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際貿易戰爭的形式(19世紀末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主要形式?)

时间:2024-05-02 18:18:05 编辑: 来源:

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競爭、合作和沖突。

1、競爭:競爭是國際關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它主要表現為國家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和市場、擴大影響力而展開的角逐。這種競爭可以包括經濟、軍事、技術、文化等多個領域。在國際關系中,國家之間通常會通過提高自身實力、加強科技創新、優化政策制度等方式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便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2、合作:合作也是國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程度越來越高,許多問題無法單獨由一個國家解決,需要各國共同合作。國際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外交協商、國際組織、多邊合作、經濟一體化等。通過合作,可以共享資源、技術和經驗,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3、沖突:沖突是國際關系中最為敏感和復雜的形式。由于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外部勢力的干預和影響,國際關系中時常會發生各種形式的沖突。沖突的形式包括軍事戰爭、政治爭端、民族矛盾、領土糾紛等。沖突會對國際和平與穩定產生威脅,同時也會對當事國和地區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國際上的合作:

1、科技合作:科技是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國際間的科技合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這種合作可以促進知識的共享和技術的轉移,有助于解決全球性的問題,如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等。此外,科技合作也可以促進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2、經濟合作: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各國經濟的發展和提升全球的福祉。這種合作可以通過貿易、投資、政策協調等方式實現。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通過推動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為全球貿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區域合作:區域合作是指特定地區內的國家之間進行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這種合作可以促進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和一體化,提升區域的整體競爭力。例如,歐洲聯盟(EU)就是一個成功的區域合作的例子,它通過政治和經濟的一體化,推動了歐洲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國際戰略形勢的歷史演變與發展趨勢有哪些

國際戰略形勢是世界各主要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相互關系的基本結構。它是國際戰略環境的總體框架,表現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組合和對比。在國際戰略格局中,擁有強大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國家和地區,在世界事務中扮演著主要角色、起著主導作用,通常被稱為“極”或“力量中心”。由于各個歷史時期,新生力量的形成與變化,使起主導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隨之變化,從而形成單極格局、兩極格局以及多極格局。國際戰略格局同經常變動的國際戰略形勢有所不同,它在一個相應的歷史時期內具相對的穩定性。新舊戰略格局的交替轉換,通常發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國家的劇烈的社會大動蕩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斷發展變化。真正具有世界意義的國際戰略格局是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國際戰略形勢的歷史演變

大航海時代前,人類生活在相互隔絕而又各自獨立的幾塊陸地上,沒有哪一塊大陸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還是圓的,而幾乎每一塊陸地上的人都認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人類歷史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自此,國與國之間開始了頻繁的交流,戰略格局悄然形成。最初,由于歐洲活躍的貿易與文化交流,此時的戰略格局以歐洲為中心,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648~1815年) 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世紀初期,其標志是該時期席卷歐洲的30年戰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標志著歐洲30年戰爭的結束,成為現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

維也納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815~1871年)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更新,增強了主權國家的綜合國力。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以后,國際關系中的重要特點就是西歐向世界各地的擴張,歐洲擴張導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產生;此外,歐洲強國因殖民地等問題開始了激烈較量。最終在1814年10月~1815年6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確立了維也納體系。英、法、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相互制約與平衡,形成多極均勢國際體系中的主宰。

法蘭克福格局(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格局,1871~1918年) 在維也納格局的發展過程中,歐洲工業的進步促使各國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余的革命斗爭迅猛發展。1870年7月,法國拿破侖三世對普魯士宣戰。戰爭開始后,法國接連失利。11月,南德意志聯邦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3年付清后德國占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為確保對法勝利成果,戰后,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組織了新的反法聯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國。于是,在歐洲大陸形成了新的以《法蘭克福和約》和“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戰略格局,史稱“法蘭克福格局”。出于俾斯麥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亦稱“俾斯麥體系”。P-3

上 1921年底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下 雅爾塔會議“三巨頭”,從左至右分別為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

一戰的爆發使戰略格局的覆蓋面擴大,全球戰略格局開始形成。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格局,1918~1945年)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會上簽署的《凡爾賽和約》,以重新確定德國邊界、限制德國軍備、瓜分德國殖民地、從德國榨取巨額賠款為基礎,使歐洲形成了新的均勢,確立了一戰后歐洲國際關系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另一方面,在戰爭期間才加入協約國的美國和日本狠狠地發了一筆戰爭財,美國的海軍力量迅速發展起來。1921年底,美國為了確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支配地位,主導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先后炮制了《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和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通過這次會議,在承認美國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劃分了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自此,形成了以《凡爾賽和約》與華盛頓會議為基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1945~1991年) 二戰末,國際政治舞臺上的美國和蘇聯已經成為兩支主要力量。傳統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宣告終結,二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舉行的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標志著以美蘇兩大強國為首的兩極格局即雅爾塔體系開始形成。這些會議達成的協議和諒解,除協調了同盟國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計劃和行動,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戰的結束外,更主要的是確定了美蘇兩國的勢力范圍,標志著兩極格局初步形成。此后,美蘇冷戰更加劇了這一格局。

冷戰后進入多極化國際格局(1991年至今)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發生了對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國際戰略格局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兩極世界對峙的結束,給國際關系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世界各種力量經過發展和重新組合后,新的多極化世界格局已經初見端倪。

軍事力量在國際戰略格局演變中的重要作用

國際戰略形勢的轉型大多是通過大規模戰爭,特別是世界大戰的形式最終完成的,軍事力量是推動國際戰略格局實現最后變更的主力軍。在核威懾的控制下,冷戰沒有演進為熱戰,而是最終理性地接受了綜合國力全面較量的結果。但是在長期的兩極對抗中,軍事實力影響著力量的對比,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對抗的勝負。在維護或挑戰現有國際秩序時,軍事力量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軍事力量是營造有利國際環境的重要工具。進入21世紀以來,很多國家審查和調整國家安全戰略目標時,都在保衛國土安全的基本目標外,增加了營造有利國際環境的新目標。美國軍事戰略的三大任務是保衛國家、預防威脅、打贏戰爭,前兩大任務都包含有營造國際環境的內容,軍事戰略的涵蓋遠遠超出了戰場范圍。利用國家軍事力量開展國際軍事合作,已成為大多數國家謀安全、保利益、促和平的重要方式。

近來,多國參與的聯合軍演越來越頻繁

國際軍事合作是各國軍隊的根本任務之一。當前,國際軍事合作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形式越來越多樣,包括戰略對話、安全磋商、建立軍事互信、簽訂軍事條約與協定、建立危機預防與管理機制、開展軍事技術合作、參與國際維和行動、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加強軍事人員交流與培訓、進行軍援和軍購活動、防范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內容。開展這類軍事合作,是國家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樹立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建立有利的國際秩序的必要措施。軍事力量這種硬實力的軟運用,已成為很多國家和平時期運用軍隊的重要形式。

結 語

我國當前的周邊環境不容樂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只有加深對危機和苦難的理解,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站得住腳,應對各種撲面而來的挑戰,把握時局的最終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世界貿易有什么特點 要300字。。嗚嗚。、。。

同戰前比較,戰后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周期和經濟危機產生了新的特點。危機的性質、主要特征、基本原因等等,并沒有改變。但由于戰后資本主義經濟以及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而使經濟周期的發展進程,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等方面出現了以下一些特點:

同期性與非同期性經濟危機交錯發生

資本主義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與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互相交錯,而進入 70 年代以后,則由非同期性穩定地轉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危機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里趨向于同時爆發,具有比較明顯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 193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歐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一齊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只有1957~1958年、 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機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其他各次危機則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例如,美國爆發 1948~1949年戰后第一次經濟危機時,西歐和日本正處于戰后恢復過程中,并未同時發生危機,而當西歐各國爆發1951~1952年和 1964~1966年的經濟危機時,美國則由于先后發動侵朝戰爭和侵越戰爭,使危機分別推遲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發。

危機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戰后初期,由于資本主義各國遭受戰爭破壞的程度不同,經濟恢復的時間不同,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進程也就很不一致。

②局部戰爭,即50年代初的美國侵朝戰爭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美國侵越戰爭,對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周期的進程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③戰后各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各國采取的國家干預措施并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國經濟危機影響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④由于某些地區和某些國家的經濟關系特別密切并有共同利害關系,戰后形成了一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地區性聯盟,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因此,經濟危機有時在這些國家里表現出較明顯的地區同期性,而不表現為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戰后國際經濟關系日益密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空前發展,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趨勢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以上這些因素終于阻止不了經濟危機向世界同期性發展。70年代以后,連續發生了1973~1975 年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