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外貿易韌性是什么意思(對外經貿逆勢增長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5-19 11:52:25 编辑: 来源:

外貿韌性什么意思

此詞語的意思是指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因素時展現出的抗風險能力和適應能力。

在2023年9月22日舉行的“以數字貿易為引擎,外貿韌性看杭州”主題交流活動中,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指出,在中國市場,韌性更加聚焦在如何對付不確定性的能力,包括產業的抗壓和回彈、企業自身經營的抗風險性和成長性等。

對外經貿逆勢增長是什么意思?

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外貿整體上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對此,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分析其原因時主要談及兩點:

第一,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工業門類齊全,尤其在以電子消費產品為代表的生活類消費品的生產制造方面,更具有產業鏈、供應鏈優勢。

第二,與人民幣重新面臨升值壓力有關。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美聯儲從今年3月以后開始實行無限量的QE政策,雖使其資產規模迅速增加,8月已超過7萬億美元,同時美元指數也從接近100快速下降為現在大約91(截至記者發稿時),就此也改變了自2013年以來的強勢美元局面。美聯儲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元的明顯走弱,使人民幣從5月開始進入升值通道,由之初的大約7.1:1美元,升值到現在的6.55:1美元。面對人民幣升值局面,不少企業界、經濟界人士均齊聲呼吁人民幣不能過快升值。

自5月以來,中國出現的外貿出口逆勢增長的局面,實與同期發生的人民幣升值有關。反過來看,正是由于出口強勁才帶動人民幣升值壓力,兩者是一種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于學軍稱。

“中國外貿潛力大,韌性足、競爭力強、產業鏈穩固,企業的創新意識、開拓市場能力都很強,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評價道。

貿易順差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什么是貿易順差。貿易順差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交易中,出口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大于其進口的價值。簡而言之,就是指一個國家的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從而帶來了經濟上的盈余。

貿易順差作為一個經濟指標,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也反映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經貿政策的影響。下面我們從幾個角度來分析貿易順差的意義。

首先,貿易順差可以帶來經濟增長。當一個國家的出口量大于進口量時,可以帶來外匯的流入,從而增加了國家的儲備。這些外匯儲備可以用于國內投資和發展,推動經濟增長。同時,貿易順差還可以促進國內的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國家的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

其次,貿易順差可以改善國家的經濟結構。一個國家的貿易順差通常意味著該國出口比重較高,進口比重較低。這也就意味著該國的產業結構更加健康和多元化,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可以提高國家的經濟韌性,減少對特定行業的依賴,降低國家面臨的風險。

然而,貿易順差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首先,貿易順差可能會導致匯率升值。當一個國家的貿易順差增加時,會增加該國貨幣的需求,從而導致國家貨幣升值。匯率升值會使該國的出口變得更加昂貴,進口變得更加便宜,從而減少出口,增加進口,導致貿易順差減少。其次,貿易順差可能導致其他國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當一個國家出現大規模的貿易順差時,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和反制。他們可能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如加征關稅、限制進口等,從而降低該國的出口和貿易順差。

綜上所述,貿易順差作為一個經濟指標,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外部競爭力有重要影響。它可以帶來經濟增長、改善經濟結構和提高就業率,但也可能導致匯率升值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因此,國家在追求貿易順差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平衡發展和控制風險,通過不同的政策手段,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真的申請了十五年保護期嗎?是什么意思

外界誤讀“15年保護期”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即將到15個年頭,近來外界普遍傳言,加入世貿“15年保護期”結束后,外資和進口商品將敞開進入中國,國內企業會受到嚴重打擊。

事實卻并非如此。“目前外界誤讀了中國加入世貿"15年保護期"問題。"15年保護期"確實存在,但那是保護西方企業的期限,而不是保護中國企業。”中國加入世貿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指出。

據了解,所謂保護期是維護西方國家企業利益的保護傘。龍永圖說,當年以美國、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特別害怕中國企業利用世貿組織條款,濫用世貿組織補貼和傾銷,沖擊西方國家企業,所以他們特別希望有保護年限。“如果說是保護期,那不是保護中國企業,而是保護西方企業。”

之所以對“保護期”誤讀,除認知錯誤外,還透露出某種對中國經濟和企業過度低估的心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指出,在入世之前就曾遍地傳來“狼來了”的警告聲。事實上,置身國際競爭場上的中國企業遠比最初想象的更具韌性和活力,往往開放程度越大的部門和行業,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和成長就越出色。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對外投資國之一,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全面推進,中國不再需要什么保護期,而是需要更加廣闊、更加開放的全球競爭舞臺。”屠新泉說。

“市場經濟地位”是技術性問題

與“15年保護期”有關的另一個話題,是關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根據《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第15條“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d)項規定:“一旦中國根據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證實其是一個市場經濟體,則(a)項的規定即應終止,但截至加入之日,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中須包含有關市場經濟的標準。無論如何,(a)項(ii)目的規定應在加入之日后15年終止。”

一直以來,美國和歐盟等中國最主要貿易伙伴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他們經常用替代國標準指控中國出口產品傾銷。而保護期結束后,“即便美歐仍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屆時中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時也可獲得更公平的對待和更低的反傾銷稅。”屠新泉說。

其實,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并不需要別人承認。龍永圖稱,不管是聯合國還是WTO,都沒有講到什么是市場經濟國家,談不上中國要求其他國家承認,是有人誤讀了這個條款。

龍永圖說:“我們當時講的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銷售、制造的問題,而不是國家的市場經濟問題。”龍永圖認為,這是一個“技術性問題”被誤讀成為了“政治問題”。

降稅承諾早已履行完畢

“15年保護期”結束將大幅降關稅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中國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于2002年1月1日起開始全面下調關稅,分10年逐步實施。其中,對絕大部分進口產品的降稅承諾在2005年1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到2010年1月1日,所有產品的降稅承諾已經履行完畢。中國平均關稅總水平從加入世貿前的15.3%降到2010年的9.8%。

“這意味著到2010年1月1日,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所謂的保護期就已經基本結束了。”沈丹陽說,“因此,今年7月1日以后,我國關稅總水平仍會保持基本平穩,不會出現個別媒體所說的因保護期到期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還有一些進口商品將于明年降稅。沈丹陽指出,由于包括中澳、中韓等在內的一些自貿協定的實施,部分商品降稅實施期將于明年年初啟動,屆時,有可能導致部分進口商品價格有所下降。

加入WTO并不意味著一個國家必須完全開放市場。“WTO并不追求絕對自由貿易,無論何時都不會要求一個成員完全取消其所有貿易和投資壁壘,每個成員的開放程度均取決于多邊貿易談判結果。”屠新泉說,由于2001年以來發起的WTO多哈回合談判迄今沒有結束,因此我國在履行完畢全部加入世貿承諾之后,已無任何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的義務。當然,如果我國自愿單邊降稅,或在雙邊和區域自貿協定談判中承諾降稅,則不受WTO管轄。

外貿中國的貿易國別是什么意思?

2020年累計進出口總值首次實現正增長

2015-2020年全國進出口總額整體增長,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不佳,但是好于預期,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0.7%,我國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主要原因包括出口展現較強的韌性,防疫物資拉動出口增長;進口需求穩中向好,也支撐了進口值的回升等。

從進出口結構來看,我國處于貿易順差狀態,出口占比常年在55%上下波動,我國常年處于貿易順差狀態主要與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要素稟賦優勢推動有關。

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國

從進出口貿易國別或地區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TOP5國家或地區中,東南亞國家聯盟占比最高,達到14.62%,其次為歐盟,占比為13.98%,第三位為美國,占比12.19%。

從出口來看,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美國商品金額達21768.1億元,占我國總出口金額的17.1%。其次為歐盟,出口金額達19613.4億元,占比15.4%。

出口美國金額增速回升

2015-2019年中美貿易總值呈波動下降趨勢。受中美貿易戰影響,2019年中美貿易數據全面下滑,中美貿易總值達3.74萬億元,同比下降11%。2020年前三季中美貿易總值2.8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在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中美貿易額增速低于中國與東盟、歐盟,但高于中日、中韓。

在2019年9月,美國對華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中第一批加征15%關稅措施正式實施后,中國對美出口進一步下滑。2019年全年,我國對美國出口金額達2.89萬億元,同比下降8.55%。2020年前三季度,中美貿易趨于回升,對美出口2.18萬億元,增長1.8%

2015-2018年中國出口美國金額占總出口金額比例一直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占比驟降至16.7%,下降約2.5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逐漸回升,至17.1%。

進口方面,2015-2018年我國自美國進口金額整體較為穩定,2019年下降至0.85萬億元,同比下降16.63%。2020年前三季度,自美進口0.64萬億元,同比增長2.8%。

2015-2019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占總進口金額比例整體趨于下降,2019年下降至5.9%,2020年前三季度回升至6.2%。

從出口商品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對美出口產品最多的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機電產品1.31萬億元,增長1.4%,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0%。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5471.4億元,增長4.4%,占比25%。另外,出口產品增長最快的為醫藥材及藥品,出口醫藥材及藥品達201.3億元,增長32.4%,其次為筆記本電腦產品,出口金額達1620.9億元,增長14.4%。增速下降的為手機產品,出口金額達1286.9億元,下降3.4%。

中美貿易戰打了18個月,已使2019年雙邊貿易額被東盟反超。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全面提速,中美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支持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兩國金融機構的合作和交流也在加速,2020年前三季度對美進出口也在逐漸回升。

動蕩變革期是什么意思?

一、世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