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外貿易 出口 趨勢(中國外貿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时间:2024-06-03 08:24:50 编辑: 来源:

中國外貿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對外貿易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目前國內對外貿易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怡亞通(002183.SZ)、合金投資(000633.SZ)、*ST安通(600179.SH)、銀座股份(600858.SH)、東方創業(600278.SH)、物產中大(600704.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對外貿易規模、進出口貿易增長、主要貿易市場規模

對外進出口貿易規模逐年遞增

從國內進出口總額來看,2015-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整體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趨勢,從2017年開始進出口總額回升,到2020年國內進出口總值達到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同期增長22.7%。其中,出口15.55萬億元,增長22.7%;進口12.78萬億元,增長22.6%。

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

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前五大進出口貿易伙伴分別是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其中我國對東盟進出口總額為4.08萬億元,同比增長21.1%。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4%。

電商平臺成為拓展外貿市場的主要方式

根據2021年10月《進出口經理人》雜志對548家包括制造商、貿易商在內地從事外貿出口企業進行的“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結果,企業選擇電子商務平臺方式的比例在近三年連續上升,從2019年的31.0%提高到了2021年的37.5%,并且2021年相比2020年提升6.2個百分點。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全球正常貿易往來受阻,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打破線下交易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貿企業出口下滑導致的銷售損失,跨境電商大大提高了外貿市場的抗風險性,也是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起點。

在企業所需的外貿服務選擇調研中,2021年,物流的選擇比例躍居第1名,大幅提高14.5個百分點,反映出物流貨運受阻是疫情影響下最突出的問題,企業迫切需要高質量的物流服務。另外,電子商務的選擇比例上升到第2名,企業選擇比例為17.6%,其余調查項的排序為展覽、買方資信調查、認證、信息買粉絲、金融、保險、法律和其他。

中國對外出口貿易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勞動力資源密集,以初級產品為主,成本低廉,便于拓寬國際市場,薄利多銷。出口產品層次豐富,符合各國人的口味。

劣勢:核心競爭力低,低附加值,出口結構不合理,高新技術產品少。

一直以來,紡織品都是我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紡織品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我國之所以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占有優勢,在于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廉。紡織品的成本最大組成部份就是人力成本,因此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之所以在國際貿易上占有優勢,就在于我們的產品價格夠低。

第一,發生在我國傳統優勢行業的貿易摩擦比例將呈下降趨勢。雖然彩電、服裝、鞋帽等行業的貿易摩擦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在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摩擦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從長期看所占比例將呈現下降趨勢。

第二,新興優勢行業,如鋼鐵、汽車、通信設備、化工產品將會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貿易摩擦中的新熱點。發達國家對涉及這些行業的貿易爭端更容易采取貿易保護的手段,以維護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例如,2007年1至 11月份,已經有11個國家對我國出口的多類鋼鐵產品發起貿易保護調查,涉案11億美元,占當年我國遭遇國外貿易保護調查的15%,預計明年鋼鐵仍將是貿易摩擦焦點。

第三,我國所遭受的"反補貼"等新的貿易摩擦形式將會繼續增加。截至2007年9月底,我國共遭遇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10起、反傾銷反補貼再調查4起,影響波及12萬就業人口和約10億美元出口。而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2004和2006年遭遇反補貼案都高居首位。預計反補貼案仍將為未來兩年的焦點。

第四,涉及我國的貿易爭端發生在第三國的可能性將會加大。

一方面,在傳統優勢領域,我國可能面對其它一些以制造業為主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的挑戰,從而引起貿易摩擦;

另一方面,在我國的新興優勢領域,我國會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與發達國家開展競爭。

第五,我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將可能加劇。捷克、土耳其、烏克蘭等一些東歐國家和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國家和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同樣以制造業為主,因此與我國在經濟結構上缺少互補性,其國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容易受到我國產品的沖擊。

外貿行業的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是什么?

外貿發展現狀及趨勢:

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外貿易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和國家統負盈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貿體制經歷了由指令性計劃管理到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由經營權高度壟斷到全面放開、由企業吃國家“大鍋飯”到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轉變。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外貿體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單一計劃管理體制,下放外貿管理權和經營權,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并建立外匯調劑市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使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新的經營主體進入外貿領域,打破了國有外貿企業的壟斷。此后,中國推行了外貿經營承包制,用指導性計劃逐步取代指令性計劃。按照國際貿易通行規則,建立了出口退稅制度。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服務貿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規模迅速擴大,結構逐步優化,排名也進入世界前列。旅游、運輸等領域的服務貿易增勢平穩,建筑、通訊、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買粉絲等領域的跨境服務以及承接服務外包快速增長。對外貿易與國內投資、消費一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

我國外貿發展意義包括:

1、發展對外貿易,可以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2、發展對外貿易,可以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發展對外貿易,可以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請簡單談談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特別是我國的對外貿易形勢。

對這方面的形勢分晰,網站上面都有好多的,你可以查下的: 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對外貿易領域所受到的影響更加嚴重,外貿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在此情形下,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外貿形勢,把握一切有利時機,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國外貿事業發展,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筆者僅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我國對外貿易的形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一直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進出口總額和外貿順差的增長速度很快,外匯儲備在2008年末已經達到了1

9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之一的外貿,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不斷提高

海關總署2008年10月13日發布的我國前三個季度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表明:2008年1至9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67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5

2%

其中出口10740億美元,增長22

3%;進口8931億美元,增長29%

累計貿易順差1809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

6%,凈減少49

2億美元

進入到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凸顯出來,進出口貿易形勢呈現惡化的趨勢

由于前三個季度形勢較好,因此,2008年全年的總體情況還可以

海關總署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5,616

32億美元,同比增長17

8%

其中出口14,285

46億美元,增長17

2%;進口11,330

86億美元,增長18

5%

累計貿易順差2,954

59億美元

進入到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外貿形勢進一步惡化

國家海關總署2009年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2009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249

48億美元,連續四個月同比下降,比一月份下降25

7%

2月份外貿順差為48

41億元,比1月份下降100多億美元

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目前尚未到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擴大,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這種下滑趨勢還將延續一段時期

具體什么時候能終止下滑趨勢并轉為上升趨勢,目前還不能確定,筆者估計,2010年下半年的可能性最大

二、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對外貿易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機的打擊下,對外貿易領域也受到了較大沖擊,以前所固有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若干新問題也浮出水面,形成了諸多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局面

筆者認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對外貿易增長速度趨緩,個別行業出現衰退趨勢自2008年11月份起中國外貿形勢急轉直下,月度進出口總值出現了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此后逐月進出口總值持續負增長,且跌幅不斷加深

就行業來看,我國紡織與成衣產品所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衰退跡象

國家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前9個月,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累計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0

8個百分點,出口增幅連續8個月回落

2008年1-9月紡織與成衣產品累計出口值約1,402

85億美元,同期成長8

03%,創2003年以來新低

9月份單月出口值為184

04億美元,較8月份有所下降

由于出口銳減,許多外貿紡織企業受其影響,開工不足,乃至倒閉

據統計僅2008年上半年就有超過1萬家紡織服裝廠倒閉,2008年1-5月全國紡織業實際就業人數減少4

6萬人,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2月仍然延續了這種情況

進口方面,2008年1-9月進口141

94億美元產品,同期增長1

13%,增長速度趨緩

其中紡織品進口為124

26億美元,呈現-1

28%的負增長;成衣進口為17

67億美元,同期增長22

07%

(二)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我國產品遭遇的反傾銷案件急劇增加隨著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的不利影響的進一步加深,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阻止外來的競爭,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

印度于2009年1月23日正式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禁止進口中國玩具,禁令在2月份開始生效

日本已經頒布了相關的規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對出口到日本的醫療保健器械實行新的標準,不僅要求出口商具備ISO13485的認證,還需要

搜索关键词: