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分數線(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怎么樣)

时间:2024-06-02 00:26:52 编辑: 来源:

南京財經大學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589分,581分,570分

根據查詢南京財經大學官方網站信息顯示,2022年南京財經大學法學專業錄取分數線是589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分數線581分,電子商務專業錄取分數線570分,2022年普通類一段的最低錄取分數是558分

南京財經大學2021年各專業的分數線是:財政學類專業錄取分數線是596分,法學專業錄取分數線是593分,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分數線是589分

2021年普通類一段的錄取分數線是:564分

南京財經學院2023年錄取分數線

南京財經學院2023年錄取分數線介紹如下:

2023南京財經大學在河北物理類錄取分數線為559分,歷史類錄取分數線為585分;南京財經大學在山西理工類錄取分數線為522分,文史類錄取分數線為531分。

南京財經大學是隸屬于江蘇省教育廳,是一所財經類一本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江蘇省屬重點大學,現有三個校區。

南京財經大學在大部分省市都是一本招生,比如2018年南財在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重慶、四川、云南、甘肅、青海、新疆等地都是本科一批招生,在遼寧、浙江、山東、廣東是本科招生,在天津是本A招生。

南京財經大學2018年只在個別地區是本科二批招生,二本招生的地區有北京。而在上海市錄取批次分組一、組二兩類,可見南京財經大學招生還是以本一為主的,也就是說這所學校是一所一本大學。

看南京財經大學是幾本,還需要看這所學校在本省按第幾批次招生,從2018年招生錄取數據看,南京財經大學在江蘇省是以本科一批進行招生的,文科省控線是337分,投檔最高分為368分,最低分為355分,平均分是352分;理科省控線是336分,投檔最高分是373分,最低分是356分,平均分是351分。

南京財經大學是一所名副其實的一本大學,學校優勢專業主要有會計學、金融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審計學、統計學、金融工程等。

學校建校基礎有南京糧食學校、南京經濟學院、江蘇財經高等專科學校、江蘇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所以與經濟金融、糧食安全等相關的專業都比較好。

南京財經大學分數線

院校專業:

南京財經大學始建于 1956年的糧食部南京糧食學校,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糧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糧食經濟學院在原南京糧食學校的基礎上建立。1993年,學校更名為南京經濟學院。1999年,南京物資學校并入南京經濟學院。2000年,南京經濟學院、江蘇財經高等專科學校、江蘇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南京經濟學院。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約共建南京財經大學。2019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支持學校事業發展。2021年,學校獲批審核增列且需要加強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南京財經大學現已成為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支撐配套、協調發展的江蘇高水平大學。歷經多年改革發展,學校知名度迅速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社會聲譽全面提升,各項事業邁上了新的臺階,顯現出發展的強勁勢頭和改革的嶄新氣象。,學校擁有仙林、福建路和橋頭 3個校區,占地面積120.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1.36萬平方米。設有教學機構23個。現有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6000余人,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3000余人。學校現擁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 “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與政策”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普通本科專業49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4個。,學校現有專任教師 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2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00余人。現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團隊7個,江蘇省高校科技優秀創新團隊7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含培育點)4個。擁有國家級人才稱號者10余人次,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中國環境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來,教師入選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雙創計劃”等省級人才工程270人次,獲江蘇省特聘教授、教學名師、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者40余人次。,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不動搖,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2項,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9門(含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篆刻)1個;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江蘇省一流本科課程30門,“十三五”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5個,“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6個,“十一五”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6個,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8個,江蘇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2個。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2年,學校被評為首批“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學子表現突出,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管理案例精英賽、“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會演及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多次獲獎。高水平運動員在世界和全國各級比賽中屢獲佳績。畢業生就業率持續穩定,就業層次和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學校現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等江蘇高校優勢學科 3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統計學、數學、理論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江蘇省重點(培育)學科6個。“農業科學”和“工程科學”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獲批現代服務業協同創新中心、現代糧食流通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現代財稅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等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建成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稻谷平臺)1個,電子商務信息處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糧食產后服務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糧食大數據采集與應用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糧油標準研究驗證測試中心1個,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首批驗證單位1個,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1個,全國名特優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機構1個,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基地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平臺)2個;江蘇省重點培育智庫1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含培育點)5個,江蘇現代服務業研究院1個,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廳局共建科研機構8個。學校現代服務業科技園為省級大學科技園,并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010年,學校作為完成單位之一的“糧食儲備‘四合一’新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創新”項目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9年,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學校教師作為第一完成人的“食用菌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成果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十三五”以來,學校教師主持國家級縱向課題340余項,其中,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18項,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近400項,6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近年來,學校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數量和質量不斷攀升。2018年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5項。2019年共獲批國家級課題70余項,立項數量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國財經類高校中位列前茅。2020年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5項,課題層次明顯提升。,學校主辦的《產業經濟研究》為全國第一本產業經濟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入選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CSSCI)來源期刊,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2016—2020年最受歡迎期刊、2020年度經濟學最受歡迎期刊。《南京財經大學學報》入選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獲評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江蘇省一級期刊。,學校面向國家、區域及行業發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研究領域,為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十三五”以來,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糧食流通領域的重大問題開展持續性研究,承擔了國家糧食行業發展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出版了《中國糧食發展報告》《長三角糧食發展報告》等多部專題研究報告,開發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糧食收儲運加技術和糧食流通信息化與物聯網工程技術,在糧食流通制度、機制創新和企業管理創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見地的成果,糧食流通現代化指標與評估體系等多項糧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門采納應用。學校獲批全國糧食行業(南京)教育培訓基地。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大現實需求,大力加強現代服務業理論研究、應用研發、成果推廣和政策買粉絲,已累計引進、孵化和培育現代服務企業30多家,承擔各類橫向課題700余項,撰寫了《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等專題研究報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光明日報》“學習強國”等平臺刊發。近年來,學校數份提案被全國政協立案并交國務院相關部委會商辦理,收到國務院相關部委專函答復,多項建議被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明確采納。數十項報告和建議獲省主要領導和南京市主要領導批示,多項成果被省政府辦公廳、省糧食與物資儲備局、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部門采納,為國家和地方理論創新和政策制定積極貢獻力量。,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 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高校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與新西蘭梅西大學合作建立了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梅西學院,是新西蘭高校在江蘇省設立的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舉辦了工商管理(環境商務)本科教育項目。與紐約州立大學合作創辦了全美首家商務孔子學院。承辦南非孔子課堂。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康奈爾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南安普頓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麥吉爾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等建立了中長期項目與短期項目并舉、學位項目與非學位項目相結合的學生國際合作交流平臺。與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德國馬爾堡大學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臺。學校會計學專業入選江蘇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建設項目,“糧食流通與安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入選江蘇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設項目。學校外國留學生教育已具一定規模,涵蓋短期游學、語言培訓、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2020年共有來自15個國家的長短期外國留學生超過500人次在我校就讀,其中學歷生占比超過42%。學校不斷加強海外高層次人才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