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過程(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时间:2024-05-18 03:49:40 编辑: 来源:

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簡述國際貿易理論及主要內容

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

(1)絕對優勢理論

絕對優勢理論是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的。絕對優勢理論認為,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2)比較優勢理論

大衛·李嘉圖在19世紀初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

生產成本,而不是生產這些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只要兩國之間存在生產成本上的差異,即使其中一方處于完全的劣勢地位,國際貿易仍會發生,而且貿易會使雙方獲得收益。

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理:如果每個國家都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則兩國都可以從國際貿易中受益。

(3)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要素稟賦理論認為,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的不同,是國

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根據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

(4)規模經濟貿易理論——當代貿易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

大規模的生產可以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各國利用規模經濟來生產有限類別的產品,同時通過國際貿易實現產品的流動,這樣才能實現國際分工的規模效益,這是現代國際

貿易的基礎。

【例題1·多選題】(2007、2008年)隨著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當前主要的國際貿易理論有( )。

A. 絕對優勢理論 B. 比較優勢理論

C. 要素稟賦理論 D. 規模經濟貿易理論

E. 外貿依存理論

[答疑編號911090101: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BCD

【例題2·單選題】(2008年)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實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

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這一結論依據的是( )理論。

A. 亞當. 斯密的絕對優勢

B. 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

C. 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

D. 克魯格曼的規模經濟

[答疑編號911090102: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C

簡述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么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二戰后,以全球貿易的新態勢為契機,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從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技術進步等角度解釋了新的貿易現象。

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則以專業化分工來解釋貿易,力圖將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內。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買粉絲s://b.pingan.買粉絲.買粉絲/paim/iknow/index.買粉絲

世界紡織品貿易演變過程

O(∩_∩)O哈哈~我到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資料很全~~就是不告訴你!

新中國紡織業經過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 多年的快速發展, 在滿足國內衣著消費、增加出口創匯、積累建設資金、解決就業以及為相關產業配套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 我國化纖、棉紗、棉布、毛紗、呢絨、絲、絲織品、服裝等主要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 我國紡織業大而不強, 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在企業規模、產業結構、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 還是在技術設備、工藝水平、經營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對整個紡織業而言, 紡織品的出口是發展的動力, 而紡織業的的進步、競爭能力提高則是紡織品出口和全行業發展的基礎依托。中國已成為WTO的成員, 當今世界國際經濟一體化水平日益提高, 各國在資源、成本、技術貿易政策等方面都展開了全方位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紡織工業日益趨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發達國家的資金比較優勢和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比較優勢, 不斷改變世界紡織生產和貿易的格局。我國紡織業面臨巨大壓力, 但也遇到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必須冷靜思考、權衡利弊、審時度勢, 不斷完善調整戰略, 實現紡織強國之夢。

首先,我們得了解國際紡織服裝貿易的發展狀況。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從第一次產業革命開始至今,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一、18世紀末到二戰前夕。隨著第一次產業革命的爆發,英國開始以及其大生產取代傳統的紡織手工業。以防止機械革新為起點的機械化生產,促進了英國紡織品生產效率的急速提高,英國真正成為“世界工廠”。紡織服裝業的國際貿易初步形成,世界紡織服裝生產和出口中心是以英國為中心的發達國家。二、二戰后到1960年。戰后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低迷使其采取了高關稅、復雜的進口許可程序和一系列貿易限制。到了20世紀50年代,數量限制由于GATT和IMF等國際組織的謀求貿易自由化進程而減弱。發達國家的紡織品服裝貿易限制的逐漸減少促進了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始成為紡織服裝出口國,這些國家原材料豐富,勞動成本低,他們先增加了棉花的出口,幾年后服裝出口增加。發達國家并不十分歡迎這種趨勢,因為從發展中國家過快的進口對本國產業有影響,為了避免潛在的嚴重社會問題,一些發達國家也與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國政府簽訂協議以減少棉紡織品的出口。1959年世界服裝出口額首次突破十億美元。三、1961年至1994年。這30年來,世界紡織服裝貿易一直在貿易保護主義下進行。20世紀60年代,紡織服裝生產中心從美國、日本和西歐轉移到韓國。香港。臺灣等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而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現在仍在繼續,從韓國。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向亞洲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轉移。發展中國家成為主要的紡織服裝出口地區。四、1995年至2004年。在這一階段,區域貿易協定對紡織服裝貿易流向有明顯的影響,美國、墨西哥紡織品出口貿易在增加。從西歐到周邊國家,如中歐、東歐、土耳其和北非的出口明顯擴大。而亞洲,特別是韓國和臺灣地區對西歐和北美地區的出口增長也是相當可觀的。發達國家通過產業升級,從過去以制成品出口為主,轉變成以紡織品為主,發達國家繼續通過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紡織品來獲取高利潤。而將服裝及中低檔紡織品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五、2005年以后。美國等發達國家對紡織品的配額到期后,發展中國家將面臨良好的貿易環境。

發達國家一直是紡織服裝的主要進口國,目前世界70%的服裝出口到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盟和美國,但這一廣闊的市場并沒有完全向發展中國家開放,發達國家的進口很大一部分是發達國家間的貿易,特別是歐盟,其內部的貿易占其進口總量的50%以上。總體上看,發展中國家在紡織服裝業占有比較優勢,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服裝業通常是一個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先導產業,當一個國家經濟實力越來越強時,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就會增加。這表明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擴大生產和出口的空間很大。近40年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加迅速,而發達國家則出現了出口下降的總體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紡織服裝出口額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目前世界紡織服裝市場已形成了發展中國家出口、發達國家進口的格局。美國、歐盟、日本式全球紡織品服裝的主要市場,占全球紡織品服裝總進口額的70%。

紡織業是我國競爭性和國際依存度較高的產業, 也是勞動密集型和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我國的紡織工業具有一定比較優勢, 但缺乏競爭優勢。我國紡織業比較優勢明顯主要表現在原料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首先是天然纖維資源與發展迅猛的化學纖維資源優勢。如棉花產量世界第一; 萱麻纖維占我國纖維總量1 % , 但占到世界萱麻纖維產量的99 %。亞麻也屬于我國所特有資源之一。此外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繭絲生產國, 蠶絲和廠絲產量占世界的70 %以上, 此外還有兔毛、大麻等天然纖維資源。化纖原料資源種類齊全, 國內生產量逐年增加。同時擁有的就是大量的勞動力資源。與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比勞動力廉價; 與亞洲、南美州、非洲的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的勞動力素質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從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其中的關鍵因素仍是勞工成本與技術水平因素。服裝工業仍具勞動密集的傾向, 而紡織業整體越來越明顯的表現為資金技術密集的傾向。我國廉價的勞工成本是我們突出的競爭優勢, 但日本等發達國家以技術領先, 很大程度又抵消了我們的成本競爭優勢。從國際競爭力來看, 我國比較優勢仍然存在, 諸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各國總體實力仍不能與我抗衡。但從長遠看我們的競爭優勢依然不足, 主要體現在: 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設備落后、產品開發能力不足與現代企業制度不健全、經營管理水平低等方面。棉紡錠設備中的30 %、毛紡設備的15 %和印染設備的30 %急需淘汰。代表世界紡織工業水平的無梭織機和自動絡筒機普及率發達國家已經分別達到60 %和90 %以上, 我國卻僅為514 %和13 %。目前先進國家(地區) 的化纖人均產量約為我國的5~10 倍。開發能力弱也是我們難以克服的弱勢, 發達國家研究開發投入一般為銷售收入5 %~10 % , 而我國則不到1 %。

長期以來國際貿易理論是建立在比較優勢原理基礎上的, 這理論同樣適用于地區和產業之間。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 在某種商品上, 一個國家(地區) 在勞動生產率上占有絕對優勢, 即生產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于另一經濟, 若各國都從事自己已占有絕對優勢商品的生產, 即而進行交換, 那么雙方都可以獲益, 從而整個世界也可以獲得分工的好處。斯密這一理論被稱為絕對優勢理論。如果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生產上都沒有絕對優勢、那么這一國家能否參加國際分工進行國際貿易? 另一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不論一國經濟處于怎樣狀態都能確定各自的相對優勢, 即使一國總體上處于劣勢, 也可以從諸多劣勢中找到相對優勢。兩國的勞動生產率差距并不是在任何產品都是一樣的, 雙方按照“兩優取強, 兩劣取弱”的原則進行分工, 交易仍可獲得貿易利益。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簡稱H - O 模型) 繼承發展了李嘉圖理論, 揭示了各國生產成本差異和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H - O 模型基本容為: 同樣產品的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基礎; 價格絕對差異是由成本絕對差異決定的; 成本的絕對差異是由要素價格差異決定的; 要素價格絕對差異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決定的; 要素存量比率差異是由要素供求決定的; 要素的供給則是由要素稟賦決定的。該理論認為在不同國家同種商品之間生產函數相同的條件下, 比較優勢產生的根源在于各國或區域生產要素相對稟賦的不同, 以及不同商品生產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別。因此, 各國應當生產出口哪些密集型使用本國相對充裕要素的產品, 而進口哪些使用本國相對稀缺要素的產品。比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