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單位(中青旅是什么企業)

时间:2024-06-02 02:52:10 编辑: 来源:

ASAN、nato、eu、opec、apec、wb、ioc它們總部所在地及主要作用是什么

WTO ——世界貿易組織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于商品貨物貿易。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并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占世界貿易的95%以上。現任總干事是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 (法國人),2005年9月任職。

其宗旨是: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生產和服務;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并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截止1999年12月底,該組織由成員135個,現任總干事是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WTO作為正式的國際貿易組織在法律上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處于平等地位。他的職責范圍除了關貿總協定原有的組織實施多邊貿易協議以及提供多邊貿易談判所和作為一個論壇之外,還負責定期審議其成員的貿易政策和統一處理成員之間產生的貿易爭端,并負責加強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作,以實現全球經濟決策的一致性。WTO協議的范圍包括從農業到紡織品與服裝,從服務業到政府采購,從原產地規則到知識產權等多項內容。

IOC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1894年成立后,總部設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了避免戰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總部遷入這個有“國際文化城”之稱的瑞士洛桑。這里有奧林匹克博物館,奧林匹克研究中心,還有以顧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體育場,等等。數十年來,洛桑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無怪乎有人將洛桑稱為"奧林匹克之都"。國際奧委會也是在這個美好的城市逐漸發展、壯大而聞名于世的。

國際奧委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領導機構,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繼承權的法人團體。根據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的理想,恢復奧林匹克運動的目的,在于增強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與團結,促進世界和平以及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發展世界體育運動。《奧林匹克憲章》明文規定,國際奧委會的宗旨是:鼓勵組織和發展體育運動和組織競賽;在奧林匹克理想指導下,鼓舞和領導體育運動,從而促進和加強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國際奧委會,為之作出了積極努力和重大貢獻。

EU .

n. 能量單位(熵的單位,等效單位,安裝設備)

EU.——歐盟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EU)是當今世界上區域經濟合作最為緊密并逐步從經濟一體化走向政治一體化的國家間聯盟.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簡稱北約。截止2004年3月29日,北約成員國有26個。秘書長是夏侯雅伯 (Jaap de Hoop Scheffer) ,2004年1月上任

北大西洋公約共14條,其宗旨是締約國實行“集體防御”,任何締約國同它國發生戰爭時,成員國必須給予幫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約最初的成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

北約組織的基本框架

北約曾被稱為北大西洋聯盟或北大西洋集團。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外長、國防部長組成,常設理事會由全體成員國大使組成。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希臘和土耳其于1952年、聯邦德國和西班牙分別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該組織。

20世紀90年代,隨著1955年5月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的解散和蘇聯的解體,歐洲的政治與安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北約開始向政治軍事組織轉變

OPEC ——石油輸出國組織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并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

宗旨: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并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廣州中醫藥大學在哪個區

一、廣州中醫藥大學在哪個區 廣州中醫藥大學是在廣州市番禺區,具體地址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232號,該校是新中國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學校之一,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二、廣州中醫藥大學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創辦于1956年,建校基礎是成立于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是新中國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學校之一,原直屬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2000年轉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整體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兩所中醫藥高校之一,也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唯一省屬高校。學校秉承“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篤學精業”大學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整體辦學水平、醫療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均位居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

學校現有三元里和大學城兩個校區,占地1377畝,建筑面積78萬多平方米。專任教師1373人,其中正高職稱384人,副高職稱458人,有一批以國醫大師禤國維、周岱翰為代表的著名專家教授。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1370人、專科生688人,博士研究生生937人、碩士研究生3689人。二級學院16個,本科專業30個,橫跨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6個一級學科,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政治教育3個二級學科及中醫、中藥、護理3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及中醫1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5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3個,其中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5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重經典、強臨床”是學校本科教學最鮮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學校率先啟動經典回歸臨床的教學改革,把四大經典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實施“院系合一”的管理體制,促進醫教協同發展。“‘重經典、強臨床’高素質中醫人才特色培養模式”獲得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5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實施“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承擔“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來,學生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在全國中醫藥院校始終名列前茅。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培養質量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學校科研工作堅持突出特色,彰顯優勢。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領銜的“脾虛重癥肌無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獲得199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終身教授王建華領軍的“脾虛證辨證論治的系列研究”獲得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其標志性成果“脾虛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傳承與創新”于2016年入選《中國中醫藥重大理論傳承創新典藏》;袁浩教授牽頭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研究”獲得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中醫藥防治重大傳染性疾病中,學校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學校作為主要成員單位參加了國家“523”防治瘧疾項目,在臨床上證實了青蒿素抗瘧功效,為青蒿素的發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李國橋教授團隊系列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學校重點建設了廣東省中醫科學院、華南中醫藥協同創新中心、華南針灸研究中心、國際中醫藥轉化醫學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中心、現代南藥工程技術中心、嶺南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51個。

學校一直與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合作開展抗瘧研究。我校研發的雙氫青蒿素哌喹復方新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納入2010版(第二版)和2015版(第三版)《瘧疾治療指南》。由李國橋教授團隊研制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復方抗瘧藥,被列為廣東省中醫藥強省建設重點項目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對外合作項目,被當作“國禮”贈送給許多非洲國家。第四代青蒿素復方已取得包括美國在內的38個國家的國際專利保護,32個國家的商標注冊,在24個瘧疾流行國家上市銷售。我校宋健平教授科研團隊在科摩羅國合作實施青蒿素復方快速清除瘧疾項目,有效地遏制了當地瘧疾流行,實現了該國歷史上第一次瘧疾零死亡,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我校青蒿抗瘧團隊創新的復方青蒿素全民服藥以清除傳染源的方案納入《惡性瘧的全民服藥-現場實施手冊》,為全球加快瘧疾防治進程貢獻了中醫智慧。

學校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中醫藥強省建設。現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含與政府共建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30所。直屬附院病床數 8000多張、年門診總量超1200萬人次、年出院總量超25萬人次。第一、第二附屬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第一附屬醫院成為全國首批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單位、第二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是全國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最多的醫院之一;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量連續20年位居全國同行第一,連續6年位居“中國中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榜首,連續5屆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第三附屬醫院為廣東省唯一的三級甲等骨傷專科醫院。“非典”時期,我校附屬醫院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抗“非典”中醫專家組組長單位,主張中醫藥早介入,臨床效果突出,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可。

學校積極推進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經濟。與省內外15個地市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幫助農民精準脫貧、促進山區鄉村振興。與廣藥集團、華潤三九、康美藥業、復星醫藥等著名醫藥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學校研發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腎育胎丸、和胃止痛膠囊等系列中成藥成為廣東醫藥企業的核心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