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貿易貨幣占比(人民幣占國際貨幣份額)

时间:2024-06-08 08:17:52 编辑: 来源:

2023五大國際貨幣占比

2023年五大國際貨幣占比分別為:美元(40.5%),歐元(20.5%),人民幣(7%),日元(4.7%),英鎊(4.1%)。

首先,美元依然保持著最大的國際貨幣地位,盡管其份額近年來有所下降。這種地位主要源于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全球貿易的主導地位。同時,美元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許多國家都將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首選。

其次,歐元作為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成果,也保持著穩定的國際貨幣地位。盡管近年來歐洲經濟面臨一些困難,但歐元區的整體經濟實力和規模仍然龐大,使得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然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近年來有所提升,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不僅有利于中國的對外貿易和投資,也有利于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

此外,日元和英鎊也保持著一定的國際貨幣地位。雖然這兩國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它們的貨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總的來說,五大國際貨幣的占比反映了各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實力和影響力。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和各國經濟的發展,這一占比也可能會發生變化。

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歐元、人民幣占比是多少呢?

全球各國、地區的外匯儲備總量又上漲了!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信息,截止到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儲總量上漲至12.7萬億美元。其中,已分配的外儲總量為11.87萬億美元,未分配的外儲約為8298.5億美元。

什么是“已分配,未分配外儲”?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球各國、地區的外匯儲備中“歐元的規模約為25217.9億美元”——為了方便比較,統一了貨幣單位。IMF將外匯的“歐元、日元、人民幣等貨幣數值”統統折合成美元來通報了。

同時我們也會發現,用25217.9億除以12.7萬億,得出數據是19.855%。那為什么IMF公布的歐元占全球外儲比例卻是21.24%呢?這就涉及到“已分配的外匯儲備,未分配的外匯儲備”這兩個概念了。

通常情況下,各成員國都會向IMF通報“外匯中的美元、人民幣、歐元、英鎊等貨幣總量數值”——這就是已分配外匯儲備。截止到2020年年底,總量約為11.87萬億美元,并且知道里面各種貨幣的組成細節。

但有時候,IMF僅獲得了一個粗略的外儲數據,并不知道里面的各貨幣組成細節。或者是非IMF成員國所持有的外匯儲備,并且也沒有公布其中的細節內容——這就是未分配的外匯儲備,總量約為8298.5億美元。

即這8298.5億美元未分配外儲中,有多少人民幣,有多少歐元,有多少英鎊,有多少美元,完全不知道。因此,在計算各種貨幣所占比例的時候,就只能采取“已分配的外儲”作為分母了。

有多少美元、歐元、人民幣呢?

了解外儲中的結構后,我們再來看看主要貨幣的所占比例——占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是美元,總量約為70058.4億,全球占比約為59%。雖然全球外儲中,美元的總數量一直在提升,但所占比例卻是緩慢下滑,不足60%了。

由于美國采取了積極的貨幣、財政政策,大幅增發貨幣,使得美元在國際社會中的吸引力有所下滑,多國加大了非美元貨幣的存儲力度。但美元的金融優勢地位依然健在,預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元所占比例依然是最高的。

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升至21.24%,總規模折合美元約為2.522萬億;第三名是日元,總量約為7158.3億美元,約為全球外匯儲備總量的6%;第四名是英鎊,約為5571.9億美元,占比4.69%。

第五名就是咱們國家的人民幣,約為2675.2億美元,約為全球外匯儲備總量的2.25%。與上一季度的2.14%相比,提升了0.11個百分點。整體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地位與我國GDP、貿易在全球所占的份額不匹配,有較大提升空間。

加拿大貨幣(加元)約為2457.7億美元,占比2.07%,排在全球第六名;澳大利亞貨幣(澳元)約為2161.1億美元,占比1.82%,在全球排第七名。瑞郎排第八,但總量只有207.4億美元,其他貨幣合計為3201.1億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人民幣占國際貨幣份額

至2021年3月,人民幣占全球支付總額的份額為2.49%,繼續保持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的地位。

1、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2020年1月20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在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全球支付份額排名維持全球第五位。

2、2020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分別以38.73%、36.70%、6.50%和3.59%的占比位居前四位。

拓展資料:

1、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準,其中最主要的是后兩點。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也會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2、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2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1年,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結算占比是多少?

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占比升至2,02%

人民幣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向前走,尤其是在貨幣金融獨立性立法和人民幣全球化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每走一步都可能前面是懸崖峭壁,摸著石頭走了幾十年,未來還會有很長的路需要繼續緩慢向前。不可能指望著別人的崩塌來提升自己的實力和高度,要筑建自己的貨幣基石,從周邊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開始起航,通過RCEP和一帶一路逐步走向全球化。

人民幣的國際占比,仍有待大幅提升

仔細看4月份,我們的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比例下滑至1,66%,排名也由全球第五下降至全球第六名。回顧之前的表現,我們發現人民幣仍然在和加拿大的貨幣在爭奪第五名的位置。

人民幣的市場份額也基本是在1,6%到2,2%之間波動,不僅和美元、歐元差距較大,也大幅低于英鎊、日元的市場份額。但我們的GDP經濟總量卻是全球第二名,在2019年達到了14,363萬億美元,遠非日本、英國可比。

還有對外貿易。2019年中國的進出口商品總額超過了4,57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德國、日本等傳統的貿易大國,穩居全球第一。如此之大的經濟總量,如此之大的貿易總額,按道理我們的人民幣不應該這有2%左右的國際市場份額啊。

顯然,當前的人民幣國際化地位與我們的經濟、貿易大國地位不匹配,當前的人民幣在國際投融資與衍生金融交易領域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我們繼續擴展金融市場聯通、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有專家建議,我們需要在全球增發人民幣債券,需要將人民幣債務打造成類似美元那樣的“靈活抵押、融資、托管”等服務。此外還需要“逐步從目前的股票與債券品種延伸到大宗商品、股票和貨幣衍生品、人民幣利率產品以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全球貨幣支付排名:人民幣占比2.26%,排第五,美元呢?

美元依舊是全球第一大貨幣。

今年以來,“去美元化”浪潮可以說是此起彼伏,中法用人民幣完成首單LNG結算,中國和巴西進行本幣結算,東盟十國討論用本幣結算,阿根廷使用人民幣結算自中國進口的商品。

如此大的陣仗,頗有燎原之勢。那么,美元的地位開始動搖了嗎?

前段時間,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發布了3月全球支付貨幣排名,前五名仍然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

具體來看,3月美元支付份額達到41.74%,環比上月提升了0.64個百分點,比2022年同期提升0.67個百分點,比2021年同期提高了2.31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這兩年美元的支付份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位似乎更加穩固了。這到底是什么情況?不是說去美元嗎?

其實原因很簡單,從去年3月到今年5月,美聯儲瘋狂加息10次,累計加息幅度達500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持續上調。

美國的加息操作,就是收割各國財富。隨著利率的上漲,各路資金回流美國,支撐著美元持續走強。

有分析師認為,如果美聯儲堅持繼續加息,那美元就有機會再次迎來利好,也就是說它的支付份額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在5月3日宣布加息25個基點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要堅定的將通脹率降回2%。目前,美國的通脹率在5%左右,這意味著后續還有加息的可能。

雖然“去美元化”聲勢很大,但目前占比還太低,無法動搖美元的地位。

美元支付份額提升了,那誰下降了呢?

數據顯示,3月歐元、英鎊的支付份額分別為32.64%、6.19%,環比上月分別下降3.79、0.3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72個百分點,0.28個百分點。

美國收割起來,連自己盟友都不放過。2022年以來,受美國加息,俄烏沖突影響,歐洲通脹比美國還嚴重,再加上貨幣貶值,大量的企業和資本流入了美國。整個2022年,歐元兌美元貶值了11%。

英國已經大不如前了,去年接連換了兩位首相,經濟面臨著衰退,GDP已經被印度超越。英鎊之所以還有這么高的份額,完全是依靠著過去積累的底子強,畢竟英聯邦國家還是有不少。

另外,日元支付份額為4.78%,環比提升了1.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98個百分點,可以說是最大贏家。

人民幣國際化怎么樣了?

今年3月,人民幣支付占比為2.26%,環比增加了0.0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加0.06個百分點,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這個份額相比最高點是有所下降的,2021年12月,人民幣支付份額達到2.7%,超過了日本,成為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而最高點是2022年1月,份額為3.2%。

為什么會下降?原因應該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系統在發力。

從2010年初到2021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從0.02提升到5.05。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十年左右的時間,人民幣從空白到全球主要貨幣,可以說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CIPS系統在2015年才推出,發展速度非常快,它既具備結算功能,又具備報文信息傳輸功能,隨著處理金額的不斷提升,將不斷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