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日本做貿易掙錢嗎(日本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和過于依賴國外的市場,這對日本的經濟有什么利弊)

时间:2024-06-01 23:35:28 编辑: 来源:

做日本貿易的要求

做日本貿易需要多語言系統的掌握能力、目標市場的消費行為與市場調研能力以及財務核算與成本控制的能力等。

2、目標市場的消費行為與市場調研能力:你是否了解你的客戶,如果你的消費市場是日本,只有你用心的去了解過這個國家的節日文化,消費市場狀況,消費習慣等,這樣才能為選品打下良好的基礎,有調查才會有數據。

3、財務核算與成本控制的能力:你所售賣的產品的成本,快遞成本,包裝成本,人工成本,水電費,網費,外匯匯率,利潤分析等等,自己都要算清楚帳,每個環節都是你有可能賠本的風險點。

4、熟練組合國際物流與報關報檢的能力:你是否有國際快遞商的通訊錄,有哪些便宜高效安全的快遞運輸方式,做過跨境電商大的賣家多多少少都會掉進物流的坑里,一定要建立一個常用服務商的通訊錄圈子,比如貨代,倉儲,報關,報檢這些的人脈圈子。

5、平臺操作能力:跨境電商平臺很多,常見的如亞馬遜,雅虎,樂天,你了解多少平臺操作流程,是否了解這些平臺的規則。

日本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和過于依賴國外的市場,這對日本的經濟有什么利弊

有利:(1)日本是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由于它利用優良的海運條件發展出口加工型工業,所以海上運輸業得以大力發展,提供交通基礎

(2)日本工業本著“接近消費市場,接近對外貿易海港”的布局原則,工業帶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運輸、生產成本,而且還便于出口

弊端:(1)由于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原料、燃料嚴重依賴進口,需要大量進口,得以發展加工貿易

(2)嚴重依賴國際市場,日本地狹人稠,由于消費能力始終有限,國內市場狹小,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

都說日本人工資高,可你知道日本人的工資到底有多少嗎?

來日本十幾年了,日本基礎消費太高,水電煤電話費都要命,我一家四口水一個月平均500人民幣,電費一個月平均700人民幣,電話費一個月1500人民幣,吃喝用還都沒算上,反正基礎生活一個月用掉15000人民幣,我周圍的日本家庭和我家都差不多,對了,除此之外,每年還要收各種的稅,車稅,房子稅,年金保險扣的也都很多,一年工資30w基本全都花掉了,不負債就不錯了!

在日本工作5年了,我來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先看一組近年的年平均收入

看平均值來說,日本男性平均收入在每月50萬日元左右,女性平均在25萬左右。等于多少人民幣可以根據匯率自己換算一下,以下我都用日元做計量單位。

假設月收入50萬的男性跟月收入25萬的女性組成一個家庭,那月收入就在75萬左右。這基本上算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正常收入。

那再來看看消費,以東京都為坐標,房租2DK的團地在都內7.5萬左右,水電氣加網費手機費在2w左右,每月的稅收扣除(醫療保險,住民稅,年金)在8萬左右,就是說基本生活開銷在18萬左右。

然后就是兩個人的生活開銷,自帶便當會便宜一些,如果自帶便當加外食結合起來,就算每人每天消費1000日元,一個月平均上班20天,就算吃飯會花銷5萬,再加上周末的開銷,或是朋友聚會,或是出游,或是在家改善伙食,每周1.5萬已經不少了,一個月四周,就是6萬。再加上買點穿的用的預算4萬。所以生活開銷就是(5+6+4=15萬)。

兩個人生活的基本開銷就在33萬左右,在加上一年一次家庭旅行平攤在每個月上面3萬吧,也就是36萬左右,而實際上這36萬的開銷已經足以讓兩個人過得很自在了。

至于醫療,教育方面。醫療的話在日本基本任何診所和醫院都是用醫保卡報銷,只用付30%的費用,國內是住院才能享受,日本是感冒都用的醫療保險。進一次醫院,小病也就花幾千日元,大病需要做手術的去區役所開個醫療限定額,你要支付的醫療費用不會超過你每月有能力支付的額度。而教各種育方面更是從出生開始就是補貼。

收入高交的稅越多,收入低交的稅就相對少些,但兩個人工作基本上可以存下一半的錢,一年兩個人就算存300萬,3年也有塊1000萬日元了,在東京按揭一套房也是可以的。剛剛來的前兩年可能存下來的少些,兩年以后基本也能穩定的存下來一筆錢了,五六年能和有能力在首都按揭一套房在日本是常見的,在中國普通打工族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

作為一個平民來說在日本可以生活的很好,享受平等的醫療,教育以及干凈的空氣,肯定跟人家的富人生活也是沒法比的,只是日本的平民會比中國的平民生活的更自在些。

都說日本人收入高,那是30年前的事了。日本人30歲30萬日元,40歲40萬日元,50歲50萬日元。在30年前那是妥妥的中產階級生活,所以,30年前說日本滿大街中產階級也不為過。

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日本還是30歲30萬日元,40歲40萬日元,50歲50萬日元,只可惜物價已經不是30年前的物價了,30年來,由于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大量擠占了日本的產業空間,比如: 空調,冰箱,洗衣機,彩電,電腦,手機, 汽車 等等我們看得見的,還有許多普通人看不見的產業。日本產業的萎縮,導致日本政府對國民的稅收也比以前高了。

現在的日本,看似工資高,其實,很大一部分收入只是讓日本人過過手而已,日本人的收入都是稅前,稅后要扒幾層皮,而房產稅,房屋保險(木板房需要火災險,地震險,臺風險是日本必須購買的,如果是老房子還有蟲災險)把日本人搞得焦頭爛額。日本還有消費稅,今年10月份開始,日本政府已經把原來8%的消費稅提高到10%,意味著到手的工資又少了10%,甚至連乘飛機也開始收稅了,這些在中國人看來是莫名其妙的,因為中國人不用交這些亂七八糟的稅,而恰恰是這些稅已經掏空了日本人口袋的一半了,剩下的錢也只夠生活。看看日本滿大街的小排量 汽車 ,不就是為了省幾個油錢嗎?不要給我說是日本人環保,日本人三十年前滿大街皇冠,花冠以及類似排量的車。三十年來日本 社會 蛻變了,變得連日本人也不認識了。日本 社會 生活壓力很大,那些錢也只是夠生活,普通人沒有多少錢可存。許多有能力的日本人為了躲避高稅收,不得已離開日本,到中國生活,以前難得一見的流浪漢,這幾年也一直在增加中。在城市公園,在地鐵廊道,在一些街區,聚集了很多流浪漢。

大家都知道,日本養老金少,不足以養老,在日本,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普通日本人退休以后的退休金只有相當于人民幣三四千元,根本養活不了自己,很無奈,70--80歲的老人也不得不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門衛,出租車司機,BUS司機,清潔工,園林綠化,都有老人的身影。存款呢?不是說日本人收入高嗎?對任何人來說,養老都是最大的事,難道多余的錢也不存起來養老?對不起,不是日本人不存錢,而是真的沒有多少錢可存,無奈,日本老人只能在自己身體尚好的時候,拼命賺錢,以備不時之需。哪個老人退休以后都想在自己身體還好的時候,干自己喜歡的事,比如 旅游 ,養花, 娛樂 ,健身。。。可惜,日本老人沒有這個福分。這一點,比中國退休老人的生活可差遠了。

由日本老人的退休生活可以看出,普通日本人的工資也只是夠生活。

1、日本人力資源很貴的,餐廳刷盤子時薪是1000-1200日元,大概是66-80塊每小時。日本人很少跳槽的,基本一個公司待上一輩子很常見,收入根據工齡來算,工齡越長薪水越多。還有專業性越強的越掙錢。

2、消費水平,礦泉水100-160日元一瓶(6塊到11塊一瓶),但是日本自來水都是可以直引的,為什么還有礦泉水,就是礦泉水里面有礦物質以及負氧離子,反正就是喝了對人體好,日本人平均壽命比中國人多活10年。日本吃不是很貴,跟國內差不多。水果貴,蘋果桃子都是30-60人民幣一個。

說日本工資高的,那是沒見日本的消費多高。

1、普通的文員職員保育士等,剛畢業都只有20到25萬日元。還要扣掉保險養老金,到手就18到22萬。也就是1萬人民幣到1.5萬人民幣。

2、It行業會相對高一點,畢業或者沒經驗的,剛開始可以拿到30-35萬。到手25到30萬。1.5萬人民幣到1.8萬人民幣。如果有進取心肯努力上進,到三十歲以后混個領導層,工資能漲到2.5萬人民幣。技術厲害的,會做人的,也能漲到4-6萬人民幣。基本上45歲以后工資不會再漲。

3、日本 社會 工資漲幅不大,這通用于所有行業。一年漲個500人民幣吧,所以基本上可能你畢業時的工資和退休時的工資差不多。

4、日本物價高。單身租房6-7萬日元,3千人民幣,還是便宜的,位置偏遠,房子小的那種。買個床便宜的要人民幣三千,再買個床墊人民幣兩千。買個餐桌也要人民幣兩千。。。。。。再便宜也是這個價,物價就在那里,不會降下來,只有越高,沒有越便宜。

所以,再算一算,能存下錢嗎?

很多在日本的家庭都是月光,每個月等著發工資。青黃不接的時候還會很為難。說日本人基本不存錢,這實際上這樣的生活,也很難存錢。

說的是80%普通大眾的情況。當然也有 社會 精英、世代財閥家庭,那樣的情況不考慮,畢竟他們的生活從來都算不上普通人。

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

沒有真實的數據來證明事實,是我的不對。

我在上面說的情況是我以及我周圍的人在日本真實的生活。當然,人都有差異性。有的人混的好,那生活是另外一種風景。

我在日本雅虎上面找了幾個數據,在圖片里。大家可以看看,算一算。看看數字就明白了。

圖一是保育師,就是保育園和幼兒園老師,多為女性,所以顯示的是女性的收入。

圖二是事務職位的工資,就是在辦公室里干活,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術含量的其他工作,都算事務。比如:會計,貿易,客服等。

圖三是IT行業SE的平均工資表。很多中國碼農在日本都是做SE,能做到項目經理或者上層的,非常少,那些做到高層的,月收入100萬日元(約6萬人民幣)的也有。

圖四是每年要交的保險費用。

圖五是國民年金,就是養老金,還是最低的那種。

另外,圖表里的工資都不是到手的工資,到手之后還要被扣掉保險養老金。

房租物價,我就不貼圖了吧。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湊合的生活方式。看是想過得舒服點還是想對自己狠一點。

還有,我只是為了分享客觀真實的信息給大家而在此發言。如有文字冒犯,先賠禮道歉。文明共享信息,不喜勿噴,謝謝。

然而我們說工資不能籠統的只說一個平均值,因為許多人“被平均”了,很高呼“拖了后腿”。我們先看看日本行業的工資水平!

(圖:日本行業工資分布)

我們來解讀一下:

IT和通信行業平均工資為461萬日元/年,相當于30.4萬人民幣/年;

網絡、廣告和媒體:412萬日元/年,相當于27.2萬人民幣/年;

服務業:376萬日元/年,相當于 24.8萬人民幣/年;

制造業:456萬日元/年,相當于30.1萬人民幣/年;

醫藥行業:450萬日元/年,相當于29.7 萬人民幣/年;

金融業:446萬日元/年,相當于29.4萬人民幣/年;

建筑和房產:418萬日元/年,相當于27.6萬人民幣/年;

零售和食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