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華為海外收入歐洲占比(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歐洲的投入)

时间:2024-06-01 07:50:50 编辑: 来源:

華為手機主要出口那些國家,向各個國家出口的占比是多少?

1、年,華為手機經過香港轉口出口的手機銷售額為25億美元,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例為77%。

2、現在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11個主要國家手機市場所占比例突破5%。

3、華為出口主要國家如下:歐洲國家,亞洲國家,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中東國家。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非洲國家,如南非、埃及、尼日利亞等。

4、華為出口份額最高的國家是哥斯達黎加。哥斯達黎加《共和國報》8月5日報道,目前,中國信息通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已經成為哥斯達黎加境內頭號手機品牌。

5、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759億,逆向增長30%,其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2/3。

華為在歐洲多少家公司

24個

根據華為官網顯示,華為在歐洲共有24個分支機構,其中14個位于中東歐和北歐國家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2019華為歐洲市場占有率

26%

根據查詢相關消息顯示,2019年華為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高達26%,華為以17

9%手機市場份額位居歐洲第三位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歐洲的投入

三個國家三個故事,三個市場三級臺階

冀勇慶

“您是從華為來的?能否幫我介紹一下這家公司?”一位穿著白襯衫、打著領帶、一絲不茍的英國看門老人急切地問道,“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家中國企業,如今它卻要租下我們整整一棟樓!”

這是倫敦西南50英里之外的Basingstoke小鎮。不遠處一棟“凹”型的三層樓房張開了它的兩翼,像是在歡迎賓客的到訪。不過,從一年前建成到現在,這棟樓一直是空空蕩蕩的。現在,華為租下了這棟6800平方米的大樓的一半面積,而且現在還準備拿下剩下的另一半。

幾個月之后,華為在英國的大部分員工將會搬過來,這也將結束華為歐洲總部、歐洲技術支援和培訓中心以及英國分公司雖然都在Basingstoke,但是卻在三個不同的地方寄居一隅的歷史。畢竟在年底之前,單是華為英國分公司的員工數量就將達到400人。一個更加正式、更加具有規模的根據地在經歷了5年的奮戰之后,終于應運而生。

華為英國隊伍中唯一不準備搬過來的人馬,此時正在倫敦東北方向的伊普斯維奇。他們正在和英國電信(BT)的技術人員進行緊張的聯合實驗,以便早日推出 “21世紀網絡”。全球第九大電信運營商BT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會把公司所有的傳統電信網全部轉移到IP平臺上。這是一個為期5年、總投資額高達 100億英鎊的大項目!今年4月,華為成為BT選定的八家優先供應商之一,這很可能意味著華為未來5年在歐洲可以過上真正的“幸福生活”。

華為在英國電信的“21世紀網絡”項目中跨出的一大步,讓很多歐洲的分析家們刮目相看。因為,被英國電信這樣的大運營商所接受,標志著華為5年征戰歐洲的階段性勝利。

“我們必須看到華為已經具備了進入全球一流市場的能力。”一家國際著名的電信分析機構這樣評論道,“我們現在要關注的應該是:他們已經來了,他們會征服嗎?”

從2000年進入歐洲到現在,華為在歐洲已經建立了26家子公司或者代表處,擁有超過1300名員工。近幾年,歐洲區的業績年年翻番:去年實現了2億美元的銷售額,今年的增長則更為迅猛,預計全年將能夠完成6億美元。

與今年華為預計40億美元的全球海外銷售額相比,目前歐洲區所占的份額還很小。但是,歐洲市場的意義卻永遠無法被忽視。這是一個真正的主流市場,也是一個無比富饒的“產糧區”。這也是華為要走向世界級企業,必須通過的一道關隘。

法國登陸

在風景宜人的巴黎郊區Boulogne Billan買粉絲urt,有兩棟醒目的全玻璃幕墻高樓。走進大樓里,一件兩米多高的巨大藍條相間的球衣從二樓一直懸掛到前臺的上方,那是著名的馬賽奧林匹克足球隊的隊服,而球衣上面主贊助商NEUF字樣異常顯眼。

這里就是法國電信運營商NEUF的總部。在辦公大廈的頂層,CEO米歇爾·保蘭(Michel Paulin)愜意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愉快地回憶著與華為幾年前開始的故事。

2001年2月,當時的LDCOM,也就是現在的NEUF正準備在法國全境建設一個骨干光傳輸網絡。成立不過3年的LDCOM一開始只面向電信運營商做光纖的基礎網絡批發業務,但是現在他們決心去直接面向企業和個人用戶。

LDCOM的決策與當時的歐洲正處在電信改革的動蕩時期直接相關。1996年,美國頒布了《電信改革法案》,首先放開了電信運營市場。隨后幾年,歐洲各國也紛紛放開了本國的電信市場。同時,隨著IP等新技術的沖擊,一些老牌的電信運營商由于負擔較重,不能適應新技術的發展,紛紛陷入了困境。

相反,一些新成立的、規模較小的中小型運營商卻沒有什么負擔,他們能夠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對一些細分市場客戶的反應也更為靈敏,這個時候反而能夠脫穎而出。NEUF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它制定的產品計劃就是:用戶每個月只需支付30歐元,就可以享受160個數字頻道的電視節目、互聯網接入服務和傳統的電話語音服務“三位一體”的超值享受。

為了建設這個全新的傳輸網絡,NEUF已經圈定了一個供應商名單。“老實說,開始其中并沒有華為。” 米歇爾·保蘭說道,“但是,一個電話改變了這一切。”一家與NEUF頗有淵源的法國本地的代理商打來電話,希望能夠讓華為參與競爭。

“一開始我們對華為并沒有把握。只是由于這家代理商的竭力推薦,我們才同意讓這家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中國公司試一試。”當然,華為開出的條件也頗具誘惑—— 華為將以非常優惠的價格為NEUF建設最初的里昂等兩個城市的網絡并負責運營3個月,然后再交給NEUF進行評估。

不到3個月的時間,華為建成了兩個城市的網絡,這樣的速度很對NEUF的胃口,而評估的結果也非常令人滿意。隨后的幾年時間里,華為贏得了NEUF在整個法國的光網絡傳輸合同。

“這為我們節約了至少10%的投資。”米歇爾·保蘭評論道,“而且我們獲得了想要的速度。要知道,幾年前所有的市場都是法國電信的,而現在我們已經成了它最大的競爭對手。為什么?無非是我們動作更快一些,更冒險一些;當然,我們的價格也比法國電信便宜一些。”米歇爾·保蘭幽默地擠了一下眼睛,“因為我們用的是中國的設備。”

NEUF不需要BT那樣的21世紀網絡,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家新型的運營商,所有的設備和系統都是基于IP的。所以,他們對華為的產品認證也不需要那么繁瑣,一般ADSL接入設備的認證只需要4~5個月的時間,數據通信產品兩三個月就行了。這是雙方一拍即合、沒費什么周折就走到了一起的主要原因。現在,華為已經和阿爾卡特、思科等公司一道進入NEUF的六大供應商之列,并且牢牢占據了第一的位置。

這其實也是華為在歐洲第一個規模較大的訂單。雖然在此之前,華為的光網絡產品已經進入德國市場,但是華為始終沒有在德國實現大的突破。

“法國人就是歐洲的中國人,他們也好美食,也特別講朋友關系。”華為法國公司總經理溫群認為法國人確實比較特別。雖然當初的單子并不是自己打下來的,但是作為接任者的他同樣在下班之后仍然和客戶打成一片,而這在歐洲其他的很多國家卻并不一定需要。可以說,無意之間,華為在歐洲選擇了一個和中國最為相近的市場。

突破NEUF的過程中,那個“打電話”的代理商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當年剛進入西歐市場的華為根本沒有能力直接接觸到哪怕是較小的電信運營商,“自己去談幾次也不見得能見到人家的高層主管。”一位華為的老員工回憶道。“所以,我們開始想辦法發揮當地代理商的作用。”

華為利用代理商是從與阿爾斯通的合作開始的。這家法國的系統集成商經常會承攬一些電信的集成項目。作為總包,它也需要尋找一些性價比較高的設備商進行合作。華為當時恰好找到了一家很有影響力的代理商,通過它接觸上了阿爾斯通。而那時候阿爾斯通正好接了一個非電信核心業務的城域網項目,不過這個項目不是在法國而是在東歐的捷克。

正苦于找不到價格較合適的設備商的阿爾斯通,抱著試試的想法和華為開展了第一次合作。這次合作的結果非常圓滿,從此以后華為在法國開始有了一些小名氣。然后,同樣也是通過代理商,華為找到了當時規模尚小的LDCOM,做成了第一筆大生意。

會獵荷蘭

去年12月8日的荷蘭海牙,當華為總裁任正非和荷蘭Telfort公司CEO Ton aan de Stegge共同簽署超過2億歐元的WCDMA合同的時候,華為荷蘭公司總經理陳海軍幾乎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而高興的不僅僅是他,在隨后兩天,任正非請所有在荷蘭的華為員工吃中餐,平時滴酒不沾的他這次卻破例了。

而與此同時,Telfort的2G設備商愛立信卻緊急約見Telfort公司CEO、CFO等高管人員并提出強烈的質詢。要知道,Telfort的CEO Stegge以前還是愛立信出來的。他們沒有料到的是,這個時候Telfort的高管人員卻突然強硬了起來,反唇相譏愛立信為什么以前對Telfort這個相對較小的運營商不重視。最后,雙方不歡而散。

親身經歷了“荷蘭戰役”的陳海軍可能也是華為歐洲26家分支機構的“一把手”中唯一持外籍護照的華人。去年6月,陳海軍通過荷蘭郵政電信部門的熟人第一次與Telfort接觸上。當時,華為在荷蘭連辦事處還沒有成立。通過交流,他發現2000年7月就拿到3G牌照的Telfort卻遲遲沒有開展3G服務,不禁大喜。于是,一個月之后,華為的技術人員就上門和Telfort進行了第一次3G業務的交流。隨后兩個月的時間,華為與Telfort共同制定了3G 的商業計劃;到了第四個月,華為已經正式向Telfort提交了一套為其量身定做的分布式基站方案。

快馬加鞭、全力以赴地打一場“會戰”是華為的特長。通過與Telfort的多次交流,華為人很快找到了Telfort遲遲不上3G的癥結所在。

荷蘭是西歐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移動業務的競爭非常激烈,這個只有1600萬人口的小國竟然有5家移動運營商在競爭,而其他4家公司沃達豐、Orange (法國電信下屬公司)、T-Mobile(德國電信下屬公司)、KPN(荷蘭第一大電信公司)均為世界級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從技術和商業的各個角度研究如何提供3G服務。而且,沃達豐和KPN已經開通了基于R99版本的3G服務。

Telfort擔心自己沒有雄厚的研發支持,無法開展有針對性的3G應用。而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荷蘭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而且非常注重環保。要安裝新的基站和射頻設備必須經過所在建筑物業主的同意,需要支付的費用甚至比設備本身的價值都要高很多。

針對Telfort的顧慮,華為開始對癥下藥。首先,華為和Telfort合作成立了一個移動創新中心,專門研究在荷蘭市場適合推出哪些移動服務項目。其次,華為在原來就有的小基站解決方案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布式基站的解決方案。華為將基站分為BBU(基帶處理單元)和RRU(遠端射頻單元)兩個分離的部分。讓兩個部分可以直接安裝到運營商原來的機柜當中或者安裝到靠近天線的抱桿或者墻面上。這樣,Telefort有90%以上的站點都可以利用原有的站點,總體擁有成本(TCO)比常規的方案節省了三分之一。

“我們就是看中了華為的這兩點。”Telfort公司CTO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