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局繳費重復退法如下:一、可中斷/可申請退稅,目前稅務系" />

01 出口貿易交稅 兩次怎么交(一般貿易出口要交稅嗎?對于免、抵、退稅,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4-06-01 13:39:51 编辑: 来源:

重復交稅怎么處理

親,你好

cdn

bcebos

買粉絲/dbb44aed2e738bd4a1c96aa7b38b87d6267ff9b8" />

!國家稅務局繳費重復退法如下:一、 可中斷/可申請退稅,目前稅務系統都不支持退回現金因為稅款入庫的流程是這樣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申報)——基層稅務機關(開票)——納稅人繳費商業銀行網點(經收處加納)——商業銀行(經收處解繳)——中國人民銀行(入國庫)

納稅人繳納的稅款經過稅務機關系統確認,商業銀行繳納,但是最終是直接到達國庫

1、如果已經開票,繳納,但是還未上解入庫,可以聯系稅務主管部門,嘗試中途攔截,作廢開票信息

2、如果已經上解入庫,只能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

二、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了解多交稅款的原因、退稅帶什么資料、通過什么渠道、需要多長時間辦結等問題

(一) 多繳稅的原因當前稅務機關認定的多繳納稅款分為四類:1、 誤收多繳退稅

即由于納稅人或者繳費人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出現稅款計算錯誤、重復申報繳納、應當適用減免政策而未適用等原因,導致出現款需要向稅務機關申請退回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納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查實后,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

2、 入庫減免退稅

前期已經繳納稅款,后續發現由于減免政策發布時間滯后于執行時間的、增值稅即征即退、納稅人申請稅收減免政策、非居民未享受稅收優惠等,均可以提交資料,申請退稅

3、 匯算清繳退稅

當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均采取按月/按季度 預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實現多退少補的政策

如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出現多繳納稅款情況,可以在匯算清繳期結束后開始申請退稅

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結束日期為2019年5月31日截止

納稅人可以自2019年6月1日開始申請退稅

4、 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

增值稅特殊項目產生的留抵,比如集成電路、大型飛機等特殊行業

5、 出口退稅等

出口退稅涉及出口企業的對外貿易,由海關征繳稅款,一般按照海關具體要求辦理退稅

一般貿易出口要交稅嗎?對于免、抵、退稅,你了解多少?

稅收是國家機器運轉的基本保障,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需要和稅打交道的。對于出口環節,自然也是需要繳納稅款的。

一般貿易出口要交稅嗎?

      一般貿易出口需要交稅。出口貿易涉及的稅主要是增值稅和關稅。

      1、增值稅

      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是需要繳納稅款的。營改增完成以后,企業發生銷售行為時,需要交的稅一般指的就是增值稅。

      增值稅對于出口貿易公司而言,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種稅。

      2、關稅

      一般情況下,貿易公司出口貨物除了需要繳納增值稅,更需要繳納關稅。關稅對于出口貿易的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關稅的具體稅率,和企業出口商品的種類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企業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稅收優惠,對于企業走出國門將會具有積極的意義。

出口退稅什么意思?

      大家在工作中,即使沒有接觸過出口貿易,也一定聽說“出口退稅”。但是,你對于出口退稅真的了解嗎?

      從字面意思我們也能知道,出口退稅主要發生在出口貿易的環節。而退的稅主要指的就是增值稅。

      由于增值稅屬于間接稅,在流轉的過程中企業需要繳納相應的稅款。而在出口退稅的政策下,企業在流通環節或者生產環節繳納的稅款可以退還給企業。

      當然,企業想要獲得出口退稅的資格,也需要自己的銷售的產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才可以。

      也就是說,企業經營的類型如果是國家鼓勵的行業,當然可以獲出口退稅的資格;如果企業經營的是國家限制的行業,不僅不能獲得稅收優惠,還會被重點監督的。

出口免、抵、退稅是什么意思?

      出口免、抵、退稅屬于出口退稅的計算方式。這里面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1、免、退稅

      如果出口企業只是外貿公司,自己不進行生產。企業只是把外購的貨物用于出口。

      在這個時候,外貿企業要是符合出口退稅的政策,不僅可以把出口商品的銷售稅額給免了,還能退回繳納的進項稅額。

      所以,對于單純的外貿公司而言,出口退稅涉及的只是免、退稅。單純外貿公司的免、退稅,還是很好計算的。因為銷售直接免了,其實只是涉及退的問題。

      2、免、抵、退稅

      外貿公司不僅外銷也會內銷,有的時候外貿公司的產品更是自己生產的。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出口退稅涉及的環節就要多了。

      而免、抵、退稅,就是對生產企業來說的。免,自然就是免征銷售環節的銷售稅。而抵指得就是,生產企業可以先用生產環節的進項稅額,抵減內銷環節的銷項稅額。

      我們要知道,生產企業只對出口部分進行出口退稅,而內銷部分是需要正常納稅的。

      最后的退稅就是說,如果企業外銷環節需要退的稅比內銷部分需要繳納的稅還多,對于沒有抵扣完的部分,需要退給企業。

一般貿易出口要交稅嗎

一般貿易出口要交稅。對出口的凡屬于已征或應征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除國家明確規定不予退(免)稅的貨物和出口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并持普通發票的部分貨物外,都是出口貨物退(免)稅的貨物范圍,均應予以退還已征增值稅和消費者稅或免征應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可以退免稅的出口貨物一般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屬于增值稅、消費稅征稅范圍的貨物;

2、必須是報關離境的貨物;

3、必須是在財務上作銷售處理的貨物;

4、必須是出口收匯并已核銷的貨物;

下列企業出口的貨物,除另有規定外,給予免稅但不退稅:

1、屬于生產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自營出口或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

2、外貿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并持普通發票的貨物出口,免稅但不退稅;

3、外貿企業直接購進國家規定的免稅貨物(包括免稅農產品)出口的,免稅但不退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外貿公司需要交什么稅

外貿公司需要交以下稅:

1、增值稅:外貿公司出口貨物一般屬于免稅行為,但如果涉及到國內采購、加工等環節,就需要繳納增值稅;

2、關稅:外貿公司進口貨物時需要繳納的稅款,稅率根據貨物的不同種類而有所不同;

3、消費稅:外貿公司銷售部分商品時需要繳納的稅款,如煙酒等;

4、企業所得稅:外貿公司的所得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繳納;

5、個人所得稅:外貿公司支付給個人的薪資、津貼、獎金等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6、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等:如果外貿公司擁有土地、房產、車輛等固定資產,則需要繳納相應的稅款。

個體戶報稅的具體規定如下:

1、稅種和稅率:個體戶應根據自己的經營活動屬于哪種稅種來確定適用的稅率。個體戶主要需要繳納營業稅或增值稅,其中營業稅稅率一般為3%、5%、6%等,增值稅稅率目前為3%、6%、9%、13%等;

2、納稅申報:個體戶應根據自己的納稅人身份(小規模納稅人或一般納稅人)確定納稅申報的時間和頻率。小規模納稅人應每月向稅務部門報送銷售額、應納稅額等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內繳納稅款。一般納稅人應每季度末向稅務部門報送當季度的銷售額、應納稅額等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內繳納稅款。年度匯算申報的時間一般為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

3、繳納稅款:個體戶應在規定時間內繳納應納稅款。個體戶在繳納稅款時應注意填寫正確的納稅人識別號碼、稅種、稅款所屬期等信息,以免出現錯誤。

綜上所述,個體戶在報稅過程中應保留好相關的稅務票據和報表,以備將來查詢和使用。同時,個體戶應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和頻率進行納稅申報和繳納稅款,避免出現逾期繳納和漏報稅款等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外貿出口的要交什么稅

法律主觀:

外貿公司在進出口時需要繳納的稅有:增值稅及附加稅(城建稅、 教育費附加 、地方教育費附加)外貿公司跟內貿公司一樣,凡是公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