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印度出口貿易數據(6月印度出口再次增長48.3%,說明了什么?)

时间:2024-06-02 04:15:52 编辑: 来源:

印度歷年出口額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查詢得知,印度歷年出口總額及如下:

1.2000年939億美元,2001年937.5億美元,2002年1057.7億美元。

2.2003年1315.2億美元,2004年1764.2億美元,2005年2424.9億美元。

3.2006年3002.2億美元,2007年3795.3億美元,2008年5158.6億美元。

4.2009年4221.1億美元,2010年5765.8億美元,2011年7673.7億美元。

5.2012年7865.2億美元,2013年7802.5億美元,2014年7856億美元。

6.2015年6620.8億美元,2016年6261.9億美元,2017年7491.7億美元。

7.2018年8392.4億美元,2019年8104億美元,2020年6496.1億美元,2021年9679.3億美元。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出口和進口各主要商品是什么?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同期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工業品、高科技產品。比如,“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有機化學品”,三大類就占到了62.5%。

印度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資源產品、初級產品。比如,“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占比達到了19.1%。

“棉花”達到了9.3%,“礦砂、礦渣及礦灰”達到了6.9%,“鹽;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達到了4.9%,“銅及其制品”達到了4.5%,“動、植物油、脂、蠟;精制食用油脂”達到了2.7%。

擴展資料

未來前景

2021年印度對外貿易順差原因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是在對外貿易上僅排第13位

2021年印度進出口總額為0

97萬億美元,大概是我國的16

03%,連小國荷蘭都不如

印度最大的問題是,連續的貿易逆差

按理說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一般都會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搞外貿出口,我國也是這樣起步的,這就決定了在一定時間段是外貿出口型經濟,有大量的貿易順差,可以積累資金

但是印度一直是貿易逆差,從1973年到2022年整整50年的時間,印度連續50年貿易逆差,而且逆差數字越來越高,2021年貿易逆差高達1922

4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印度僅僅對我國的貿易逆差就高達750億美元,全年預計會突破1000億美元,今年印度貿易逆差突破2000億美元應該是沒有懸念了

6月印度出口再次增長48.3%,說明了什么?

6月份,印度出口再次增長48.3%,主要原因有三個:

1,美國通脹壓力加大,美國急需要對外輸出美國超發的紙美元,同時用紙美元購買國外實物商品,來壓低美國國內的通脹率。因此,印度得以抓住機會擴大對美出口!

2,目前,印度面臨著巨額債務即將到期的麻煩。因此,印度急需擴大出口,來換取盡可能多的外匯,用于償還印度的到期債務,維護印度的國家信用。

3,印度目前的失業率很高,因此印度企業,能招募到足夠的超低薪勞工。

印度企業利用超低薪勞工的優勢,有效的對沖了,全球工業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生產成本壓力。因此,印度企業都愿意接受來自美國的訂單,加大生產力度,擴大對美出口!

印度二季度的貿易出口數據十分亮眼。根據印度公布的最6月貿易數據顯示,雖然受疫情影響,6月的出口出現激增,今年6月印度出口額達到325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48.3%。

對于出口激增的原因,根據印度工商部的分析,是主要受石油產品、化學品、皮革、寶石和珠寶產品的推動。

出口出現激增一方面,全球經濟回暖,各國之間對商品的需求量增大,尤其是美國在持續加大對印度的進口。

另一方面是因為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而且去年受疫情影響印度出口額很低,在低出口基數的對比下,同期相對數據比較漂亮。

其實數據比起今年5月的69.35%和4月195.7%,6月的增速已經逐漸放緩。目前印度并未從根本上控制疫情,未來疫情還存在反復的風險,也還是會對印度的經濟和出口帶來壓力。

現在國外很多國家經濟上都強勁反彈,但并不是說疫情得到控制,而是他們已經不在乎疫情了,反正疫苗慢慢打,接種率隨著時間提高。主要是他們的經濟已經承受不了長期的停滯,不進行生產,人會餓死。就業在某種程度上比抗疫重要。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專注熱點,凈化心靈!先看印度上個月進出口的具體數據:出口325億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48.3;進口418.7億元,貿易逆差93.7億元。

大家請注意:印度上個月貿易逆差,是逆差!我現在也終于明白,印度為何今年二季度出口訊猛增長了!

第一當然是基數效應!去年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下滑,所謂的同比增長,也就是和去年的六月相比!

第二,美元大放水。美國超發的貨幣肯定要拿去購買商品,不然就要面臨高通脹的風險。我們中國為何不愿做“接盤俠”?主要還是貿易順差太多,我們現在不想持有太多的美元外匯儲備!

第三,發展本國經濟。數據顯示,與5月份類似,6月份印度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明顯!其中,大米、海產品和地毯等出口增長尤為搶眼。

印度本是個“饑餓”的國家,本國國民自己都吃不飽,糧食還要出口,你說奇不奇葩呢?

好了,就說這么多,還望喜歡呦!

印度六月份的出口高增長,反應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點、物品價格的定價主要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而出口、進口商品的多少,也是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印度這次的出口高增長主要取決于,美國等國家對印度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第二點、去年全世界都受到了新冠病毒的影響,很多國家也都采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防止疫情的大肆傳播,無論是出口貿易還是進口貿易都受到了很多的影響,今年隨著疫情有所好轉,全球的進出口貿易有所好轉,而六月份的對比數據也是相對于去年來說的,而去年的出口量實在太低了,所以,印度在六月份的出口貿易增長率才會如此之高。

第三點、印度這次出口的商品除了以往的石油,還有珠寶、寶石、化學用品還有動物的皮革用品,這些商品的增加也反映出全球對于新冠病毒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世界貿易正在逐步的恢復正常。

以上就是我個人分析的原因,不足之處還請補充、指正,謝謝啦!

印度出口之所以出現大幅增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具體來看:

1、上個月,印度寶石和珠寶、石油產品、化學品和皮革出口激增;

2、有利的基數效應(去年印度出口額太少)。

最終,在上述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印度出口上個月再次出現48.3%的增速,不過比5 月的69.35%和4 月的195.7%的增速有所放緩。

對此,印度評級機構ICRA 首席經濟學家——納亞爾(Aditi Nayar)分析評論稱,與大多數高頻指標顯示的環比復蘇一致:上個月,印度非石油、非黃金的進口項增加,反映出印度需求隨著逐步解鎖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回升。

此外,這位經濟學家還表示,印度非石油出口的急劇增加令人鼓舞,因為這反映了印度許多貿易伙伴的疫苗驅動經濟活動復蘇以及商品出口價格的上漲。

最后,納亞爾表示,隨著今年5-6 月的出口激增和黃金進口相對疲軟,最終,在今年2季度,印度總貿易逆差降到了過去三個季度低點——310 億美元,不過,納亞爾也預計,在2季度,印度經常賬戶將恢復到小幅順差。

印度GDP增速為啥能達到世界前列?

印度現在的GDP增速之所以高,和當年中國高增長有點類似,但又有區別。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經濟總量小,增速快。2018年,中國的GDP折合美元約為13.6萬億,美國高達20.494萬億美元,印度則約為2.716萬億美元。相比較來說,印度的經濟基數要少很多。印度每年增速7%,增量約1500億美元。而以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就要達到約1.4萬億和1萬億美元。所以,印度現在的經濟情況,增速容易高,可以排在世界前列。等有一天,印度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美元的時候,增長速度自然就會降下來。

二是印度改變了經濟統計方式。為了GDP總量大起來,印度可謂煞費苦心。比如,路邊攤和夜市中的小個體商戶的經營活動,在別的國家是不被計入GDP總量的,而印度偏偏計進去了。再比如,印度生產了一輛印度國產車,強行與市場上的奧迪車強行等價。總之,還有其他奇葩的統計方式,人為增加GDP總量的意圖十分明顯。

三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社會 投資確實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印度這些年來,在 社會 投資這塊,欠帳非常多。莫迪總理上臺以來,在這方面有所重視。為此,印度還加入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爭取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印度在 社會 投資這方面,做的相對好些,能夠帶動GDP增長。例如,印度正在籌劃建設高鐵,將項目給了日本。可惜的是,兩年過去了,項目還停留在征地階段。

四是印度正處在人口紅利高峰期,正承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移。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勞動力人口多,價格便宜。近幾年,由于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增長,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目前看,效果不好,但仍擋不住一些企業去試水。企業的增多,自然拉動了GDP增長。

從以上情況看,印度的GDP增長速度有點華而不實,虛的成份大。但為什么印度急不可待的要提高GDP增長速度呢?我以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印度一直想和中國比,不愿意輸給中國。中國和印度的恩怨由來已久,從建國哪天起就想壓中國一頭。1950年1月印度成立,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發起了不結盟運動。印度自認為是不結盟運動領袖,哪個時候開始就沒把中國放在眼里。上個世紀開始,中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到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打了印度的臉,印度精英人士十分不服,急切想在經濟上證明他們比中國強。因此,印度計算GDP的做法得到了認可。

第二,莫迪為了政權的需要。莫迪在當選印度總理前,任古吉特拉邦首席部長,經濟改革成績驕人,全國上下對莫迪的期望很大。為了給選民一個交待,莫迪上任后,經濟必須有良好的表現。同時,也為了連任,印度的GDP增速就要高。經過印度的努力力,果然GDP增長速度提高了,莫迪也不出意外連任了,開啟了第二個5年任期。

第三,印度想盡快成為世界強國,不管是在軍事、政治、經濟上都想盡快成為強國。在軍事上,印度不惜花重金擁有航母,進口國外先進武器。印度不僅沒把周邊國家放在眼里,甚至把上個世紀六十年與中國的軍事交鋒的失敗做為恥辱,想找回顏面。去年還發生了洞朗軍事對峙。

政治上,不僅吞并了錫金,還想方設法控制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同時,印度聯合日本等國家,一直想擠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里。今年,印度已經第交次提交進入常任理事國的申請了。

經濟上,印度努力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因此才有了不惜改變統方法,也要讓經濟增速提高,以便在經濟上成為富國。

綜合起來看,印度經濟增長速度確實挺快的,但給人的感覺是虛胖,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