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相對優勢和絕對優勢(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定義)

时间:2024-06-02 03:38:49 编辑: 来源:

在國際貿易中,什么是絕對優勢,什么是相對優勢?

絕對優勢亦稱“絕對利益”。在某一商品的生產上,一國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于另一國所產生的在該產品生產上的優勢。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絕對優勢理論中提出。

相對優勢亦稱“比較優勢”、“相對利益”。一國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處于劣勢地位,相比之下劣勢較小的產品生產上具有的優勢。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在相對優勢理論中提出。

擴展資料:

在經濟學中,比較優勢原理是指一個生產者(個人,公司,或國家)能以低于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比較優勢原理解釋了雙方進行貿易的好處,即使其中一方可以以比對方更少的資源進行生產,他也可以從貿易中獲益,因為他可以專門從事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活動。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理論的主要準則。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主要闡明了如下內容:

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

2、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

3、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開展國際貿易,對各國都會產生良好效果。

4、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后天的有利條件。

貿易理論中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異同

絕對優勢理論是主張以各國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為基礎進行國際專業化分工,并通過自由貿易獲得利益的貿易理論。如果一國某種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或價格比其他國家低,就稱該國具有這種產品上的絕對優勢,因而該國就應完全專業化生產并出口這種產品,同時進口那些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這種基于絕對優勢的國際分工和自由貿易的結果將使貿易各方都可獲得貿易利益。

(2)比較優勢理論是主張以各國生產成本的相對差異為基礎進行國際專業化分工,并通過自由貿易獲得利益的貿易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國在所有產品上都具有絕對優勢,但相對而言總有一種產品的優勢是最大的;另一國在所有產品上都是絕對優勢,但比較起來總有一種產品的優勢是最小的。這樣,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兩國在相對成本差異的基礎上一樣能產生貿易,獲得貿易利益。

這是高鴻業上的課后題把 ,老兄,加油啊哦

本文來自: 人大經濟論壇 詳細出處參考: 買粉絲://買粉絲.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474904&page=1

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定義

絕對優勢: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直接成本即會計成本比別的國家低,就說這個國家在這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

相對優勢:是指某種革新與其所替代的舊的技術相比,其先進的程度。

擴展資料

絕對優勢理論和相對優勢理論區別

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定義

絕對優勢:是指一個旨在闡明一個國家如何在國際貿易中獲利的理論。指當兩個國家生產兩種商品,使用一種勞動時,如果剛好A國家在一種商品上勞動生產率高,B國家在這種商品上勞動生產率低,則A國在該商品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

相對優勢:是指某種革新與其所替代的舊的技術相比,其先進的程度。而相對優勢度常常用經濟收益,低初始成本,適應性的增強,一段時間內儲蓄的增加,社會聲望,回報的快速性等來表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