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國際貿易中哪個因素不屬于成本因素(在兩部門經濟中,導致國民收入下降的因素是什么經濟學選擇)

时间:2024-06-02 03:23:36 编辑: 来源:

在兩部門經濟中,導致國民收入下降的因素是什么經濟學選擇

經濟增長:國民收入的增長其基礎是技術進步、制度變革和意識形態的調整。是指一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總量的增加,即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

(1)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宏觀經濟增長,即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產品量和服務量的增加。(2)決定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二是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三是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階段,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2.實現較快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

(2)我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現在我國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逐步趕上并最終超過它們。

第二,我國人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質量比較差。只有實現經濟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較快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國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失業、社會保障、環境污染等),沒有較快的經濟增長也難以解決。

(3)我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資源條件比較有利。(可以從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資金積累的潛力等多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制度條件良好。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為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根本性條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

第三,國際條件有利。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的條件,為我國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加快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1)科學技術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它一旦加入生產過程,就轉化為物質生產力。科學技術在當代生產力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技術進步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

技術進步通過兩種途徑來推動經濟增長:

一是技術進步通過對生產力三要素的滲透和影響,提高生產率,推動經濟增長。

二是在高科技基礎上形成的獨立的產業,其產值直接成為國民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和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

(2)我國實現技術進步的途徑:

第一,從我國國情出發,實施正確的科學技術發展戰略。

第二,著重發展關鍵技術。

第三,改革科技體制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求歷年國際貿易專業各學科對口高考試題?

2007年河南省對口高考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基礎課國際商務類) 分類:對口高考試題及答案2007.6.10 15:50 作者:對口考生 | 評論:0 | 閱讀:2066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考試

國際商務類基礎課試卷

總 分 核分人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130分)

得分 評卷人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凡輸入本國的貨物再輸出時,統稱為 。

2.依照貨物的物理形態,對外貿易可分為 和 。

3.進口附加稅主要有 和 兩種。

4.普惠制是指發達國家承諾對來自于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商品,特別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給予 、 和 的優惠關稅待遇。

5.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最高形式是 。

6.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 。

得分 評卷人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

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7.國際貿易總額從全球范圍看是指各國在特定年度內所發生的 ( )

A.進出口貿易額之和 B.進出口貿易量之和

C.進口貿易額之和 D.出口貿易額之和

8.鋼材屬于下列哪類貿易商品 ( )

A.勞動密集型 B.資本密集型 C.土地密集型 D.技術密集型

9.某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4萬億人民幣,對外貿易總額為0.2萬億美元,若按當年12月份的平均匯率8.0人民幣折算,則當年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為 ( )

A.67% B.33% C.40% D.60%

10.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通過下列哪個理論來說明對外貿易對一國國民收入和就業的影響 ( )

A.絕對優勢 B.相對優勢 C.對外貿易乘數 D.要素稟賦

11.下列哪種形式的壁壘屬于海關壁壘 ( )

A.進口押金 B.復式稅則 C.最低限價 D.標簽標準

12.某種進口商品,進口價格每臺150元,數量1,000臺,我國對其征收混合稅,從量稅率是每臺3元,從價稅率是5%,則海關應征收的關稅為 ( )

A.10,500元 B.7,500元 C.4,500元 D.3,000元

13.外國公民根據國民待遇條款可享受下列哪種權利 ( )

A.沿海航行權 B.領海捕魚權 C.購買土地權 D.著作權

14.APEC是指下列哪個區域經濟組織 ( )

A.歐洲經濟共同體 B.北美自由貿易區

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D.東盟

15.國際商品協定主要對象為發展中國家的 ( )

A.初級產品 B.半制成品 C.制成品 D.加工品

16.下列不屬于對外貿易經濟調控手段的是 ( )

A.匯率 B.關稅 C.進出口信貸 D.外匯管理

得分 評卷人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

錯誤的打“×”)

17.服務貿易在海關貿易統計表和該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均顯示。 ( )

18.如果某國對外貿易長期大量出超,則對本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利。( )

19.商品招標需要在固定市場進行。 ( )

20.市場產品供應大于需求,則消費者持幣購買商品具有較小選擇余地。( )

21.對于進口國來說,利用自主配額可以貫徹國別政策。 ( )

22.反補貼稅的征收數額,不得超過貼補數額。 ( )

23.根據最惠國待遇條款,締約國只能享受締約之后在條約有效期內所給予任何第三國的一切優惠、特惠或豁免。 ( )

24.戰略聯盟與收購相比,可以降低費用,分散風險。 ( )

25.人民幣升值能夠促進我國對外出口,限制外國商品進口。 ( )

26.出口替代戰略比進口替代戰略更容易遭受貿易壁壘。 ( )

得分 評卷人

四、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7.貿易條件

28.“自動”出口配額

29.國民待遇條款

30.共同市場

得分 評卷人

五、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1.簡述影響國際分工的因素對國際分工的發展所起的作用。

32.什么是非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有哪些特點?

33.當代國際貿易有哪些發展趨勢?

得分 評卷人

六、論述題(14分)

34.論述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的作用。

市場營銷知識(120分)

得分 評卷人

七、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35.市場營銷的實質就是不斷開發 的需求,并努力滿足消費者的這種需求。

36.目標市場就是在 的基礎上,企業決定要進入的最佳市場或子市場,即企業的產品或勞務所要滿足的 。

37.社會文化環境包括教育水平、價值觀念、 、消費習慣、審美觀念等。這些因素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消費方式以及 。

38.分銷渠道又稱分配渠道、銷售渠道等,它是指產品從生產者向

轉移的過程中所經過的 。

39.定性預測法是依據預測者個人的 ,通過對影響市場變化的各種因素的分析、判斷、推理,來預測 的發展變化。

40.國際市場營銷的 是指出口商在國際市場上直接與零售商或該商品用戶從事交易的一種渠道策略。

得分 評卷人

八、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

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填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