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口貿易利潤有多大(出口限制的經濟影響)

时间:2024-06-02 10:24:45 编辑: 来源:

出口貿易公司的利潤組成?

目前大多數外貿公司的外銷業務的利潤,主要在退稅一塊,當然也有些供不應求或高科技的產品,可能會有差價或附加利潤.在大家都在低價傾銷的情況下,這樣的產品真的是鳳毛麟角. 考慮到其它業務成本如銀行費用\運費等,單筆業務外貿公司的利潤大概如下: 結匯收入+退稅收入-業務成本-收購成本退稅收入=收購成本(增殖稅發票金額)/1.17*退稅率打個比方,出口USD10000的玩具,外貿公司從玩具廠的收購價格是RMB85000,而實際上結匯之后外貿公司的RMB結匯收入只有RMB82700左右.玩具目前的退稅率為15%,那么還有85000/1.17*15%=10897.44元的出口退稅收入.也就是說外貿公司此筆出口業務的毛利潤為(82700+85000/1.17*15%)-85000=8597.44元. 換匯成本=出口成本(包括收購成本和業務成本)/出口收入就上面那筆業務來說,毛出口換匯成本為:85000/10000=8.5 就目前本人做的日用品和工藝品的出口業務中,平均換匯成本在8.5左右,對于同行們來說,呵呵,應該還算非常不錯的. 這里介紹粗略估算單筆業務利潤的方法: 報價=工廠收購價/換匯成本保本換匯成本=外匯牌價(就按8.26算)*(1+退稅率) 利潤=出口銷售收入*(保本換匯成本-實際換匯成本) 對于15%的退說率的產品,保本的換匯成本為8.26*(1+15%)=9.50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如果你按9.50的換匯成本報價,那么你最多也就是保本的幾個;如果你按8.7的換匯成本計算,你的每個美金的毛利潤為0.8元RMB左右,那么出口USD15000你就有大約RMB12000的毛利潤.這只是一個可供參考的快速計算方法.我們財務的計算辦法比我復雜的多,但殊途同歸.結果差的不多. 現在我跟業內的朋友們聊天時,大家相互問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現在做到幾了?大家搖頭苦笑,"哎!我都算到9.3了,客人還嫌價格高了"!曾經有個朋友,出口一筆USD38000的電纜到TURKEY,居然做到7,我們都當他是老大了.算算就這筆業務的利潤,夠我們做個10萬美圓也賺不到. 如今沿海一帶的外貿公司,大多還能*自營業務維持,頂多不濟也有代理業務賺些錢.而內地和中西部的外貿,大多要么完全*收代理費過日子,要么就*賣賣配額核銷單甚至廣交會的攤位勉強支撐了.

假設一商品117元工廠含稅價格(17%增值稅),退稅率15%,也就是退稅15元,你的保本對外報價應該是(117-15)/8.27(外匯牌價)=12.33USD

請高手幫我分析一下,同樣的業務,從工廠出口和從外貿公司出口哪個更合算?

1.簡單來講,稅收主要分兩種,一為流轉稅 如增值稅,消費稅等,一為所得稅,如企業所得稅,可以理解成前者對商業過程征稅,后者對商業結果征稅.具體到外貿業務來講,主要有三方參與其中,即工廠,外貿公司和國外客戶.我們只說外貿公司. 外貿公司從工廠購進貨物并向其支付貨款,工廠要為外貿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稅率為17%, 即如果你和工廠商定的含稅價是100元,則其中包含100/1.17*0.17=14.53元的增值稅, 而你向客戶銷售貨物是不用交稅的,差不多全世界的國家都對出口貨物實行免稅政策, 即你和客戶商定100美元,那你就可以收到100美元,不用向國家交稅(當然地稅征收的小稅種除外). 好了,那我外貿公司的利潤是多少呢? 別著急,自己先想一想,應該是多少.再和我跟你講的對比一下.

+你的銷售收入: 100 USD*8.26=826 RMB

-你的成本: 700 RMB (這是你和工廠商定的含稅價)

=你的銷售利潤:126 RMB

+退稅收入: 700/1.17*0.13=77.78 RMB

=你的利潤總額: 203.78 RMB.

那大家所說的外貿代理外匯用 1USD=9.16 RMB來結算是怎么來的呢? 是這樣的:

8.26+8.26/1.17*0.13=9.17 RMB,為什么?好好想一想.還有些是用9.25來結算的又是怎么回事呢?

9.25是假定出口公司提供給工廠的匯率。

其實上面的算法的可以大概看作是出口公司的自營業務算法。因為這樣等同于是出口公司向沒有出口權的工廠買貨然后再賣,再從中賺退稅。其中,最重要的是工廠必須可以開增值稅發票,這樣出口公司才可以賺多一些。

至于出口公司的代理業務,指的是幫工廠出口,但只收取代理費用,如 1% -5% 左右,即類似報關行的做法。

2.舉例, 收匯 US$100, 出口公司給工廠的匯率為 9.25 (目前流行的匯率)

工廠可收貨款 $100 * 9.25 = ¥925

出口公司先支付牌價給工廠 $100 * 8.26 = ¥826, 欠工廠差價 ¥925 -¥826 = ¥99

工廠開票繳稅17%,出口公司獲取其中的退稅 ¥925/1.17*0.13 = ¥102.78

出口公司再把差價還給工廠,凈賺 ¥102.78 - ¥99 = ¥3.78

當然出口公司還有其它的操作上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工廠的銷售利潤為 ¥925 - 17%稅率 + ¥99 = ¥866.25 ,所以工廠在報價方面要考慮成本和利潤加起來要 < ¥866.25 就可以了。

工廠的銷售利潤為 ¥925 - 17%稅率 + ¥99 = ¥866.25 工廠利潤¥925已經包含了那¥99, 為什么還要+¥99呢? 請幫忙解析一下。

¥99是 17%稅后的退稅金額,就好像你賺了6塊錢,從中交了3塊錢的稅,國家退給你1塊錢,你其實賺了 6-3+1 =4 塊。1是包括在3里面,而不是6。

3.由于中國鼓勵出口,所以目前大部分出口產品的公司(外貿公司)都享受出口退稅,即交完稅后,可以退回一部分的稅給你。那么,外貿公司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又會把退稅中的一部分以比牌價高的匯率返還給工廠。這就是目前外貿公司為什么可以給出9.0-9.25的匯率的原因。那會有朋友問:外貿公司既交稅,又把退稅的一部分給工廠,那不是沒有錢賺?原因在于,在中國的財務工作里,進項和銷項是可以抵消的,(學過財務的應該明白)所以,交稅的錢就變成是工廠出的了,外貿公司是基本不用交稅的,對于工廠來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今外貿訂單暴增,可為何利潤卻縮水嚴重?

剛剛過去的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從下半年開始,我國的出口數據就穩步增長。很多外貿企業的訂單接到手軟,貨品供不應求。但年終盤點時,不少企業卻發現,利潤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原因是什么呢?

01

訂單暴增利潤“縮水”

外貿企業闖關高匯率

魯駿在深圳經營一家做音頻產品的公司,這家公司90%的訂單都是出口訂單,主要流向歐美日韓。

疫情以來,由于中國的復工復產明顯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快,很多音頻產品的需求涌向中國。公司倉庫里,堆滿了即將發貨的產品。臨近年關,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忙碌著。魯駿告訴記者,他們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四月底。

深圳某科技公司董事長 魯駿:客戶的訂單蜂擁而至,排交期基本上都是三個月以后了。2020年,訂單大概增長了100%。

雖然訂單量暴增,但他們的收入卻沒有想象中那么豐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幣近期的大幅升值。

深圳某科技公司董事長 魯駿:2020年10月8日左右,我們打開美元賬戶一看,匯率從六點八幾掉到了六點六幾,一夜之間,對我們來講,可能蒸發了幾十萬。

同樣被匯率上漲困擾的還有李洪西,他的企業從事跨境電商業務,這幾天他正為員工發工資發愁,因為公司賬面上的人民幣已經不多了。

2020年5月27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7.1954的年內低點開始“反攻”,而這股勢頭在進入2021年以后仍未停止。新年第一個工作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408;到了1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4764。李洪西算賬,現在換10萬美元,比去年6月份,就要虧上七八萬元。

0 2 保利潤 外貿企業應變求生

外貿企業往往生產在國內,訂單來自海外,收的是美元,但購料、人工支出都需要用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換匯就成為了一件不停吞噬利潤的事。如何減少匯率對利潤的影響?外貿企業各有各的“招數”。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魯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重新確定訂單價格。因為訂單都是以美元計價,可是原材料等購買卻是需要人民幣。為了減少損失,魯駿跟銷售和財務的同事做出了四五種方案,他們決定產品價格漲價幅度的重要依據,就是對2021年匯率的預期。

除了調整訂單價格對沖匯率風險之外,有的外貿企業還改變了訂單報價的時效性,從之前的一年縮短到半年甚至三個月。這樣雖然可能導致客戶對企業的信心減弱,但是在匯率波動如此劇烈的情況下,保證利潤成了當務之急。

除此之外,有的企業還在努力改變支付模式,給原材料等供應商支付美元,避免換匯來帶的損失。

03

匯率避險工具受關注

外貿企業急需金融人才

匯率的變化導致企業利潤大減,但漲價會讓產品競爭力銳減,能夠平抑匯率波動的金融工具此時就成了很好的選擇。這些“金融工具”在實際運用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否真的幫到這些外貿企業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銀行都有外匯類的服務產品,可以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一些銀行表示,伴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前來買粉絲匯率風險管理業務的企業越來越多,他們期望能盡快鎖定結匯匯率,以減少人民幣快速升值所帶來的結匯損失。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外貿企業一般要通過匯率的遠期合約來做套期保值,對沖遠期匯率的波動。因為很多企業收款,可能要有一段時間,但是未來一段時間匯率怎么波動,是無法預測的。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還是有不少小型外貿企業并未進行匯率避險。

深圳某電商公司負責人 李洪西:不了解鎖匯,我們畢竟是跨境電商企業,產品是一個一個賣給消費者,訂單再集合回來,不是傳統外貿,沒有大批量訂單、FOB(離岸價),我們就沒有這樣的東西。

除了覺得幫助不大之外,很多企業還會擔心,使用金融工具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

深圳某科技公司CEO 曹志鋒:我們也有跟銀行在談,包括T+1、鎖匯,因為企業面臨著現金流的問題,目前來看,這一部分的幫助并不是太大,我們主要是尋求供應商、客戶端的理解。

也有企業表示,十分需要金融工具的幫助,來規避匯率風險,但是由于缺乏專業人才,企業在具體操作中,會顯得束手無策。

深圳某科技公司董事長 魯駿:如果能有這方面的人才,給我們做一些指點,直接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一些反向的操作,或者是期權的操作,對于我們來講,可能是更加有利的,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補的一個功課。

出口限制的經濟影響

出口作為拉動經濟的三大馬車之一,對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地位:

1、生產成本提高,我國的中小出口企業,主要以價格為競爭手段,出口價格彈性低,降價空間小;

2、出口利潤降低,出口企業遭受的出口收入轉化為人民幣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