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自由化對我國的影響論文2500字(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還帶給發展中國家什么好處)

时间:2024-05-20 02:18:11 编辑: 来源:

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還帶給發展中國家什么好處

(2)發展中國家能夠進口經濟發展急需,而本國又不能滿足需求的生產性服務,從而有利于解決生產發展與服務業落后的矛盾。

(3)外國企業競爭的加劇,迫使發展中國家的服務企業吸收國外先進服務技術與經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競爭能力。

(4)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出口自己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進口不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促進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

我需要一篇中專生國際金融專業的論文2500字 以(金融危機)為話題

我有,發給你吧。是pdf格式的

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思考

林正平①

摘 要:美國金融危機不可避免的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造成沖擊。在此背景下,審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

經濟發展狀況,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現階段,堅持改革開放,

穩定國內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堅持發揮政府調節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積極參加國際合作等舉措,都

將有助于中國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美國金融危機;改革開放;新興市場國家;政策主導

中圖分類號:F83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768(2008)12-0017-05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

經濟環境中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告誡全黨增強憂

患意識,積極應對挑戰,最重要的是把我國自己的事情辦好。

最近美國經歷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全球最大的金融危機,對國際市場造成的嚴重沖擊和對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憂慮。我們要以國際視

野和戰略眼光,審視這場危機的起因、過程、負面效益以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冷靜觀察,認真

應對,繼續解放思想,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在應對危機中著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同

時,負責任地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我們應抓住歷史賦予的機遇,

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踐行科學發展,堅持改革開發,繼續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主要癥結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各種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生產要素跨越國界流動。具體包括貿

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和投資跨國化、金融全球化,其中貿易、生產的全球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基

收稿日期:2008-10-11

作者簡介:林正平,男,福建中誠信信用評級買粉絲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

國際金融危機專欄

18

礎。由于經濟運行日益以金融活動為中心,以金融關系為紐帶,所以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

核心,并成為全球化新的主導動力;也因此金融成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化三者之中

的主導力量。在這樣特定的新國際環境中,美國為挽救經濟推行了一種借錢消費的經濟增長方式,

利用美元霸主權地位和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濫用金融衍生品。在無力監管的情況下,通過

各種金融工具誘導人性的貪婪與投機,在消費模式上,從以收入為基礎的儲蓄模式向以資產為基

礎的儲蓄模式轉變,不斷擴大消費信貸,帶來了大量的透支消費和高負債;金融職業道德上,高

薪激勵離開了合理邊界,高管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無限制地放大,大搞金融冒險,設計的金融

產品無限延長了信用鏈,不斷升高虛擬性,信用關系高度復雜化,產權關系越來越模糊,可控性

越來越低,風險性越來越大。特別是危機已經開始擴散,如花旗、美林、瑞銀等大型金融機構出

現巨虧,市場流動性驟減,還繼續推出金融資產違約保險。所謂“信用違約互換”(CDS),這個產

品說是保險,但擔保對象不透明,已經看不到其價值所在,不能定價,也不能很好地在市場上交易,

實際已經異化為買賣雙方的對賭行為。最后風險爆發,根本不能避險,反而加劇了信用危機。

二、透過危機看中國經濟發展

二十一世紀是二戰以后全球經濟最好時期。這個時期全球經濟的特點,基本是美國憑借其相

對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先進技術,依托資產價格泡沫的財富效應,支撐了亞洲制造圈的迅速擴張,

進而帶動了中東能源及國際大宗商品供應國的發展,推動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最終造成全球經

濟增長潛力的過度消耗。國際收支表現上基本是東亞國家輸出實體商品,資源國家輸出資源,美

國輸出美元及金融產品以換取商品和資源。在這場全球產業大轉移中,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既求

生存,又求發展,以政策性開放為主導,選擇了國家主導性的市場經濟模式,并以漸進式區域開

放為經濟轉型的主線,實現了開放與改革的良性互動,使整個經濟向開放型轉變。這個階段中國

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體現,主要依靠政府主導的低成本勞動力優勢,付出資源環境代價,依賴擴

大出口來平衡國內儲蓄,通過商品輸出消化吸收國內過剩的儲蓄資源,從而迅速提升了國家工業

化水平,也壯大了整體經濟規模,為繼續發展打下了結實基礎。無疑這是一個必然而成功的選擇。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實現了從半封閉經濟到全方位開放,進出口貿易增長104 倍,在世界

貿易中的位次從32 位到2004 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例,從1978 年的不

到1%提高到2007 年的8%;從1993 年起,連續15 年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到

2007 年底,全國外商直接投資以年均20.1%的速度增長。

近幾年全球經濟從不平衡到平衡的發展循環,是建立在支持經濟平衡的新興市場國家自身不

平衡的基礎上。我國的政策性開放的發展路子得到了利益也帶不少問題:首先,世界出現了以美

國為代表的資產膨脹型的過度消費模式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過剩生產型增長模式的結構

失衡。那些過度消費模式的歐美國家在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條件下,長期奉行低利率政策,貨幣

過度發行,加劇了金融體系乃至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脆弱性。而發展中國家大量出口,推進了

投資,壓抑了本國消費,加劇了經濟結構不平衡。改革開放的開始年份,我國投資與消費的拉動

作用基本交替變化,其規律是出口增長快、經濟高速增長年份,投資對經濟增長率貢獻高于消費;

經濟比較正常年份,消費貢獻率則高于投資。但2001-2006 年消費增長拉動力明顯減弱,進出口

對任務貢獻率在1999 年前呈起伏不定,往后年平均在7%左右,2005 年開始穩定在20%到24%

之間。而消費率卻低于50%,有的年份只40%左右,一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 個百分點。其

19

次,由于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我國進入世界資源型產品的最大生產國、

最大需求國和最大消費國的行列。2007 年以來雖然重要礦種對外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如原油、鐵

礦石等仍在50%以上,已出現大量的資源環境問題。第三,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不僅總量規模快

速增長,而且已出現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為特征的勢頭,2000-2007 年國際收

支總順差逐年擴大,2007 年達4453 億美元,年均增長53%,順差占同期GDP 的比例越來越高,

平衡狀態偏離度在逐步擴大,給宏觀調控尤其是貨幣政策帶來越來越大壓力。

現在我們處于更加開放和偉大變革的時代,我國出口已占 GDP 的37%,而美國這個比例不

足10%。這種結構已被世界各國走過的歷程證明,非常容易受外國經濟的影響。隨著全球化的不

斷深入,世界范圍內產業轉移、轉型和升級還在繼續延伸,而全球市場是一種零和博弈,市場變

化最終都表現為財富和資產的轉移,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堅持改革開放,把

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上一個新的平臺。

三、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改革開放是

中國發展的永恒動力,根據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我們應該用發展創新思維來轉變引導社會

的思維定式,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始終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突出實踐特色,繼續

解放思想,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立足自身是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有效手段,也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一)認識自己,增強信心,抓住機遇,積極應對

這場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長期積累的失衡矛盾最終釋放的必然結果,風險前所未有,機

遇前所未有,我們要在困難中發現機遇,在風險中尋求發展。目前金融危機繼續向實體經濟轉移,

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外部風險加劇。雖然目前我國各項經濟指標都很健康穩定,我國金融市

場體系相對獨立,受到這場危機的直接沖擊要好于歐洲等其他國家,但要看到我國經濟的負面問

題,已經越來越表現為經濟下行的風險。歐美需求減緩,由于價格成本和改革開放時間的長短,

以及認識深化等原因,我國的外部需求減緩程度可能更甚于全球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目前中央已

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經濟大起大落,作為科學發展的首要目標,著力擴大消費需求,

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時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當前的

問題是:(1)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受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資產財富縮水、社會保障制度

完善尚待時日、農村改革發展需要一個過程等因素的制約;(2)我們在踐行科學發展中,要重新

定位和糾正過去那種犧牲勞動者利益、損害環境、濫用土地、削弱經濟自主性等行為,必然要推

高勞動成本、環保成本,甚至必要時提高農產品價格;(3)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不可避免要

經受一個與國際價格體系接軌的長期痛苦的通貨膨脹。

美國是黃金儲備大國、石油儲備大國和農產品出口大國,從次貸危機看,不否認美國通過降

低美元利率的預期,促使大宗商品暴漲,從中獲得巨大利益。美元今后會不會再次走弱和大宗商

品階段性上漲,如何判斷美元走勢,已成為我國外匯增值以及與外匯有直接間接關系的產業、企

業的關鍵和核心問題之一。這些問題突出表現為當前我國國內能源、土地礦產資源等重要資源緊

缺、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相互疊加,給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造成巨大

的壓力,進而給經濟增長、勞動就業、幣值穩定及國際收支平衡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中國目前

經濟基本面是好的,有條件、有能力抵御外部沖擊。但是目前我國還是依賴出口和外資的經濟增

20

長模式,近年來我國每年10%左右的GDP 增長中有2~3 個百分點來自外需貢獻,國家統計局初

步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回落2.3 個百分點,其中有1.2 個百分點來自出口減速。財政收入8

月份增速還能堅持兩位數,9 月份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