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安徽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在哪個校區(經濟類大學排名2019最新排名)

时间:2024-06-02 22:37:28 编辑: 来源:

安徽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21年研究生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

大于等于352分。

國際經濟與貿易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1998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正式出現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1][2]。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寬厚的國際經濟、商務、法律、管理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寬廣的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融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有理想、有抱負、能從事國際商務經營、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國際化、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哪個好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

1.a.會計學系

會計學系成立于2011年2月,由學院2003年創立的原財務會計系調整分設而成,下設的會計學專業是商學院成立伊始就設立的本科專業之一,該專業現為安徽省特色專業立項建設項目。2003年至今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1000多人,畢業生就業率100%(其中初次就業率90%以上),畢業生考研升學率近10%,現有學生1700余人。 會計學系現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全系現有專職專任教師13人,其中副教授4名;有博士1名,碩士學位的教師10名;碩士生導師1名,安徽省省級優秀教師1名,安徽財經大學校級優秀教師1名。此外,本系還常年聘請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多名教授、副教授主講本專業的主要課程。

b.學院簡介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是2003年創辦并經教育部確認的本科層次全日制獨立學院,位于以孕沙成珠聞名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安徽省蚌埠市,坐落在風景秀麗的4A級風景區龍子湖畔,環境優美,交通便捷。 學院現設有會計學系、經濟與金融系、工商管理系、財務與審計系、國際商務系、人文與藝術系等6個系級教學機構,1個實驗室管理中心;并先后開設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保險、廣告學、英語(商務英語方向)、審計學、統計學、國際商務、資產評估等15個本科專業。2011年學院面向全國27個省份計劃招生2000人,現有在校學生5296人。 學院自成立以來,緊緊依托安徽財經大學的品牌優勢和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重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夯實育人基礎。教師的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顯著改善和提升,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比例達到92%,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達到30%;學院擁有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項省級教壇新秀獎;先后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等課題4項、省廳級課題等80項。在辦學過程中,學院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嚴謹治教,注重質量,突出特色,辦學水平穩步提高,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社會知名度日益增強。2010年學院榮獲“安徽省先進獨立學院”稱號。 學院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培養,在校學生綜合素養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平均達88%以上,受到用人單位好評;考研人數穩步增加,近兩年考研達線率均為10%。許多學生在國內外活動中取得驕人的成績: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學院選派的代表隊在國際、全國和安徽省賽區多次獲得獎項,獲獎面達100%,其中2011年首次組隊參加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兩支代表隊分別獲得金獎和鼓勵獎的優異成績;在全國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中,2007級、2008級英語專業學生考試合格率分別為90.32%和82.09%,高出全國獨立學院合格率平均水平45.4個百分點和42.1個百分點;2010年參加全國商科院校現代物流技能大賽總決賽,獲得第五名的好成績,并獲得最佳院校組織獎和全國三等獎兩個獎項;2010年度選派的選手獲得海峽兩岸青少年徽文化演講比賽“最佳演說獎”;學院選手在安徽省第十二屆運動會上取得參加項目第一名的好成績。 學院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在合作辦學、互派老師、學生交流等方面與英國班戈大學商學院、臺灣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同時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搭建實驗實訓平臺,幫助學生鞏固專業知識、強化實踐應用能力。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秉承安徽財經大學優良的校風、學風,依托安徽財經大學的品牌優勢和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面向市場,實行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突出特色,注重質量。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下設4個系1個研究所,即財務會計系、金融系、國際商務系、工商管理系和經濟研究所。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占92%,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30%。劉福成教授、李玉文教授等為2009年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師”,葉方同副教授、李永發副教授等為2010年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師”。阮素梅副教授為2008年省級“教壇新秀”,邱丘老師為2010年省級“教壇新秀”。陳應俠副教授為2009年省級“優秀教師”。

圖書館

我院積極加強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2010年我院精心組織,整合資源,申報了“教學研究項目”7項、“教學成果獎”3項、“特色專業”1個、“教學團隊”1個、“教壇新秀”1名、“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1名。最終5項“教學研究項目”、1項“教學成果獎”、 1個“財務管理教學團隊”、1個“會計學特色專業”、1名“教壇新秀”和1名“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獲批立項。

我院自2003年建院以來,在狠抓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從事教研和科研工作。全體教職工也表現出較強的科研能力,積極參與橫向和縱向課題研究,并取得豐碩的成果。自2003年以來共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國家重點級10余篇,國家級40余篇;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廳級課題2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6部。并邀請知名院校的知名教授到我院開展學術講座10余次,拓展了我院教師和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編輯本段發展目標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建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滿足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多樣化需求,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法、文、理、工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具有一定特色和影響的獨立學院。

運動會

編輯本段下屬院系

會計學系

會計學系成立于2011年2月,由學院2003年創立的原財務會計系調整分設而成,下設的會計學專業是商學院成立伊始就設立的本科專業之一,該專業現為安徽省特色專業立項建設項目。2003年至今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1000多人,畢業生就業率100%(其中初次就業率90%以上),畢業生考研升學率近10%,現有學生1700余人。 會計學系現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全系現有專職專任教師13人,其中副教授4名;有博士1名,碩士學位的教師10名;碩士生導師1名,安徽省省級優秀教師1名,安徽財經大學校級優秀教師1名。此外,本系還常年聘請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多名教授、副教授主講本專業的主要課程。

財務與審計系

C.經濟與金融系 經濟與金融系成立于2011年2月,其前身為成立于2004年12月的原金融學系,是商學院最早成立的教學系部之一,下設金融學和保險兩個專業,2011年又新增設了統計學專業。現有20個班級,在校生936人。 經濟與金融系依托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梯隊整齊、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目前本系共有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33.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人,占教師總數的9.5 %;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5人,占教師總數71.4%。教師中獲省級教壇新秀、安徽財經大學骨干教師、安徽財經大學學術帶頭人、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師、優秀商業高教學會工作者、優秀輔導員等獎項共15人次。近年來,本系先后在《經濟管理》、《投資研究》、《財政研究》、《金融與保險》、《經濟問題》、《中國改革》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4部,承擔校級以上教、科研課題40余項,獲得校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30余項。多年來,本系培養的學生在大學生創意創業大賽、科普大賽、主持人大賽、辯論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畢業生考研率和就業率均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經濟與金融學系是以本科教學為主,集科研、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教學管理單位。以教學質量為中心,把學生素質培養和能力提高放在首位,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注重把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溶于一體,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嚴格教學監控體系。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培養優質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和科研建設為依托、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特色的辦學模式。

2.宿舍應該還是4到8人間,上下鋪,分別是600一年,800一年,1000一年

3.圖書館還可以。基本上夠你看的。

如果不夠,可以登錄電子圖書館,與全國很多高校都有聯網。

可以翻閱各類資料。

4.a.氣候環境

蚌埠市地處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氣候濕潤,處于秦嶺——淮河天然氣候分界線上,淮河也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蚌埠作為非省會城市擁有獨立的省級氣象中心——淮河流域氣象中心。

b.蚌埠大學城的水,和蚌埠市區是一個管線的,就是消毒水味有時重了點。

財經大學有市區純凈水公司的純凈水,學校自己燒的熱水,都還可以吧。

考研經濟學院校排名

一:按學術來排名:

1.

北京大學

2.

人民大學

3.

南開大學

4.

復旦大學

5.

廈門大學

6.

上海財經大學

7.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加五道口學院)

8.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9.

上海交通大學

10.

西南財經大學

二:按影響力(校友資源)來排名:

1.

北京大學

2.

清華大學(我們將五道口學院也并入其中)

3.

人民大學

4.

南開大學(雖然很多校友都非金融專業的)

5.

復旦大學

6.

廈門大學

7.

吉林大學(上市公司高管和銀行業高管人數確實很多)

8.

武漢大學

9.

中央財經大學

10.

上海財經大學

三:按就業來排名:

1.

人民大學

2.

復旦大學

3.

南開大學

4.

清華大學

5.

北京大學(無疑北大連軟件學院都可以發200個金融碩士學位稀釋了含金量)

6.

廈門大學

7.

中山大學

8.

天津財經大學(這個開始我們也覺得很費解。由于南開大學很少在天津就業,天財完全霸占了天津市場,基本無競爭,央財和上財在北京上海的競爭對手太多,西南財經、東北財經的地域太差且招生規模太大)

9.

上海財經大學

10.

中央財經大學

四:校園環境與生活質量:

1.

北京大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