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復旦管院海外交流(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復旦大學什么機構)

时间:2024-06-03 15:53:32 编辑: 来源:

聽說復旦MBA有機會參加海外學府的交流交換項目,想了解下對學生具體有什么要求?

"復旦在職MBA學生、復旦國際MBA學生、復旦MPAcc項目學生及其他MBA項目學生,都可以參加交換生項目。

一般來說參加交流交換,需要各個院校的交流交換選拔考試;既然是出去學習,英語就是硬性條件,有的學校對于托福、GMAT或者雅思成績有明確的要求,比如2019年參加復旦交流交換學習的考生,雅思須在6.5分-7分以上;托福100分以上。

另外,復旦管院這方面,還要求在復旦MBA學習第 一學期的績點不得低于3.0。如果你是申請國外大學的長期第二學位學習,還需要通過對應國外院校的面試及考試選拔。"

復旦泛海、復旦經院、復旦管院的MBA各有什么特色?

同學你好,首先糾正一下,復旦大學目前只有管理學院和復旦泛海金融學院有MBA項目,復旦經濟學院是沒有MBA項目的。復旦大學管院MBA項目是培養綜合性的管理者以及各行業的未來領軍人才;復旦大學泛海金融學院MBA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兼備國際金融視野、精曉國際金融之術,同時深諳中國金融實戰、運籌中國金融之道的,能夠為中國金融事業的崛起和國際金融時代的變革獻計獻力的全球金融領袖。

一:復旦管理學院MBA項目特色有

1、先進的教學模式和雄厚的師資力量:項目教學倡導理論與實踐并重、國際化與本土化并行的理念。授課教師兼具深厚學術造詣和豐富管理實踐經驗,教學體系完整、教學方法先進。

2、MBA價值最大化平臺和廣泛深入的校企合作:項目重視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開設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與全球知名企業共同打造合作平臺,增強學生與企業的互動交流。

3、與海外一流名校緊密多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與多所全球頂級商學院開展創新性合作項目與課程,并積極發展國際學生交換項目,以此拓展復旦MBA學生的國際視野。

4、百年復旦所積淀的多學科優勢和深厚人文底蘊:依托百年復旦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項目開辦了知微行遠文化之旅系列講座等活動,遍邀復旦各學科的名師大家主講,為學生提供與大師面對面的學習機會,全面提升復旦MBA學生素養。

5、遍布世界各地的龐大校友網絡和豐富人脈資源:學院目前擁有20000余名校友,其中有近5000名MBA校友。他們遍及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在眾多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發揚光大了母校的傳統和榮譽,他們也以各種方式為復旦MBA學生提供了多方位的切實有力的支持。

6、倡導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的復旦MBA文化:項目自創立之初,就提出了復旦MBA學生應勇于承擔社會和民族發展的重任的要求,勇擔社會責任是復旦MBA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培養過程始終強調學生應將個人發展融入社會和國家的發展之中,以真正成為職業化的管理人才和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

二:復旦大學泛海金融學院MBA項目特色有

1、3R項目理念

Rigor 嚴謹 - 融合深度與廣度的課程體系設計

金融與管理相結合:項目課程不僅追求專業知識的深度,更拓展金融知識結構的廣度,特色課程與時俱進,涵蓋金融前沿理論與熱點問題,充分提升方向選修課程的附加價值。

Relevance 實踐 - 學術教授與業界專家的授課模式

頂級師資不僅只是來自世界著名院校的學術教授,更有來自金融業界、政府、企業的專家聯袂登場,升華學術造詣,深耕實務技能。通過LIVE Learning Project,將理論知識傳授與行動教學緊密結合,以實現最具實踐價值的教學方法。

Responsibility 責任

特別設置L.I.T.E.系列課程,培養兼具金融理論與實踐綜合能力,擁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與責任感的未來金融管理領袖。

2、首創MBA“+”的概念

國際模塊不再局限于海外游學、交換學分等初級模式,更與世界著名院校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甄選其最優勢學科,為項目學生創造收獲海外學位或特色方向專業證書的契機,實現真正的“+”增值教育。

3、三重專屬校友社會資源

真正打通FMBA,EMBA和EMF多層項目體系,融匯百年復旦、泛海國金、金融業界,三重專屬校友社會資源,不僅收獲人生摯友良朋,更體悟金融人文之美。

復旦的MBA學費是多少?有沒有到國外學習的機會?出國學習的費用包括在學費中嗎?

同學你好,2019年入學復旦大學在職mba學費是41.98 萬。

何為交流交換

所謂交流交換,即為與國外院校合作,互派學生交流學習;院校實行交流交換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學生的國際視野,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國內院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比如復旦管院每年接受的國際學生(包括學位生和交換生)達100名左右,派出的交換學生近120名左右,緊密合作的國外著名商學院有50多所。另外重要的一點:我們說的交流交換學習一般是一個學期左右,這個與短期的游學課程是有區別的;另外還可以出國進行長期學習,申請國外合作院校的第二學位;

1-短期交流

2-中期交換

一般交流交換有:合作學位課程項目、合作研究項目、教師互訪項目、學生交流項目、海外機構短期學習交流、師資培訓項目及高級管理人員培訓項目等。這些合作項目不僅日漸提高了國內院校在國際上的名聲和地位,拓展了學生和教師的國際視野,也讓每一位前來交流的學生、教授和高級經理人受益匪淺。

以復旦管院為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每年接待來自全球各地的知名商學院的眾多MBA和EMBA學生前來訪問交流,如哈佛商學院、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耶魯大學商學院、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等。為了讓學生在真正國際化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換學生項目,與40余所全球知名商學院簽訂了交換協議。2006年10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加入國際商學院組織(Partnership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簡稱PIM組織),為學院的國際交換學生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3-長期學習

長期學習,即為我們熟知的第二學位申請;目前國內很多頂尖院校與國外知名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幫助在讀學生申請國外院校的學位證書,這樣學生畢業之后除了拿到國內院校的MBA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外,還可以獲得國外院校的學位證書;

以復旦為例,在復旦全日制IMBA項目及在職MBA項目就讀的學生可以申請國際頂尖院校的第二學位學習機會。學生在第一學期末提出申請,通過對方學院選拔即可在第二學年赴海外就讀第二學位。在完成對方的學業并達到學位要求后,即可獲得相應學位。之后學生可將修得學分轉入復旦,在復旦通過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復旦工商管理碩士學歷、學位,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學習證明書。

目前與復旦MBA 合作的第二學位項目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Studies (MSMS))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級管理碩士學位

(Master of Advanced Management (MAM))

加拿大約克大學Schulich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Schulich MBA Program, York University)

什么條件可以交流交換

一般來說參加交流交換,需要各個院校的交流交換選拔考試;既然是出去學習,英語的硬性條件就必不可少;有的學校多托福或者雅思有明確的要求;2019年參加復旦交流交換學習的考生,雅思須在6.5分-7分以上;托福100分以上;

另外:除了對雅思成績有要求之外:MBA學習的第一學期的成績也非常重要,復旦管院就要求第一個學期的績點不得低于3.0;

如果要申請國外大學的長期第二學位學習,還需要通過對應國外院校的面試及考試選拔。

參加對象

復旦在職MBA學生、復旦國際MBA學生、復旦MPAcc項目學生及其他MBA項目學生都可以參加交換生項目;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交換學生項目分為春秋兩季,目前國際合作院校已達到了56所,能夠有機會出去交流的學生也達到了每年100多人,交換院校的分布十分廣泛,分布在歐洲、北美、大洋洲、亞洲和非洲。派出的交換學生一般于每年2月左右進行選拔,在國外的進修時間大多為一個學期,學制以當地學校為準。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復旦大學什么機構

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一所專門從事國際問題和國際關系研究的機構。

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11月。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共有46名成員,研究人員36名,其中正高級職稱者9名,副高級職稱者14名,講師13名(含新進博士),分布在13個研究部門;行政管理和資料輔助人員10名,分布在院部以及各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研究領域已經覆蓋除中東、大洋洲和非洲以外的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擁有研究中心和研究室13個:美國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韓國/朝鮮研究中心、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北歐中心、拉丁美洲研究室、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以及南亞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其中還包括關于美國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小基地)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大基地)。

1、美國研究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是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核心部分,成立于1985年。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中心于2000年被批準為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中心又被批準為美國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教育部和復旦大學對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資助,中心還通過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復旦基金會(The Fudan Foundation)得到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屬的美國海外學校和醫院項目的贊助。

美國研究中心在中美關系、防擴散與軍備控制、美國國會等領域的研究和國際合作,已取得國內外學術和政策界的肯定。

復旦基金會設有“謝希德獎學金”,以紀念謝希德教授對中美關系所作出的杰出努力。該中心出版的《美國問題研究》叢書,已被列入CSSCI來源期刊。

已故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教授曾擔任該中心首任主任,第二屆主任為倪世雄教授,現任主任為沈丁立教授,吳心伯教授和信強副教授擔任中心的副主任。

2、日本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關系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全面開展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并帶動對東亞的研究和交流。

中心長期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日本衛材株式會社、日本萬國博覽會紀念協會、日本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從1991年起,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把中心作為據點機構予以重點資助。

中心現任主任郭定平教授,中心目前有專職人員11名,校內外兼職研究員百余名,并聘請多名日本、美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