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京金融貿易學院的畢業證(北京金融學院怎么樣?)

时间:2024-06-03 03:30:39 编辑: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畢業證書跟工商大學本校一樣嗎?

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工商大學本部的不一樣的,但都是屬于國家承認學歷的畢業證書。類似這個的獨立三本畢業證都和本部的不一樣。

在學院就讀的學生將實行學分制管理,學制為 4 年,學業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教育部承認學歷的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畢業證書,符合條件的授予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學士學位。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請者)與社會力量(合作者,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機構)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國家規定,申請者要對獨立學院的教學和管理負責,并保證辦學質量;合作者要負責提供獨立學院辦學所需的各項條件和設施,參與學院的管理、監督和領導。

獨立學院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的校園校舍,獨立進行教學和財產管理、招生和頒發畢業證書。由于獨立學院屬于本科層次,所以由教育部負責審批。凡未經教育部審批的,國家均不承認其學歷。教育部審批的獨立學院名單都在教育部網站上予以公布。

北京金融學院怎么樣?

是二類院校,但是錄取分數是一類分數線,很好的學校,出來應該能進入銀行后部做金融系統的研究和運作.

北京金融學院 是1994年經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 一所專門培養金融、保險、財會、商務管理等專業人才的民辦高等院校。學院確立了以高等學歷教育為主體,高層次繼續教育與職業技能 培訓為輔的辦學特色;建立了以金融專業為骨干,文理兼有的多科類 系科,形成了“專業—技能—素質”教育為內涵的課程體系。學院設有金融、財務會計、商務管理、法律、計算機、商務英語 六個系41個專業。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首都經濟貿易大 學聯合舉辦研究生課程班及在職人員、本、專科學歷教育。各類在校 生3400余人。

金融系是為從事金融管理、外匯資金管理、國際結算、銀行會計、 證券投資、保險等金融經濟領域培養金融專門人才。隨著金融國際化 發展和金融服務項目增加,學院要求學生掌握國內外金融業務與管理 的專門知識及管理技能。熟悉金融政策和法規,了解國際慣例和商務 規則。

商務管理系是學院的熱門專業,培養學生能適應國內外企業管理的 高層次人才。學生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 方法,具備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專門培養商務管理高層次 管理人員,包括:大型商場超市、中外企業的營銷、市場策劃。 學院為各系配備了具有一定學術水平、教學效果好的教師330多名, 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資格的占85%,學院還聘請行業專家學者進行 教學指導與監督。學院形成了一支管理水平高的教學行政管理隊伍, 承擔學院的教學學生管理。

學院占地面積63.5畝,建筑面積29301平方米,學院有多媒體教室、 計算機信息中心、多媒體語音室、圖書資料中心、體育場等;生活設 施有學生公寓、學生餐廳等,教學設施設備與辦學規模相適應。

十年來,學院服務于金融行業和經濟部門,為全國和北京市培養并 輸送了6000多名畢業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1998年被評為“北 京市社會力量辦學優良學校”;2001年北京市教委對民辦高校進行綜合評估,獲得首批合格院校。2002年學院獲得北京市“請家長放心,讓同學滿意”的優質、誠信、承諾的美譽。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專業特色民辦高校”。2004年被授予“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的稱號。

北京林業大學是幾本院校?

目前根據教育部公開信息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北京林業大學是一所農林類雙一流211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有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英語、日語、商務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生物科學類、應用心理學、統計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建校120年。

                                   

北京林業大學(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北林“,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商務部援外學歷項目獎學金、北京市政府獎學金、北京市“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以及亞太森林組織獎學金項目院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創始成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授權可自行審定教授任職資格的高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一級學科內可自主設置博士、碩士二級學科及交叉學科的高校,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具備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學校以生物學、生態學為基礎,以林學、風景園林學、林業工程、農林經濟管理為特色,農、理、工、管、經、文、法、哲、教、藝等多門類協調發展。

                                   

北京林業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部分并入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

截至2020年12月,校本部有校園面積696畝,學校實驗林場占地面積12480畝。設17個學院。學校在校生25276人,教職工2044人。

院系概況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16個學院,開辦61個本科專業及方向。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1個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教育培養基地;有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北京市精品課程8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精品教材5種,國家級規劃教材5種,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4種,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6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一共30個博士生招生學科專業、72個碩士生招生學科專業;有2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含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一級)、3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培育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一級)(含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二級)、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2044人,其中專任教師1312人,包括正教授363人、副教授57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萬人計劃”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2人,國家“973”首席科學家1人,“863”首席專家1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環保部“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8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創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50人,北京市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6人,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3支。獲獎教師中,有1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2人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人獲國際環境突出貢獻獎,1人獲Luc Hoffmann濕地科學與保護獎,3人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人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3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北京市人民教師獎,25人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人獲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2人獲全國林業教學名師稱號。

科研平臺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臺共43個。其中,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野外觀測科學研究站1個、國家能源非糧生物質原料研發中心1個、林業生物質能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中心3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質檢中心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外觀測研究站6個、北京實驗室1個、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8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

科研成就

2000-2014年,學校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2項。十一五規劃以來,以該校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論文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1105篇,工程索引收錄964篇,繼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重大科技計劃課題,獲得科研經費12.43億元。

                                   

該校在樹木抗逆分子生物學基礎以及抗逆植物材料的選育與栽培技術,花卉新品種選育、栽培與應用,林木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開發,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綜合技術,森林生物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等方面形成了優勢、特色研究領域。以三倍體毛白楊、四倍體刺槐、名優花卉、地被植物等優良品種,林產精細化工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正鞏固發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