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貿易體系的形成(簡述世界市場是怎樣形成的)

时间:2024-06-01 22:22:27 编辑: 来源:

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征是什么?

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歷了初始發展階段、高速發展階段、全球競爭階段。

每個階段的特征如下:

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階段 國際化經營的階段,可以從歷史發展和企業發展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判斷。

1.歷史發展的角度 從歷史發展來看,國際化經營經歷了一個不斷向更高層次演變的過程。這一過程大致可疑分為三個比較典型的階段。

(1)初始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是從19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1865年,德國拜爾化學公司在美國紐約州投資開設了一家苯胺工廠;1866年,瑞典制造炸藥諾貝爾公司在德國漢堡開設了炸藥廠;1867年,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在英國的格拉斯哥建立了縫紉機裝配廠,從而拉開了跨國經營活動的帷幕。但是企業國際化經營活動的主要特點是,活動方式主要以進出口貿易為主,跨國投資的方式較少且所涉及的國家和行業也十分有限,此時的跨國投資主要被當作各發達國家的企業保衛各自海外市場的防衛手段。

(2)高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以及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各國企業紛紛以主動的姿態開展國際化經營。這一階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國際化經營的產物——跨國公司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核心組織者和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主體。對外直接投資成為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主導方式,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國際貿易。在這一階段,雖然發達國家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但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也紛紛崛起,并成為國際化經營中的一支重要的新興力量。

(3)全球競爭階段。 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各國經濟相互聯系與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納入到國際分工體系中;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革命和各國市場的日趨開放,國家間、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當今,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化經營活動最主要的載體。通過國際直接投資,跨國公司實施全球戰略并形成全球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

2.企業發展的角度 從企業的發展來看,國際化經營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喬納森和威施米普爾將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分為五個階段:國內經營階段,零星出口階段,經常性出口階段,國外銷售階段和直接投資階段。鄧寧認為,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可以被區分為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間接、被動地參與國際貿易階段,直接、主動地參與國際貿易階段,非股權安排階段和國際直接投資階段。

簡述世界市場是怎樣形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過國際貿易的發展、人口和資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工業革命后,由于生產力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際貿易得到巨大發展,而交通運輸的改進和通訊技術的發明則進一步刺激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這一時期的貿易增長主要發生在歐洲內部。19世紀中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自由貿易政策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加速發展,除了歐洲內部的貿易增長外,歐洲和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區之間的貿易也有一定的發展,這種貿易上聯系的加強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2)工業革命后,除了商品在國際間流通外,人口和資本在這一時期也大規模流動,19世紀約有6000萬人離開歐洲到海外定居,這些國際移民給移入國提供了必要的勞動力和先進的制造業技術,這種經濟和文化的聯系,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3)資本輸出,即對外投資,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達到空前規模,它加強了歐美投資國與資金接受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加速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4)歐美工業國在向海外擴張的過程中,除了通過經濟手段進行商業活動外,還經常動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國家滿足它們通商、投資的要求,甚至直接實行殖民統治。19世紀末20世紀初,除了日本,亞洲國家大多成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陸基本上被瓜分完畢,贏得政治獨立的拉丁美洲各國在經濟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強。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堅船利炮,把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網撒向全球各個角落。

至此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了。

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體系形成的標志

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體系形成的標志《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二戰后初期,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確立的標志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世界銀行的成立是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下的國際組織

世界殖民體系是怎樣建立的?

一、概念:

主要指資本主義國家在形成、發展、成熟的過程中,以全世界為活動舞臺,通過殖民擴張、商品傾銷、原料掠奪、資本輸出和對世界的瓜分,使世界市場形成,確立了一個無所不包的資本主義世界整體。

二、主要內容:

1.政治體系: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2.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3.殖民體系: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

三、形成過程:

1.開始形成:(16—19世紀初)

14—16初新航路開辟后西葡的殖民擴張和17-18世紀英法荷等國的殖民擴張和爭奪,使世界市場和殖民體系開始形成。17—19世紀初,英法美等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確立。

2.初步形成:(19世紀中后期)

3.最終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普遍確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模式定型。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國主義國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

具體來看:

1、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過程:

(1)通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干原則。

時間:17~18世紀

地點:西歐、美洲

代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北美獨立戰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等。

結果:資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頒布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文件,特別是法國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雖然沒有建立完全的資本主義制度,卻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干原則。資本主義社會政治體系開始形成。

(2)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資產階級在世界范圍的統治確立。

時間:19世紀中期

地點:歐洲、亞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統一------德意志統一、意大利統一

結果:在世界范圍內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斗爭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3)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鞏固,現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模式定型:

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政治模式:實行議會民主制的政體,同時實行政黨政治,自由競選和公民自由

經濟模式:以科技為先導,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手段,以壟斷為組織形式

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開始形成:(16—18世紀) 新航路開辟后,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也引起了殖民擴張。15-18世紀,早期殖民擴張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并不斷擴大。此間起決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開辟。

(2)初步形成:(19世紀初—19世紀六七十年代)

隨著海外市場的擴大,工場手工業生產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18世紀60年代,央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并擴展到美、法、德、俄、日等許多國家。工業革命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使資本主義工業國到世界各地搶占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把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成為其經濟附庸,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生就證明了世界市場的存在。

(3)最終形成:(19末—20世紀初)

評價:

(1)世界市場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世界各地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使先進的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沖擊和瓦解著各國傳統的舊社會經濟結構,推動了人類現代化的進程;還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系,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使世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過程中充滿著殘酷的殖民掠奪和對落后國家的奴役,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3、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

成因:由于資本主義具有開放和擴張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為活動舞臺,如果它不掠奪世界其他邊,就無法發展。資本主義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各地的廉價原料,這勢必導致世界各地聯系的加強;在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后,它不但要求進一步擴大商品市場及原料供應地,而且學要求把過剩資本輸往海外,因而推動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擴張,并把這些地區卷入世界經濟濟的漩渦之中。由于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比較封建的農本的社會有毋庸置疑的優勢,它的固有屬性能夠不斷地得到展現。

形成:

(1)早期的殖民侵略

原因:A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B 新航路的開辟

國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情況:西班牙主要在美洲和亞洲的菲律賓

葡萄牙主要在非洲和亞洲。

結果:兩國對殖民地的掠奪,使殖民地人民陷于災難之中,給殖民者帶來了巨額財富。但這些財富沒有在葡、西本國轉化為資本,用來發展資本主義工業,而是花在封建統治階級的奢侈享樂上。結果葡、西逐漸衰弱下去。從葡、西的海外擴張和掠奪中得到實惠的荷蘭、英國、法國等國壯大起來,同葡、西展開了爭奪商業和殖民霸權的斗爭。

歐洲的殖民帝國對殖民地進行血腥掠奪,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2)17-18世紀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

殖民擴張情況:

英國:16世紀殖民擴張的特點——海盜式的搶劫、販賣黑人奴隸的交易,同一般的商業活動結合起來。

16世紀末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并開始在海外積極進行殖民擴張。1600年,英國商人組成東印度公司,不久又組成倫敦公司,開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100余年間,英國在印度控制了許多殖民據點,站穩了腳跟。同時,英國不斷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法國:北美——新法蘭西、路易斯安那。印度東海岸。

荷蘭:亞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馬六甲、錫蘭、中國的臺灣。

非洲——好望角殖民地

美洲——新尼德蘭殖民地

爭奪殖民霸權的斗爭:英荷之間、英法之間。

其實質是爭奪國際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商品輸出場所。

結果:殖民主義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后果。對殖民國家來說,它們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運往歐洲化作資本,使歐洲發展起來。對廣大的殖民地人民來說,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和拉美的落后。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