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米13海外發布會三大巨頭(小米VS百度,互聯網巨頭下場造車,行業最后的盛宴,誰會是贏家?)

时间:2024-06-07 09:44:48 编辑: 来源:

科技巨頭捐款武漢,馬云10個億,華為捐3000萬被罵,小米呢?

雖然是大過年的,但是今年的過年與以往有所不同,因為大家都沒有心思出去玩,被病毒堵在了家里,而且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武漢這個重災區,有不少的明星都已經開始往武漢捐款,以略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那么對在過去這些年與國際上非常風光的科技企業來說,它們又各自捐了多少呢?

首先需要重點提到的就是馬云與阿里巴巴,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最不缺的就是錢,而在這一次武漢的天災人禍之中,阿里直接就拿出了10個億的資金捐贈,并且還在跟國外很多的優質口罩公司聯絡,緊急把醫療級別的先進口罩帶回武漢,這件事情除了表達阿里巴巴特別有錢之外,同時也說明了阿里信心系國家,心系武漢。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馬云的,中國在國際上出名的科技公司有很多,但是像阿里這么賺錢的卻很少,好在馬化騰賺錢能力也是很強,所以騰訊在這一次事故當中,也為武漢人民捐出了3億元,這一筆錢由騰訊基金會捐出,雖然比不上馬云的財大氣粗,但是騰訊的這一筆捐款也說明了自己的心意。

騰訊與阿里是中國最出名的科技企業,其實也是中國最能賺錢的兩個科技企業,除了這兩個大公司之外,其他的科技企業雖然有些起色,但在盈利能力方面肯定是比不過的,所以首先就提到捐款比較多的華為,華為雖然在國內國際上都賣出了很多的手機,甚至手機總體銷量達到了全球第二,而且華為在5G建設方面也是全球開花,但是遺憾的是盈利能力依舊處于初步階段,最重要的是華為現金流比阿里騰訊緊張。

所以最后華為給出的捐款數字是3000萬,當然華為還為武漢做出了其他的一些網絡鋪設方面的幫助,目前小米的捐款數目是1000萬,比華為還要更低,雖然看上去挺多的,但這也要看對比,畢竟華為小米在名聲方面跟阿里騰訊差不多,如今捐款卻差了一個數量級,所以這兩家公司的捐款還是遭到了不少人的白眼。

不過這里我們就要提到之前說過的那個問題,阿里騰訊是老牌企業,有很大的底蘊,并且確實是最能賺錢的公司,華為小米在這方面就顯得要遜色不少,所以確實沒這么多錢,有時候可能就是這么簡單的原因導致了捐款會比較少,而并不是太小氣,所以大家也不要一味地做鍵盤俠,說不定人家還在你看不到的背后做出了另外的一些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個尚未被證明的小道消息,據說三星公司正在籌備向武漢捐贈7000萬元的物資,從數字金額上來說是華為的兩倍,是小米的7倍,作為一個在中國混得這么慘的公司,三星這一次突然出手到底是出于人道主義的支援,還是希望借此在中國重獲名聲東山再起呢?這個我們不得而知,畢竟這只是一個小道消息,三星到底捐不捐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但問題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是馬云,每個人的處事態度與角度都是不同的,當然在這里還有一點非常需要被重視,并非馬云所堅持的就一定是正確的,打個比方,老虎是森林之王,那么它是否有義務去照顧一只斷了腿的螞蟻?就算是同一個族群內,頭狼也并不一定會去照顧受傷的小狼崽,因為可能此時狼群正在面臨大敵,頭狼必須丟下小狼崽去保護整個狼群。

這種選擇題其實已經不止一次被提及了,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失去剎車的火車上有49個人,鐵軌上躺了51個人,只要你搬開這段鐵軌,那么火車上的49個人就會死,但能夠救活鐵軌上的51個,反之,死的就是51個鐵軌上的人,那么你應該怎么做?如果單純以大小來判斷,肯定是應該救51個人,但你有資格害死火車上的49個人嗎?

聯手小米、OPPO、vivo!華為突然宣布!美國巨頭第一個受沖擊?

王爺說 財經 導讀:眾所周知,就在去年,美國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華為后,美國 科技 巨頭——谷歌就宣布,禁止和華為合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啟動了“備胎計劃”——鴻蒙系統,而且投資10億美元!

此外,據外媒報道,除了“鴻蒙系統”以外,華為還在醞釀第二個大的動作,而且還聯合了中國其他3大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一起來干……

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市場主流的手機系統有2種,一種是蘋果手機的iOS系統,還有一種就是占市場80%的安卓系統。

所以這樣一來,目前市場對應的手機應用程序(APP)商店也就有2種,一種是蘋果的App Store,還有一種就是安卓系統的APP商店,這包括全球最大的APP商店——美國谷歌旗下的Google Play(已經被中國封禁),當然還有其他安卓系統的APP商店,比如各大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等等。

這里我們就重點來說說的美國 科技 巨頭——谷歌的 Google Play !

當然,這個谷歌的應用商店雖然在國內影響力不大,不過,在國際上那是具有壟斷地位的,而且它還是目前全球最大App)商店,具體來看:

一方面,早在幾年前, Google Play 商店就在中國被禁止,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國內的安卓手機用戶已經習慣從各種不同的應用商店下載應用程序,其中有許多應用程序是由華為和 Oppo 等制造商所維護的。

不過,另一方面,在中國境外,Google Play 商店占據統治地位,所以這樣的壟斷地位也意味著第三方應用程序商店在國際上難以獲得開發人員的支持。

如王爺說 財經 上述所述,在國際上,Google Play 商店占據壟斷地位,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壟斷地位,所以在去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極限施壓華為后,谷歌也開始“行動”,宣布Google Play 商店不再和華為合作,這也使得華為決定不正式在國際上發布最新旗艦機 Mate 30。

當然,作為一個應對措施,華為宣布啟用“備胎計劃”,即:開發和使用自家名為鴻蒙(Harmony OS )的操作系統,并表示將投資 10 億美元,以資助開發、用戶增長和市場營銷服務,以取代谷歌的應用服務。

而現在,華為又有了新動作!

據外媒報道,華為聯合中國其他3家手機大廠計劃創建一個超級APP商店,以此來降低用戶對 Google Play 商店的依賴。

周五(7日),據英國路透社報道稱,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 等中國4大手機廠商計劃創建「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 (GDSA)」的平臺,來挑戰 Google Play 商店在國際上的統治地位。

王爺說 財經 注意到,據上述媒體報道指出,這個GDSA平臺計劃在 9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

那么中國這4大手機廠商實力到底如何?能否真的撼動 Google Play 商店在國際上的統治地位呢?

對此,路透社指出,這4大中國手機也是 科技 巨頭在不同地區均實力雄厚,例如小米在印度或是華為在歐洲的影響力。

最后,路透社報道還指出,新的應用程序商店平臺計劃于 3 月份推出,不過,由于目前特殊的疫情,可能將會推遲。

對此,你怎么看?你認為,華為、小米、OV四大廠商聯合推出的這個GDSA平臺能否撼動Google Play 商店的國際地位?

小米VS百度,互聯網巨頭下場造車,行業最后的盛宴,誰會是贏家?

普遍認為,新勢力造車已經進入下半場,留給后來者的時間窗口期已經不多了。

事實上,自從大約五六年前各種背景的新造車勢力開始大規模入場后,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巨頭直接進場造車了。

2021年,小米和百度均宣布要進行造車,確定進入整車制造領域。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下場造車,小米和百度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先觀察行業先驅(有些已經是“烈士”)的經驗教訓再行動,他們選擇的是一種更審慎的做法。

但在新勢力造車的下半場,市場經過六七年的優勝劣汰,馬太效應已經開始顯現,新造車勢力已經出現了 “蔚小理” 的頭部格局,也即蔚來、小鵬、理想穩居新造車勢力第一陣營,銷量明顯領先于其他新勢力品牌。

那么,對于新入場或未來想要入場的玩家來說,未來的幾年將是新能源 汽車 行業最后的盛宴。

小米和百度同為互聯網頭部企業,也都是 汽車 行業新玩家,誰將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取得新成功?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兩家企業。

汽車 行業是資金和技術雙密集型行業,技術含量高,且所需資金巨大(初期至少需要數百億),沒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很難有成功的可能性。

小米和百度選擇在2021年進入整車制造領域,而非像騰訊、阿里巴巴、華為那樣定位于 汽車 行業的賦能者,不進入整車制造領域,顯然是已經對 汽車 行業做了深入研究和評估之后的重大抉擇。

顯然,小米和百度都是下了戰略決心的。

但是相比于百度的低調官宣和行動,小米造車直接由老板雷軍牽頭,雷軍為了造車綁上了個人聲譽和小米的未來,豪言 “人生最后一次創業”、“十年投入100億美元”、 “愿意押上我人生中所有積累的榮譽和戰績”。

并且,在官宣造車后,雷軍親自馬不停蹄去考察各大 汽車 廠商,其對小米 汽車 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百度雖然行動更快,已經成立了獨立的公司進行運作,但只是聘請了職業經理人夏一平擔任造車公司CEO,具體操刀 汽車 業務。

比較之下,小米造車的戰略決心更大、定位更高。

從資金實力來看 ,小米和百度肯定都是不差錢的。百度是BAT的一員,傳統互聯網巨頭,雖然近幾年相比騰訊、阿里已經落后了很多,但體量還在那放著,經營情況良好,資金充裕。

小米也不用說,手機業務的成功讓小米根本無需擔心資金問題。雷軍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放話,小米賬上還有1080億人民幣現金,這就是底氣所在。

從技術實力來看, 百度以搜索引擎技術起家,在AI、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地圖導航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而這些技術都是新能源智能 汽車 的關鍵技術要素,可以直接移植應用到 汽車 上,相信這也是百度選擇直接切入整車制造領域的原因。

小米雖然做的是硬件,也具有鮮明的互聯網基因,雷軍本身就是技術精湛的程序員,也是金山的老板。

因此,相比其他手機公司,小米在互聯網方面做得更好。無論是做產品的互聯網思維,MIUI的迭代升級,還是現在搞的智能家居,都是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實力的體現。

總體來說,百度在與智能 汽車 強相關的技術方面實力更強一些,優勢更明顯,但缺的是硬件制造經驗。小米的智能 汽車 相關技術實力稍弱一些,但在硬件制造方面具有成熟經驗。

從公司成長性來看, 百度主業已經有了明顯的瓶頸,原來的BAT互聯網傳統三巨頭格局已經不復存在,百度的體量和成長性已經無法與阿里、騰訊相提并論。

百度的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