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印度對外貿易總額(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什么如此之高(04年約70%)?是好是壞?)

时间:2024-06-01 05:53:00 编辑: 来源:

2021年印度對外貿易順差原因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是在對外貿易上僅排第13位

2021年印度進出口總額為0

97萬億美元,大概是我國的16

03%,連小國荷蘭都不如

印度最大的問題是,連續的貿易逆差

按理說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一般都會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搞外貿出口,我國也是這樣起步的,這就決定了在一定時間段是外貿出口型經濟,有大量的貿易順差,可以積累資金

但是印度一直是貿易逆差,從1973年到2022年整整50年的時間,印度連續50年貿易逆差,而且逆差數字越來越高,2021年貿易逆差高達1922

4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印度僅僅對我國的貿易逆差就高達750億美元,全年預計會突破1000億美元,今年印度貿易逆差突破2000億美元應該是沒有懸念了

印度的經濟整體情況與分布?

2007年,受盧比升值和物價上漲影響,印度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四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9

1%、9

3%、8

9%和8

4%;預計2007-08年度(2007

4

1-2008

3

31)經濟增長8

9%,增幅比上年度回落0

7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1、投資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印度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投資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0%

2007年4-12月,消費品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

8%,其中,非耐用消費品增長8

4%

投資保持快速增長,4-12月,投資品生產指數同比增長20

2%

2、第三產業快速增長

2007年印度第三產業主要行業增長都超過10%,2、3和4季度,貿易、酒店及通訊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

9%、11

4%和11

3%,金融、房地產及公交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

1%、10

7%和11

6%

3、工業生產增長放緩

2007年4-12月,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9%,比上年同期回落2

2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幅回落5

8個百分點

制造業回落較多,分別回落2

6和6

1個百分點

木材和木質家具、基本金屬、機械設備和化工產品生產增速依然較高

4、物價漲幅高位回落

2007年印度物價呈高位回落勢頭,四個季度批發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漲6

4%、5

3%、4

1%和3

4%,其中3月份上漲6

6%, 10月份上漲3

1%,分別是近幾年來的最高和最低水平

目前價格漲幅有所抬頭,11、12和今年1月份同比分別上漲3

3%、3

8%和3

9%

二、2008年經濟發展展望當前,對2008年印度經濟發展趨勢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是國外媒體認為印度經濟不會與美國經濟“脫鉤”,也會受到歐美經濟衰退的沖擊

經合組織、瑞士銀行最近都表示,2008年印度經濟增長將回落

美國花旗集團在《2008年亞洲經濟展望》中指出,印度具有10%以上的經濟增長潛力,但經濟結構不合理以及專業人才的匱乏,對經濟增長形成了長期障礙,如果全球經濟惡化,短期內印度經濟將面臨風險

二是印度國內經濟界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印度沒有影響,經濟仍能保持9%的快速增長

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說,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變數的時候,印度政府會適時迅速的調整經濟政策,維持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平衡,政府有信心讓經濟增長接近9%

印度計劃委員會副主席摩泰克表示,2008-09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增長9%,并可持續5年

尼赫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認為,因為國內和國際都看好印度經濟前景,預期2008年印度股市將繼續上揚

印度財經類媒體也普遍認為,2007年雖然印度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但仍然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而且更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

為了實現2008-09年經濟發展目標,印度政府確定了發展農業和制造業、鼓勵引進外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金融服務的工作重點

(1)加大農村建設力度,重點發展農村基礎設施,扶持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業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

最新公布的新財政年度總預算案承諾,免除農民積欠國有金融機構的約5000億盧比(約合128億美元)債務,政府還將提供1000億盧比(約合26億美元)的特別資金幫助農民償還抵押貸款,兩項優惠措施將使400萬農民受益

另外還提出了30余項優惠措施,包括興建水電及灌溉渠道、補貼肥料及種子采購費用、增建農村醫療與教育設施等

最近政府公布了調整后的外資政策,鼓勵外資進入技術薄弱的行業,如允許100%外資進入鈦礦開采和飛機維護企業,將貨運和特許空運航線的外資限額從49%提高到74%(民用航空外資比例仍保持在49%),政府所屬石油、天然氣精煉企業的外資比例從26%提高到49%,允許金融部分領域的外資占49%

但對沃爾瑪、家樂福等外國零售巨頭進入印度的政策仍未放寬

另外,還要加強基礎設施、能源建設以及金融服務;大力發展制造業,爭取成為制造業大國,解決日益嚴重的就業問題

當前,印度經濟要關注的幾個熱點問題:(一)外資監管近幾年,外資進入印度的速度很快,2006-07財年,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160億美元,2007-08財年有望達到260億美元

2008-09財年,政府希望超過300億美元

目前,印度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僅排在中國之后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投機資金流入

外資的進入使印度的一些實體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汽車行業成為世界第五大商用汽車生產國,亞洲第四大汽車市場

2007年通用汽車公司在印度的汽車產量比上年提高68%,2008年計劃在印度建設第二家廠,預計2010年銷量在現有基礎上增長10%

2007年奔馳汽車在全球的銷售量比上年增長22%,戴姆勒公司決定投入6700萬美元在印度建廠,每年生產5000輛奔馳汽車

除此之外,福特公司計劃投資5億美元,菲亞特,鈴木等廠家也有投資意向

不斷涌入的外資也給印度帶來很多問題,如盧比升值,股市風險

2007年印度股市異常火爆,股指屢創新高

3月5日印度孟買敏感30指數收盤12415

04,為全年最低,12月12日達到年內最高點20375

87,上漲64

1%

5月29日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繼中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市值過萬億美元的新興市場

下半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股市發生了4次大的波動,分別是7月25日-8月23日累計下跌10

2%,10月17-22日下跌7

5%,11月1-22日下跌6

6%,12月13-19日下跌6

3%

在股市大漲的同時,匯率也大幅上升,10月11日,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達到39

27:1,創下1998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與年初相比盧比累計升值超過12%

為穩定股市,政府欲采取措施抑制熱錢流入,卻引發股市更劇烈的振蕩

10月17日,因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禁止外國機構投資者購買參與憑證類的衍生產品建議后,敏感30指數一度暴跌9

2%,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外資撤離約17億美元,股市交易被迫暫停一小時

當天盧比對美元匯率出現了兩個月以來最大幅度的下跌,至39

96:1,印度財長不得不緊急出面安撫市場情緒

盡管政策未能出臺,但最近印度仍然表示,要穩步推進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同時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范短期跨境資本流動的沖擊和金融風險

(二)通貨膨脹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不少經濟學者認為印度央行可能會在今年1月29日的議息會議上宣布下調利率,但央行認為,當前通貨膨脹壓力比經濟增長放緩的威脅更大,因此繼續維持基準回購利率在7.75%高位不變

目前通脹上行的壓力主要來自于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由于印度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食品價格的上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基本生活

雖然政府對燃油等商品進行價格補貼(2006年6月以來,零售燃料價格沒有出現增長)對抑制通脹起到了明顯作用,但價格上漲的壓力不容忽視,截至1月26日當周,批發價格指數上漲4

11%

而受財政壓力影響,政府今后有可能減少燃油補貼,2008年物價漲幅有可能擴大

(三)高利率高利率是印度經濟加快增長的不利因素

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為了遏制通脹,印度央行從2004年10月開始連續9次加息,使貸款利率處于高水平,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意愿

印度第二大摩托車公司銷售量已經連續12個月下滑,今年1月份下降16%;消費者購買汽車和洗衣機的數量減少,一些人推遲了房屋購買計劃

貸款增長放緩的現象已經出現,在截至今年1月的12個月中,印度的貸款額增長22

6%,增幅同比回落7

2個百分點

今年初印度財長呼吁印度央行減息,改變貸款和投資增長放緩的局面,2月11日印度國有銀行降低優惠貸款利率25個基點至12

5%,房屋發展金融公司、印度抵押貸款公司等多家銀行也下調了貸款利率,這將有利于促進消費和投資的擴大

印度為什么不加入東盟?

根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以及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的確認,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宣布,該協定目前的談判內容不利于印度的國家利益,因此印度不會加入這一協定。

由東盟發起,并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亞洲重要國家參加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為RCEP),剛剛傳來一則突發消息。

“RCEP未能展現出其設立的初衷,我們也不會因此損害印度的核心利益”,一個來自印度政府高層的消息稱。該信源同時告訴《印度時報》,印度的立場是該協議既要務實,也要保護到印度窮人的利益,還要能讓印度的服務業獲利。

但印度總理莫迪認為這個協議未能照顧到印度包括農民、商認、工人、消費者以及各行業的利益。因此,在正在泰國曼谷舉行的RCEP第三次領導人會議上,他宣布印度不會加入該協議。

擴展資料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涵蓋人口超過35億,占全球47.4%,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32.2%,外貿總額占全球29.1%,是全球涵蓋人口最多、最具潛力的自貿區談判。一旦達成,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產業和價值鏈的融合,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

根據2018年數據,整體上已經結束談判的RCEP15個成員國人口達到了22億,GDP達到29萬億美元,出口額達到5.6萬億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資流量3700億美元,基本都占全球總量的30%左右。RCEP15建成之后,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如果印度在解決有關問題加入后,規模會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