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商品價格的構成(國際貿易商品價格形成的基礎是什么)

时间:2024-06-03 05:00:24 编辑: 来源:

進口貨物的價格構成是什么?

FOB : Free On Board 稱為“船上交貨價”接裝運港所在地城市,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

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

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例如:FOB上海表示賣方需把貨物送到上海交

貨給買方。

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 到岸價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是由出口方代買方付到某個國

外港口即目的港的海運費用,代買方投保。例如: CIF NEWYORK 表示貨達紐約后完成交付。

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運費, 在裝運港船上交貨,賣方需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港所

需的費用。例如:CFR NEWYORK 表示表示貨物達紐約后交貨。

一般貿易術語后跟港口所在的具體城市,因此從上海出口貨物到美國紐約,應是FOB 上海,

CIF/CFR 紐約。

裝運港:Port of Shipment,又稱裝貨港(Loading Port),是指貨物起始裝運的港口。目的港:

Port of destination,又稱卸貨港(Unloading port), 是指買賣合同規定的最后卸貨港口。一筆

國際貿易交易中,既有裝運港,也有目的港。

擴展資料:

貿易術語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price terms),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產生的它是用來

表示商品的價格構成,說明交貨地點,確定風險、費用和責任劃分等問題的專門用語。

目前全球通用《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是國際商會根據國際貨物貿易的發展,對2000

通則修訂,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開始全球實施,2010通則較2000通則更準

確標明各方承擔貨物運輸風險和費用的責任條款,令船舶管理公司更易理解貨物買賣雙方支付各

種收費時的角色,有助于避免現時經常出現的碼頭處理費(THC)糾紛。

進出口商品價格核算有哪些要素構成

影響進出口商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數量。國際市場上的供求狀況,是影響進出口商品價格的首要因素。要注意調查研究,根據具體商品的不同情況,掌握變化規律,加強分析預測。

2、包裝裝潢。包裝是影響商品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外包裝要求適于長途運輸、體積小、重量輕;內包裝不僅要求新穎美觀,還要適于超級市場陳列和便于攜帶。在國際市場上,商品包裝裝潢費用超過商品自身價值的情況常有出現。

3、交貨時間。一般來說,交貨迅速準時可維持好價。到貨不準時,或長期脫銷,或大量涌到,造成供過于求,對價格都有很大影響。

4、支付條件和支付貨幣。這是涉及買賣雙方責任風險的負擔問題。賣方如果冒遲期收款、接受軟幣、負擔利息的風險,則售價可能要高一些;而要保證收款安全,要求買方早日支付,并以硬幣計價付款,則價格將相應低一些。成交時必須仔細算帳,權衡得失,使所訂價格與所擔風險相當。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買粉絲s://b.pingan.買粉絲.買粉絲/paim/iknow/index.買粉絲

影響進出口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世界市場上商品的價格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該商品的國際價值。這是決定性因素,一般來說,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是根據國際價值決定的價格來銷售的。

2、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一般來說,若供不應求,價格就高,反之,就低。

3、匯率的變動,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匯率的變化,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會隨之變化。

4、國際市場上工業制成品于初級產品的剪刀差,人為造成國際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變化。

5、國際社會政治、經濟、外交關系的變化,也會影響國際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變動。

總之,世界市場上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多變的。

在對外貿易中,我國進出口商品的作價原則是,在貫徹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根據國際市場價格水平,結合國別(地區)政策,并按照我們的經營意圖確定適當的價格。由于價格構成因素不同,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確定進出口商品價格時,必須充分考慮影響價格的種種因素,加強成本和盈虧核算,并注意同一商品在不同情況下應有合理的差價。

確定進出口商品價格除遵循上述原則外還應考慮下列因素:

一.

交貨地點和交貨條件

在國際貿易中,由于交貨地點和交貨條件不同,買賣雙方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也不同,在確定進出口商品價格時,必須首先考慮這一因素。例如,在同一距離內成交的同一商品,按

CIF

條件成交與按

DES

(到貨港船上交貨)條件成交,其價格應當不同。

二.

運輸距離

國際商品買賣,一般都要經過長途運輸,運輸距離的遠近關系到運費和保險費的開支,從而影響到商品價格。因此,在確定商品價格時,必須核算運輸成本,作好比價工作。

三.

商品的品質和檔次

在國際市場上,一般都是按質論價,即優質高價,劣制底價。品質的優劣,包裝裝潢的好壞,款式的好壞,款式的新舊,商標、牌名的知名度,都影響商品價格。

四.

季節因素

在國際市場上,某些節令性商品,如趕在節令前到貨,搶行應市,即能賣上好價。過了節令商品往往售價很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跳樓價"出售。因此,應充分利用節令因素,爭取按有利的價格成交。

五.

成交量

按國際貿易的習慣做法,成交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價格,成交量大,在價格上應予適當優惠,或采用數量折扣辦法。反之,成交量小,可適當提價。

六.

支付條件和匯率變動的風險

支付條件是否有利和匯率變動風險的大小,都影響商品的價格。例如,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采取預付貨款同采取憑

信用證

付款方式,其價格應有區別。同時,確定商品價格時,一般應采用對自身有利的貨幣成交。如采用不利貨幣成交時,應把匯率風險考慮到商品價格中去,即適當提高價格降低買價。

國際貿易商品價格形成的基礎是什么

             商品的國際價值是在國別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

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

任何一個國家所生產的商品,其價值內容都是由抽象的社會勞動決定的

商品的國別價值量是由該國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各國雖然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但由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因此這時并不具備國別價值向國際價值轉化的條件

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后,各國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后來隨著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統一的世界市場逐步形成,這時各國的社會勞動才不僅作為個別國家的社會勞動,而且也作為世界的社會勞動

當商品交換變成世界性交換的時候,社會勞動才具有普遍的國際性質

因此,促使國別價值向國際價值轉化、國際價值得以形成的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價格的構成

形成價格的各個要素及其在價格中的組成情況。 價格構成是價值構成的轉化形式。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的價值(C)、生產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價值(V)和為社會勞動所創造的價值(m),以及商品在流通過程中追加勞動價值是商品價值構成的全部內容,它在貨幣形態上分別轉化為價格構成的四個要素,即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國家稅金和企業利潤。價格構成中的生產成本是價值構成中的生產領域里物化勞動價值(C)和生產

在國際貿易中,不論是對進口方還是出口方,核算成本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其主要包括如下幾項主要費用:

第一,貨物出廠成本價,也就是貿易術語中的EXW,主要是根據貨物的原材料成本加上生產加工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算出的出廠價格。

第二,貨物從工廠提貨后運到指定港口(或空港),向出口國海關申報,直至等待船期(航班)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加上上述貨物出廠成本,就構成了貿易術語中的FOB.

第三,貨物從出口國發至進口國過程中所產生的運輸費用。這個費用加上上述兩項費用就構成了貿易術語中的CNF, 或叫CFR.

第四,如果貨物被投保,那么保險費加上上述三項費用,就構成了貿易術語中的CIF.

第五,貨物到達目的港口岸后需要辦理進口通關,涉及費用包括關稅及增值稅費(有些產品會有消費稅),進口清關費(主要包括報關、報檢費,倉儲費,港雜費,提貨費,換單費等),以及貨物放行后被送至買方指定地點所產生的送貨費。這些費用中,如果不包含關稅增值稅等稅費,則構成貿易屬于中的DDU, 如果包含了稅費,則構成貿易屬于中的DDP.

第六,當然,上面所有費用只是商品進出口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成本,構成進出口商品價格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出口方的利潤。

以上是進出口商品在核算價格是應該考慮的最主要的費用構成及核算方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