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宋朝鼓勵海外貿易的機構(為了管理海外貿易,宋朝建立了什么機構)

时间:2024-05-28 23:24:37 编辑: 来源:

宋朝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什么

宋朝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市舶司,市舶司最初在唐玄宗時期就有了,它相當于現在的海關。唐玄宗開元間(713~741)﹐廣州即設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擔任﹐是為市舶司前身。市舶司制度始于唐代,終止于明代,清時設海關而廢市舶司。

市舶司作為外貿機關,主要的功能就是管理海上貿易,它見證了中國宋、元、明三朝的海上貿易之繁榮。唐時對外開放,外商來貨貿易,廣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國家在此設市舶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是管理全國海關。海關總署現有17個內設部門、6個直屬事業單位、管理4個社會團體,并在歐盟、俄羅斯、美國等派駐海關機構。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員會在海關總署派駐紀檢組、監察局。

海關在執行任務時可以行使的權利包括檢查權;查閱、復制權;查問權;查驗權;查詢權;稽查權;扣留權;連續追緝權;行政處罰權;佩帶和使用武器權;強制執行權等,查詢權指查詢被稽查人在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賬戶。

宋朝鼓勵海外貿易的機構

我國早在宋朝時,為了鼓勵海外貿易,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設立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選B.

為了管理海外貿易,宋朝建立了什么機構

宋朝統治者為管理海外貿易,專門設置了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是中國古代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唐玄宗開元間(713~741)﹐廣州即設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擔任﹐是為市舶司前身。明清兩朝反復“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銷全部市舶司,設立江、浙、閩、粵四處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蘇州親眼目睹洋商船只絡繹不絕,引起警覺,下旨除粵海關外,撤銷所有其他海關。是為“一口通商”。

宋朝為什么鼓勵海外貿易?

1、原因:由于西夏的興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

商業的繁榮和經濟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視并鼓勵海外貿易.

2、概況:

表現:到南宋時,從海路前來通商的國家有50多個;東南沿海出現了許多貿易港口,其中廣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貿港;官府在貿易港口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貿易事務,征收商稅;市舶司所在的港口,還設有專供外國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貨交易的“番市”.

內容:宋代的海外貿易,輸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寶、藥材等,輸出商品主要是絲織品、瓷器、茶葉等.

3、影響:

宋朝海外貿易不僅使宋朝政府獲得了巨額的財政收入,也給通商各國的文明進程增添了活力.

宋朝在主要港口設立了什么機構管理海外貿易?

為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宋朝在主要港口設立了市舶提舉司,簡稱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于現在的海關。是中國古代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負責對外(海上)貿易之事。唐時對外開放,外商來貨貿易,廣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國家在此設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節度使兼任。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末逐漸萎縮。清時設海關而廢市舶司。其職掌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抽解、貿易諸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