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口貿易怎么算收入(國際貿易總額怎么計算)

时间:2024-06-03 17:21:43 编辑: 来源:

出口貿易的收入能算進GDP嗎?為什么?

因此嚴格來說是進出口貿易的凈收入要算進GDP;另外GDP不是單純的“收入”概念,而是一個地區價值創造的衡量GDP是指地區內生產總值,其中一部分是要與地區外部發生交換的。

拓展資料:

GDP與收入是什么關系?

1.GDP,國內生產總值,包括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這是從生產力角度對經濟整體的把握,反映經濟整體盤面大小

2.收入,每個勞動者可以獲得的報酬的多少,屬于分配制度范疇的概念

3.因此,兩者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即GDP高不一定收入就高

4.收入既然是分配問題,那么就和國家的稅收政策有很大關聯,即政府是大政府還是小政府,小政府藏富于民,大政府需要巨額財政收入維持

5.總體來看,GDP提供的是經濟發展的總量,即生產力發展水平,其中當然有質量高低問題,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反映了基本面,而國家的分配制度起到了調節作用,最后到手的才是收入。

6.其實與GDP相比,更能反映國民富裕與否的指標是國民財富,這必須基于企業利潤,比較一下我國的企業與那些跨國公司的業績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財富還遠遠不如人家,盡管GDP已經很高

“人均GDP”意味著什么?這能代表所有人嗎?

人均GDP是指人均國民生產的總值,通常被認為是發展經濟學里面來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準則,也是人民了解一個國家或各個地方經濟的運行狀態的一種工具,所以就意味著一個國家或者地方在一定的計算期內所實現的生產總值和所屬的一定范圍內價值范圍,也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或者地方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

人均GDP是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我們可以從公式來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即人均GDP)= 總產出(即GDP總數額,社會產品以及服務的產出總數額)除以總人口,從這個除數來看‘總人數’,我們國家的人口在慢慢增長,那么就到這得到到的數額就會減小,我們不能準確的計算出來,所以這是不可能代表的所有人的原因之一。

我們不能就憑一個公式就來看一個國家GDP,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考慮,比如說隨著貧富差距的增大,就會導致富人越來越有錢,而窮人的收入和富人的就不是一個檔位的,那么就是我們計算出來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那么就一定是富人的去撫平窮人的,就致使這個得數不會減小。

就從別的因素考慮,就當今的科技確實發達但是呢我可以肯定的是,還有有的地方并沒有計算的,就拿偏遠山區來說吧,直到現在我國政策的開放,確實是百分之90甚至以上的人得到了福利,但是還有許多地方我們不能缺少的,所以就是意味著我們考慮不能太過片面,那么就導致我們所說的人數并不能全部的計算進來,致使得出來的值就會偏大,那么就不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或地方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就失去了這個考察的意義。

出口退稅以及盈利怎么算?

如果采購金額25萬是含稅金額,幷能取得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為25/1.17*0.17=3.63萬元。

2011年服裝的退稅率是16%。

退稅的計算:25/1.17*16%=3.42萬元。

二、盈利的計算:

收入:30萬元。

成本:25/1.17=21.37萬元。

不予退稅部分:3.63-3.42=0.21萬元。

利潤=30-21.37-0.21=8.42萬元。

三、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征收率

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

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

擴展資料:

出口退稅必須滿足的條件:

一、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征收范圍內的貨物。

增值稅、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稅農產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稅應稅貨物,以及煙、酒、化妝品等11類列舉征收消費稅的消費品。

外貿利潤一般是怎么計算的?

要想知道利潤,就要計算實際采購成本是多少?

實際采購成本=含稅成本-退稅收入

退稅收入=含稅成本X 出口退稅 率/(1+增值稅率)

由此得出實際采購成本的公式:

實際采購成本=含稅成本X[1- 出口退稅 率/(1+增值稅率)]

按一般條件:實際采購成本=0.663X[1-13%/(1+17%)]=0.5893 然后根據匯率換算看與報價的差價是多少。

通常也可以出口換匯成本核算:

出口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RMB)/出口wai匯凈收入(USD) 出口換匯成本是衡量外貿企業和進出口盈虧的重要指標,與外匯牌價相比能直接反映出口商品是否盈利。

換匯成本如高于銀行外匯牌價,說明出口為虧損;換匯成本低于銀行外匯牌價,則說明出口盈利。

出口盈虧率計算: 出口盈虧率=出口盈虧額/出口總成本*100%=(出口銷售RMB凈收入-出口成本)/出口總成本*100%

出口報價 FOB 報價=(實際購貨成本+單位產品國內總費)/(1 -預期利潤率 -傭金率)

CFR 報價=(實際購貨成本+單位產品國內總費+單位產品運費)/(1 -預期利潤率 -傭金率)

CIF 報價=(實際購貨成本+單位產品國內總費+單位產品運費)/(1– (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預期利潤率 -傭金率)

國際貿易總額怎么計算

統計國際貿易額,必須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折算成同一貨幣后相加。同時要特別注意不能簡單地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額相加,而只能是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相加。

國際貿易額,又稱國際貿易值,是用貨幣表示的反映一定時期內世界貿易規模的對外貿易總額,它能反映出某一時期內的貿易總金額。

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額和貿易量的區別:

貿易額也稱為貿易值,是用貨幣金額表示的一國一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規模,是衡量一國對外貿易狀況的重要指標.它是由一國一定時期內從國外進口的商品總額加該國同時期向國外出口的商品總額構成的.

對外貿易量是為剔除價格變動的影響,并能準確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數量,化而確立的一個批標,它能確切地反映一國對外貿的實際規模。

具體計算是,以固定年份為基期而確定的價格指數去除報告期的出口或進口總額,得到的是相當于按不變價格計算的進口額或出口額,叫作報告期的對外貿易量。

貿易額就是用貨幣表示的貿易的金額,貿易量就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之后的貿易額,貿易量使得不同時期的貿易規模可以進行比較。

參考鏈接:

百度百科:國際貿易額

貿易公司利潤怎么算?比如說:進貨1W,賣出去1.3W,凈利潤是多少?

如果是做進出口貿易的公司的產品的進項含有17%增值稅,因此不含稅的凈價=10000/(1+17%)=8547.01元,進項稅=8547.01x17%=1452.99元;銷項含稅價13000元,則不含稅凈價=13000/(1+17%)=11111.11元,銷項稅=11111.11x17%=1888.89元,則應交增值稅額=銷項稅-進項稅=1888.89-1452.99=435.90元,那么,銷售毛利潤=13000-10000-435. 90=2564.10元。 即你們的毛利潤為2564.10元。

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 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所得稅以后,公司的利潤留存。凈利潤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收入”,它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其中,所得稅費用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因此,凈利潤的多寡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二是所得稅率。

拓展資料:

企業的毛利率怎么計算:

毛利率又稱銷售毛利率,是一個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通常用百分數表示。在經濟含義中,毛利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強。但是對于不同規模和行業的企業,毛利率的可比性不強。

計算公式

1.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