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都是發達國家(美洲參與的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

时间:2024-05-11 09:41:05 编辑: 来源:

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主要國家的經濟貿易發展狀況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它是第一個由一個發展中國家墨西哥與兩個發達國家美國和加拿大所組成的非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合作內容主要是自由貿易。三國簽定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于1994年1月1日起實施,十多年來,已發展成為囊括了4.2億人口和11.4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十多年來,雖然對其發展的成果評價不一,存在較大爭議,但無論支持者和反對者,對自由貿易區建立后美、加、墨三國由于取消貿易壁壘和開放市場,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生產力提高是基本肯定的。尤其是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成為十年來南北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功范例,國際間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否通過自由貿易實現經濟的共同增長、邁向經濟一體化的疑問基本得到消除。

合作成果與經濟效益

十多年來,北美自由貿易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促進了地區貿易增長和增加了直接投資(FDI)、發達國家保持經濟強勢地位、發展中國家受益明顯、合作范圍不斷擴大等。

首先,促進了地區貿易增長和增加直接投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自生效以來,由于關稅的減免,有力地促進了地區貿易的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經過10年的發展,NAFTA成員國之間的貨物貿易額增長迅速,三邊貿易額翻了一番,從1993年的306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6210億美元。由于NAFTA提供了一個強大、確定且透明的投資框架,確保了長期投資所需要的信心與穩定性,因而吸引了創記錄的直接投資。2000年,NAFTA三國之間的FDI達到了2992億美元,是1993年1369億美元的兩倍多。同時,從NAFTA區域外國家吸引的投資也在增長。目前,北美地區占全球向內FDI的23.9%和全球向外FDI的25%.其次,發達國家繼續保持經濟強勢地位。自由貿易區內經濟一體化加快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交往和產業合作,其中美向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一倍多,從511億美元增至1072億美元。自由貿易區還強化了各國的產業分工和合作,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協議國之間的經濟互補性提高了各國產業的競爭力。如墨西哥、加拿大的能源資源與美國互補,加強了墨西哥、加拿大能源生產能力。特別在制造業領域,墨西哥的人力資源與美國的技術資本互補,大大提高了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使美國將一些缺乏競爭性部門的工作轉移到更有競爭性的部門,把低技術和低工資的工作轉變為高技術和高工資的工作。在如汽車、電信設備等美國許多工業部門都可以看到這種就業轉移的影響。在美國汽車工業中,1994年以來整個就業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NAFTA之前的年份。以至美國緬因大學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莫里奇在談到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時指出:“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可能是在一種促進競爭力的新的國家戰略中的關鍵因素。”

再則,發展中國家受益明顯。一般認為,在北美自由貿易區中,發展中國家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加入NAFTA以來,墨西哥與伙伴國的貿易一直增長迅速,從1993年至2002年,墨西哥向美國和加拿大的出口都翻了一番,變化最明顯的是墨西哥在美國貿易中的比重,其出口占美全部出口的比重從9.0%上升到13.5%,進口從6.8%上升到11.6%.墨西哥與NAFTA伙伴國的貿易占其總GDP的比重,從1993年的25%上升到2000年的51%.墨西哥在加入協定后,其進口關稅大幅度下降,對外國金融實行全面開放,加上擁有的大量廉價勞動力,使大量外國資本流入墨西哥,FDI占國內總投資的比重從1993年的6%增長到2002年的11%,到2001年,墨西哥的年均累積FDI已達到1119億美元。

最后,合作范圍不斷擴大。近年來,NAFTA南擴趨勢明顯,有關成員國在2005年1月1日前完成了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的談判。在NAFTA中占主導地位的美國除了把NAFTA看作增加成員國貿易的手段外,還把NAFTA看作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以及向美洲和全球貿易自由化擴展的重要工具,因此美加兩國和墨西哥簽訂的協議在很多方面都是樣板性的。隨著“9.11”之后美國貿易政策變得更加外交化,NAFTA已成為美國實現區域貿易對外擴張的樣板,開始向FTAA擴展。

組織架構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組織機構體系,包括了自由貿易委員會、秘書處、專門委員會、工作組、專家組、環境合作委員、勞工合作委員會、各國行政辦事處、北美發展銀行和邊境環境委員會。

美洲參與的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

美洲自由貿易區(簡稱FTAA,包括美洲34國)

一、美洲自由貿易區的成立背景

美洲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 FTAA)的設想是在1994年美國邁阿密西半球首腦會議上提出的,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個世界上面積最大、年GDP總值達14萬億美元、擁有8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FTAA成立后,將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與歐盟(European Union,EU)形成對峙之勢。然而在這龐大區域內存在著極大差異,世界超級大國美國和長期落后的海地有天壤之別(2003年美國人均GDP為37,800美元,而海地僅為380美元)。 促使經濟懸殊的美洲國家為實現自由貿易區而走到一起主要有以下原因:

1、美國的主導作用

為了美國的經濟增長。1988年美國通過綜合貿易競爭法案(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確定了通過雙邊、多邊和區域貿易等多種方式開展國際貿易以推動國內經濟增長的戰略。美一方面支持世界貿易組織,提倡多邊貿易體制,一方面更注重雙邊貿易,先后與加拿大、以色列、智利等國簽訂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為了在國際貿易中保護其自身利益,美國還修改了1974年貿易法中的第301條款,賦予貿易談判代表以更大權力,如可對他國的貿易壁壘進行調查,并據此對其施加報復等。 此外,美國也考慮通過建立區域自由貿易的方式加強其在西半球的戰略地位,雖然當時這一構想不被看好,但卻為后來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及美洲自由貿易區奠定了基礎。

為了美國本土的安全。20世紀60--80年代,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深受債務危機之苦,經濟蕭條,社會矛盾加深。當時這一地區民族主義高漲,進口替代戰略使美國的經濟勢力很難滲透進去,一些國家的武裝斗爭泛濫,販毒和非法移民等活動日益猖獗,對美國國本土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

為了遏制地區外其它大國的插足和挑戰。20世紀80年代,歐洲共同體和日本羽毛漸豐,他們不僅在各自所在地區排擠美國勢力,而且還把觸角伸向拉丁美洲,在銀行、電信、汽車制造等方面成為美國在該地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總之,為了維護自身安全和國家利益,鞏固其在西半球的霸權地位,美國積極倡導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提出這一主張決不是權宜之計,也不單純是一種政治姿態,它代表著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重大選擇。

2、拉美國家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

20世紀80年代,一些拉美國家,尤其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深受債務危機之苦。在長達10年的經濟衰退中,這些國家已意識到奉行了幾十年的進口替代經濟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它們迫切需要經濟改革,渴望與美國、加拿大在貿易、投資、貸款、技術轉讓、生態環境等方面加強合作,以加快本國的經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80年代后期,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使全球地區經濟一體化得以迅速發展,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相繼建立。許多拉美國家對此極為關注,擔心被置于“ 大貿易圈”之外,“ 被發達國家所忽略”。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給這些國家帶來了頗多的震動和啟示,使它們看到了墨西哥接近美國、加拿大而獲得的巨大好處,激起了它們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重新定位的強烈愿望,支持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

3、 加拿大持積極態度

由于加拿大86%以上的出口產品銷往美國,每年加美貿易額均在5000億加元以上,并且已與美國、墨西哥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因此加并不把FTAA作為頭等要事對待。但由于此事直接涉及加的切身利益,因此加政府對此仍持積極肯定態度。目前,加拿大對中、南美洲的投資累計達436億加元,每年貨物貿易額約90億加元,服務貿易出口(主要包括電信、金融、工程等)20億加元。

二、美洲自由貿易區的進展情況

按照1994年邁阿密美洲34國首腦會議的決定,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南擴的基礎上,于2005年初結束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各項談判。10年來FTAA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美國通過貿易授權法案

經過8年的擱置,美國國會終于在2002年8月7日正式通過“ 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TPA),恢復政府對外談判貿易自由協定的“快車道”。此項授權為期三年,經國會同意,可延期二年。此項法案為美國政府參加新一輪WTO多邊談判和對外談判自由貿易協定鋪平了道路。此項授權雖然不僅僅是針對FTAA的,但對FTAA實質性談判和取得最后成功開了綠燈。

2、美國與中美洲一些國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與智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自2001年底起,美國和智利貿易談判代表開始接觸,經過近一年的談判,相互作出妥協,分別就取消進出口關稅限制、市場準入、加強私人投資、知識產權等一系列問題達成了協議。2002年12月美國、智利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美國同南美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標志著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取得了重要進展。

美國與哥倫比亞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過去,美國和中美洲的經貿關系從來都是中美洲國家主動,美國則處于被動地位。然而,在2003年年底美洲自貿區第8次部長級會議期間,美國卻一反常態,主動宣布美國同意與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安第斯國家商談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此外美國正在與5個中美洲國家(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以及多米尼加和巴拿馬商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至此,美國與美洲大陸34個國家中的14個已經簽署或擬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3、美洲自由貿易框架協議取得共識

在美國與一些中美洲國家就雙邊自由貿易進行談判的同時,美洲34國就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一直沒有中斷。2003年11月19日--21日,FTAA第8次部長級會議在美國邁阿密舉行。在此次會議上,各成員國均采取了較為靈活、務實的態度。經過相互妥協,會議對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議達成以下共識:美洲自由貿易區談判將尊重各成員國間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各自的敏感商品和服務,允許就開放本國市場做出不同程度的承諾;參與談判的區域組織將就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達成協議,但成員可通過雙邊或區域協定取得某些領域內更大程度的開放;本國農產品補貼和反傾銷問題以及投資、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等問題將在世貿組織或雙邊、多邊框架下商談;重申最遲于2005年1月啟動美洲自由貿易區。

從上述條款看出,雖然美洲34國就有關自由貿易框架協議達成共識,但實際上已出現變形, 因為這不過是各國按照本國需要達成的所謂“各取所需”的協議。該協議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各簽約國可以根據自愿的原則,有權選擇某些適合本國需要的框架協議的部分條款,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退出某些框架協議的部分條款。這就使原本應該受到完全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