部中期檢查,軟包電池量產在即。

截至發稿時,國軒高科尚未對深交所的關注涵作出回復,關于大眾和國軒的收購緋聞,EV視界會持續關注報道。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國軒高科將進行股權轉讓交易,對象會是大眾嗎?

5月20日,國內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李縝,及其一致行動人珠海國軒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李晨,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宜,擬向戰略投資者轉讓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權,并涉及其他表決權安排。因此,國軒高科申請5月20日上午開市起停牌,預計不超過5個交易日。一時間起了行業內的關注。

究竟是誰要對國軒高科投資呢?有兩個關鍵信息值得品味。《公告》中指出,“前述事項可能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權的變更。本次交易對手方屬于制造業,該事項仍然涉及有關部門的事前審批。”從目前的信息推測,戰略投資者或與汽車行業有關聯,同時不否認存在被海外企業并購的可能性。因此有消息猜測對手公司指的是大眾汽車。早在2019年8月,就有外媒報道,大眾正在考慮入股或者同中國電池企業建立合資公司,其中包括國軒高科。今年1月,外媒再次報道,大眾集團計劃通過折扣私募股權配售方式,收購國軒高科20%的股份,價值約56億美元。4月,再次有傳聞“大眾集團將收購國軒高科30%的股份,價值為74億美元。

根據大眾汽車計劃,2025年之前將推出50款純電動車型。2025年在中國將推出超30款新能源汽車,如純電動SUV大眾ID4就將率先在中國生產。未來10年,大眾新能源汽車總產量預計將達到2200萬輛。因此,有機構預測,到2025年后,大眾每年動力電池需求將超過100GWh。這樣看來大眾確實也需要一個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因此大眾與國軒高科之間不斷發生的緋聞可能也并非空穴來風。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日報521 | 國軒高科易主在即/途虎養車暫無上市計劃

受疫情的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遭遇重創。而隨著中美關系處于微妙階段,逆全球化逐步抬頭的此形勢下,大眾仍然堅守中國市場,并不斷拓寬自己的市場。

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了電動車深化合作意向書,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9億元),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在此前一天,大眾汽車還與國軒高科達成了戰略合作。國軒高科與大眾中國簽署了股份認購暨戰略合作協議。本次交易完成后,大眾中國將成為國軒高科的第一大股東。

同時收購國軒高科與江淮后,大眾汽車將形成新能源業務的全新矩陣,并有助于搶占擁有巨大體量的中國新能源市場。

左擁江淮 助力新能源市場

實際上,大眾與江淮的合作早有“苗頭”可循。

早在2016年,時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就曾表示:“大眾專為新能源車型打造的全新平臺——MEB將在2020年引入中國,并計劃到 2025 年實現年產 100 萬輛 MEB 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