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華住集團海外發展現狀(中國酒店集團排行榜)

时间:2024-06-06 00:23:05 编辑: 来源:

華住集團與旅投錦江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國資運營效率提升 共拓大西南酒旅市場

2021年6月10日,華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省旅游投資集團及旗下四川旅投錦江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在華住集團中庭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四川旅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丁,四川旅投集團黨委委員、董事鄭貴林,四川旅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植志剛,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華住集團科技中心副總裁宋洪方,華住集團副總裁、戰略發展總經理葉泰山出席儀式。此次合作,是雙方積極響應國家 “十四五” 規劃,加快踐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的一次探索,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在文旅及酒店產業的資源優勢、品牌優勢、管理優勢,聯合打造大西南區域酒店產業上下游深度融合模式,力求實現國有資產市場化運營改革的持續創新。

四川省旅游投資集團與華住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煥新存量市場 打造品牌矩陣

此番華住集團攜手旅投錦江成立合資公司,是建立在雙方高度契合的目標愿景與互補的資源與能力的基礎之上。作為四川省委省政府批準組建的大型旅游旗艦型企業集團,四川旅投以“服務健康快樂,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愿景,與華住“成就美好生活”的使命不謀而合。而四川旅投強調的“三個平臺”作用,即—文旅產業轉型發展平臺,文旅資源戰略整合平臺,國有資本文旅投資平臺—更是與華住打造“超級酒店集團”的戰略目標高度合拍。

四川省旅游投資集團與華住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說道:“此次合作是我們雙方的強強聯合,我們希望能以高質量的品牌支撐和專業實力,成為四川旅投產業升級道路上的重要助力。“在接下來的合作中,華住集團將依托自身技術、品牌與流量三位一體的優勢盤活其現有存量,為合資公司注入新活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運營效率。旅投錦江旗下的錦著品牌將成為本次合作的起點,雙方將以合資公司為原點,陸續實現品牌戰略的整體布局,加速區域產業立體化集群發展。

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

雙向協作 實力演繹1+12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采用輕重并進發展及管理模式,雙方共同注入品牌資源和業務資源,在投資經營、品牌輸出、委托管理等業務中共同發力。在華住企業管理強大的后臺支撐能力及近1.7億的超大會員流量加持下,合資公司將進一步釋放旅投錦江的資產活力,提升項目的綜合盈利能力;同時,合資公司也將依托旅投錦江既有綜合資源優勢及西南地區影響力,充分融合四川省及周邊省份區域豐富的旅游資源,提高綜合開發水平,發揮資源集聚效應和1+12的協同效應,加速業務規模增長,促進區域酒旅產業格局迭代。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力爭將合資公司打造成混合制樣板企業,實現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是此次合作的重中之重。早在國家十四五戰略中,數字化戰略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川旅投始終堅持以數字賦能旅游產業的快速升級,把 “智慧文旅” 作為集團轉型發展的方向。而 “科技力” 正是華住的一張王牌,作為全球酒店行業的龍頭企業,華住集團堅持通過數字化賦能,在酒店全場景數字化持續投入自主創新,引領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截至目前,華住集團已在旗下約5000家酒店中上線 “30秒入住,0秒退房” 服務,并將數字化覆蓋酒店的全部服務場景,形成一個提升酒店服務流程的巨大數字化 “閉環” ,重塑了前臺接待、客房服務、采購等流程,從而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運營效率和質量。

正如華住集團科技中心副總裁宋洪方表示:”對華住來說,數字化已經融入到全業務流程和產品之中,華住的產品體驗起于搜索而不是入住。數字化的核心價值在于連接,它實現跨場景跨部門之間的打通,實現通過數據的流動實現效益倍增的模式。”在未來的合作中,華住將繼續充分利用其 “數字化” 能力,系統化地整合、開發雙方的信息服務能力,共同構建智能場景下的產業融合,提升運營效率。

酒旅融合 尋跨界合作共贏未來

四川旅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丁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此次合作基于大西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機遇。四川旅投將與華住一起,發揮雙方專業化的文化旅游項目投資、開發、運營優勢和文旅全產業鏈優勢,打造當地酒店產業和文旅市場的精品項目”。華住集團戰略發展總經理葉泰山也對此次強強攜手滿懷期待和信心,他說道:“此次華住集團與旅投錦江的合作,更好地實現了優勢互補,發展雙贏。未來,合資公司將依托旅投錦江的綜合資源優勢,加速業務規模增長,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投資、管理和運營200家酒店。”

四川旅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丁

【關于華住】

華住集團,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創立于2005年,始終以成就美好生活為使命,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豐富多彩的出行體驗。

華住集團在16個國家經營著近6900家酒店,國內酒店矩陣遍布中國 400 多個城市,擁有超過10萬名員工。華住集團旗下經營26個知名酒店品牌,覆蓋從豪華到經濟型市場,在國內運營的品牌包括施柏閣、鳳鳴宋品、禧玥、花間堂、、水晶、漫心、美侖、美居、全季、桔子、星程、CitiGO歡閣、漢庭、海友、你好、怡萊、宜必思,另有合作品牌諾富特、美爵、城家公寓和馨樂庭公寓。此外,華住在2020年1月完成了對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DH的全資收購;DH旗下酒店品牌包括豪華酒店品牌施柏閣、高檔酒店品牌MAXX by Steigenberger和Intercity Hotel、設計型酒店品牌Jaz in the city和Zleep,其中位于瑞士達沃斯的施柏閣酒店是每年世界經濟論壇的主會場。今年5月,華住集團旗下首家施柏閣品牌已于濟南開業。

華住會作為華住集團推出的會員俱樂部,也是一個高效的酒店預訂平臺,正為近1.7億會員提供住宿和旅途服務。

在創始人季琦的帶領下,華住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酒店集團之一。2010年,華住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2020年9月,華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實現二次上市。根據2019年美國《HOTELS》雜志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團325強”的最新排名,華住集團位列第9,并在酒店管理公司Top 10榜單上名列榜首。華住旗下漢庭品牌連續六年蟬聯 BrandZ 最具價值中國品牌 100 強。

華住集團赴港上市認購遇冷,酒店行業缺乏想象空間?

擁有漢庭、桔子水晶等品牌的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華住集團將于年9月22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開始交易。此前,華住集團已于2010年3月2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時市值約280億元人民幣,如今市值約900億元人民幣。

華住集團赴港二次上市,與此前在香港上市的農夫山泉、阿里巴巴相比,在資本市場受到的關注度存在明顯差距。此次招股期限為9月11日至9月16日,但是到9月14日,華住認購保證金僅為1.22億元,認購尚不足額。最終,華住集團公開發售獲3.39倍認購,最終發售價為每股297港元,也低于每股368港元的最高公開發售價;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總額預計約60.65億港元。

2020年9月8日上市的農夫山泉,獲得散戶投資者超額認購1147倍,國際配售部分的機構投資者超額認購60倍。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亦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國際配售第一天已經足額,最終提前半天結束潛在機構投資者對其香港二次上市的新股認購。

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熱情不高,主要是投資者對酒店行業興趣不大,而非針對華住。因為中國的酒店市場競爭激烈,早已不是藍海,想象空間不如科技、互聯網等行業。

根據招股書信息,華住二次上市募得的資金有40%將用于支持公司的資本支出及開支,以加強公司的酒店網絡,包括新酒店開業以及現有酒店的升級及持續維護,約30%將用于償還公司于2019年12月提取的500美元循環信貸融資的一部分,約20%將用于增強公司的技術平臺,包括公司的“華住會”,剩余10%將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受疫情影響,短期來看,華住將著眼于國內,發力中端市場,以及深耕下沉市場;長期來看將不放棄向海外擴張的計劃。華住創始人季琦表示,酒店行業已經發展到第三個階段,華住致力于用“復合材料”打造一個未來型的酒店集團,所用材料分別是品牌、流量和技術。不過在一過程中,酒店市場供過于求、招工困難等等,是華住需要面對的問題。

起家于低端連鎖,向中端酒店進軍

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住擁有6187家在營酒店,還有2375家酒店正在籌備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19年底,以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計,華住已經成為僅次于錦江國際的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全球排名第九。

自2017年至2019年這三年中,以新增酒店數量來看,華住的擴張速度在全球公開上市的酒店集團中為最快。2017年華住旗下有3746家酒店,到2019年增至5618家,復合年增長率為22.5%。相對應的,華住集團的凈收入從2017年82.29億元增至112.12億元,凈利潤從2017年的12.28億元增至2019年的17.61億元。

這樣一家龐大的酒店集團,起步于一個明星創業者創辦的低端快捷酒店。華住的前身是2005年問世的低端快捷酒店漢庭。這是創始人季琦的第三次創業。華住二次上市招股書披露的股權架構顯示,季琦持有33.53%的股份,僅次于全體董事及高管共持有36.30%的股份;其后是季琦家族信托基金的全資子公司永冠持有24.36%的股份,以及雅高持有5.23%的股份。

季琦是旅游業最早的“連續創業者”。1999年,季琦與梁建章、沈南鵬、范敏共同創建了攜程旅行網,并稱“攜程四君子”。2002年,他又聯合創辦如家快捷酒店,曾任首席執行官。

2005年,季琦三度創業,推出漢庭酒店。根據公開資料,2005年8月,漢庭第一家門店昆山火車站店試營業。兩年后,漢庭開放特許加盟。2008年,漢庭酒店連鎖更名為漢庭酒店集團,確立酒店、快捷、客棧三大產品;首家漢庭客棧在杭州西湖風景區開業,是目前華住品牌矩陣中比漢庭更經濟型的海友酒店的前身。

2010年3月,漢庭酒店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因此它的股票代碼是“漢庭”的拼音首字母“HTHT”。從這一年開始,漢庭開始進軍中高端市場,成立了全季酒店。2012年,漢庭集團改名為華住集團。

此后,華住先后收購星程酒店、桔子水晶、花間堂及德意志酒店,并與雅高訂立戰略聯盟。這些交易讓華住擴展了品牌組合及酒店網絡,內部和外部產生協同效應。除了一系列收購,華住還陸續推出了度假品牌漫心、新概念輕奢社交酒店品牌CitiGO。

對于酒店行業而言,中端酒店是未來的發展機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由于中國消費者的品味日益提升,且要求更高的服務質量及更佳的住宿體驗,中檔及高檔連鎖酒店的客房數量自2015年至2019年取得雙位數增長,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34.3%及13.6%。中國的酒店業預期,低端市場將出現消費升級,同時高端市場的消費者在花費上亦將更注重價格,此兩股趨勢預期均將驅動中端市場的持續增長。

從品牌的市場占比變化上,已經可以看出這一趨勢。根據歐睿國際提供給《財經》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營業額,2020年市場份額前四大酒店品牌是格林豪泰、漢庭、全季、如家,其中格林豪泰以3.5%占據第一,其余三家以1.9%并列第二。在四年前,這個龍虎榜和今日不同。2016年,如家以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漢庭以2.9%緊隨其后,格林豪泰占1.7%,全季只有1%。這四年來,格林豪泰和全季的份額逐年提升,而漢庭和如家的份額逐年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