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2022年兩會中哪些提案你很贊同?)

时间:2024-06-10 16:08:39 编辑: 来源:

哪些學校招收在職研究生?

招收在職研究生的學校有:北京師范大學、南昌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大學。

1、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十所大學之一,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為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京港大學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國培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位于江西省會南昌市,是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江西省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中國-中東歐高校聯合會、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

“南亞—東南亞高校聯盟”高校成員,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聯盟成員,江西省重點支持的世界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建設高校。

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簡稱“首經貿”,為北京市屬重點大學、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2022年兩會中哪些提案你很贊同?

2022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全國的人大代表都會齊聚北京,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法治等各個方面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議。為全國人民更好的生活、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建設出謀劃策。這些提案有些非常關注人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如果真的實施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影響。下面列舉幾個我十分贊同的提案。

珠海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今年兩會一共帶來了7份建議,其中的二份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很大關系,也是我最贊同的二個提案。分別為《關于提高個稅起征點、加大非工資性收入個稅征管力度的建議》、《關于允許企業彈性安排法定節假日的建議》

一、提高個稅起征點、加大非工資性收入個稅征管力度的建議

董明珠指出:“較低的個稅起征點使企業漲薪時普通員工獲利的部分遠少于企業支出的成本,降低員工獲得感且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她認為,資本性所得等征管相對較松,且存在部分高凈值人群通過在不同收入類型個稅之間、個稅與企業所得稅之間進行稅收籌劃或偷稅漏稅。

二、允許企業彈性安排法定節假日的建議

鑒于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呈現多點散發態勢,允許企業彈性安排法定節假日有利于推動錯峰過節,減少疫情傳播風險,疏解社會運行壓力。”董明珠建議她建議逐步放開企業對法定節假日安排的自主權,允許企業根據地方政府的指導,結合不同工種特點,在取得員工本人同意的情況下靈活制定具體的調休政策,并制定相應的約束措施和監督機制,避免部分企業濫用政策的靈活性,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一看董大姐就是干實業的,所以特別了解現在的企業情況,確實由于疫情的因素把企業的法定假日把打亂了,其實是對于我這個外地工作的感覺更加的明顯,以前法定假日回家過節。但是由于疫情已經二個假期不能回家過節,只能在單位或宿舍獨自中度過自己的假期時候。就這樣白白浪費于家人團聚的時間。而且像我這樣的外地打工人群不在少數,如果企業可以自行安排假期,我們就可以申請錯開體假,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同樣作為一名技術支持人員,由于假期企業中的技術人員休息,我們的技術支持電話是最忙碌的。如果可以調配,我們還真的希望休假時間和正常的企業錯開,這樣不影響我們的工作,還可以給我們一個相對輕松的休假時間。

三、關于拐賣婦女、兒童實行買賣同罪的建議

上海市婦聯兼職副主席黃綺將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出提議,收買與拐賣同罪,最高可判死刑,對涉及其他違法行為的應當數罪并罰。

每次看到一幕幕母子相隔十幾年再重逢、被拐女子受盡凌辱,被公安人員解救的的畫面,作為一名旁觀者也是眼眶濕潤。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大打擊力度勢在必行。這件事表面上和大多數人沒有關系,但是誰也保不定就成了這個偶然事實的受害者。不能冷眼旁觀,積極發聲,關注和推進事件的進展也是我們普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天津師范大學2021年普通本科、高職招生章程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為了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依法依規招生,結合我校招生工作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本章程對我校招生政策進行了規定,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說明,是我校開展招生買粉絲和錄取工作的主要依據。

第三條學校概況

一、學校名稱:天津師范大學

二、辦學類型: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三、辦學層次:博士、碩士、本科、高職

四、學校代碼:10065

五、天津師范大學主校區:天津市西青區賓水西道393號

學前教育學院校區:天津市南開區雙峰道38號

天津師范大學是天津市屬重點院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是天津百年師范教育的傳承者,是天津基礎教育的文脈所在,是天津市面向基礎教育培養卓越師資的師范大學。1958年在有關院校師范教育基礎上,成立天津師范學院。1982年更名為天津師范大學。1999年,原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天津師范大學。建校以來,始終以辦好高質量師范教育為“固本之策”,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為天津及全國基礎教育培養了大量優質師資,一些優秀校友成為國家建設各領域的骨干,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聲譽不斷提高。

學校占地面積3500畝、內含771畝自然湖泊濕地,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教學設施條件齊備,人文精神積淀厚重;美麗校園環境優雅,生態風格氣質獨特,榮膺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現有2個學部,20個學院,74個本科專業,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教育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應用心理學、政治學與行政學、世界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術學、小學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法學、新聞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學、英語、朝鮮語、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行政管理20個專業獲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服裝與服飾設計、漢語國際教育、地理信息科學、檔案學、戲劇影視文學、美術學8個專業獲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6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天津市品牌專業建設點,5個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點,8個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12個天津市應用型專業建設點。擁有政治學理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7個天津市一流學科,18個天津市重點學科,15個天津市特色學科(群),化學學科連續8年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的評估結果,我校心理學、政治學、世界史、馬克思主義理論等4個學科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進入B+行列,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2個學科進入B類行列。

學校現有教職工2452人,其中專任教師1713人,擁有高級職稱921人,具有博士學位944人。高層次人才聚集,現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專業學位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1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小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1人,中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第四屆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1人擔任中世紀史委員會會長,1人擔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人才項目獲得者45人次,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學者、學科領軍人才、骨干創新人才300余人,總數位居市屬高校首位;131創新團隊、校級交叉融合團隊不斷涌現;成立了古籍保護、語言心理與認知科學、網絡內容建設與綜合治理研究院、跨文化與世界文學研究院等4個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PI制創新研究團隊。

學校現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教育部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師教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相聲藝術傳承基地”,2個天津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天津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16個省市級工程中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4個天津市高校智庫,9個CTTI智庫,4個天津市教委社科實驗室,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共獲批747項項目,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35項。沈德立教授著作《學生漢語閱讀過程的眼動研究》、徐大同教授著作《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講錄》分獲第四屆、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人文社會科學),學校教師獲同類獎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3項,青年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9項,其中近幾年榮獲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學校8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一流本科課程,21門課程被認定為市級一流本科課程,已建成9門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市級精品課程,獲批6門天津市“課程思政”改革精品建設課程。有1支教學團隊、17支市級教學團隊、2支天津市“十二五”綜投教學創新團隊。天津市教學25名。獲得教學成果獎優秀獎2項,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9項。獲得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學成果獎47項,基礎教育天津市教學成果獎7項。全國首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1項,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金1銀8銅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先進集體獎。

學校堅持推進對外開放辦學。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177所大學、機構或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與韓國、日本、俄羅斯合作舉辦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批首批國家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具有國家政府、孔子學院、優秀青年外國留學生、“一帶一路”建設專項、中外人文交流機制專項等國家政府獎學金接受院校資格。承辦非洲首家孔子學院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所承辦的四所孔子學院,10次獲得“先進孔子學院”稱號,1次獲得孔子學院創立獎榮譽,被評為“孔子學院先進承辦校”和“全球示范孔子學院”。

全校師生踐行“勤奮嚴謹、自樹樹人”校訓,培育“學思并重、知行合一”學風,崇尚“誠實守信、勇于擔當”校風,以“特色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和改革創新”為發展戰略,爭創“教學質量、科研能力、人才水平、學科實力和管理效能”一流,團結一心,為建成“特色鮮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師范大學”的奮斗目標而不懈奮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