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宋代海外貿易路線(唐朝到宋朝中外貿易路線有何變化,為什么?)

时间:2024-05-21 10:27:50 编辑: 来源:

唐朝到宋朝中外貿易路線有何變化,為什么?

唐朝對外貿易主要從陸路進行,銀漢在開辟的絲綢之路,沿途做生意買賣,唐朝也有海外貿易,只是剛起步,還不太發達。原因:唐朝國力強盛,威服四夷,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加之唐朝航海技術還不是很發達,所以更注重從陸路對外交往。

宋朝的海外貿易除陸路外還開辟了水上或海上絲綢之路。原因:宋代國力積貧積弱,周圍少數民族政權更是虎視眈眈,陸路交通不暢,指南針的運用,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提高,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使其更注重海上交往。

擴展資料:

宋代海外貿易路線

宋代海外貿易路線

1.概述

宋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也是海外貿易發展最為顯著的時期之一。宋代的海外貿易路線主要分為南海路、西洋路、泉漳路等三條。

2.南海路

南海路是中國南部海岸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海上貿易路線,也是宋代外貿中比較活躍的一條路線。宋代南海路的港口主要有泉州、廣州、潮州等。

3.西洋路

西洋路是指中國與中亞、西亞、歐洲之間的海上貿易路線,也是一條在宋代得到快速發展的海外貿易路線。宋代西洋路的港口主要有廣州、泉州、杭州、明州等。

4.泉漳路

泉漳路是指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泉州、漳州等港口與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之間的海上貿易路線,其在宋代的發展程度不如南海路和西洋路,但同樣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5.海外貿易的商品與文化傳播

在海外貿易中,宋代出口商品主要是絲綢、瓷器、茶葉等,同時也引進了一些外來商品,如木材、象牙、班機、金屬器皿、奴隸等。海外貿易還帶來了很多文化交流,不僅傳播了中國的文化,還吸收了外來文化,對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6.海盜與貿易保護

宋代海外貿易也面臨著海盜和外族侵犯的風險。為了保護海上貿易,宋朝制訂了一系列羅輯管制條令,并不斷壯大海軍力量,采取打擊和防范的綜合措施,以確保海上貿易的順利進行。

7.海外貿易的啟示

宋代海外貿易的繁榮不僅對宋朝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今天的海外貿易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我們可以從古代貿易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以更好地應對海外貿易中的挑戰和機遇。

總之,宋代的海外貿易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外交關系和國際貿易的重要一幕,也開創了中國沿海地區與國際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先河,為今天海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為什么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發達

1.經濟重心南移:宋積極發展江南地區的經濟,百業興隆,手工業制品遠銷海外,輸出路線自然倚重水路航運,遠達南洋及非洲東岸。

2.工商業發達:宋元手工業上承唐與五代以來的發展而更趨專業化,手工業作坊分工細密,質量精美,產品激增,故極需發展海外市場。

3.政府獎勵:宋代國家財政困難,因而非常重視海外貿易,把海關稅收作為國家財政主要來源。宋政府沿海重要港口設市舶司,又立法保護外商權益,并設「蕃坊」、「蕃市」以方便外商,并籠絡來華的阿拉伯人。

4.造船業發達:宋元時期造船業發達,尤以明州、溫州兩處最多。船舟之大,種類之多,式樣之新,皆超越前代。且北宋時已懂得使用指南針測定航行方向,有力地幫助了海外貿易之發展。

宋朝海外發展的情況

北宋對外貿易對象中,除了與日本外,開始與朝鮮也有頻繁的交往。在宋神宗熙寧(1068-1077年)以前,去高麗的路線,是在山東萊州出海。高麗到宋朝來,也在登州或密州登陸。熙寧七年(1074年)以后,高麗使者金良鑒為了遠避契丹,請求改在明州上陸。從此明州成為通往高麗的重要港;因此明州與高麗的貿易也日益頻繁起來。北宋在明州興建了“高麗行使館”,專門接待朝鮮半島的使者和商賈。同時北宋使者與商人到高麗也從明州出發,元豐二年(1079年)規定:凡商人去高麗,資金達五千緡者,在明州登記姓名、籍貫及經營項目等,并要尋人作保,方可發“引”(類似證件)。如無“引”,就作為私販違法論處。北宋明州商人遠航到高麗經商的,如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有明州商人陳亮和臺州商人陳維績等147人;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有明州教練使張宗閔、許從許從綱首湯等38人;同年五月,又有明州商人杜道濟、祝延祚到高麗。高麗王朝為了在經濟上積極發展與宋的貿易關系,經常派遣商舶到明州,這都促進了明州的海外貿易的發展。

北宋時期的外貿品種日益增多,從日本輸入的貨物,主要是:木材、黃金、硫磺、水銀、砂金和各種工藝品。木材大量用于建筑房屋和造船及修建寺廟。當時日本的木材價廉物美。我國老年人都希望買來作棺木;宋代黃金價格比日本高,這樣黃金的大量輸入,有利于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從高麗輸入的貨物,主要是人參、藥材以及各種布匹、漆、銅器、虎皮等。另外南海諸國主要是香料、藥材、犀角、象牙、真珠、龍腦等。

而宋朝輸出的產品主要是:瓷器、絲綢、臘茶、香料、藥材、書籍、文具以及銅錢等。北宋書籍不斷傳入朝鮮與日本,宋太宗時,中國的雕版印刷本《大藏經》等大部頭書由日本僧人{ 圖}然于雍熙元年(986年)乘坐浙江臺州商船帶歸,藏于京都法成寺;北宋淳化二年,高麗遣使韓彥恭來貢,請求佛經,北宋政府也贈《大藏經》一部,政府又多次贈送高麗大批書籍;高麗在中國影響下,學會了雕版印刷技術。所以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我國先進的科學技術也陸續傳到日本、高麗及其它東南亞國家。

四、南宋及元代海外貿易的繁榮

南宋及元朝,是浙江古代海外貿易發展的鼎盛時期。它具體表現在:貿易國不斷增加;貿易港口不斷向南發展;貿易額仍在增多。

南宋定都臨安,浙江就成為南宋統治的主要地區。南宋統治者就實行禁止賈舶進入都城臨安府的消極措施;杭州的外圍澉浦港應順而發展起來,取代了杭州的對外貿易地位。

明州港,在南宋時期,由于統治者對海外貿易采取鼓勵政策,注重市舶之利來擴大財政收入,從而了促進了外貿的繁榮。與日本、朝鮮的友好往來和通商,從未間斷,并且又有了新的發展。另一方面明州在北宋基礎上,又發展了與真里富國(今柬埔寨)等東南亞、南洋及阿拉伯等世界各國的交往與通商。如真理富國有位商人,長期在明州經商,并老死于明州,無后代承繼遺產。明州知府趙伯圭派人護棺材歸還他家鄉,深得該國人的好感。該國還派使者來答謝,把他在明州的財產全部損獻給明州,并修造三座寺院以作紀念。諸國的入貢與通商大多也從明州入境。阿拉伯商人在明州經商的人逐漸增多,不少人長期寓居明州,因而專門接待阿拉伯人的波斯館也在明州建造起來了。

宋代浙江又增加一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溫州。溫州,作為正式外貿易港是在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以前設立市舶務。宋代溫州社會政局相對安定。工農業生產有了相當快的發展,如溫州的漆器在宋代號稱第一,工藝精美絕倫。龍泉窯在南宋時期是全國最大的窯場,以“哥窯”、“弟窯”最為著名。所產的青瓷,“胎薄如紙、光潤如玉”。這些產品大部分沿著甌江下游從溫州港出口,遠銷東南亞和歐洲以及非洲中部的東海岸。溫州又是全國造船業中心之一,加上溫州人自古以來善于經商,這對海外貿易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宋代溫州市舶務設立后,溫州港的國內外貿易日益興盛,國內外的友好往來也非常頻繁。當時廣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的商舶不斷來溫州貿易。溫州的商舶亦不斷出入國內東南沿海的各個港口。日本、朝鮮的商人亦來溫州經商。除此之外,溫州還與東南亞、印度、日本等國有貿易往來。陳傅良《詠溫州詩》道:“江城和在水晶宮,百粵三吳一葦通。”充分反映了溫州海上交通的發達。

南宋浙江海外貿易日益鼎盛,是與浙江社會經濟繁榮,物產豐富相關。同時,宋室南渡后,南宋統治者積極采取措施,獎勵外商來中國,也是海外貿易繁榮的重要因素。凡市舶綱首能招誘舶舟,抽解貨物,累及五萬貫,十萬貫的,可以補官。對外商的權益予以保障,市舶官員如果強行征收外商商稅的收買貨物。允許外商向宋朝政府控告、上訴。對外商的各種困難想方設法予以解決,如對遇風險飄泊而來的外商則給予援救。外商船主如不在或失蹤,就責令市舶官員負責清點并保管其貨物,待其親屬來認領,同時給外商在生活上提供一切方便。凡市舶司官員能做到使市舶增加收入,就受到升官的獎勵;反之,使市舶虧損,則要受降職處分。這些措施,對獎勵和招誘外商來華貿易起了很大作用。促進了浙江海外貿易的發展,加上南宋時羅盤針使用,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等,使浙江的海外貿易在南宋時達到鼎盛。

宋代與哪些國家有貿易往來

宋代與中國通商的國家有:

遼、金、西夏、日本、高麗(朝鮮)、大理、吐蕃、占城、真臘、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里、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蘭皮等歐亞地區近百個國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