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對個人發展的影響(國際貿易對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时间:2024-05-29 10:11:22 编辑: 来源:

經濟全球化為個體職業發展帶來了那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個體職業發展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以下是具體的機遇和挑戰:

1. 機遇:

* 全球化促進了技術、知識和最佳實踐的傳播,使得就業市場更加多元化和富有活力。

* 在國外工作能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拓展人脈和視野,提高國際素養和競爭力。

* 在國外工作可以幫助人們學習新技能和知識,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而且可以幫助他們適應全球化時代的職場要求。

* 在國外工作有助于提高語言能力,增加對不同語言的掌握,更好地在全球職場交流。

* 在跨國公司獲得工作機會:隨著跨國公司的增多,在國外工作可以使人們更容易獲得在這些公司的工作機會,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地位。

* 獲得先進的工作技術和管理方法:出國工作可以使人們接觸先進的工作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競爭力。

2. 挑戰:

* 全球化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如果不能適應這種競爭,就可能失去就業機會。

* 全球化使得企業更加注重效率和業績,這也給個體職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 全球化使得技術進步更加快速,如果不能跟上技術的步伐,就可能被淘汰。

* 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多樣性可能會對一些人產生文化沖擊,需要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

總的來說,經濟全球化給個體職業發展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需要個體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國際貿易對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國際貿易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多方面的影響。

此外,國際貿易還可能對物價產生影響。當一個國家的出口商品價格下降時,可能會降低國內生產成本,進而導致物價下降。然而,如果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會導致國內物價上升。

最后,國際貿易還可能對老百姓的家庭資產價值產生影響。股票、金融資產等價格下跌可能會導致家庭資產價值縮水,進而影響家庭的經濟狀況。

綜上所述,國際貿易對老百姓的生活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包括福利、就業、物價和家庭資產價值等方面。

經濟全球化對個人發展的啟示

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

什么是經濟全球化,國內外研究者做過多種表述,從比較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定義,一般可以解釋為這樣一種經濟現象:由于世界各國相繼取消或放松對商品、勞務、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國際流動的管制,各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日益加深,進而導致全球范圍內各種生產要素價格趨同。

(一)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地位和主要原因

進入80年代,伴隨著全球經濟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各國的貿易和投資聯系空前加強。自1980年至1996年,全球貿易規模幾乎增長了兩倍。全球貿易額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985年占29.8%上升到35%。80年代初至1996年,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遠超過國際貿易約5.5%的年均增長速度。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是這一時期經濟全球化最重要特征之一。1996年,全球跨國公司提供了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40%。與此相關,在過去10余年里,世界國際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近30%。經過大規模的跨國兼并和重組,在許多重要的生產領域,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甚至唯一的生產組織者,它們將整個世界納入其統一的生產和銷售網絡。

可以認為,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是過去20年里世界范圍內的技術進步和各國社會經濟變革的綜合反映。

首先,新技術革命的成果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物質基礎。高新技術的產業化使許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場迅速浮現,同時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特別是80年代以來現代通信業的革命(互聯網絡的迅速商業化運用),大大降低了國際間的通訊費用和交易成本,成為推動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與市場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經濟全球化的制度障礙。80年代初,整個世界進入了一個更加注重市場作用的非管制化時代,各國在取消貿易和資本流動管制方面邁出了相當顯著的步子。1970-1997年,取消經常項目匯總管制的國家由35個猛增至137個,其中大部分是80年代以后完成的。另據統計,1991-1997年,在世界各地,對管制外國直接投資的條例進行了570次自由化的修改。毫無疑問,無論是各國內部的市場化改革,還是貿易和投資領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都意味著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一個更有利的制度環境。

再次,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化與創新,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術條件。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不僅交易的制度環境日益寬松,且各種新型的金融工具與交易技術不斷涌現。這些創新,加上電子計算機遠程終端的廣泛運用,加快了交易速度,從而為資金在國際間的快速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外,近10年來,發達國家投資基金的大規模海外擴張,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并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個主要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用于國際投資的資產比重已從80年代末的7%增至90年代中期的10%以上。

最后,以關貿總協定(后改為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代表的國際經濟組織和協調機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始于80年代中期的烏拉圭回合,與過去歷次談判主要限于商品關稅減讓和非關稅壁壘拆除等議題不同,將談判議題擴大到了包括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市場準入、反傾銷規則和建立多邊貿易機構等在內的許多新領域。經過近8年的艱苦談判,各國終于在上述方面基本達成一致,從而為更加廣泛的貿易自由化確立了基本框架。作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導和推動者,80年代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國家已經實現了經常賬戶項下的可兌換。同時,所有發達國家已完全取消資本交易的匯兌限制,許多發展中國家對于資本賬戶的開放也開始越來越積極。近兩年來,對于經濟全球化具有重要意義的兩項多邊協定的談判業已取得明顯進展。其一是《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定》。該協定已從1999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有首批52個國家宣布加入。其二是世界多邊投資協定。這一主要由經合組織成員國參與、被認為是旨在制定“單一的全球經濟規則”的協定,目前正在談判之中,估計不久也將面世。

(二)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后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后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蕩,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蕩的制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后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于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于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于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采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經濟全球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同一把“雙刃劍”,對我們生活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影響。

正面影響:

②經濟全球化使一些國家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國家能富裕起來。

③全球化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雖然在這期間存在著增長的風險,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財富在日益增長,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④由于世界范圍的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使每個民族和民族國家都在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中得到自己應得的一份機會。

⑤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家間特別是大國間的協調與合作。

⑥經濟全球化使南北關系長期以來的緊張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南北經濟交往的規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強。

⑦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有所提高。

⑧推動了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

負面影響:

①由于民族國家內部和民族國家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全球化使窮國愈窮,富國愈富,特別是擴大了南北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

②經濟全球化會造成全球生態系統的過度開發與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③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他們往往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國際規則的便利,沖擊著發展中國家的主權,便利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例證。

④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國家間經濟實力有限,經濟結構趨同而缺少互補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使南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面臨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對個人的影響。 考試中,謝謝大家了

利:①促進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②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弊:①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嚴重,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②風險全球化,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分析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及受哪些因素影響

分析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及受哪些因素影響

趨勢一:全球經濟由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低于趨勢增長的新階段

國際金融危機已經過去6年多時間,但全球經濟復蘇步伐低于預期,產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國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負債、高失業率在內的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同時,由于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導致全球經濟潛在增速下降,大多數經濟體仍需將“保增長”作為首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