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理論比較優勢(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的異同 新貿易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的異同)

时间:2024-06-02 05:59:54 编辑: 来源:

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利用比較優勢理論的利與弊

按照比較優勢理論發展本國經濟,有利有弊

利:1、利用本國技術、資源甚至勞動力優勢發展產業,能有效提高勞動生產效率;2、有效降低商品比較勞動時間,從而在世界范圍內降低物價水平;3、出口創匯增加貿易順差弊:1、容易造成資源鋪張浪費;2、過度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容易動搖基礎行業,如農業、基礎制造業;3、過度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容易造成行業單一,結構結構偏向,抗經濟風險能力減弱

發展中國家利用比較優勢理論,容易使本國GDP快速增長;但弱過度發展,則有可能導致產業結構出現主動或被動調整,容易重蹈英國和日本的老路

比較優勢理論對國際服務貿易的適用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體現在: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是在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斯密認為由于自然稟賦和后天的有利條件不同,各國均有一種產品生產成本低于其他國家而具有絕對優勢,按照絕對優勢的原則進行分工和交換,各國均會獲益。李嘉圖發展了斯密的觀點,認為各國不一定要專門生產勞動成本絕對低(或者絕對有利)的產品,而只要專門生產勞動成本相對低(即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產品,便可進行對外貿易,并能從中獲益和實現社會勞動的節約。

李嘉圖在闡述比較優勢理論時,是從個人的情況談起的。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的“論對外貿易”中講到:“如果兩個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個人在兩種職業上都比另一個人強一些,不過制帽時只強1/5或者20%,而制鞋時則強1/3或者33%,那么這個較強的人專門制鞋,而那個較差的人專門制帽,這不是對雙方都有利嗎?”

拓展資料

(2)但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斯密一樣,李嘉圖研究問題的出發點是一個永恒的世界,在方法論上是形而上學的。李嘉圖把他的比較優勢理論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設條件的基礎上,把多變的經濟世界抽象成靜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貿易各國獲得的利益是靜態的短期利益,這種利益是否符合一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則不得而知。李嘉圖雖然偶爾也承認,當各國的生產技術及生產成本發生變化后,國際貿易的格局也會發生變化,但遺憾的是他并沒有進一步闡明這一思想,更沒有修正他的理論。

什么是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為:在兩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對于處于絕對優勢的國家, 應集中力量生產優勢較大的商品,處于絕對劣勢的國家,應集中力量生產劣勢較小的商品,然后通過國際貿易,互相交換,彼此都節省了勞動,都得到了益處。比較優勢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兩利取重,兩害取輕”。

一般而言,中國現階段勞動力相對多,資本相對短缺,應該發展勞動力相對密集型的產業,或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中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區段。但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或者資本密集型產業中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區段,可能成千上萬,每個地方的資源不可能把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所有產品都生產出來,這就必須做出選擇。

具體的選擇應該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一是選擇當地有傳統的產業。舉幾個例子:揚州有個杭集鎮,是全國的牙刷之都,如果杭集鎮牙刷廠不開工,全世界的牙刷都要配給。這個鎮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生產牙刷,有歷史傳統。南昌有一個文港鎮,是全國的鐵筆之都,國內生產的70%的鐵筆都出自哪個地方,文港這個地方也是從宋朝開始生產筆了,所以也有歷史傳統。

二是當地有國有企業。上世紀50年代,國有企業在很多產業不具備比較優勢,當時我國一窮二白。改革開放26年,我國平均每年經濟增長速度9.4%,經濟規模提高了10.3倍,現在,資本擁有量、技術擁有量和上世紀50年代已經改善非常多,許多原來不具備比較優勢、需要政府保護補貼才能生存下來的企業,現在其實可以煥發活力了。以重慶為例,重慶原來是老工業基地,現在則是全世界的摩托車生產之都,全國摩托車每年生產一千多萬輛,重慶要生產400多萬輛。這是因為,過去的重工業基地,為此打下了許多裝備業的基礎,當地有國有企業形成的產業群聚,現在已經符合我國的比較優勢。

三是當地要有獨特的資源。寧夏的枸杞子,新疆的哈密的葡萄干,都是當地的獨特資源。

四是當地已有產業可以向上下游延伸。比如說義烏,原是農區,基本上沒有工業,但現在義烏有很多工業,如織襪業、文具業等,因為義烏有市場,從銷售可以延伸到生產,生產的產品用于勞動力密集、技術相對比較傳統型的產品,符合比較優勢,又同市場經驗相結合。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勞動生產率的相對差異。

隨著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對服務業的相關研究也越來越被重視,但很多人把服務外包簡單理解為服務業的外包,這種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事實上,服務外包并非特指服務業的外包,而是服務環節的外包,服務環節既可以來自服務業也可以來自制造業。將服務外包狹義理解為服務業的外包,不利于充分理解服務外包的概念,也會脫離服務外包的發展實際。

事實上,目前國際服務外包作為全球價值鏈分工的一種重要形式,對深化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外包業務中服務產品交付時是否離開本國,服務外包可分為在岸服務外包和離岸服務外包。

服務外包發展的理論:

1、全球價值鏈理論。

Porter率先提出價值鏈概念,并將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生產經營、運輸銷售以及物流服務等定義為企業基礎活動,將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技術開發等定義為企業輔助活動,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共同組成了企業價值鏈活動。

商品生產中的不同環節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分工,使得不同的企業或機構圍繞這種商品的生產而納入同一個生產網絡中,從而提出了全球商品鏈。

2、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于一八一七年首次提出,該理論是對絕對優勢理論的繼承和完善。按照比較優勢理論的描述,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國的勞動生產率不同,以及由此造成的生產成本的差異。比較優勢理論系統解釋了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可以進行貿易活動的經濟現象,使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更加具備合理性和科學性。

根據該理論,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品牌設計、產品開發、技術升級、營銷售后、運營管理、企業文化等領域具有的其他企業難以模仿的、可以幫助企業長期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

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的異同 新貿易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的異同

現代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異同探析

1、現代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的不同點:

(1)理論假設的不同:①規模報酬不變與規模報酬遞增.在李嘉圖那里,產品生產的機會成本是保持不變的,也即規模報酬不變。規模報酬遞增意味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導致其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內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正是規模經濟使得各國謀求通過擴大特定產品的生產規模以降低成本而獲得成本優勢并進而導致國際貿易。規模經濟理論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即外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主要來源于行業內企業數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產業規模的擴大,由于同行業內企業的增加和相對集中,在信息收集、產品銷售等方面的成本會降低。②完全競爭與不完全競爭。傳統理論假定市場完全競爭,但現實中情況卻并不如此,同時企業傾向于追求規模經濟的追求。差異產品的存在時這種追求的結果也是其原因。同時,差異產品的消費也帶來消費者福利的增加。這些假定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競爭的市場結構。然而在一國市場范圍內,追求規模經濟效果和追求差異產品是矛盾的,而開展國際貿易能很好的解決這一矛盾。

(2)分析角度的不同。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多從供給的角度解釋國際貿易的原因、結構和結果,現代貿易理論認為,在同樣的生產條件下,需求不同也會影響國際貿易的地域分工。需求不同的原因可以是偏好不同,也可以是收入不同。前者認為各國偏好受其自然、人文環境的影響而各有不同。后者的典型代表是重疊需求理論。

(3)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在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中,各國的比較優勢是固定的,分析是靜態的,現代貿易理論則對現實中貿易模式的動態變動和在一些產品中領先地位的變化做出了解釋。

2、現代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的相同點:

(1)理論的發展都是現實的反應。前溯至斯密甚至重商主義,貿易理論的發展都是為了回應實踐的需要、解釋現實和為實踐服務。比較優勢理論論證了國際分工和自由貿易能夠帶來財富和福利的增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外擴張提供了理論支持。二戰以后的現代貿易理論一個重要的使命是解釋現實中大量出現的產業內貿易以及貿易模式的動態變化。

(2)現代貿易理論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而不是否定。相對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帶來相對成本的差異,并帶來比較優勢;資源稟賦的差異以及不同產品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帶來不同國家在密集使用其豐裕要素的產品生產上具有成本優勢也即比較優勢;規模經濟,無論是內部規模經濟還是外部規模經濟,都是因為規模經濟導致了成本差異進而帶來了比較利益;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則是解釋了比較優勢在產品生產周期的不同階段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動態轉移;重疊需求導致貿易的原因也在于各國規模生產其代表性需求產品而產生的成本優勢導致的比較優勢。

(3)在理論的政策意義上來看,目前所有的貿易理論都傾向于支持貿易自由化。依賴于不同的假設,特別是對傳統理論的發展,理論對于現實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但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國際貿易理論都認為各國之間一定的專業化分工和交換能夠帶來福利的增加,這種福利可能表現為消費數量的增加,也可能表現為消費品種的增加。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