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山東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 關于山東加工貿易區域梯度轉移的對策思考)

时间:2024-05-18 05:15:20 编辑: 来源:

山東貿易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論文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國際收支統計分析。根據省外管局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06年山東省服務貿易總額為58.4億美元,增長23 %。其中出口29.9億美元,增長34.5%,進口28.5億美元,增長13.8%。貿易行業主要集中在運輸、商業服務領域,分別出口11.9億美元、15.6億美元,增長23.3%、45.5%,占39%、52%。今年1-6月,我省服務貿易總額30.1億美元,增長9%,占全省貿易總額的5%,其中出口14.9億美元,增長5.85%,進口15.2億美元,增長13.2%。

2、服務貿易領域商業存在情況分析。截至2006年,全省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服務業項目7680個,實際使用外資83億美元,占全省實際使用外資比重的12.7%。2006年第三產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外資13.3億美元,占全省的13%,比2005年提高3個百分點,增長6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62個百分點。服務業領域的境外投資項目很少,沒作專門統計。今年1-5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4.8億美元,占全省的11%,增長1.2%。

3、自然人移動統計分析。截至2006年末,我省累計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63億美元,外派33.7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8.4億美元。2006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3.2億美元,增長33.1%,派出人數4.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95億美元。今年1-7月份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7.86億美元,增長14.46%。外派人數1.9萬人,勞務收入4.07億美元,增長16.1%。對外設計買粉絲完成營業額7418萬美元。

(二)存在問題及制約發展因素

山東是經濟大省,但服務業及服務貿易與先進省市相比,差距較大,自身也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問題:

1、服務貿易明顯落后于貨物貿易發展,占貿易總額的比重偏低。近年來我省貨物貿易出口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出口規模居全國第五位。但服務貿易規模小,僅占全省貿易總量的5%,遠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2、以傳統服務貿易為主,結構不合理。服務貿易優勢部門主要集中在旅游、運輸等比較傳統的領域,共占90%,而金融、保險、計算機服務、技術貿易等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還很低,發展慢。

3、服務產業發展滯后,發展服務貿易的產業基礎不夠雄厚。近幾年山東服務業有了很大發展,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占的比重逐漸加大,但服務業總量小、比重低、人均服務水平不高、吸納就業能力偏弱和內部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依然存在。2006年我省實現服務業增加值7230億美元,增長14.6%,占GDP的比重為32.7%,低于江、浙、滬等省市。結構上看,批零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為代表的傳統服務業占46.2%,金融、物流、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僅占19.2%。從服務業投資發展趨勢看,“十五”以來服務投資比重呈下降趨勢,2001-2005年分別為52.3%、52.1%、38.6%、36.3%、34%,2006年為35.3%,有所回升,仍低于“十五”平均7個百分點,比浙江、江蘇、廣東分別低18.2個、4.6個、24.2個百分點。

4、服務業改革進展慢,對外開放程度低。服務業市場競爭不充分,市場化程度低,山東除商貿餐飲、房地產外,服務業基本上還是以國有為主,國有資產占70%以上。目前對外開放程度低的領域,基本都集中在服務業,導致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難以提高。近年來我省外經貿事業快速發展,利用外資規模迅速擴大,但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業利用外資仍處于初級階段,總體規模不大,領域不寬,項目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餐飲、娛樂等傳統服務業領域。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利用外資僅占全省的13.3%,是利用外資的一個薄弱環節。充分反映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發展意識不強,能力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相對滯后,已成為繁榮和發展服務業的制約因素,與我省近年來利用外資快速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

三、加快山東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

從戰略上高度統一對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重要性的認識,充分利用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的相關政策,加強對服務貿易的調研分析,研究促進政策措施,加大服務貿易企業主體的促進工作,加快服務業利用外資步伐,建設服務貿易品牌,打造服務貿易出口基地,積極推動服務業企業走出去,擴大服務業出口,促進服務貿易在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一)明確服務貿易發展思路和發展規劃,完善管理體系。把發展服務貿易提高與貨物貿易并舉的高度,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政策促進體系。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著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大力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重點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文化旅游、房地產和商業服務,為擴大服務貿易出口奠定產業基礎。搞好服務貿易示范區的規劃建設,構建服務貿易發展的區位特色布局。完善上下協調暢通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建立部門聯系工作機制、重點出口企業聯系制度和服務貿易信息統計發布制度。

(二)加大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力度,提高服務貿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從服務業發展較快的省市看,加快服務對外開放是促進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和突破口。加快金融保險、物流、商貿等新型服務業對外開放。抓住利用外資這一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龍頭,突出以服務制造業為主的新型服務業、以業務流程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的外包服務、以增強城市功能為主的公用事業服務業和以豐富群眾生活為主的旅游文化服務作為服務業利用外資的重點,將大型服務企業集團和服務外包基地作為招商的重要載體,開展專業招商和服務外包招商,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促進服務業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四)實施服務貿易品牌戰略和人才戰略,加快培育服務貿易龍頭企業和服務外包人才。發展優勢品牌,打造一批主業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夠發揮龍頭骨干帶動作用的服務企業和企業集團。以濟南、青島為依托,建立服務外包發展基地。以開發區、軟件園區和骨干企業集團等載體為依托,建立服務貿易示范區、軟件出口創新基地,使示范區和基地成為服務貿易發展的品牌。高度重視外包人才的培育和引進,把它作為一項基礎性的、長期性的、戰略性的舉措來抓。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引導高校和服務外包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培養服務外包專業基礎人才。吸引國內外外包企業及培訓機構來我省設立培訓基地,形成高、中、初級教育培訓體系。特別是注重引進具有一定國外從業經驗的高端人才,解決制約我省外包出口的高端人才瓶頸。

(五)制定服務貿易發展政策,完善服務貿易政策促進體系。增強服務貿易工作的政策促進手段,逐步建立包括財政、稅收、貿易促進、人才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政策促進體系。

加工貿易梯度轉移 關于山東加工貿易區域梯度轉移的對策思考

加工貿易是山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方面。加工貿易的發展對于促進山東的經濟增長、就業、稅收、創匯等方面功不可沒,是吸收外資的重要方式和外貿出口的主要力量。但是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受外部市場需求萎縮、內部轉型升級迫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山東加工貿易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要素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向山東西部欠發達地區進行梯度轉移已成大勢所趨。加快推進加工貿易區域梯度轉移,是充分發揮山東各地區的優勢,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全方位參與經濟全球化,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

一、山東加工貿易區域現狀及格局演變

山東的加工貿易發展源于山東東部沿海地區,這是因為這些地區具有優越的環境和良好的投資合作條件。由于加工貿易具有兩頭在外的特點,沿海地區運輸便利,信息流暢,物流成本較低,加之加工貿易發展初期給予沿海地區的諸多傾斜政策,使得外資首先流向這些地區。是外商直接投資地區分布結構的特征反映,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天,雖然近年來隨著中西部投資條件的改善和政策的引導,加工貿易項目不斷增多,但這種不平衡狀態依然沒有打破。加工貿易在沿海和內地之間尚未形成一種有效的轉移機制,形成一個合理的產業階梯,山東的加工貿易仍然集中在青煙威地區。表現在加工貿易總量上,2010年青島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為229.6億美元,煙臺為246.1億美元,威海為79億美元,三地共計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額554.7億美元,占全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的近83%,其他14地市只占17%;2011年有所變化,1~10月,青島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為155.04億美元,煙臺為199.78億美元,威海為58.32億美元,三地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13.14億美元,占全省加工貿易比重不到80%,而中西部地區升至20%多一點,這種東部處于絕對優勢的地位仍未有較大改變;在加工貿易質量上,高端產業和大項目大都聚集在東部地區,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仍對東部情有獨鐘,所以在產業增值率與獲利水平上,東部也大大優于西部,形成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不平衡局面,隨著加工貿易的深度發展和國際形勢的多變,這種不平衡性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東西部經濟差距拉大,導致產業流通不暢,東部大量中低端飽和產業缺少轉移渠道與承接地,限制了打造高端產業聚集區戰略的實施與發展;加工貿易過度集中使得東部未來發展面臨土地、資源、環境、勞動力等方面的巨大壓力;西部自我發展能力落后,加重了外部支持和財政負擔,影響了山東邁向經濟文化強省的步伐等等。因此,加快山東加工貿易從“區域失衡型”向“區域協調型” 發展也是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

二、山東加工貿易區域梯度轉移的制約因素

由于山東東部沿海開放較早,加之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工業基礎設施齊全,物流條件好,加工配套能力強,這些都為發展加工貿易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同時,山東東部地區毗鄰日韓,交通便利,為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便利。而山東西部地區受地理位置、歷史因素和政策方面等條件的限制,至今尚未完全具備承接轉移的條件,因而還未形成山東東西部之間有效的加工貿易傳遞和轉移機制。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夠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意識互為因果。山東東部地區重商的齊文化與魯西重“禮”的魯文化,以及儒家文化與現代商業文化強調的創新、進取精神引發不同地域人們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山東省西部地區經濟基礎相對較差,人們比較封閉,傳統的思想觀念與意識還比較強,而商品經濟意識卻很薄弱,缺乏大膽的開拓和創新意識,對外開放度程度不高。在經濟領域,主要體現在政府服務環境、人文環境、創新能力等方面,如政府改革行政管理的思想解放不夠,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的凝聚力不強,市場主體法治、信用意識薄弱,小農思想濃厚,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的意識不強等。這些意識極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山東西部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雖然主要表現在經濟上,但重要的根源卻在思想觀念上,尤其在經濟發展的戰略眼光上,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創新意識、風險意識,缺乏開拓創新的能力,缺少符合市場經濟需求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意識和新的管理模式等無形資源。

2.缺少全省范圍產業布局規劃

目前,在推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進程中,山東還處于抓基礎設施建設、優惠政策出臺這種初期階段,對山東整體發展加工貿易,尤其是產業招商缺乏戰略性研究,沒有形成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全省范圍產業布局的戰略構想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招商引資是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必然途徑,但山東至今尚未建立起明晰的區域性間的分工協作以及與此相對應的產業定位等。在強調產業集群的今天,有所引、有所拒才能避免內耗,才能增強國際競爭優勢,才能為轉移機制的建立奠定基礎。各自為盈、盲目招商的引資方式必將對山東加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