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現狀(供應鏈金融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时间:2024-05-23 21:27:58 编辑: 来源:

供應鏈金融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產業現狀

——供應鏈金融在中國處于起步階段

供應鏈金融產品根植于供應鏈條的各個環節,依據參與主體的不同,供應鏈金融可分為六類主要模式,其中,核心企業、第三方支付、物流企業、電商平臺憑借自身的經驗和資源的積累掌握了一定供應鏈交易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核心數據,具備自身競爭優勢,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P2P平臺則在資金端有自身優勢。

特別是P2P網貸平臺,在處理信息能力以及審批效率、創新速度都遠超商業銀行等傳統領域,且P2P的融資門檻低且資金來源風險偏好多元化,可以滿足產業鏈內中小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供應鏈金融是近年來供應鏈管理領域與金融領域發展的新方向,其產生和發展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主要業務形態有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預付款融資和戰略關系融資。

總體來看,目前供應鏈金融在中國仍處于初步階段,不過受益于應收賬款、存貨量以及融資租賃市場的不斷發展,供應鏈金融在中國發展較為迅速。

資金來源不斷拓寬、風控手段不斷增強,供應鏈金融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根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每年以約14%的速度在增長,2019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達到22萬億元,較18年增長26%。

發展趨勢:區塊鏈將助力行業升級

供應鏈金融圍繞銀行和核心企業,管理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相比傳統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具有獨特的優勢。但是雖然國家各部委都在鼓勵供應鏈金融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與挑戰。

在傳統供應鏈金融上,供應鏈上存在信息孤島,核心企業信用不可傳遞,缺乏可信的貿易場景,履約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且融資難融資貴。

然而,供應鏈金融傳統場景下的業務痛點,正是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施展之處。區塊鏈是點對點通信、數字加密、分布式賬本、多方協同共識算法等多個領域的融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鏈上數據可溯源的特性,非常適合用于多方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無法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作為當下信息技術“風口”的區塊鏈是一個信用機器,能消除供應鏈金融的那些痛點。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耦合”,成為突破現有供應鏈金融下的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區塊鏈技術針對供應鏈金融痛點的解決方案如下:

區塊鏈技術能釋放到核心企業信用到整個供應鏈條的多級供應商,提升全鏈條的融資效率,從信息流轉、信用傳遞、業務場景、回款控制以及中小企業融資上提高整個供應鏈上的資金運轉效率。

跨境電商現狀

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15%

與全球經濟復蘇仍受疫情影響,不同程度受挫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規模仍然實現持續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約19237億元,比2020年增長18.6%。

在進出口結構方面,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仍然以出口為主,且出口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中,出口總額占比超過70%;進口占比僅為27%左右。

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增速放緩

2021年由于疫情影響,我國跨境電商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國際物流道路受阻、海外網購需求增速放緩等因素導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增速放緩。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較2020年下降了5.44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7萬億元左右。

近年來,隨著我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的增長以及我國消費者對進口優質商品需求的增加,跨境電商滲透率持續增長。雖然2021年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滲透率出現小幅下降,但未來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以及跨境電商行業規模的增長,我國跨境電商行業滲透率將會不斷提升。

B2B為跨境電商主要交易模式

在交易模式方面,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以B2B交易模式為主,2021年占比達到77%。但從發展趨勢來看,近年來B2C交易模式占比逐年提升。隨著我國跨境電商行業規模的擴大以及覆蓋范圍的拓展,未來B2C交易規模將會逐漸擴大。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求 我國農產品國際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相關 論文 大綱

論文:農產品物流文獻綜述 摘要:農產品物流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瓶頸。本文在介紹國內外物流研究發展狀況,總結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研究現狀,并作了評述。

主題詞: 物流 農產品物流 評價

一、背景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農產品流通的市場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農民沒有從流通領域享受到應得的比較利益。由于農產品最終要依賴于流通領域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立,已成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整個農業發展的關鍵。

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立,必須依賴農產品現代物流。現代物流已成為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目前我國的物流行業已逐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由于我國農業發展的相對落后,致使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嚴重滯后,不僅大大削弱了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且已成為我國整個流通體系的瓶頸。我國每年果品產量有7000萬噸左右,由于上市組織化低、包裝不統一、大多敞篷車運輸,果品從采收、運輸、批發到消費者手中,大約損失30%。廣東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鮮活商品腐爛造成的損失達7.5億元。據統計,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在25-30%左右,超過1/4的農產品在物流環節中被消耗掉,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美國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有1-2%。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物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因此,通過研究農產品物流,逐步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將有效地解決農產品流通中的地區封鎖與貨暢其流的矛盾、農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流通速度與效益,從而大大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二、國內外物流的研究綜述

1、 物流熱的興起

據有關資料記載,物流概念的雛形最早出現在20世紀初葉,1918年英國的利費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用戶的手中,被譽為有關“物流活動的早期文獻記載”。1927年,R.Borsodid《配送時代》一書中首先使用Logistic來定義物流。1935年,美國銷售協會對物流進行了定義:“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與從生產地到消費地點流動過程中伴隨的種種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戰時供應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這一名詞,對軍火的運輸、補給等進行全面管理。這種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業部門,被人稱之為商業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義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產品分配、運輸、購買與庫存控制、儲存、用戶服務等業務活動”,其領域統括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上述歷史被物流界較普遍地認為是物流的早期階段。

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期間,人們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與商品銷售有關的物流活動,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Distribution一詞,在日本則被稱為“流通技術”,后稱之為“物的流通”。1986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將Physical Distribution改為Logistics。CLM對Logistics所做的定義是:“以適合于顧客的要求為目的,對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與其關聯的信息,從產業地點到消費地點之間的流通與保管,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對費用的相對效果’而進行計劃、執行、控制”。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圍,把物流活動擴大到生產領域,物流已不僅僅從產品出廠開始,而是包括從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產到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直到廢舊物品回收等整個物理性的流通過程。物流不但與流通系統維持密切的關系,同時與生產系統也產生了密切的關系。這樣,將物流、商流和生產三個方面連接在一起,就能產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1998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概念做出了符合時代發展特征的最新調整,即物流是供應鏈程序的一部分,其專注于物品、服務及相關信息從起始點到消費點的有效流通和儲存的計劃、執行(實現)和控制,以滿足顧客需求。

我國對物流的研究開始于物資系統,但由于物流概念本身的模糊,因此很多人將物流與物資流通混為一談,近年來許多學者經過對西方物流的研究,對此進行了深入認識,形成了當前比較一致的定義“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行有機結合”。

因此物流的概念發展隨世界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現代物流的概念是在全球化、信息化、一體化發展因此得以提出。隨著全球性經濟結構調整和跨國企業作用的發揮,世界經濟在發達國家的帶動下進入了消費多樣化、生產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時代。現代物流因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和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出現了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形態,物流規模和活動范圍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支撐下不斷擴大,物流企業向集約化、協同化方向發展。

物流在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美國著名經營學家彼得.德魯克將物流比做"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道格拉斯.M.蘭伯特(Douqlas M.Lambert)指出在整個物流活動發生的費用中,在庫費用是最大的一部分。早稻田大學教授西澤修所寫的《流通費用》一書,把改進物流系統稱之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潤源泉",他在《主要社會的物流戰》一書闡述:"現在的物流費用尤如冰山,大部分潛在海底,可見費用只是露在海面的小部分。"。蔣堅認為現代物流產業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現代物流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力量源泉,將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產生新的拉動與支持作用,對我國相關產業發展起到促進和協調作用,對于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問題起到關鍵性作用.

2001年以來我國興起了物流,許多科研院所和企業積極開展了物流的研究中。李學偉等對物流的物流的特征進行了研究,認為物流特征如下:服務業的性質,整合特征,與生產經營的不可分性等。姜大立等對我國16個行業的物流管理的特點、政策法規、運作模式、發展戰略進行了研究,試圖應用物流管理理論,結合行業特流管理實踐,探討行業特流發展趨勢,研究行業物流管理方案。杜木恒從市場供求運行的角度,以經濟學的需求觀、交易費用、尋找費用等經濟理論,分析現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以經濟學的財富觀闡述推動現代物流發展的基本動力因素,進而探討現代物流業態和物流經營方式的變革。陳清泰等在對美國、日本、歐洲等國現代物流發展進行了充分研究后,認為當前現代物流主要存在以下趨勢:1.物流技術高速發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主要體現為信息化、自動化、集成化和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